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手工小能手

這頓飯是張新元請,特別接地氣的麻辣燙,還有一些冷串。等麻辣燙的時候,景榮把這幾天發傳單的事情說了。

張新元聽了直翻白眼:“弄半天,你這身打扮就是為了宣傳?我還以為你跟穆文芳約會呢。”

景榮勾起嘴角,露出一貫的憨厚笑容:“打扮好看點,來接傳單的學生就要多些。”

張新元嘿嘿笑:“嘿,行啊你。”

印漓白了張新元一眼:“別把人家景榮跟你劃等號行嗎?人家是為了家裏生計,再說了,約會能杵在校門口聊天的嗎?”

張新元理直氣壯:“我還約過妹子蹲街口聊天呢。”

印漓:“所以你現在還單身。”

張新元得意洋洋:“咱仨誰擠兌誰啊,好歹哥是泡過妞的男人~”

印漓不想再理這貨,轉頭跟景榮說話:“那些染蟲的木材都沒用了嗎?”

“都是次品,更賣不出去了。我爸雇人處理了下,現在都堆在倉庫裏呢。”景榮想了想說道:“後期大概能做成燒烤場能用的桌椅,剩下的就放着吧。”

“我有個想法。”印漓提出道:“最近我有看家居設計之類的,看到了一種組合形式。單個能用,多個可以任意組合造型。你們可以弄成這樣,再網上賣。”

景榮笑了笑:“制作、設計都是個挺難的過程,再說吧。”

景榮并非不想支持印漓,實在是這事兒還得從長計議。找設計師是一個問題,制作又是一個問題;印漓自己上陣也不是不行,就是讓景榮把這堆木材都給印漓玩也無所謂,可是他爸那首先得不同意。

印漓顯然也明白這情況,但是他這個人很犟,認定了的事情就拉不回來了。

這事兒過去後景榮就沒怎麽在意,也沒想到印漓往心裏記着了。

“元子你不是本市的吧,寒假你要回家嗎?”景榮問道。

Advertisement

“要。過兩天就走了。”張新元說道:“回頭給你們帶我家弄的臘腸,傳統手藝,當吃個鮮。”

“行啊。印漓你呢?什麽時候回去?”景榮問印漓。

印漓聳聳肩:“我只要在大年三十那天回去就行了。”

景榮聞言,嗅到了其中疏離的味道。于是景榮沒有繼續問了,笑道:“既然這樣,不如來我家吧。不過林場最近也忙,來了恐怕還要幫忙幹活。”

印漓卻很高興:“可以嗎?我可以幫忙幹活的,還能混阿姨三頓飯吃,多劃算的買賣啊。”

張新元聞言立刻露出羨慕的表情,看向景榮道:“你家開年還要小工嗎?我就吃三頓飯就行了。”

景榮笑道:“開年燒烤廣場開張,你來捧場就行。”

張新元點頭:“那沒問題。”

景榮跟印漓敲定了時間,印漓他們下午還要開個班會,于是決定明天再去景榮家。

這天下午景榮回家後,把床上的被褥都拆了,第二天一早扔洗衣機裏洗幹淨晾着,又拿了個空酒瓶洗幹淨,在林場折了幾只臘梅插上放卧室,這才騎上二八杠,喜滋滋地去接印漓過來。

就跟六七十年代娶媳婦一樣。

印漓已經有小半個月沒來林場了,到了林場恍惚間有種回家的錯覺。

一進林場,印漓就被各種聲音包裹了——機器破木的聲音、工人們鋪磚鋪路的聲音、鐵器擊打石頭的聲音,熱熱鬧鬧的,一副繁忙景象。

因為怕黑虎咬着人,所以黑虎也拴在養家禽的倉庫裏沒解開。

薛母等在院子裏,見到印漓過來了,高興地迎上去:“好久沒看見了,哎喲,怎麽瘦了?考試沒好好吃飯?”

印漓臉紅紅的,不知道是凍的還是怎樣:“我這是空着肚子,等着吃阿姨的手藝呢。”

薛母聽得直笑:“行,想吃什麽,阿姨晚上給你做。中午要給工人們做飯,就只能吃大鍋飯啦。”

“阿姨做的我都喜歡。”印漓嘴甜地說道。

“那可好。”薛母笑着說道:“快去把東西放着,讓景榮給你灌個熱水袋捂捂,瞧着臉都凍紅了。既然來了,就在這裏多住幾天,聽見沒。”

“嗯。只要您不嫌我吃白飯。”印漓笑道。

景榮這時候停好了車過來,剛好聽到這句話,于是說道:“不嫌你,大不了我把我的飯分一半給你。好了,媽,我帶他進屋暖暖。”

“去吧。”薛母說着又叫住景榮:“我這裏早上煮的豆漿,你再熱點給印漓喝。”

“一會弄。”

景榮帶着印漓進了屋。

印漓一進去就聞到了臘梅花香,循着香味看去,樂了:“景榮,你還有這閑情雅致呢?我還以為你就懂吃飯幹活了。”

景榮麻利地拿出熱水袋往裏面灌熱水,聞言勾起嘴角:“知道你要來,早上才去摘的,你不是喜歡花嗎?”

印漓動作頓了一下,随即一股暖流從心髒湧到了指尖,渾身都舒暢起來:“嗯,我喜歡花。”

“來,抱着。”景榮擰好了熱水袋封口,把熱水袋塞進印漓懷裏。這是老式的灌水熱水袋,斜棱的橡膠袋子,開水一燙進去,就會有淡淡的塑膠味道散發出來,但是印漓一點都不讨厭。

印漓坐在書桌邊,抱着熱水袋看着臘梅。沒一會,景榮就端着一個瓷碗進來了,裏面是冒着熱氣騰騰的豆漿。

“用紅豆和黃豆,加了小米碎熬的,底下有豆渣,你不喜歡就不吃。”景榮放下碗,有塞了個瓷勺在印漓手裏,笑道:“你吃着,我去我爸那邊看看。”

“等我一起去吧。”印漓忙說道,他可不想真來當個甩手掌櫃。

景榮看破了印漓的心思,笑着點頭:“行,慢點喝,燙着呢,不着急。”

等印漓喝完豆漿,兩人就去了那片開辟的空地。這裏的樹都被伐掉了,也搬走了。現在就是要把樹樁子掏起來,然後填平。這裏的計劃是石磚小路和草地——自助燒烤和夜宿帳篷都在一個地方。

這裏樹樁清理也差不多了,只剩景父一個人在這邊填地鋪路。大冬天的,景父只穿了一件背心,結實的肌肉上滾着汗珠,老遠就能看到皮膚上蒸騰的熱氣。

“景叔。”印漓揚聲打了聲招呼。

景父聞聲擡起頭,見到印漓後,露出個笑容:“印漓來啦。屋裏坐啊,來這兒幹嘛?”

“我來看看有沒有什麽可以幫忙的。”印漓笑了笑說道。

“這都是力氣活。”景父笑道:“砍磚填土,沒你能做的。你要真想幫忙,可以去幫映雪洗菜、切菜。”

“哦,好。”印漓抓了抓頭發,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景榮心裏白了景父一眼,也不知道這樣的笨嘴當初是怎麽追到自家母上的。

“印漓,你幫我們參考參考,你對設計方面的事情還挺了解的吧。”景榮轉移了話題,為印漓介紹起來:“這裏就是主要的場地,燒烤和帳篷都在一起。要是只想燒烤的,就在院子前頭的那片空地上。之後我們買兩個大冰箱,在院子裏搭上遮陽棚,院子就是擺半成品的地方。”

印漓果然被轉移了注意力,聽了連連點頭:“聽起來很不錯,帳篷有了,燒烤架子呢?”

“那個還沒買呢。”景榮皺眉,苦惱道:“戶外的燒烤架,不能太小,怎麽也得五六百,還有碳。要找個長期供碳的才行,還有各種食材來源。”

景榮說着便往回走,印漓就不自覺跟上來了。景父疑惑地看了他們兩眼,果斷繼續埋頭幹活。

“可以采購幾種不同規格的烤箱啊,三人的、七人的、十人以上的。再多了人,就直接兩個烤箱。”印漓提出建議道:“而且如果只是自助不過夜,就可以固定烤箱,或者用磚搭烤箱。”

景榮露出個驚喜的笑容:“還是你想得周到。”

印漓笑了,眼睛半眯着,像一只滿足又驕傲的貓咪。

回到院子,景榮又帶印漓參觀倉庫處理木材的地方,和那些帳篷。

“嗯?這些桶是幹嘛的?油桶嗎?”印漓指着倉庫角落堆着的五六個大鐵桶。

“嗯,好像是。我也不太清楚,不過都放那好久了。”景榮還真沒注意過這東西。

印漓走過去,伸手摸了下:“放着就沒動過了吧……啊。”

“怎麽了?”景榮連忙走過去,緊張地拉起印漓的手:“割到了?”

“沒有。”印漓好笑地收回手,眼睛亮晶晶的:“景榮,我有個想法,咱們把這些桶做成燒烤架吧。”

“啊?”景榮有些錯愕,看着眼前的大鐵桶,怎麽看也跟燒烤架聯系不起來啊。

“嘿嘿。”印漓抿嘴笑了,看着景榮說道:“去問問景叔這些通還有用沒?要是沒用,咱們就先弄一個來試試?”

“沒事兒,弄吧。”景榮立刻動手推倒一個油桶,滾到倉庫外的平地上。然後看着印漓,問道:“怎麽弄?”

印漓皺眉道:“這可還需要好些東西,咱先用木棍和轉搭一個架子,然後把鐵桶中中間破開,兩個半圓柱體,不就是烤爐了嗎。”

景榮聽出了意思,眼中放出光彩。

印漓打量了下油桶的大小,說道:“我估摸着,這樣的能輪夠十個人的分量。雖然看起來不怎樣,但是洗幹淨後,再用點嶄新的零件一加工。這就叫廢物利用,別看不上眼,弄好了可就是咱的特色——哇!”

印漓正說着話,冷不防突然被景榮給抱住了。

景榮仗着身高,抱小孩一樣抱着印漓,哈哈笑道:“印漓,你真聰明。”

被這樣直白而熱情地誇獎,印漓有些不好意思了,連忙推開景榮,轉移話題道:“那咱們開工吧?”

“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