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衆生之劫
《衆生之劫》是一部三觀很正的修仙文。
除了劇情積極向上,宣揚了邪不勝正、堅韌不拔等思想外,它也是唯一一篇開文十個月後,主人公連啵都沒打一個的網絡紅文。
因此,它有個別名,叫做“和尚文”。
一時間,不少論壇都在議論這一部廣電正面教材。
[點評:國家各項政策一樣沒犯,堪稱廣電的網文典範。]
[點評:主人公理智淩駕于情感之上,不種馬,不煽情,這在所有的小說中都不多見。]
[點評:金手指不大,蘇而不雷,唯一的缺點是感情方面略顯蒼白。]
既然擦邊球一個沒打,那劇情必定是引人入勝了。
五大門派并立的竹風國裏,藏在暗處的陰謀家伸出魔掌,殘害衆生。危機四伏中,主人公君衍之以一套失傳的治愈系術法解救衆人于危難之中,消除各派的誤會,并且揪出幕後黑手,一統竹風國修真界。
可圈可點的是,君衍之既不聖母,也不虛僞,該殺的人一個不留,毫不心軟。但他在私生活方面相當保守,雖然與幾個女子之間有朦胧的情感,卻潔身自好,坐懷不亂,從不越雷池一步。
[推文點評:在種馬文林立的升級流爽文中,《衆生之劫》如同一道清流,讓人的耳目煥然一新。]
推文沒有壓力,男女都可看,于是,文章越來越紅,終于躍上了男頻首頁強推,追文者上萬。
文荊也是衆多讀者中的一個。
放學回家的路上,在手機上一劃,萬字更新已經在等着他了。悠長的一個小時的公車車程,足夠他細細讀一遍,再讀一遍。
卻還是不夠。
身為十四歲的中學生,又成長于普通工薪家庭,文荊的零花錢少得可憐,也沒錢打賞鬥富,因此,他只追了這一篇文。
Advertisement
他看文很少,也不太留評論,但是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細節。
文筆還算可以,各種伏筆皆有解釋。讓他唯一搞不懂的是,《衆生之劫》的标簽是“暗黑”,但這篇文到底哪裏暗黑了?
今天是《衆生之劫》的大結局,文荊一跳上公車便迫不及待地翻開手機。他想知道,到底幕後黑手是誰?君衍之最後跟哪一個姑娘在一起?如果運氣好,說不定在文章的結束,還會有少兒不宜的一行字出現。
追了将近一年的文,實在舍不得結束。
文荊讀書心無旁骛,沒注意到窗外突然間刮起狂風。他下意識地拉緊衣服,目光膠粘在手機屏幕上。
公車緩緩駛動,卻突然猛烈地晃動一下,文荊的手機被甩在地上,周圍傳來驚呼。
“怎麽了?”
“出了什麽事?”
劇烈的震動中,文荊茫然地向外望去,只見整個城市都陷入慌亂。行人争相奔走,摔倒在地上,呼喊求救聲不斷。
正在這時,震耳欲聾的聲音突然毫無預警地在頭頂炸開,一切都如同慢動作一般,身體不受控制地随着公車翻轉,擠壓碰撞的疼痛遍布全身。突然之間,後腦沉重地撞上了什麽,文荊的眼前一黑。
不知過了多久,暖洋洋的白光在飄浮的意識中升起。
一個溫暖卻怯生生地聲音在耳邊輕輕訴說。
“師父的大限已到,跟着徒兒走吧。”
親人的身影在腦海中變得清晰,又逐漸淡去,直到消失。
朦胧中,文荊追随着那團白光緩緩而行。
……生命的最後一刻,竟然在記挂還未看到的《衆生之劫》大結局。
·
“洵陽山脈北鄰雪山,南望洛河,是一塊罕見的鐘靈奇秀之地。青山綠水,奇峰怪石,聚天地之靈氣,應有盡有。
清虛劍宗便處在這塊罕見的靈地之上,門派中弟子過千,築基修士上百,有四千年的歷史,與水月宮、衡天門、古鏡派和紅楓教并稱為竹風國五大修真門派。
劍宗年代久遠,傳說創派祖師清虛子是一位得道真人,早已位列仙班。因歷史悠久,無人得知清虛子仙顏,如今門派供奉的祖師爺畫像上是個眉目清秀的道人,不到三十歲,喜穿青色道袍,身邊有只巨大的神蟒盤在神座前,威武攝人。
這神蟒有些來歷。
清虛劍宗創派之前,曾有無數高人登山,嘆為觀止,無一不想霸占此處,開宗立派。然而,衆人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原來主峰玉容峰盤踞着一只青色巨蟒,終日在峰頂吸收日月精華,幾千年後竟有了化形期的修為。這巨蟒雖不傷人命,卻性格頑劣,将上山的修士們耍弄得狼狽而逃。衆人不服,集結上山屠殺此蟒,終于将巨蟒激得兇性大起,咬傷數人。從此修士們不敢踏足洵陽山一步。
四千年前,清虛子路過此地,登山望遠之時,也被此蟒所傷。他喜愛這巨蟒的靈性,欲收服其心,便不肯傷害他,對巨蟒七擒七縱。這畜牲本對清虛子滿腹敵意,咬傷數次,後見他屢番不殺,竟然心生慚愧,繼而眷戀,最後一次被放生時,反停在腳下不走了。于是清虛子在洵陽山脈安家落戶,開創清虛劍宗。兩百年後,清虛子攜此蟒一同消失。
自他走後,清虛劍宗卻度過了一段十分悲苦的日子。
清虛子一生喜清靜,門下只有十五徒弟。大弟子枯木道人進入金丹期後,在洞府中閉關不出。其餘各脈因無法結丹,或者早夭,或者死于争鬥之中。幾百年中,徒孫之中資質平庸者居多,竟無一人能擔當重任,反因清虛子留下的幾套傳承古卷鬥得你死我活,殘害同門。其中,紅秀峰一脈遭人陷害,被逼出走,且帶走了清虛子留下來的兩套古卷。
此時外敵趁虛而入,清虛衆人猝不及防,死了大半,只剩幾十人慌張逃命。眼看要被攻破,清虛衆人萬念俱灰之時,忽見臨峰天衡被淡紫祥光籠罩,龍吟之聲在空谷內悠然回蕩。
緊接着,一聲石破天驚的巨響,一道青光沖天而起,又飛舞直下。青光過處,哀嚎震天,血流遍地。清虛衆人駭然呆立,不過半日,洵陽山脈如同修羅地獄,外敵盡已伏誅。
衆人正要對青光膜拜,卻見枯木道人面帶微笑,鶴骨仙風,緩緩從洞府而出。那道青光也回到他的身上,融為一體。
衆人從未見過如此神妙道法,紛紛拜倒在地。從此清虛劍宗有了第一位元嬰期修士,可以元嬰出竅,神游萬裏。清虛劍宗聲名大振,再也無人敢惹。
除卻枯木道人外,當時世上還有四位元嬰期的修士,各執一派,占領一方靈秀寶地。幾年後,五人相會于齊陽山之巅,約定匡扶正義,成為正道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