第75章 唐寶瑞遇難
這天,張捕頭面色凝重的來到馄饨鋪。
“劉大哥,坐下喝口茶”唐竹芯近來對每日光臨她鋪子的劉捕頭也熟絡了起來,改口叫了劉大哥。
劉捕頭坐下,問唐竹芯“你們這兩天村上有沒有去過什麽縣衙的人?”
“沒有啊,怎麽了?”唐竹芯見劉捕頭臉上沒有帶着平日的笑容,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心裏一驚,莫非是村上出了什麽事情?
“哦,沒什麽”劉捕頭将道了嘴邊的話又噎了下去。
“劉捕頭,你這樣說話真是急死個人。是不是出了什麽事了?你說吧,難不成你把事情告訴了我們,我們聽了反而會怪罪你不成”劉菜花在旁邊看着劉捕頭欲言又止的樣子,知道事情不好,但是又猜不到是什麽事情,便着急的催着劉捕頭。
“這事原本就不該我來傳的,我……”劉捕頭惱怒的看了一眼劉菜花,又看向唐竹芯。
“劉大哥,這事跟我們家有關系嗎?”唐竹芯知道劉捕頭向來不是愛亂傳話的人,今天特意來到馄饨鋪說這事,應該是件跟唐家有關的大事。
“竹芯,嬸子,我得知一個消息,也不知道準不準,但是大約是準的”劉捕頭斟酌着字眼,看着唐竹芯和楊翠蘭一字一句的說道。
“嗯,你說吧”楊翠蘭在圍腰上擦了擦手,坐在了劉捕頭對面。
“嬸子,我聽我表哥說北境前些天打過一仗,死了不少人,咱們縣出去的人大半都在其中。”
楊翠蘭聽到這個消息,只覺得渾身發軟,從長凳上滑落了下來。
“娘”唐竹芯趕緊抱住了楊翠蘭,安慰道“不會的,前兩天算命的還說爹和大哥有貴人相助,他們不會有事的。”
“嬸子,我只是聽見這麽一說,你別往心裏去,怪我多嘴!”劉捕頭愧疚的看着楊翠蘭和唐竹芯。
“劉大哥,你說這話到底準不準,別說些胡話出來駭人!”唐竹芯對着劉捕頭質問道。
“竹芯,明天死亡名單就會送到咱們縣裏來,你們先別多心,說不定是我表哥看岔了也不一定。”
楊翠蘭坐在地上,面如死灰,一個人名看岔了還能理解,半個村裏的人名都看岔了,說出來誰都不信。
“芯兒,我要去娘娘廟燒香,求娘娘保佑你父親和你大哥”楊翠蘭抓住唐竹芯的手臂說道,眼裏滿是慌亂和不安。
唐竹芯點點頭,有些不放心,買了香燭,讓楊翠蘭坐着驢車早去早回。
楊翠蘭走後,唐竹芯心裏七上八下的,亂得很,早早的将馄饨鋪關了。
丫蛋和八斤見唐竹芯難得的早回家,便拉着要她一起玩。
唐竹芯心裏煩躁,又不想丫蛋和八斤發現自己的端倪,忍住心裏的混亂陪着他們玩了一會兒,八斤還是不依,唐竹芯拿出幾個銅板,讓他們去買糖吃,兩人才蹦跳着離開了。
到了晚間,楊翠蘭才趕着驢車回來。
唐竹芯忙向前迎去,楊翠蘭的臉色好了一些,對着唐竹芯說道,她在娘娘廟門口找人算了一卦,說他們平安無事。
唐竹芯心裏想着那些人不過是順着人的心意說幾句好聽的罷了,哪能真相信。
看楊翠蘭把那算命的話當做救命稻草一般,唐竹芯寬慰道“那就沒問題了,大概是劉捕頭傳錯話了。”
第二天一早,唐竹芯把馄饨送往望花樓,看見縣衙裏面出來十幾位穿着戴整齊的兵丁手裏都拿着厚厚的一疊訃聞,匆忙上馬,朝四面八方散去。
唐竹芯趕着驢車往家裏趕,正巧後面傳來‘噠噠’的馬蹄聲,是縣衙的兵丁騎着馬送訃聞的。唐竹芯不敢停下來,誰都不知道那卷白紙裏面寫着誰的名字,她要搶先回去陪在楊翠蘭身邊。
路只有一條,唐竹芯的驢車擋在前面,後面的馬飛奔而來卻過不去。
“前面的驢車靠邊一點”後面騎着高頭大馬的兵丁沖着唐竹芯喊道。
唐竹芯只當沒聽見,使勁的趕着驢車往前沖。
後面的馬只好跟着,在一個稍微寬敞點的路口,躍過了唐竹芯,朝秦家堡快馬加鞭的趕過去。
等唐竹芯趕到村口的時候,村裏已經有了此起彼伏的嚎叫了起來。
唐竹芯心驚不敢停留,趕緊朝家裏趕去。
“娘,娘,你怎麽了?”丫蛋悲戚的哭喊聲從屋子裏傳來,唐竹芯跳下驢車,胡亂的捆在了木樁上,朝屋裏跑去。
楊翠蘭口吐鮮血,已經昏倒在了地上,手裏握着一張訃聞。
“姐姐,剛剛有人來說我們的父親在戰場上死了,娘,娘大口的吐着血,這會兒已經死過去了”丫蛋哭得泣不成聲,斷斷續續的對唐竹芯說道。八斤在旁邊只管跟着哭。
唐竹芯的心一沉,覺得自己渾身發軟,撲在了楊翠蘭身上,卻哭不出一滴眼淚。
不能讓母親就這麽躺在地上,唐竹芯冷靜異常的指揮着丫蛋和八斤。
丫蛋和八斤一人擡着一只腳,唐竹芯抱着楊翠蘭的身子,把她擡到了床上。
“娘這是氣急攻心,先讓她休息一會兒”唐竹芯對着擔憂的丫蛋和八斤說道。
“姐姐,咱們的父親真的沒了嗎?”丫蛋仰起頭看着唐竹芯,一雙眼睛哭得通紅,眼皮都腫泡了。
唐竹芯咬着牙,不忍心點頭,抱着丫蛋和八斤,眼淚溢滿了眼眶。
村子裏這次被抓去當兵丁的總共20人,這次傳來噩耗的就有15人,村子裏除了菜花嬸子和楊寡婦家,其他家幾乎都在嚎哭着,這家的聲音剛停下來,那家的哭聲又響起來,大家都躲在家裏哭,哭得昏天黑地,暗無天日。
楊翠蘭醒了就哭,哭得後面又昏死過去幾次,唐竹芯一邊悲痛着父親的死亡,一邊又擔心着母親的身體,強忍着悲痛,還得留着精神照顧丫蛋和八斤。
第二天,裏長請了道士念經超度亡靈。
念經的地方就在村口的大樹下,各家拿出他們平日裏所穿的衣裳,堆在一起燒了,由道士念經超度。道士念了三天的經,楊翠蘭就哭了三天,這三天時間裏水米未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