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父子組團

萬華就是蕭可被打那天,電話通知于小岳去醫院的人。蕭可原以為徐導曾見過這人,本想旁敲側擊地打聽,沒想到那天他們并未會面,只得直接把這名字問了出來。

“萬華,似乎有點眼熟……”徐導回想片刻,最終歉然搖頭:“我肯定見過,但一時想不起來,回頭我幫你查查吧。這人是做什麽的,你找他有事?”

“沒什麽,一點小事,麻煩您幫我問問這人現在在哪兒。”柳暗花明,蕭可心中暗喜。

一語帶過,他将話題轉回缺席試鏡那天,找了個借口:“徐導,那天真是不好意思,我臨時有點私事,一時不知該怎麽說,沒和您解釋清楚。耽誤了工作,真是抱歉。”

徐導搖了搖頭:“沒事沒事,我說過,那天是我太性急了。最近翻報導,發現在那之後,沒幾天你就去了y省鄉下朋友家,我這才反應過來肯定事出有因。怪我一時着急上火,沒給你解釋的機會。”

沒想到徐導已經為自己找好了理由,蕭可樂得揭過不提,免得多說多錯,“也怪我嘴笨,當時說不清楚。對了,徐導,聽您說這片子還得等兩名演員到位,除了我還有哪個角色?”

“還有個男三,設定是重慶那邊派來支援的一組特務,嚴謹有餘機變不足,和精明的美女搭檔一起幹活兒。雖說是調節氣氛的輕松角色,但故事線很讨喜。原本和一個演員談得差不多了,但今早我打電話給他時,他又東拉西扯,沒回準話。我還得再問問。”

這事兒說來讓徐導有些心煩,習慣性地拿出香煙剛要抽,忽然想到文老在場,不趁熱打鐵談談顧問的事,更待何時?

一念及此,他連忙掐滅了煙,說道:“文教授,說到西南聯大的歷史,您了解得肯定比我深入。不瞞您說,因為這題材少見,我拍起來也有一定壓力。想來想去,大夥兒合計着出了個比較取巧的法子:當年就讀聯大的學生,後來大部分都獲得極高成就。比如兩彈一星的元勳鄧老師、後來榮獲諾貝爾物理獎的楊老師、李老師。至于文史哲方面的大家就更多了,數不勝數。我們想每一集裏,邀請知名明星客串這些前輩,也算是給這部劇增加一個看點。”

“經濟市場,可以理解,你的做法沒什麽不妥。”文老雖然有些孤僻,卻并非不近人情。他研究了一輩子的民俗史也是冷門,前些年吃大鍋飯時還好,這幾年,弟子們為了多拉點研究經費,可謂是絞盡腦汁。所以他理解徐導的做法。

獲得文老的肯定,徐導深受鼓舞,繼續說道:“還有啊,小蕭那角色前期靠唱戲結識名流,後期也靠這個獲取情報,京劇部分比較多。另外,我們把女主角設定成白族土司家的小姐,到省會念書,和男主相戀,但後來局勢變化,為了大局,不得不回到家鄉與別人成親。”

末了,他舔了舔嘴唇,小心翼翼地提出真正請求:“這裏面涉及到少數民族訂婚嫁娶之類的風土人情,還有幾集是在寨子裏拍的。雖然我們編劇考據了又考據,但如果能有您這樣既懂少數民族習俗,又是京劇行家,對聯大歷史也感興趣的人坐鎮,我們心裏更踏實。”

文老沒想到導演繞了這麽大一個圈子,最終目的是請自己出山,不禁有些為難:“這……我筆頭功夫一般,恐怕……”

“您不用管劇本,只要負責指導細節就好。”徐導心說,看來還是得把蕭可拉上。

想到這裏,他又說道:“比如小蕭,我看過他那個舞劍的視頻,身板架勢沒得說,但要上臺唱角,還得行家再指點指點。您和他熟,交流起來事半功倍。而且我看電影幕後花絮,小蕭習慣每天收了工親自下廚。如果遇上個溝通不良的老師,練來練去給耽誤了,那拍上四五個月下來,小�

Advertisement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