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五十年代小奮鬥(29)

兩天的考試過去了,出分還要半個多月,現在答卷都需要老師們手判,不像後世都用答題卡,直接電腦判分,準确還快速。

不過這段時間她們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中考是提前填寫報考學校的。

不過三人還是在一起估了分,她和柳宵哥成績應該差不多,至于宋二哥要差一些。

這個“一些”大于三十分。

不過這也算正常,宋二哥算是正常發揮。

即使宋紅米和柳宵分數不低,也沒完全放下心,至于宋二哥就更忐忑了,成績沒下來,誰也不知道結果。

不過回了家,宋爹宋母問起,都說考的不錯。

宋爹宋母也沒再追問,讓她們跟着進山了,尋找一切能吃的。

還要幫忙照顧家裏的自留地。

至于地裏的活兒,沒讓她們去,不是怕累着,而是去了也是白幹活。

隊上沒錢沒糧食,工分也沒啥用了。

要不是指望着地裏的作物填肚子,人們更沒積極性了。

宋紅米、柳宵和宋二哥一出門,難免被問起考試的情況。

今年村裏就她們三個參加中考的。

往年初中畢業也有,但是有能力再往上考的,卻是一個沒有。

Advertisement

所以村民對她們三個自然更關注。

她們回答很是保守,畢竟成績沒有出來。

還是要謙虛一些的。

本來以為要等到全部成績下來,她們才能知道具體分數。

沒想到,她們會被提前知道。

還是柳宵二叔從縣裏專門過來報喜的。

柳宵以全縣第六的成績被L省中專機械制造專業錄取。

宋紅米以全縣第三的成績也被L省中專會計專業錄取。

宋二哥也以優秀的成績考上了縣城高中。

三個孩子全部高中,成了宋家大隊最熱鬧的事兒。

很多老人都給驚出來了,都說老宋家這是祖墳冒了青煙了。

雖然宋爹宋母認為宋紅米有點先斬後奏,報考的是什麽省中專,但是聽說了多難考,上學不花錢還有補貼,就一點怨言沒有了。

宋紅米問過柳宵哥,是不是他拜托二叔關注的成績。

柳宵也沒否認,之前他也沒這個想法,但是聽過紅米當故事講的農家女被頂替上學的事情,他就上心了。

他不想出岔子,就專門提了禮物去縣城拜訪二叔,之後又輾轉托人找到了在教育局工作的人,送了兩包煙一瓶酒,人家才答應提前幫忙找成績,還答應幫忙盯着點。

他也不确定是不是在做無用功,所以也沒和宋紅米說。

宋紅米很是驚訝,又甚是感動,沒想到柳宵哥會做的如此周全。

當日晚飯後,宋大伯、宋三叔兩家都來了宋家。

說要給宋紅米和宋二哥慶祝一下。

一屋子塞的滿滿登登的。

宋大伯送了六張布票,“回頭得給倆孩子做身新衣裳,紅米要去市裏上學,建黨也要去縣裏,不能被看不起。”

宋母見宋爹點頭了,才收下,“建黨、紅米還不謝謝大伯。”

“謝謝大伯。”宋二哥謝的中規中矩。

“大伯,我上學有補貼,回頭給你打酒喝。”宋紅米嘴甜的像抹了蜜。

宋大伯高興壞了,“哈哈…那我就等着啦,當時我送紅米去上學,就知道她是個出息的。”

宋三叔也跟着誇,“紅米打小就聰明,建黨從小愛讀書,能考上也是倆孩子自己能幹。現在也困難,我手裏也沒別的,就一人給一塊錢吧。”

宋紅米和宋二哥又謝了一次。

宋大伯娘拉着宋紅米不放手,誇完腦子誇模樣,然後又問道,“紅米,那個中專念完了就能當工人吧?”

她這一問完,其他人都把注意力投過來了。

宋紅米倒是不慌,“理論上是包分配的。但那也是三年後,而且這廠子和廠子也不一樣,也不知道被分哪呢。”

宋母嘆口氣,“咱家親戚都是老百姓,也沒人能幫得上忙,以後還得靠你自己。”

“你和老柳家那孩子不都是考上中專了麽,是一個學校吧,那可以互相照顧點。”宋大伯娘這話沒毛病。

但宋紅米總覺得這語氣有點怪怪的。

她不知道裏頭還有點官司,自從知道宋紅米考上中專,以後能當工人,宋大伯娘就起了心思,她有個侄子比宋紅米大兩歲,長的高高大大的。

結果剛提出來,就被宋大伯給怼回去了。

她心裏有氣,就說了幾句宋紅米和柳宵的怪話,這事村裏老娘們早就有說的,差點挨宋大伯拍。

本來她被警告過的,結果還是沒忍住。

不過也沒敢說太明白,只是有點陰陽怪氣的。

宋母就沒多想,主要是紅米年紀在這呢,過年才十二歲,“有個伴是挺好的,要不然那麽遠,也不放心。”

“紅米,紅米過來一趟。”宋三嬸招手讓她過去。

宋紅米順勢脫身,甜甜的喊了句,“三嬸。”

宋三嬸拉過和宋小弟嘀嘀咕咕的小兒子,“紅米,你摸摸建民,也讓他沾沾你的聰明氣。”

宋紅米有些無語,腦袋還能傳染。

神奇!

不過還是拍了拍小堂弟的腦袋,“建民也很聰明,這次期末考試不還是前三名麽。”

宋三嬸有些得意,不過嘴裏卻是謙虛道,“和你比差不多了,你哪次下過第一啊。”

“男孩子聰明,初中還可以提高呢。”宋紅米當然是說好話了。

“咱家這些大的讀書都不行,還得看這波小的。”宋三叔說道。

宋紅米可不接話了,她還不想拉仇恨。

不過宋三叔這話說的不錯,宋大伯家已經沒人讀書了,宋三叔家也就剩建民一個。

宋大伯有些可惜,“讓他們讀書,一個個跟要了命似的,我燒火棍都打折了,人家都不去,寧可下地幹活。”

說完瞪了眼家裏的幾個孩子。

宋爹趕緊幫着圓場,“建中、建華可沒少幫你幹活。比我掙得工分都多。”

宋母也附和,“建中這身板子可少有。”

宋紅米跟着笑,眼光瞟向大堂哥,果然臉已經紅了。

不行啊,這臉皮也太薄了。

要是自由戀愛,怕是找不到對象,還好現在都是相親。

“建黨,你去高中也得住校吧?也有食堂?”宋大伯終于注意到了縮在一邊的宋二哥。

“應該是吧。”宋二哥回答的不是很肯定。

“那又住又吃的,挺貴的吧?”宋大伯又問道。

“老師說高中也有補助,就是沒中專多。”具體貴不貴的宋二哥沒說。

宋紅米挑眉看了眼宋二哥,覺得這回答簡直完美。

回頭還能用這個借口來敷衍宋爹宋母。

即使她們從別的地方知道高中學費,這個借口仍然适用。

棒棒噠!

“好好念書,争取考大學。”宋大伯鼓勵了句。

宋二哥應了聲。

“行了,天頭也不早了,都回吧,回頭建黨和紅米去看看你爺爺。”宋大伯起身要走。

宋爹、宋母也趕緊站起來留客。

最後還是都走了,時間确實不早了。

将人都送走,宋家人又再次聚在了東屋。

宋爹、宋母這會子就外露多了。

宋爹高興的卷了根煙,宋母也沒吱聲。

而是和宋大姐商量加上家裏的布票,能買多少布,夠不夠做兩身衣裳還有內衣。

“娘,給我也做身新棉襖。”宋二姐抿着嘴,眼睛盯着布票。

宋母頭也不擡,“沒布。”

宋二姐指着布票,“這不就是!”

“這是你大伯給老二和紅米,和你有啥關系。”宋母瞪了她一眼。

宋大姐扯了扯宋二姐,“家裏還有幾塊布頭,回頭我給你拼拼。”

“我不幹,憑啥啊,啥好的都是她們的,都是家裏娃,我又沾不着她們啥光。”宋二姐雖然說“她們”,但卻只指了宋紅米。

宋紅米心裏有些火起,當她是軟柿子啊。

她看向宋二哥,臉色也不咋好。

也是,被自家親妹妹這麽說,心情肯定不會好。

“呵!你說不沾就不沾了。你知不知道,以後老二和紅米能留在城裏當工人,你和你大姐找對象多吃香。再說這個家是我們老兩口的,給誰我們願意,有你做主的份!”宋母氣的眉頭都豎了。

宋小弟也上前兩步要說什麽,被宋紅米拉住了。

她雖然心裏有些堵,但也知道不能火上澆油。

在她看來,宋二姐不過過過嘴瘾,并不能占她一點便宜。

相反,還會惹得宋爹宋母反感,她的做法真的是不聰明。

宋二姐被罵哭了,用胳膊擦了把眼淚,“我不沾她們,以後就是要飯也不到她們門口。”

宋母起身就要找掃炕掃帚。

這年頭很少有爹娘講理,多是棍棒教育。

宋母被宋大哥、宋大姐拉住了。

宋爹繃着臉問宋二姐,“你鬧這場是要幹啥?”

哎哎哎?宋紅米也看向宋二姐,原來她是故意的麽。

還真沒看出來。

看來她這閱歷還是不夠啊。

宋二姐使勁咬了下嘴唇,像下定了決心,“我要當學徒,做飯、裁縫、剃頭匠…啥都行,讓我學門手藝。”

宋紅米眨眨眼,沒想到宋二姐這麽有眼光。

反正話已經出口了,宋二姐也說順溜了,“我讀書不成,我要學門手藝,我不想以後種大地。”

宋爹抽了口煙,搖搖頭,“你大哥和我學課做木匠,他還是得下大地幹活。你不想下大地,除非進城。我和你娘就普通老百姓,沒那個能耐讓你進城。”

宋母哼了聲,“心還挺大!”

“那蓮子她小哥咋能進城?”宋二姐又抹了把眼淚,不過還是一副倔強的模樣。

她就是從蓮子嘴裏知道的城裏的事兒。

“蓮子她小哥是給他大伯當兒子去了,以後要接他大伯的班,那就是城裏人,你城裏有大伯啊。”宋母也羨慕,那有啥用。

宋二姐趴在炕上嗚嗚哭,“反正我要當學徒。”

宋母操起掃炕掃帚啪啪的就打上了,連打連罵,“你當個屁!哪個爹能讓你當學徒,你就去認去!個白眼狼!…”

這回宋大哥和宋大姐沒有攔着。

宋紅米拉着宋小弟躲到一邊,別被亂飛的掃帚給掃到。

低頭一看,宋小弟正一副“看好戲”的表情呢。

忍不住伸手摸了他臉一把,讓他收收。

被削一頓,宋二姐哭哭唧唧一瘸一拐的回了自己屋。

“啥時候了,還不睡覺去!”宋母将掃炕掃帚一扔。

宋紅米吓得小心肝一跳,“爹娘,我睡覺去了。”

拉着宋小弟趕緊溜了。

宋紅米以為這事沒完呢,還想着宋二姐再拿她做筏子,她就要還擊了。

沒想到宋二姐被宋母給揍怕了,沒再鬧幺蛾子。

不由得在心裏腹诽,這個年代沒有熊孩子,大概的緣由就在雞毛撣子、燒火棍和掃炕掃帚上。

作者有話要說:牛皮要破…我還在寫,應該是十二點後還有個小章,不要等了,明日再看。

晚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