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不是沒有留有後手

黎粟仔細翻找了幾圈,确定魏家沒有任何與她有關的證件後,幽幽地長嘆了一口氣。

得,現在她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雖然這個年代的證件沒有聯網,僞造證件也能在外頭橫着走,但做為新時代的好青年,黎粟覺得自己還是老老實實地去補□□件吧。

好在她的戶口是随黎晚春遷到了魏家,去補辦就好了。

要是還在黎家,那才是真的麻煩。

還好今天清點了一下東西,把這事想了起來,不然等到以後能走了,才發現自己連個身份證明都沒有,還得去補辦,她得郁悶死。

“你們家這是在幹嘛呢?”東西剛搬完,就有鄰居上門,對方手裏還提着半籃子蛋,“家裏大鵝生的蛋,給你們奶奶補補身體,向南,你大嫂呢?”

來的人算是魏向南兄弟的叔奶奶,這位叔奶奶的丈夫是魏爺爺以前拜把子的兄弟,因為大孫子叫魏石頭,村裏人都管她叫石頭奶奶。

兩家關系向來親近,經常互通有無。

黎粟笑着上前接過竹籃,“謝謝叔奶奶,我姐早上跟車出去打工去了,現在不在家。”

這件事總要面對,與其等大家發現黎晚春不見蹤影,暗地裏諸多猜測,不如他們坦坦蕩蕩地說出來。

反正這是魏家的事,魏家說的就是标準,官方說法是這樣,私地裏再多揣測,也只是揣測。

昨天聞東才下葬,今兒黎晚春就出去打工去了?石頭奶奶人雖然老了,但并不糊塗,她直覺得這裏頭有蹊跷。

但看到提着籃子去廚房撿蛋出來的黎粟,又覺得她的懷疑有些不地道。

村裏誰不知道,黎晚春最緊要的就是她這個妹妹,嫁人都要帶到夫家照顧,黎粟現在還在呢,黎晚春又能跑哪去,說不定是真的出去打工去了。

畢竟魏家的負擔确實不是一般的重,不趕緊賺錢不行。

Advertisement

“老嫂子,你好點了沒有?”看到魏奶奶在曬太陽,石頭奶奶也拉了把凳子在魏奶奶身邊坐下。

“好多啦,晚春是個好孩子。”魏奶奶拍着石頭奶奶的手說,“我們粟粟也是個好孩子。”

自己的老嫂子都這樣說了,石頭奶奶也就不去深想了,見到魏林溪帶着魏念北在打掃魏奶奶将要住的房子,石頭奶奶進去轉了一圈,不住地點頭。

以前她老嫂子住的東南屋也好,但到底不如西南屋這間敞亮舒服。

當初魏聞東和黎晚春結婚時,房子裏重新粉刷過,窗戶也敲大了一點,換了新玻璃,走進去就覺得人要舒服不少。

“這是向南的主意?”黎晚春都出去打工了,八成是魏向南做的主。

魏林溪搖了搖頭,“是我小黎姐讓搬的,小黎姐還說要給我們做衣服呢。”

石頭奶奶有些驚訝,黎粟這閨女,在村裏存在感并不強,不怎麽說話,也不怎麽愛跟人打交道的一個小閨女,沒想到倒是個孝順會過日子的。

有她照顧,晚春去打工倒是也能放心。

見到魏家雖然還沉浸在悲傷裏,但日子卻有條不紊地過了下來,石頭奶奶安心了許多,又寬慰了魏奶奶幾句,說改天再來看她,就提着空籃子回了家。

“向南下午跟我去趟鎮上,置辦些東西。”以後要把這個家管起來,黎粟這一天算是把魏家都翻遍了。

魏家缺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全部置辦起來不是沒那個錢,是沒那個必要,先緊着必要的東西添吧。

去鎮上黎粟一個人也可以,喊上魏向南,是為了讓他放心。

變态男二疑心病有些重,書裏好像就有懷疑身邊人叛變,給人發配去國外挖礦的橋段。

魏家有自行車,不過在鎮上運輸隊,是以前魏聞東上班騎的,正好魏向南過去,可以把單車騎回來。

從黎晚春那裏扣下來的錢,黎粟也帶着,準備存到銀行裏去,這時候錢的購買力可不低,這時候小學的學費才兩三塊,高中學費也才十來塊。

這就更別提那些生活物價了,這時候的錢還是很值錢的。

魏家所在的黃毛灘村非常地貧窮和落後,村裏這時候都沒有兩層的小樓房,大多都是紅磚瓦房,甚至去鎮上的路上,黎粟還看到了泥坯房。

當然也看到了造型古樸的古代民居。

光是看眼前的這些景色,黎粟還真沒有穿回八十年代的感覺,身邊的一切,看上去跟六七十年代差不多。

不過這也不算稀奇,就是黎粟生活的四十多年後,好些偏遠貧窮的鄉鎮連這也不如呢。

但到了鎮上,卻不一樣了,鎮上有大廠子,有運輸隊等許多公家單位,看上去比一般的縣城都還要繁華。

看着黎粟左張右看,時不時滿眼驚奇的樣子,魏向南心裏總覺得有些怪怪的。

先前黎晚春沒少帶黎粟到鎮上來,怎麽她一副從來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黎粟臉上端着,不讓自己露出稀奇的神色,卻不知道她時不時亮起的眼睛已經出賣了她。

“存了錢後,先去供銷社,再去舊貨市場看看,這裏有舊貨市場吧?”托孤兒院愛看年代劇的院長媽媽的福,黎粟對這個時代也有那麽一些微薄的了解。

不過現實跟歷史有出入,跟書裏的出入也就更大了,黎粟也不太敢确定,只能問魏向南。

魏向南抿着嘴,點了點頭,“都有,先去運輸隊拿單車。”

除了拿單車,魏向南還有一件事要辦,他大哥是為了保護集體財産犧牲,所以單位每個月會給生活補助,之前定的是黎晚春來領,現在得改成他。

這也是魏向南放心把錢都交給黎粟的原因,他不是沒有留有後手的。

取了單車後,魏向南借口去魏聞東的宿舍收拾遺物,去財務室把這件事兒給辦了。

黎粟則站在運輸隊的大院坪裏,看着二八杠的大自行車,發愁她回去的時候要怎麽跳上去。

錢存到了農村信用社,因為黎粟沒證件,拿魏家戶口本開的戶,以後拿戶口本來取就行。

供銷社看着挺大,大通間裏,四面都是貨架,前頭是玻璃櫃臺,裏頭人非常地多,大多都在挑選自己想要的商品。

見過各種大商場的黎粟,一點稀奇也不想看了,只想趕緊把東西買齊,早點回家。

“分頭行動,你買這些,我去買這些。”也不知道黎粟什麽時候寫的采購單,她一分為二撒開,拍了多的那半給魏向南,就一頭紮進了人堆裏。

油、鹽、砂糖……黎粟每樣都買了不少,這兩天的飯菜實在是太過于寡淡,連她這個上輩子崇尚少油少鹽的人都有些受不了了。

等魏向南看到大包小包出來的黎粟,臉都黑了。

他說把錢給她管,可不是讓她來大手大腳的,那錢看着多,但照她這麽花下去,可不經花。

“肥皂,洗發膏,萬金油……我讓你買的糖、布料毛線呢?還有本子鋼筆,你怎麽都沒有買?”黎粟一點,就發現魏向南少買了許多東西。

魏向南臉色不好看,“這些都不是必需品,沒有必要買。”

什麽不是必需品,這些都是必需品好不好!

“半斤糖不多吧,小多昨天看別家孩子吃糖,都看得流口水了,布料是買給你們兄妹做衣服的,天氣馬上冷了,你們都不穿毛衣啦?”黎粟皺着眉頭問,“本子和鋼筆是我要的,我有用。”

原來她大部分都是分他們着想嗎?

“糖可以買一點,新衣服不做也可以,毛衣去年的拆了重織就行。”魏向南抿了抿嘴,“我去給你買本子,鋼筆有我一支新的給你用。”

那是他上學期學校獎勵的新鋼筆,他手上這支筆尖都寫劈叉了都沒舍得換,原本是準備高三的時候再用的。

黎粟不太信得用魏向南,把東西交給單車棚守車的大爺,托他看一下,便跟着魏向南一起又擠了進去。

“水果糖來半斤,這個脆麻花多少錢一根?四分,那給我來十根,這幾樣布料各給我裁一米半,毛線哪個好一些,給我稱……六斤吧。”黎粟進去後就沒停過,魏向南根本沒有開口的份。

他也不好意思跟她吵架,只沉着一張臉,默默地提東西。

東西買齊,黎粟轉頭就去了紙筆的櫃臺,魏向南原以為她買了這麽多東西,就不會買自己要的,結果是他想多了。

黎粟不光要,還挑了最貨櫃裏最貴的塑料封皮筆記本,和一支英雄鋼筆,“你的鋼筆自己留着用吧,把你的墨水借我吸一吸就行。”

自己一番好意被糟蹋,魏向南的心情就更加不好了。

“沉着一張臉做什麽,錢這個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就是拿來花的。”買了一通,黎粟心情很好。

她其實已經很克制了,但這些真的都是必須品。

“再說了,我既然能花,也能賺,你就放心吧!”黎粟拍了拍魏向南的肩膀,示意他帶路去舊貨市場看看。

在舊貨市場,黎粟花一百四十塊錢買了臺舊縫紉機和收音機,老板還搭了根舊拐杖送給了他們。

因為黃茅灘離鎮上不遠,老板同意給他們送貨。

其實黎粟還有不少東西想買,但沒找到她想要的,而且魏向南臉都快掉地上了,黎粟才作罷。

回到家裏,黎粟買的這些東西自然引起了魏家其他孩子的一陣歡呼,尤其是魏寶然。

“一天只許吃兩顆,上午一顆,下午一顆,小多能做到嗎?”黎粟問。

魏寶然重重地點頭,還沒吃到糖,口水就先撒了一地,“能。”

這可是糖,不光魏寶然,魏林溪和魏念北也是饞的,不過他們年齡到底大點,會自己忍着。

黎粟笑眯眯地都分了兩顆糖,連魏奶奶也有一顆,才去歸置買的東西,縫紉機和收音機都擺到了魏奶奶的房間裏,這裏光線好。

都八十年代了,魏家連臺電視機都沒有,想知道一些外頭的事,都只能通過收音機。

等忙完,天色也暗了。

得知魏向南明天就得回學校,黎粟找來一把魏家的舊太師椅,讓魏向南在椅子上掏洞。

“你又想幹什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