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營救探春(五)
探春這些日子刻意和王夫人親近,自然是清楚寶玉和寶釵的親事已經快要定下來了,只是還沒挑明罷了。
探春是明白寶玉和黛玉之間的情誼的,所以并不太看好寶玉和寶釵之間的姻緣。只是如今自己尚且自顧不暇,寶玉的婚事更是絲毫插不上手。
等薛家終于塵埃落定之後,木益清終于能抽出身來進賈府了,她這才得知,探春将王夫人哄得不錯。
木益清想了想,皇家挑選和親的姑娘,應該不會想到探春,賈家雖顯赫,可家裏一個庶出的姑娘,皇上哪裏知道有這個人哪。
如果木益清真的去和親了,那麽一定是被家人賣了,而有能力賣探春求榮的人選,也不過只有三個,王夫人,賈政,元妃。
聽探春的意思,王夫人這裏的親情指數刷的差不多了,那就去刷賈政吧。至于元妃,肯定是鞭長莫及了。
于是探春又開始刷自己在賈政心裏的親情指數。她讓賈政知道了自己幫王夫人分擔庶務,時不時親自下廚煲個湯給賈政送去補身體,繡個香囊做雙靴子送給賈政,總之,讓自己孝敬父母有愛姐妹聰明能幹的形象深入賈政心裏。
不過木益清還是不敢将希望寄托在天大地大兒子最大的王夫人和天大地大當官最大的賈政身上。何況就算這對父親真的顧念親情,幫探春找一門他們認為的好親事,在賈府倒臺之後,也未必還是好親事。
對于理想的結婚人選的選擇上,木益清和探春再次達成了一致,要麽找只看重探春這個人、完全不在意賈府會獲罪的人家,要麽找權勢過人、賈府在其眼裏什麽都不算的人家。
可是前者太難尋找太難鑒別,後者太難勾搭上QAQ
于是木益清和探春一籌莫展。
日子就這麽蹉跎下去,其間王夫人倒是問過一次若是找夫婿,探春喜歡什麽樣的。權勢滔天的人家探春自不敢說,只得隐晦的說了前一種,“不拘家裏貧富,我想找個愛重我自己的,而不是因為我是賈府的姑娘才娶我的人家。”
王夫人頓時就笑了,“真是小女兒心思。”顯然是沒将探春的話當真。
探春也知道,自己這樣的打算怕是不容易實現。
正一籌莫展之時,機緣便來了。
這日王夫人帶着探春往別府赴宴,主人家心思巧妙,宴席都擺在同一個園子裏,中間有一道長滿藤蔓的藤架,将兩側的男女分開了,不過互相看不見,聲音卻是能傳過來的。
Advertisement
女眷這邊,夫人們聚在一起談天八卦,年輕姑娘們便又是老一套,賞景作詩。這次只以菊花為題,韻是不限的。各位姑娘們沉吟片刻,先後下筆,探春想了想,便也有了,想着今日東道主家的嫡女詩文一向不錯,便也不需刻意藏拙相讓主人。
輪到探春時,便聽她念道:
瓶供籬栽日日忙,折來休認鏡中妝。
長安公子因花癖,彭澤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徑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
這首詩着實不錯,卻也不是宴會上最好的一首。藤架那邊的年輕公子們,其實大多都在時不時的聽着女眷這邊的動靜,尤其是姑娘們念詩的時候,人皆有好奇之心嘛。
聽到探春的詩的人也不止一個,可恰有一人聽得入了心,這人便是當今趙太傅家的公子,趙楠。
“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趙楠心裏默默念着這句詩,竟然像是自己的心裏話一般。
趙太傅一脈是不能再清的清流,專心治學修書,不問俗事。趙楠自幼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也是個醉心學問,德行無虧之人。
只是人生在世,總不能關起門來過日子,總要與人相交,結識朋友才好。平日裏與趙楠交往的,有書院中的學子,更不乏近些年來的狀元榜眼之流,因為一連幾年的科考,趙太傅都是主考官,與這些考官名義上都有師生之義。何況趙太傅曾為帝師,學問淵博,若是誰能有幸得他一兩句指點,則受用不盡,所以自然有很多人趕着與趙太傅的兒子趙楠相交。
可是趙楠與這些人相處的日子長了便發現,真的醉心于學問的人不多,讀書為了修身齊家治國的也無幾,大多數人不過是汲汲與功名利祿罷了,讀書是為了做官。做官當然沒什麽不好,無論是直言進谏的言官,還是造福一方的父母官,做哪種都是好事,做官勞心費力,為百姓謀福為國家出力,都是再好不過的事情。可是趙楠發現,世人想要做官,都既不是想為百姓謀福也不是想為國家出力,而是為了自己有權有錢。
其實這再正常不過,只不過趙楠從小被教養的思想境界太高,人生目标一向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所以發現自己身邊都是汲汲與功名利祿的人之後,大感世态炎涼,始終有孤獨之意。
他又是個心思單純、不擅僞裝之人,對朋友的不滿便時不時表現在臉上,這樣一來,身邊的很多人都不滿了,傳出了一些趙楠因為自己是太傅之子便瞧不起人的話來。趙楠聽到後,更是不爽。
今天聽到探春這句“高情不入時人眼,拍手憑他笑路旁”,真是說進了他的心坎裏。
再細思全詩,“長安公子”“彭澤先生”“短鬓”“葛巾”,顯然這位姑娘是以男人自比了,整首詩将高潔品性表現得淋漓盡致,沒有絲毫的脂粉氣,也沒有絲毫的悲春傷秋之意。
一時間趙楠對做了這首詩的姑娘真是十二分的好奇。
因此趙楠便留了心。等到宴會散去,賓客離開之時,趙楠特意聽着門口登車告別的女眷的聲音,終于等到那個熟悉的聲音時,趙楠遠遠看了一眼。只見那位姑娘削肩細腰,長挑身材,背影顯得既纖細又挺拔,兩種略微矛盾的姿态在她身上自然的合為一體,就如同一棵筆直的竹子,既纖細又挺拔。
探春臨上車前,趙楠看見了她的側臉,鴨蛋臉面,眉眼看不清楚,但是顧盼飛揚的神采,遠遠的便能令人觀之忘俗。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