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中毒鑒寶

聽衛長華一喊,雁游與孟昊立即齊齊頓住腳步,四下打量。

周圍仍是樹影搖曳,遠遠近近融在夜墨之中,似乎與之前并無不同,但三人心中不禁都掠過似曾相識之感。同時,一個詞語不約而同在心頭浮現。

鬼打牆。

它在民間故事、山野怪話裏不知出現過多少次,內容大同小異,總不外乎一個走夜路的人總在同個地方原地打轉,想盡辦法也出不去。至于結局,要麽是鬼魂索命找替身,要麽是野狐山精捉弄人。主角若未曾橫死,幸運地保住一條性命,也得心驚膽戰地等到太陽出來才能離開。

雖說這些都是上一輩流傳下來的“四舊”、“毒瘤”,但總有人喜歡偷偷摸摸地講,聽的人更是欲罷不能。在場三人全都聽過,當時只是覺得刺激緊張,現在親身遭遇,卻是毛骨悚然,涼意從心髒蔓延向全身。明明是盛夏,那夜風裏卻突然像挾裹了冰碴似的,稍稍拂過裸露的皮膚便激起一身雞皮疙瘩。

衛長華下意識地往體格最好的孟昊身邊挪了幾步,想要說話,卻是舌頭拌蒜,好半天才給捋直了:“是不是那座墓裏的……出來了?我們……能離開嗎?”

孟昊沒有回答,只本能地活動着手腕,似乎想尋隙對還未發現的敵人飽以老拳。

“別慌,夜裏本來就看不清路,說不定是記錯了呢?別自己吓自己。”雁游畢竟比其他兩人多活了些年頭,一瞬間的寒毛倒豎過後,旋即恢複了鎮定。

衛長華連連搖頭,聲音抖得像是馬上就要哭出來:“不會錯的,之前我摔了一跤,在那石頭上蹭過手上的泥巴。你看,那泥印子現在還在呢。那之後我們起碼又走了二十多分鐘,怎麽會又看見這塊石頭?而且這林子白天頂多半小時就走到頭了,今天轉了好久都沒出去。一定……一定是鬼!是我們驚動了它吧!”

仔細端詳,另外兩人果然在那石頭上看到了清晰的泥掌印。孟昊嘴抿成了一條線,渾身肌肉繃得死緊,一副蓄勢待發的模樣,卻仍然找不到目标。

雁游則是覺得奇怪。

因為自身的經歷,他相信這世間靈魂不滅。但若說這座山裏有鬼,他卻不信。到村子的當天,村民們就介紹過這裏的格局,這座山因地質堅硬,多為岩石,根本沒有墳墓,村裏人世世代代都葬在離這兒十多裏外的另一片小山谷。

至于衛長華所說的驚動了那古墓裏的亡者,他更是覺得荒謬。雖然古玩行裏許多人深信販賣明器會損陰鸷,堅決不碰這項生意。但那些不信這套、低買高賣賺得歡實的老板們,也沒見誰真被惡鬼纏上,或是禍及子孫。

而當年那些在琉璃廠進進出出的盜墓賊們,只見過死于墓穴機關、同夥內讧的,至于所謂被墓主報複而死的,則只存在于傳說中。

有位專做明器的掌櫃曾跟雁游說起自己的看法,雖然不認同這人的做法,但雁游還是很贊同他的想法:“都是上百年的老墓了,就算有鬼也早散了。否則,鬼魂們不去投胎托生,守着個土饅頭幹啥?”

“衛師兄。”雁游拍了拍越抖越厲害的衛長華,将這番話說了一遍,又問道:“你不是第一次野外作業,難道以前就沒遇到過類似的事?”

Advertisement

覺得雁游的話很有道理,衛長華雖不能完全擺脫恐懼,卻不再害怕得那麽厲害。緩過勁兒後,他慢慢記起了所學的知識,卻還是有些驚懼:“沒有……以前大家從不在夜裏外出。只是,雖然有科學原理解釋過鬼打牆,說這是人在走夜路時視野模糊,又因為圓周原理,雙腿邁出的步子長短不一致,很容易原地轉圈。但、但我們是三個人,還帶了手電筒,沒道理也會這樣。”

雁游在出發前看過科普手冊,記得圓周原理大概是說世間生物的運動本質都是圓周運動。人們平時走在橫平豎直的道路上,不知不覺中步子被規定了方向,所以感覺不出。但如果找一處空地把眼睛蒙上,只憑感覺走,走出來肯定是個圓圈。

深山夜林,視野有限,加上沒有道路,不知不覺,他們就成了被蒙上眼睛、帶到空地的人。但衛長華說得對,落單的人容易害怕走錯路,結隊的人卻不應該這麽輕易就陷進圈子裏走不出去。畢竟這處林子不大,手裏又有照明工具,發現異狀之前大家除了擔心施林,也不覺得心慌害怕,沒道理那麽容易中招。

種種異樣,或許統統歸為鬧鬼是個省心省力的解釋。但是——等等,施林?

沉思之際,雁游直覺捕捉到了什麽,馬上将孟昊拉到一邊,低聲問道:“剛剛在院子裏,你為什麽讓我小心施林?”

孟昊明顯遲疑了一下,直到雁游催促,才解釋道:“我也不能确定。只是他給我的感覺太虛僞,似乎在盤算什麽,所以我總覺得他不可信。”

“虛僞?”雁游仔細回想了一下軍訓裏那段同吃同住、一起進進出出的日子,發現還真是這麽回事。有些時候施林總是體貼得過了頭,往往自己都還沒開口,只是視線一落,他就馬上把想要的東西遞了過來。而且與他交談是件很舒服的事,因為他說的話總能撞到你心坎上。

但,一來因為初次有同窗的喜悅,二來因為施林生了一張讨喜乖巧的娃娃臉,讓人潛意識覺得,他就該是這種性子。兩相結合,雁游竟一直沒有察覺有什麽不妥。

直到現在被孟昊點醒,才驚覺不對:世間是有從小善于察顏觀色的人,但基本是生存環境所迫,不得不早早學會看人臉色行事。這些人多多少少會露出端倪:日用之物匮乏短缺,或對親情異常敏感,要麽從不談及家人,要麽高談闊論自己的遭遇,以博取同情心。

但是,施林統統沒有。他表現得再正常不過,完全是一個普通男孩該有的樣子。也正因此,發現端倪後愈發異常。

他的異樣體貼,他的無事殷勤,也許指向一個目的——非奸即盜。

他到底想圖謀什麽?

孟昊不知雁游一旦被點醒,想得比他更透澈。見他久久不曾言語,還以為是不相信,便罕有地詳細解釋道:“我家長輩做的生意,需要花力氣來讨好主顧,揣摩心理,投其所好,人家才肯賞一口飯吃。從小聽他們說裏頭的門竅,雖然我自己做不到,但卻因此對這種人非常敏感。剛認識施林那天,我就看出他并不是天生體貼周到的性格,所以覺得他太虛僞,或許還別有所圖。只是,轉念想想,畢竟是在學校裏,一個學生再壞能壞到哪兒去?如果貿然說出來,反而影響不好,就沒有告訴任何人自己的想法。今晚他突然不見,我本以為他或許是白天發現了什麽,趁夜悄悄來尋找,所以才提醒你小心他。”

聽罷孟昊的分析,雁游不禁苦笑:這位外表冷酷的同學心腸真的很軟,為了施林的名聲着想,沒有說出懷疑。但如果他肯早一點把這番話講給自己聽,或許今夜的事就不會發生。

看懂了雁游的微妙神情,孟昊疑惑道:“你認為這事和他有關?”

“十之八九。”雁游示意他聽周圍的動靜:“你注意到沒有,林裏的蟲鳴鳥啼消失了好一陣。除了人為,我想不出是什麽原因。而且又與施林有關,如果說不是他策劃的——”

被晾在一邊的衛長華聽不見他們在說什麽。見兩人神色越來越凝重,不禁開始胡思亂想:是不是真發現了鬼?他們怕自己沉不住氣,所以特地撇開了自己私下說話?

穩重人鑽起牛角尖來最可怕,自驚自吓更是容易擊潰人的心理防線。衛長華被石頭上的泥印吓到,先入為主地認為是鬼怪作祟。這會兒再有的沒的想一大堆,好不容易壓下幾分的害怕頓時再度暴脹開來。

他驚慌地四處張望,只覺每一處沙沙作響的樹葉後都躲着一只不懷好意的惡鬼,蠢蠢欲動,預備擇人而噬。驀地突然發現某個方向的樹木格外稀少,看上去像是一條道路的樣子,也無暇細想剛才那兒還不是這個樣子,立即去推雁、孟兩人:“快走,我找到路了!”

“什麽?”

不等兩人反應過來,吓破了膽的衛長華已經撒開雙腿朝那邊飛奔而去。

見狀,本來在商量該怎麽走出林子的兩人只得暫且抛下計劃,先跟上去。若衛長華也走丢了,那麻煩就更大了。

大概是被害怕激發出了潛能,平時體力和雁游差不多的衛長華這會兒跑得腳下生風,連孟昊都追之不及。但堪堪跑到那處“林道”,他忽然又放慢了步子,像喝醉了酒似的,身體搖搖晃晃。

“衛師兄?!”

孟昊與雁游一前一後跑到他面前,剛要伸手扶他,突然鼻頭作癢,像是有什麽東西随着呼吸侵入了身體。随即腦子一暈,雙腿發軟。

這種感覺很奇怪,也來得很快。身體突然間變得輕盈之極,仿佛将要飄上雲端。但腦海的眩暈卻是一陣強過一陣。視線所及,一切都在天旋地轉。漸漸重合的樹影星光之間,浮現出道道斑斓色彩。當那些光怪陸離的顏色漸漸融為一體時,雁游仿佛聽到誰的聲音:“這包加了料的毒蕈粉還是那麽管用。”

尚未分辨出這話裏的意思,他便徹底失卻了意識。

不知過了多久,等雁游意識稍稍清醒時,周圍的一切仍是朦胧的,幻覺仍在繼續。

明明是黑夜,眼前卻有鮮花叢生,彩虹橫貫,矮個兒的小人成群結隊跑來跑去。一切似乎觸手可及,卻又那麽的不真實,像兒時的夢境突然再現。

雁游盯着跳舞的小人看了許久,心頭一片茫然。

這時,有團暖烘烘的東西突然滾到他的懷裏,鑽進單薄的背心無意識地亂拱亂蹭,嘴裏還不停小聲叫喚着。

原本麻木的知覺漸漸被刺癢感取代。雁游似乎清醒了一些,吃力地擡起頭,極力睜大眼睛,看到的卻只是一片漆黑。只能感覺到,自己似乎置身一處低矮的山洞,有什麽東西黑沉沉地壓在頭頂。

胸口的癢麻感越來越強烈,還多了種濕嗒嗒的微刺感覺,似乎有什麽東西在舔舐他的皮膚。

強忍下眼前金星亂迸,雁游分辨許久,終于聽懂了那小東西發出的聲音:“咪……”

貓?這裏怎麽會有貓?

昏沉之間,一道白色光芒突然刺破了黑暗。雁游馬上條件反射地閉上眼睛,險些流出眼淚。

突如其來的刺激讓昏沉幻覺又消散了些許,看清頭頂竟是白天支起擺放器材的帳篷。慢慢想起之前的經歷,他不禁疑惑怎麽會被帶到這裏。

“醒了?嘿嘿,正好,來幫我看個東西。”

手持電筒的那人面孔隐在黑暗裏,只能由聲音來判斷是個陌生人。說着,他窸窸窣窣地擺弄了一陣,舉起一件東西,遞到雁游眼前:“聽說你眼力很毒,幫我看看,這是什麽東西。”

——這是件瓷器?不,也許是陶器……等等,說不定是只素胚?

雁游仍然眼花得厲害,幾乎看不清那近在咫尺的物件,大腦卻已本能地開始思索。用腦過度,感覺到又将有幻覺出現,他連忙移開視線,改為盯着來人的手。

盯了半天,他勉強分辨出,這人手指修長,皮膚細膩,看不出半分勞作的痕跡,像是養尊處憂慣了,竟有些像女人的手。但聽嗓音,卻絕對是個男人。

這人和施林有什麽關系?他們鬧這一出,就是想讓自己幫忙鑒定?難道這東西的來歷見不得光?

被小貓一身軟毛貼在最敏感的地方,蹭得全身發癢,雁游覺得腦子又清醒了幾分,視線也漸漸恢複清明,只是手腳還軟軟的使不上力氣。想了一想,他胡亂說了個名稱:“彩繪陶方簋。”

那人似是打量了一下物件身上的繪紋,幾秒之後,才驚喜地說道:“确實是彩繪,下底也是方的。小子,還真有你的。我沒找錯人,哈哈!”

聞言,雁游心下一松。

剛才他說的是戰國物件,存世僅有一件,現在收藏在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絕不是這人手裏拿的。本是想借此試探一下這人的深淺,看看對方會不會發火動怒。沒想到,竟意外發現對方是個門外漢,連這種明顯的假話都分辨不出。

他已猜出這人的确是想讓自己鑒別物件,卻不知對方會不會傷害自己,更不知衛、孟兩人是否也落在了他手裏。如果是內行的話,要糊弄起來或許得費些唇舌。但對一個外行,那餘地就大了去了。他準備扯幾句謊先把這人穩住,确保對方不會傷害自己,再做打算。

盤算片刻,他剛想說這物件雖然上佳,可惜邊緣處卻有殘缺,不如你放了我,我幫你修補好,會更值錢。不想,那人把轉身陶器一放,另掏了一疊照片出來,抹成扇形送到他眼前:“小子,黑白照片你能看出名堂麽?”

雁游幾乎想放聲大笑。不是因為照片裏件件珍品,也不是因為小貓從胸膛爬到肚皮,蹭得他越來越癢。

“不能,我需要看實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