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五十年代小奮鬥(17)
大年初三是回娘家的日子。
宋母娘家在車家圃子,不算遠。
一大早,宋大哥、宋大姐就陪着宋母帶着禮品走了。
宋家孩子太多,不可能都帶着,帶宋大哥、宋大姐也是個代表。
宋紅米敏銳感覺到宋母還有深意。
不過對于去姥姥家,她是沒什麽興趣的。
她長這麽大也沒去幾回,和那邊并不親密。
這也很正常,家家孩子太多了,以前她又不是長女,更沒表現出優秀的地方。
那邊對她的印象自然很淡。
如果猜測不錯,宋母這次回去估計會顯擺她幾句。
不過小學學習再好,也就那樣。
她今天也沒一點想出去的意思。
因為柳宵哥會來竄門。
她要在家等着。
曹操說到就到,宋紅米聽見他聲音了,趕緊穿鞋下地。
她今天特意把自己屋燒的熱乎的,沒去後邊新房。
Advertisement
當然借口是她在前院看門,省得客人上門都不知道。
“柳宵哥。”宋紅米一開門看到五個人。
有大有小,都是村裏的少年。
“紅米,你二哥在不?”
“紅米姐,建軍呢?”
……
“都在後院呢,你們從那邊過去。”宋紅米給他們指了路,看着他們從房屋的右側小路去了後院。
因為舊屋是沒有後門的,所以只能從屋外去新房。
“柳宵哥,快進來。”宋紅米巴不得那些人都走了呢。
“就你自己在前院,建軍沒粘着你?”柳宵覺得不正常啊。
宋小弟簡直就是紅米小尾巴。
“後院吃食多。”宋小弟那個小吃貨,有了吃的誰也不惦記了。
柳宵也了然的笑了。繼而說道,“我也過去一趟,給二伯他們拜個年。”
“不着急,臨走再過去趕趟,現在那邊肯定一堆人。柳宵哥,炕上熱乎,咱們上炕。”宋紅米率先上了炕。
現在上炕聊天,沒人會想歪。
來個客人,都往炕上引。
主要是地上太冷了。
柳宵也很不客氣,将草鞋一脫,上了炕。
宋紅米将棉被攤開,“蓋腳。”
兩人靠在糊了一層報紙的土牆上唠嗑。
宋紅米還掏出一些吃食,兩人很是惬意的邊吃邊聊,不過聲音很低。
她們在總結這大半年的收獲。
宋紅米是大管家,由她報賬,“咱們現在手裏還有錢708.45元。”
她們買了不少吃食,但是真沒花多少錢。
大批量的存糧還沒到時候。
手裏有錢的感覺真好。
“可以手表還沒買到。”柳宵嘆了口氣。
“我也快适應了。”适應了這種沒表的生活。
“等開春我還會去市裏碰碰運氣的。”柳宵沒有放棄。
宋紅米都不太抱希望了,轉而說起學習這塊,“今年咱們跳了一級,為以後騰出富裕時間,學習成績優秀。寒假把下半年的書也自學完畢。等開學了,咱們可以适當的擴展一下課外閱讀,買一些舊報紙、舊雜志。”
至于去新華書店買新書,宋紅米可不幹,那多貴啊。
反正對于她們倆來說,新書、舊書差別不大。
“這個沒問題。”柳宵保證道。“現在咱們倆都有自己的屋子了,即使多買一些也有地放。”
說到書,宋紅米想到了原文書,好像以後要成為□□的。
現在應該沒事。
所以也不用提醒柳宵哥,大不了以後燒了、藏了。
哎哎哎!她想起一個重要的事情。
“柳宵哥,咱們以後考試要考俄文!”她想起來了,這個年代北方學的是俄文,不是英文。
要了老命了。
她對語言這塊可不敏感啊,怎麽弄?
看來她考中專計劃也不是十拿九穩的。
她有預感,俄文絕對是攔路虎。
“俄文?蘇聯的文字。”柳宵也頭疼了,“必考麽?”
“應該是。”想當年英文也是必考啊。
“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學,咱們多學好幾年,肯定比別人有優勢。”柳宵也沒別的好辦法。
“咳…這個怎麽學,學校的老師估計也不會。咱們去初中問麽?”宋紅米有些撓頭。
“初中開始學俄文?宋二哥明年就要上初中了。”柳宵說完和宋紅米對視了一眼。
宋紅米一拍巴掌,“對啊!對啊!咱們可以跟着二哥一起學,提前兩年呢,再笨也能學個□□不離十了。”
她都想好了,大不了死記硬背,學個啞巴俄文就是了,只要考試能得高分,反正她也不學俄文專業。
她可是知道以後華國還會和蘇聯鬧矛盾呢,具體哪年不記得了。
柳宵開着玩笑說道,“所以咱倆現在就該祈禱宋二哥學俄文學的好些。”
宋紅米搖頭,“咱們最該祈禱的是他考上初中。”
然後兩人都笑了。
“不過去舊品回收站,看到俄文的書籍還有字典之類的可以買些回來,咱們提前做準備。”宋紅米還在思考,她們還可以做什麽,到時候學習的速度能更快些。
其實最好有錄音機磁帶。
學習語言,就得多聽多說。
可惜條件不允許啊。
有錢她也買不着錄音機,沒票。
其實應該買個收音機,哪怕就聽一些新聞呢。
可惜仍然沒票。
再說不好藏。
柳宵記下了,“嗯,舊品回收站要是沒有,我就去新華書店看看。咱們可以買瑕疵書,加錢也不算太貴。”
買書提前學俄文的事情就定下了。
之後兩人又說起了小雞。
這是兩人第一次掙錢嘗試。
應該算半失敗吧。
蚯蚓養雞被證實了可行。
蚯蚓坑養蚯蚓也很成功。
小雞吃蚯蚓愛下蛋、長得快,這都是事實。
以上是成功的地方。
但是養小雞最初的目的是掙錢,但是這個絕對是失敗了,除了偶爾藏起幾個雞蛋,她們沒在這上頭掙着一分錢錢。
還有其他的實驗也有失敗的。
“小雞冬天就不下蛋了,我之前以為是凍的,就特意抓了兩只雞放進屋裏養,結果一個星期還是一個蛋都沒下,總叫喚,天天拉屎味太大,我又給扔出去了。”宋紅米想到那幾天雞飛雞跳的,就再也不想來第二次了。
柳宵也是解釋不清楚,“也許小雞就是冬天不下蛋的。”
宋紅米皺了下眉頭,“不是,後世的養雞場就每個季節都下。”
肯定有她沒想到的地方。
也不知道去哪查一查,超級懷念度娘。
柳宵勸解道,“慢慢來,我可以去新華書店看看,有沒有類似的書籍。”
“應該有吧,《科學養雞》之類的。還可以農科院問問。”宋紅米又精神了,這個年代也是有專家的啊。
然後又萎了,“算了,算了,不用問了,也不用買書了,說不得明年就不讓多養(雞)了呢。”
她無非是想不通,沒必要為此太折騰和花錢。
柳宵也不提買書的事兒,拿起一塊桃酥,喂到宋紅米嘴邊,“甜的。”
宋紅米深呼吸一口,嗷嗚咬下一大口,是啊,大過年的,就要一起吃甜的。
作者有話要說:美妞們,沒有下章啦!
回老家,幫婆婆弄菜來着,天太熱,菜都快幹巴死了。
老家筆記本打開就叫喚,沒法用,我用手機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