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異聞4屍魅香之謎三
沒想到這家夥這麽難纏,随便瞎謅想要蒙混過去怕是不行了。他冥思苦想這位太子的生前事跡,雖然步閑庭是歷史專業出生,古代史卻并不精通,就勉強背過大事年表。可那些大事要麽已經發生,要麽得十幾、二十年後才發生。唯一提及的就是這位太子什麽時候死的。他總不能說:“太子殿下,我預言您死于XXXX年”吧?那不是找死麽?!
突然他想到,不一定要說太子,說與他息息相關之人的事也是一樣的。便道:“千歲爺,您最近諸事不順,心緒不寧,皆因上面那位身體忽染怪疾,朝政荒廢,紅顏禍國,奸佞當道……”
太子拍案而起,茶盞被震落跌在地上:“大膽!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麽嗎?!”
步閑庭縮了縮脖子,見李玄霸蠢蠢欲動似乎想要上前捏斷太子脖子,忙拉住他悄悄安撫。這才對太子道:“在下所言雖大逆不道,卻道破天機,這是天命。不知在下言中否?”
太子坐下:“你倒是挺大膽的啊。”這些事情是宮闱禁忌,知道的人不多。就算知道的人也斷不敢就這樣直接說出來。這小子倒是有點能耐也有點膽色。也許正是自己尋找已久的高人?而且,仔細一看,長得還挺标致。就是那頭毛茬破壞美感,要是留上長發,一定是個讓人一見傾心的大美人。
半年前開始,太子府便發動人馬,四處網絡各方高士。那一日步閑庭與李玄霸從時空縫隙掉下裏的時候,正好被太子府的管家看到了。他馬上派家丁跟蹤二人,自己回去将此事禀報太子。
跟蹤二人的家丁回報,兩人在千機巷擺攤,太子爺這才大駕光臨千機巷。不然如此多的“正宗布衣神算”,千歲爺為何獨獨光顧步閑庭他們那一攤?
太子盯着步閑庭的眼神越來越熾烈,李玄霸野獸般的直覺讓他新生警惕,忙将步閑庭拉到自己身後擋住。
注意到他這個動作,太子眯了眯眼:“兩位是何關系?”
步閑庭從李玄霸身後探出頭來:“我們是兄弟,這是舍弟。”
“哦……”這一“哦”高深莫測,也不知道太子是否真的相信:“你們兄弟感情倒是挺深的。”
“呵呵,哪裏哪裏,千歲爺過獎。”步閑庭傻笑,聽別人這麽一說,他心裏是真的高興。欣慰啊,我們哥倆感情好到連別人都看得出來了。
太子卻不笑了,一改之前的慵懶疏散表情,正襟危坐:“兩位高人,實不相瞞,今日請二位進府也是迫不得已。此事關乎舉國安危。”
步閑庭其實心裏是有些底的,關于這位皇帝的生平事跡歷史上記載得不多,只說他沉迷道教、寵信奸佞、荒廢朝政。不過步閑庭愛看野史,那才叫精彩。這位皇帝在位時,因為沉迷道教荒廢朝政,以至于國力下降,他卻不以為忤。後期迷戀煉丹制藥,身體卻越吃丹藥越垮。他所寵信的高士—李君陽,不但每日向皇帝進貢丹藥,還進貢了自己的義女,此女子天姿國色,身帶異香,令人聞之忘俗,見之傾心。不出半年便集萬千寵愛于一身,被封為花貴妃。至此,皇帝連朝廷都不上了,沉迷美色,朝政徹底荒廢。但關于花貴妃的描述不多,她從不見人,就連後宮其他嫔妃都沒見過她的真容。野史提及的也不多,直到這位皇帝駕崩,也沒再提到過她,到底是否真有花貴妃此人,依然是一個謎。
“能為千歲爺排憂解難,能為國家效力,是步某的榮幸。”雖然他一點都不想攪這趟渾水,但現在說“尼瑪!你叫老子幹,老子就得幹啊?”,估計就得被拖下去了吧……
“給兩位高士看座上茶!”太子一聲令下,仆役安排李玄霸與步閑庭坐下,又端來茶水糕點供他兩人享用。果然,拍一拍馬屁待遇就不同啊。
Advertisement
“兩位高士,此事關乎國之安危,又涉及宮闱秘聞,還望二位嘴巴牢靠些……”這麽說算是客氣的了。事實上,他就算不提醒,別人也是不敢說出去的,傳皇帝的八卦緋聞,想腦袋不保麽?
“請千歲爺放心,在下謹記千歲爺吩咐。”步閑庭趕緊表忠心。
“我觀兩位高士也是懂得分寸的人。”太子一笑如和風拂面。長相果然占便宜,雖然見識過他剛剛的嗜血兇狠,可是此刻他一笑,便完全一副人畜無害的正直美男相:“此事還得從五年前開始說起。”
五年前,當今皇上剛繼承帝位,他還是太子時便無心政權,終日沉寂于書畫、歌樂之中。但就是因為他無心政權,所以才在風雲詭谲的宮廷鬥争中幸存了下來,無心插柳柳成蔭,反倒成了一國之君。若是在現代,說不定他也能成為一代藝術家了。只可惜他生在古代帝王之家,這樣的愛好只會誤國。但他畢竟已經登基為帝,九五之尊,萬人之上。誰還敢指摘他?也只有一些憂國憂民、忠心耿耿的老臣偶爾進言幾句,也多為旁敲側擊的規勸,皇帝不痛不癢,完全不當一回事。
後來,不知道皇帝從哪認識了一位雲游的方士,名叫李君陽,據傳此人能練靈丹妙藥,令人延年益壽,又會諸多道法,天賜神威。皇上對他多為器重,更任命他為國師。
國師上任後,倒也做過一些令人驚嘆的事情,比如前幾年西部大旱,國師祭天祈雨,竟然真令西部連續三天降下甘霖;又比如他煉制的丹藥,令皇上精神奕奕,四、五十歲的人卻似二十出頭,不但能騎獵歌舞,晚上更是夜夜笙歌,輪值在寝殿外的太監、宮女都要感嘆枯木逢春了。
可惜好景不長,一年前國師“進貢”了自己的義女—花媚香給皇上,皇上一見傾心。自此萬千寵愛集于一身,皇帝日日不早朝。
許多老臣以死相谏,皇上避而不見,太子跪在殿外求觐見,皇上也沒恩準。一切國事都落在了國師手上。
不過這裏面卻有些蹊跷--誰也沒有見過這位傳說中的國師,更沒見過那養在深宮裏的花娘娘。
因皇上天性散漫,無身為帝王的抱負與能力。所以先皇早就留了後手,太子自出生以來,便将他作為帝位接班人培養,待到太子成年便可接任。其實,這是整個朝堂都公開的秘密。在一幹臣子心裏,也默認太子才是當今皇上。只不過太子業已成年,皇上不但沒有禪位,竟然還将國家大權交到一個妖道手裏。雖然群臣痛心疾首,但也不能讓太子逼宮吧?正當大家都束手無策時,太子終于坐不住了。既然長跪無果,那他就直接闖進去。他倒要會會這個妖道與妖女,看他們到底有什麽本事,将皇上迷得什麽都不顧了。
太子與謀臣籌劃了一番,派遣忠心護衛,夜闖寝殿。這可是一個提着腦袋的任務,被人捉到便會以刺客論處。但太子養的死士對他忠心耿耿,武藝高強,便不顧自身生死領命而去。
是夜,死士躲過後宮禁衛,摸進了寝殿。寝殿裏果然飄蕩着一陣異香,過去他也不曾進過寝殿,不知道以前這裏的布置如何,但現在看來似乎不太尋常--殿內挂滿顏色鮮豔的飄紗,一眼根本看不到裏面的情況。
死士小心翼翼撩開飄紗往裏面走。但裏面似乎空空蕩蕩,哪裏有皇上的身影?
正在此時,殿內燈火突然全部熄滅,頓時陷入一片黑暗,那陣異香鋪面襲來,熏得他頭暈目眩。
待頭暈稍緩,他定睛一看,原來皇上坐在露臺之上,似乎在迎接什麽人。他暗自詫異,他剛剛怎麽沒有發現皇上在那?接着,便看到了讓他震驚的一幕。
空中傳來鼓樂吹打之聲,一隊宮女提着燈籠從天而降,接着從天上下來的是八名大漢擡着的華美鳳辇。待衆人都停置妥當,不一會,從裏面出來了一位身材婀娜多姿的美嬌娘。但此女臉上覆着薄紗,看不清樣貌。只從那露在外的雙眼,便能看出此女媚眼如絲、國色天成。
那女子牽起皇帝的手,兩人步入鳳辇,鼓樂聲再次響起。大漢擡着鳳辇騰雲駕霧,宮女們也提着燈籠殿後飛升。這一群人竟然飄飄忽忽往天上挂着的一輪圓月飛去。
作者有話要說:關于這個單元的靈感,來自于最近看重播的還珠……據說香妃真有其人。詳見度娘。不過這個故事是個跟香妃無什麽太大關系的狗血劇。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