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有了自行車後, 兄妹倆上學方便多了,許青青早上也可以多睡一會懶覺。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年底, 天氣徹底冷下來。
這段時間, 許青青也攢了不少環保值, 然而大概她真是個非洲人, 抽來抽去也就抽到點五塊、十塊的紅包,別說“人工降雨”和“小麥種子”,就是“本月随機立減”都沒再抽到過。
元旦過後, 學校也快放假了。
整個村也就許家兩個孩子去學校讀書, 所以村裏人對放寒假并不上心, 他們現在盼着的都是能下一場大雪,來年雪化成水, 說不定就可以播種。
他們這片地方, 往年冬天倒是會下雪,但大雪卻是幾年才能見到一次。
許青青見村裏人天天盼着下雪天天失望, 越發想抽到“人工降雨”,偏偏她越是想抽到, 卻越是抽不到。
年景不好, 之前中秋之類的節日村裏人都沒怎麽過, 不過春節對于中國人來說, 是一個重要的節日, 再苦再難, 還是得過一過的,哪怕苦中作樂都是好的。
離過年只有半個多月時,學校終于放假了,許青青拿了張雙百分的試卷和一張獎狀回家, 同時,她還試做了一下三年級的試卷,以滿分的成績成功跳級,再開學就直接讀三年級。
其實,如果她想的話,直接跳到五年級問題也不大,但她不放心沈康平一個人留在一年級,加上沈康平大概也不會同意和她分開,所以想想還是沒跳那麽快。
雖然,以沈康平的心智,連一年級的課程都學的有點懵,跟着她不論是去三年級還是去五年級區別都不大,許青青還是想讓他有個緩沖。
不用去學校後,許青青除了給村裏的孩子們上課,偶爾也會去村口聽村裏老太太們閑聊。
“馬上要過年了,家裏除了從牙縫裏省出來的一點魚幹,連一塊肉都沒有。”
“今年已經不錯了,好歹家裏還有糧,去年過年才寒碜呢,我家那幾個小的,饞得拿泥巴包餃子,現在想想我都心酸……”
“誰說不是呢,今年過年好歹能吃頓幹的,已經很好了。”
對于過慣了苦日子的老人們來說,他們很容易知足。
Advertisement
而這份知足,卻聽得許青青很是心酸。
她倒是能弄來肉,可惜根本沒辦法拿出來。
“都是托青青的福,不然別說過年了,都不知道能不能熬到過年。”大概是看到她也在,一個老太太突然道。
“是啊,多虧了有青青……”
見她們轉頭又開始誇起自己來,許青青沒好意思再坐下去,拉着沈康平就跑開了。
沈康平以為她是跟自己玩,笑出兩個酒窩後,反拉着她跑起來,不知不覺就帶她跑到山腳下。
天轉涼後,後山看起來更禿了,山腳下基本只能看到一些枯枝。
“跑慢點……”
一直沒下雨也沒下雪,天氣冷下來後,空氣幹冷幹冷的,風刮在臉上令人生疼,許青青拍着他的手提醒他慢一點。
沈康平聽話的慢下來,大概是上學後很久沒進山,這會忍不住跑上去亂逛起來。
之前天氣還暖和時山上都找不到什麽吃的了,這會就更沒戲,所以最近除了弄柴,基本已經沒什麽人進山。
許青青跟着他上山後,不由想起之前弄出來的那批死魚。
雖然是死魚,但在村裏人眼裏也是寶貝,甚至有不少人還留到了現在。
不如再弄一批魚出來?
許青青點着下巴忍不住想。
這一次,她自然不敢再去太深,見沈康平蹲在一邊挖螞蟻洞玩,幹脆去附近那處小水塘做起好事來。
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往那處小水塘丢了幾百斤魚進去後,許青青直接喊沈康平回家吃飯。
聽到“吃飯”,沈康平立刻丢開手裏的木棍跟她回家。
昨天已經吃了一天外賣,天天吃外賣也不健康,許青青想着家裏還有點面粉、番茄和雞蛋,準備做個番茄雞蛋面疙瘩湯。
這是之前胡老太太做給他們吃的,許青青覺得做起來還挺方便,就跟着學了一下。
沈康平生火時,她在旁邊把面粉攪成偏黏稠的面糊,番茄切丁,雞蛋打散。
等沈康平把火燒起來後,許青青站在暖烘烘的竈臺前,往鍋裏倒油後,倒入番茄丁先炒出汁,然後加入雞蛋,略微翻炒後,倒入一瓢水,等水開後,用筷子夾面糊入鍋。
一團一團面糊進入滾燙的番茄雞蛋湯裏後,就變成一個又一個面疙瘩,面疙瘩全部下進鍋裏,再煮一會,出鍋前加入鹽、蔥花和香油就可以吃了。
“好香……”
香油點進去後,這鍋番茄雞蛋面疙瘩湯聞起來更香了,沈康平忍不住站起來道。
第一次做,沒把握好面糊的量,許青青剛發現好像煮多了,聽到他的話,立刻道:“那你多吃點。”
“好。”沈康平連連點頭。
外面冷得很,遠比不上廚房裏暖和,他們也沒必要再往外跑,直接盛出兩碗番茄雞蛋面疙瘩湯就在竈臺邊吃起來。
許青青怕燙,将碗放在竈臺上,嘴湊過去先吹着喝了口湯,頓時滿口都是香濃可口的番茄雞蛋的鮮味。
唔,還不錯!
她誇了句自己後,伸出筷子夾起一個面疙瘩。
面疙瘩倒是煮熟了,不過她有的夾得太大了,裏面有點不入味,沒有小疙瘩好吃。
她看了眼沈康平,他倒是一點不挑嘴,不管是大疙瘩還是小疙瘩都吃得特別香。
畢竟是頭一次做,比起胡老太太的手藝,肯定還是差一點的。
許青青吃着吃着,覺得比起面疙瘩,反而是帶着點糊糊口感的湯更合她胃口。
她舍得放油鹽,雞蛋也沒少放,加上最後加的香油,沈康平吃着倒是很喜歡,沒一會就解決掉手裏那一碗,站起來又給自己添了一大碗。
許青青看他吃得那麽歡,覺得這一鍋大概能解決掉。
她滿意地點點頭,終于吃完手裏那碗後,又添了小半碗糊糊湯,喝完後有點撐地放下碗。
自從确定沈康平洗碗沒問題後,許青青做完飯就把洗碗的活交給他了,這會吃飽喝足坐在竈臺旁,被竈火的餘溫熏得有些昏昏欲睡,她幹脆起身,和他說一聲後回房間休息去了。
她走後,沈康平把鍋裏剩下的那點也解決掉,抹抹嘴站起來,用旁邊鑼罐裏煮飯時順便座的熱水把碗和鍋洗幹淨後,跑回前面堂屋。
發現妹妹房門緊閉,大概是在裏面睡着後,沈康平在堂屋裏坐了會,随即就無聊地跑出去玩了。
房間裏,許青青十分舒服的睡了一覺,醒來後還不想從被窩裏出來。
想着左右起來也沒什麽事,她便放任自己繼續賴在溫暖的被窩裏。
大概又躺了十幾分鐘,她突然聽到外面傳來喧嘩聲,其中還有沈康平的聲音。
許青青下意識坐起來,擔心他出什麽事,趕緊穿上衣服下床。
“妹妹,妹妹你快來看……”
許青青從房間出來,就看到沈康平嚷嚷着跑進來。
見他滿臉笑容,不像出什麽事的樣子,許青青放下心來問:“看什麽啊?”
沒等沈康平回答,跟在後面的劉嬸子就拍着大腿道:“青青啊,快去看,你哥在山上發現了好多魚!”
許青青聽到“魚”字,立刻反應過來,嘴角不由扯了一下。
她就是不想讓人覺得,什麽都是她發現的才放完魚就帶着沈康平回來,萬萬沒想到,結果竟然還是讓他發現了,該說是天意嗎?
心裏吐槽歸吐槽,許青青面上卻一點不顯,反而故作激動:“真的嗎?”
“真的真的,是我發現的,妹妹走,我帶你去看。”沈康平說完,直接拉着她跑出去。
他們到山上的那處小水塘邊時,那裏已經有很多村裏人在撈魚。
“妹妹你看,你看!”沈康平指着小水塘一副求表揚的模樣。
許青青沒忍住在他臉上掐了一把,才順着他的話誇道:“看到了,你真厲害。”
此時,圍在小水塘附近拎桶接魚的村民也看到兄妹倆了,不由轉頭誇起來:“你們倆運氣可真好,之前青青才發現過魚,現在康平又發現了。”
“是啊,我前兩天也上山了,卻是什麽也沒看到。”
許青青聽到這話,本來有點擔心,誰知村民們壓根不往深處想,只覺得是他們兄妹運氣好。
偶爾有個把村民覺得這處小水塘怎麽會突然冒出這麽多魚,還都是死魚,就直接被旁邊的村民打斷:“有魚吃還不高興,管它哪來的,說不定是從天上掉下來的。”
“天上會掉魚?你做什麽美夢呢!”
旁邊一個老爺子聽到這話,忍不住道:“別說,還真有可能,我記着我小時候,有一年下暴雨刮大風,天上還真掉下來過魚。”
“真的假的?”
“我當時還撿過兩條魚回家,那還能有假!”
“可最近也沒下雨啊。”
“這幾天晚上風還挺大的,沒準是啥時候吹過來的。”
“有魚吃就知足吧,管那麽多幹嘛……”
許青青看他們你一言我一語,已經給魚的來源找到理由,想笑的同時,徹底放下心來。
靠着在黑市交易,許青青賺了點金子,充值後,不光夠日常開銷,還存了點錢,現在賬戶裏還有六位數。
賬戶和手頭都不缺錢,加上這種事再一再二不可再三,她這次幹脆豁出去,直接拿出了好幾百斤魚,想讓村裏人過個好年。
看到這麽多魚,大冬天的,村民們心裏卻是一片火熱,撈魚撈得十分起勁。
小水塘本就不深,魚又都是死的,抓起來還是很容易的,沒一會就全裝進各家拿來的桶盆裏,開始往山下走。
“哎呦,咱們青青和康平就是有福氣,之前那魚還沒吃完,又給找到這麽多魚。”
“太好了,看來今年可以過個點的年了。”
“好兆頭啊,明年肯定是個好年景。”
下山的路上,大家要麽誇許家兄妹,要麽期待起新年,還有的盼望起明年來。
許青青看到村裏人一個個高興得跟已經過年一樣,也跟着露出笑容,覺得自己沒白折騰。
沈康平這還是頭一次得到這麽多人的誇獎,心裏很高興,握着妹妹的手甩個不停。
回村後,自然就開始分魚了,這次魚是沈康平發現的,大隊長做主直接給許家分了十五斤。
這次的魚比上次的多出幾倍,村裏人對此并沒有意見。
分完魚後,各家都高高興興拎着魚肉回家去,個別還留着之前魚幹的人家,立刻就準備把好不容易省下來的魚幹給做了解解饞。
許青青帶着沈康平和分到的魚回家後,想了一下,挑出幾條一斤多到兩斤的魚出來,讓沈康平騎自行車帶她去鎮上。
到鎮上後,她先把兩條魚并一些幹貨、雜糧送到胡老太太家。
胡老太太聽說魚是在他們村山上發現的,很替他們村感到高興,随即便立刻拎着魚準備下廚。
“不用了,您留着慢慢吃吧,我還得去給老師送魚。”許青青指着車籃裏還剩的魚道。
她班上一共有兩位老師,除了開學時先遇到的李老師,另外還有一位姓孫的男老師,都很負責,知道他們家的情況,以及沈康平的特殊,平日裏多少會照顧一些。
胡老太太見她還有事,這才沒留她,卻是在她走之前,塞了一小包花生給她。
“謝謝胡奶奶,那我先走了。”許青青說完,拍着沈康平讓他騎自行車離開。
之所以要給老師送魚,倒不是為了讨好他們,她開學後就要跳級了,也沒那個必要。
主要是之前,許青青無意在學校看到班上的孫老師在食堂吃飯時,蒸熟的紅薯不小心掉了一塊地上,他一把抓起來就塞進嘴裏,看着着實有些心酸。
村裏人總覺得城裏人吃商品糧,日子過得好,實際上,對于城裏人口多的家庭,過得可能還不如村裏人。畢竟村裏人實在沒吃喝了,還可以去山上弄着吃的;城裏人要是沒吃喝了,除了跟親戚借,就只能餓着。
班上那位孫老師,據說父母身體都不好,妻子前兩年又生孩子難産死了,現在家裏就他一個人工作養兩老兩小,日子過得很是艱難。
許青青之前放學回家時偶遇過兩位老師,所以大概知道他們分別住在哪。
到大概的位置随便找人打聽一下後,兄妹倆順利找到孫老師家。
敲門後,開門的是個頭發斑白,面色略帶愁苦的女人,大概是孫老師的母親。
孫母看到站在門口模樣俊俏的兩個孩子,面上帶出點笑問:“你們找誰?”
“是孫老師家嗎?”許青青問。
“是。”孫母點頭後告訴她自己兒子這會不在家。
許青青本意也不是來找人的,覺得人不在也好,直接将手裏的魚遞過去給她。
得知他們是兒子的學生,因為村裏今天分了魚,所以特意過來送魚,孫母高興的同時,想收又有點不好意思收。
家裏日子實在太難了,很久都已經沒開葷,她自己倒是無所謂,就是覺得苦了孩子。
許青青見她不好意思收,直接塞進她手裏,丢下句提前拜年的話後,直接跳上車,拍着沈康平的背讓他走人。
“哎……”孫母追着喊了一聲,自行車已經飛快騎出巷子。
直到連人影都看不見,她才低頭看向手裏的兩條魚。
等她拎着魚進屋時,家裏兩個孩子都看到了,大的那個只是雙眼亮了,小的那個直接喊起來:“魚!魚!奶奶我要吃魚!”
孫母看向撲過來抱着自己腿的小孫子,見他饞得口水都直接流下來,咬咬牙還是點頭答應道:“行,奶給你做。”
傍晚,孫老師帶着疲倦走進家裏那條巷子時就聞到一股誘人的魚香,他喉嚨滾動一下,心裏不免有些羨慕。
“開門,我回來了。”
他走到家門口剛敲了一下門,大兒子就飛快跑過來将門給打開,還一邊沖屋裏喊:“奶,我爹回來了!”
孫老師很少見到大兒子這麽活潑的時候,不免有些詫異,随後才發現,魚鮮味更濃了一些。
不過家裏什麽情況他是知道的,只當是隔壁家煮的魚,壓根沒往自己家想。
直到孫母招呼他上桌吃飯,他才驚訝的發現,魚竟然是他們家做的。
孫母對上兒子驚訝的視線,先給吵着要吃魚的小孫子挑了塊沒刺的魚肉後才道:“魚是你班上的學生送來的,說是他們村今天分了魚,送過來當是提前給你拜年了。”
她聲音有些低,顯然有點怕兒子不高興。
這年頭誰家都不容易,孫老師确實想說她怎麽能随便收學生送的東西,尤其還是魚。
然而,看着吃魚吃得一臉滿足,時不時笑出聲的小兒子,以及捧着碗喝一口魚湯舔一下唇的大兒子,還有看到兩個孩子吃得香,臉上不自覺透出笑容的親娘,他到口的話就有些說不出來。
“爹吃了嗎?”最終,孫老師只是問。
這話的意思,顯然是默認她收下魚,孫母終于放下心,臉上的笑容更濃了幾分:“吃了,還喝了一大碗魚湯,這會估計已經睡着了。”
孫父身體不好,天冷下來後,就有點起不來床,今天吃了魚喝了魚湯,直嚷嚷着渾身都舒坦了,沒一會就睡過去了。
孫老師點點頭,這才端起碗來。
家裏難得吃一回魚,孫母咬咬牙,蒸了一鍋二米飯,配着魚湯,味道鮮得不行,吃一口就停不下來。
誰的兒子誰心疼,孫老師心疼兩兒子,想把魚肉都留給他們吃,自己只用魚湯淘飯吃,孫母同樣心疼他,伸出筷子給他夾了一塊魚肉。
“您也吃。”孫老師看着碗裏的魚肉,分了一半給她。
“好,都吃,都吃,廚房裏還有呢,留一條等過年吃,剩下的我這段時間多熬幾次湯,給你們都好好補補。”孫母收到兒子夾的魚肉,笑着道。
孫老師聽到這話,想起來問:“是我哪個學生送過來的?”
孫母當時沒來得及問,這會只能形容一下。
光是聽到騎自行車來的,孫老師就下意識想到許家兄妹倆,等聽孫母詳細描述一下他們的模樣後,就已經确定。
許青青在學校是很得老師喜愛的,愛屋及烏下,對沈康平也會多關注一些。
得知是這兩孩子分了點魚還記得給自己送,孫老師心裏感動的同時,想着等開年後得回送點什麽給兩個孩子。
家裏現在是困難,不過早前條件其實還可以,想着許青青開學後要跳三年級了,孫老師一邊繼續吃着香噴噴的魚湯飯,一邊想着手頭有什麽可以送給他們的東西。
孫家吃着一年到頭來最好最香的一頓晚飯時,另一邊,許青青順路給另一位李老師也送了兩條魚後才回家。
李老師家條件比孫老師稍微好一點,可即便如此,魚也是家裏難得吃上的好東西。
李老師本來是不願意收的,許青青堅持要給,還說已經給孫老師送過來,她才終于收下,不過想了下,卻是跑進家裏拿了一塊布當回禮。
許青青聽說過李老師的家人都是在紡織廠工作,猜到她家應該不缺布,見她一副自己不收她就不要魚的架勢,到底還是收下那塊布。
等她走後,李家人同樣為這兩條魚而高興,并一個勁在李老師面前誇她的學生。
送完東西回村裏後,許青青心情很不錯,迎面碰到小花等孩子,還把胡老太太給的花生分了一些給他們。
一群孩子拿到花生後,也不回家了,直接在路邊生起一堆火烤起花生來。
許青青看着挺有意思,便沒急着回去,而是跟沈康平一起過去湊熱鬧。
花生經過火烤後,沒多久就散發出一股特殊的香味,在這冬天裏特別勾人食欲。
村裏的孩子們都很懂事,烤好後,用葉子裝着頭一個分給許青青。
許青青倒是不在乎先吃後吃,不過見沈康平巴巴看着火堆,還是接了過來,一邊讓他吃,一邊幹脆把剩下的那點花生都拿出來,讓孩子們烤個盡興。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9-05 19:21:00~2020-09-06 12:26:03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