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沖喜第16天

老王妃回京,李鳳岐與葉雲亭理當親自出城去迎。

季廉将早就備好的輪椅推來,李鳳岐這回沒有借助外力,自己挪到了輪椅上去,待他坐好後,葉雲亭便推着他出了正房。

這還是自李鳳岐中毒卧床以來,第一次踏出正房的房門。

這日天氣晴好,過于明亮的日光刺得他眯起了眼,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又緩緩吐出,面色逐漸平靜下來,他緩慢轉動輪椅,道:“走吧。”

三人便一同往外走去。

院內隐藏的守衛乍然見他們出來,都愣了一愣。待看見李鳳岐雙手不緊不慢地轉動着輪椅滾輪前行時,表情更是如同見了鬼。他們面面相觑半晌,都意識到了事情不對,其中一人迅速往府外去報信。

其餘人則現身出來,擋在了三人面前:“王爺王妃留步。”

“你們要攔本王?”李鳳岐倏而擡眼,面無表情地凝着他們。屬于上位者的氣勢迫得幾個守衛連頭都不敢擡起來。

這些守衛都是從神策軍中調來,神策軍原本也是從邊關守軍中抽取精銳組成。但凡是将士,對永安王總存着幾分敬畏之心。

從前永安王卧床不起便罷了,他們左右也瞧不見人,無所謂畏懼不畏懼。

但此時李鳳岐直視着幾人,冷冽的目光自他們身上緩慢掃過,帶着難以言喻的威壓。即便他此時此刻,只能坐在輪椅上仰視他們。

守門的腰背不覺更弓了一些,他們交流了一番眼神,其中一個資歷最長者硬着頭皮出列道:“王爺恕罪,陛下交代過,您身體未愈,還請留在府中修養,不宜……外出。”

“呵。”李鳳岐冷笑一聲,忽而自袖中抖出一條赤色長鞭,毫不留情抽在守衛身上:“本王的去留,別說你們,便是李蹤也不敢置喙。”

他這一鞭力氣極大,那守衛沒有防備,被抽得一個趔趄,狼狽地跌坐在地上,待擡起頭來時,自右臉到脖頸處,一條血痕橫亘,迅速充血腫脹起來,看着極其駭人。

其餘守衛一驚,下意識退後拔刀,戒備地瞧着三人。

李鳳岐不緊不慢地撫了撫臂上長鞭,側臉看向季廉:“你可能應付?”

Advertisement

季廉點點頭,摩拳擦掌躍躍越試。

出門前他們就商量好了,葉雲亭與李鳳岐先出去,季廉斷後拖住守衛。五更等人早在側門接應,只要他們走到側門,便能順利脫身。

至于脫身之後的事,便由不得李蹤控制了。

“那就交給你了。”李鳳岐道。

葉雲亭聞言推起輪椅往前,他神色無畏,只側臉看了季廉一眼,不放心地囑咐道:“你小心些。”

季廉響亮地應了一聲,就地抱起院中的石凳砸向還沒回過神的守衛們,他解氣道:“小爺早就看你們不順眼了!”一個兩個的,只會欺負他家少爺。從前在國公府寄人籬下,他為了不給少爺招惹禍事不敢出頭也就罷了。

現在有王爺撐腰,簡直就是公報私仇的大好機會,他自然要把這段時間受得窩囊氣都找補回來。

他大喝了一聲,一手提起一只石凳,整個人如同轉動的車輪一般,朝着拔刀欲攔的守衛們沖了過去。守衛們沒想到他看着白胖無害,力氣卻如此之大。這院子裏擺放的石凳乃是實心的,他們單手拎起來都有些吃力,卻沒想到他一手一個,竟然還能如此輕松地朝他們攻來。

那兩個沉重的石凳,在他手中如同兩個石錘,守衛們不敢正面迎擊,閃躲之間便讓開了道。

葉雲亭趁機推着李鳳岐往院子外走。

聞聲而來的兩個侍女瞧見這一幕頓住了腳,再看見李鳳岐手中那柄赤色長鞭,臉色便驚恐起來。她們躊躇一瞬,提起裙子轉身就往王府大門的方向飛奔,看起來應該是去送信了。

李鳳岐嗤了一聲,不緊不慢将赤色長鞭盤于手臂之上,以寬大的袖擺遮住。

他雖然廢了一雙腿,拔不了刀。

但永安王會的,可不只是刀。

王府暗處的守衛不少,從正院到側門短短距離,他們先後遭遇了三撥人。季廉以一當十拖住了大部分,剩下的漏網之魚,都被李鳳岐的長鞭抽得滿地打滾。

而葉雲亭從始至終,沒有絲毫動搖地站在李鳳岐身後,腳步堅定地推着他前行。

不過半盞茶的功夫,三人已經靠近了側門。

王府守衛倒下了大半,還剩下幾個殘軍敗将舉着刀,不遠不近地圍着他們,目光隐含畏懼,不敢上前。

李鳳岐瞧見他們潰不成軍的樣子,冷冷掀了掀唇:“一群廢物。當年邊關守軍的精銳,就剩下這點能耐?”

那些守衛聽着,面上多少有些愧色。

李鳳岐沒有情緒地瞧着他們:“讓開,本王饒你們一命。”

幾個守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也沒敢讓路。他們雖然對上頭大人們的争鬥不甚清楚,但也知道,今日若是放走了永安王,他們項上人頭恐怕不保。

沒人想死,他們克制住了骨子裏的畏懼,舉刀圍了上來。

“不自量力。”李鳳岐倏而一笑,指尖一點寒芒疾射而出,正中前方一人咽喉。

他的動作太快,那名守衛倒下時,還維持着雙手握刀,眼睛大睜的模樣,直挺挺地向後倒下去。

鮮血自喉間湧出來,逐漸染紅了淺灰地磚,

暗紅鮮血,銀色飛刀。冷刃襯着熱血,尤為震撼。

一時震住了在場所有人。

李鳳岐指尖轉着一柄薄薄飛刀,笑看他們,似閑話家常:“還有誰想試試本王的飛刀?”

餘下守衛目露恐懼,雙手雖還舉着刀,往後退的雙腿卻已經隐隐戰栗。

李鳳岐滿意颔首:“出去吧,外面的人五更應該料理幹淨了。”

葉雲亭目光掠過那具新鮮的屍體,按捺着心悸,腳步穩當地往外走。

三人剛走到側門前,側門同時大開。

五更帶着兩人跪在兩側,右手握拳抵在左胸:“屬下來遲,王爺恕罪。”

“都解決幹淨了?”李鳳岐問。

“是,一共八人,都已經處理了。”五更道。

他們說話的間隙,葉雲亭目光掃過側門深巷,看見了曾見過一次的兩個乞丐,或者說是僞裝成乞丐的神策軍。他們此時四肢扭曲堆疊在巷角一動不動,顯然已經沒了氣息。

他垂眸看向李鳳岐,回想他方才出手的狠辣果決,心中關于永安王的輪廓又清晰了一些。

初見時,永安王是孱弱又暴戾的;相處了幾日,發現他其實脾氣并不壞,也很好相處;到今日,又覺得傳言其實并不假,北昭戰神只要一個眼神,便叫人望而生畏。

然而此時這個出手狠辣果決之人,卻是他的盟友。

葉雲亭抿了抿唇,對他和永安王這樁穩賺不賠的買賣充滿了信心。

倒是先前打得痛快的季廉瞧見外面的屍體,悄悄往葉雲亭身邊靠了靠。

“李蹤的人差不多也該到了。”李鳳岐沉吟一瞬,便道:“我與雲亭出城去迎接母親,順道送李蹤一份大禮。”

五更道:“王爺出行不便,屬下備了馬車……”

“不必。”李鳳岐勾了勾唇:“大公子推我去,就走昭和正街。”

葉雲亭眼中閃過詫異,思索一瞬後又隐約明白了他的用意:“王爺是要叫城中百姓都知曉……”如此一來,所有人都知道永安王性命無憂。等皇帝的人手趕來時,也再不敢做什麽。

畢竟如今整個上京百姓都知曉,皇帝擔憂永安王病情夜不能寐。如今永安王大好,性命已經無虞。皇帝自然只會高興。

便是不高興,也得忍着,假裝高興。

“大公子果然聰慧。”李鳳岐颔首,又瞥了五更一眼,冷冷道:“你還要多學着些。”

說罷拍拍扶手,葉雲亭便推着他往昭和正街走過去。

留下來的五更:“???”

他撓了撓頭,疑惑地瞧着季廉:“什麽意思?”

季廉與他大眼瞪小眼:“我怎麽知道?”說完快步追上了葉雲亭,亦步亦趨地跟了上去。

這巷子又深又長,還堆了幾個死人,陰氣沉沉,吓人得很。

***

而此時,崔僖正帶着人往永安王府去。

挑好的宮女內侍鹌鹑一般跟在馬車後頭,再後面,則是皇帝賜下來做面子的賞賜。

既然要做戲,自然要做全套。

崔僖的馬車不緊不慢地駛向王府,然而走到半路時,車夫卻停下來車來,回禀道:“前頭百姓太多,堵了路。”

“派人去驅趕便是。”崔僖斜躺在車內,手中把玩着一柄玉如意。

車夫依言下去驅趕堵住街道的百姓,嘈雜聲音中,崔僖依稀聽見了“永安王”“王妃”“好了”等字眼。

他眉心一皺,坐起身來,正要掀開車簾去瞧瞧外面是怎麽回事,卻聽一聲急促的馬咴聲在馬車邊停下,一個急切的聲音道:“崔常侍,屬下有急事禀告。”

崔僖只得放棄探尋外頭的情形:“何事要禀?”

報信的人匆匆下馬,他本是準備往宮中去,結果半路上忽然遠遠看見了崔僖的馬車,又急忙掉頭來尋。他抹了一把額頭的冷汗,鑽進馬車內,臉色慘白的将方才發生的事如實回禀。

“你說什麽?!永安王病好了?還與王妃殺出了王府?!”

崔僖一驚,手中的玉如意在堅硬的黃花梨茶幾上砸出一聲沉響,似催命的鼓點砸在了守衛心上。

守衛兩股戰戰,額頭冷汗滑落,勉強壓着惶恐的聲音道:“是,屬下們盡力了,但沒攔——”住。

他話未說完,一柄玉如意便迎面砸向他,正中他口鼻。

守衛痛苦地捂住嘴,吐出幾顆碎牙來,卻不敢呼痛也不敢求饒,只能瑟瑟發抖地跪趴在原地。

崔僖陰沉掃他一眼,将人一腳踹開,彎腰鑽出了馬車。

他想起了方才無意間聽見的字眼,出了馬車,便朝着人群聚集中心望去,卻正瞧見兩個青年的背影。

一個長身玉立,氣質溫潤;一個坐着輪椅,卻仍不掩周身冷意。

分明便是該在王府之中的葉雲亭與李鳳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