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五十年代小奮鬥(31)

宋紅米已經收拾好了行李,真不少。

一對宋爹打的木箱子,上過油漆那種。

箱子個頭也不小,反正她自己一回只能抱起一個,松木打造的,很沉很結實,宋爹的意思,念完書還能可以接着用,用個二三十年不帶壞的。

而且還很奢侈的給安了鎖鼻,不過是舊的。

據宋爹說,這是他幾年前收的,從一些老派家具上摳下來的,一直沒舍得用,純銅的。

不過銅鎖頭就一把,剩下的只能讓她自己想辦法了。

宋紅米之所以要帶兩口箱子,也是認為可以裝點私密的東西,她不認為中專的住宿條件會有多好。

即使那是省級中專也一樣。

除了兩口箱子,宋爹還想讓她帶一套書桌的,這個家裏也多,她自己屋裏就有,還是她用慣了的,不過宋紅米拒絕了。

只說先去學校看看,如果真沒有書桌,她下學期再帶就是了。

木盆她帶了兩個,一個洗臉洗腳洗衣服,一個洗屁屁洗褲褲。

條件不允許,只能這樣了。

她倒是想專盆專用,但是那樣在這個年代太特別了。

她并不想出那個風頭,而且她也不認為宿舍會有多大,可以放得下她那麽多東西。

除了這幾樣木質器具,她還帶了兩個大包裹。

裏頭衣服和被褥。

Advertisement

衣服裏有宋母、宋大姐給新做的秋衣、內衣和棉襖。

其中秋衣、內衣只有一套是新的,棉襖面是新的,棉花還是舊的。

被褥面也換了,不過還是舊的,是宋大姐的,六成新帶補丁。

但也是家裏比較好的了。

裏頭棉花也給加了,都厚實多了。

其實宋紅米對于加點棉花增加一些被褥厚度還是很認可的,但是換面覺得無所謂。

不過少幾個補丁罷了。

但是不論宋母還是宋大姐都特別堅持。

特別是宋大姐還把被單拆下來洗的很是幹淨,好像宋紅米不用就對不起她似的。

宋紅米也只能無奈同意了。

除了這些,還有她這幾年偷麽做的東西,比如耳包、圍巾、帽子、口罩和手套。

以前這幾樣都是以柳宵借她的為由在用,這回去了市裏,可以光明正大的了。

也帶了幾本書,她認為可能用得上的。

對了還有宋母塞給她的十塊錢和三斤全省通用糧票,也不知道是從哪換的。

不過考慮到不久前家裏多了一筆大“收入”。

而且還是她送的。

也就沒在推辭,算是讓宋爹宋母他們安心。

因為她行李太多,柳宵哥那邊也不少。

宋紅米還看到了半口袋大米,這柳爹多怕餓到他大兒子啊。

所以兩人很奢侈的包了一輛牛車。

以前這牛車是私人的,現在卻是集體的,不過幹的仍然是拉腳的活兒,只不過掙得錢要交給隊上,駕車的師傅只得工分。

其實宋爹、宋母還有柳爹想抽出一個人去送送她們的。

但是柳宵和宋紅米都強烈反對,認為自己沒問題。

再加上牛車師傅答應給送到學校門口。

這牛車師傅雖然不是宋家大隊的,但也是附近村子的,也算知根知底。

柳爹又塞了一根熊貓煙給牛車師傅,得了承諾,才算放心。

宋紅米坐到草墊子上,和家人們擺手告別。

因為走的早,月亮還在呢,路上也沒行人。

再加上宋紅米和柳宵也沒想興師動衆的,也就兩家家人。

宋二哥也在,他後天去報道,比她們要晚兩天。

牛車嘎吱嘎吱的動了起來。

宋小弟突然往前跑了兩步,“小姐,你記得給我寫信啊。”

宋紅米點頭,揚聲回答,“忘不了。”

又伸出小手指,做了個拉鈎的手勢。

再擺擺手,終于親人們的面容已經看不見了。

有些悵然。

心心念的進入城市,好像也沒讓她太過快樂。

柳宵虛摟着她,在她耳邊低語,“有我呢。”

宋紅米往後靠去,靠在她的行李上,也靠在柳宵哥半個肩膀上,輕輕的“嗯”了聲。

牛車師傅還挺健談,先是一頓誇兩人。

“您在孫家也聽說了?”柳宵搭話。

“別說孫家,全鎮有幾個不知道的,我家那幾個臭小子沒一個是念書的料,燒火棍抽折了也沒用,哎…”師傅還嘆口氣。

“您總去市裏,和我們講講吧。”這才是柳宵的目的。

他雖然也去過市裏,但基本是奔着幾個黑市去的,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現在他要在市裏讀書三年,當然想要知道更多的消息。

宋紅米背着趕車師傅,給柳宵哥豎起大拇指。

跟“出租車司機”打聽城市新聞,絕對是問對人了。

果然,趕車師傅開始滔滔不絕起來。

先是說起了學校周邊。

之後柳宵哥又引導他說起了幾個市裏比較出名的工廠。

宋紅米沒有插話,安靜的聽着。

把認為有用的信息記下來,但…并不多。

很多一聽就不靠譜。

什麽他們大隊李二姐的小姑子的對象是某某工廠的,一個月能掙二十多塊錢。

什麽某某廠子頓頓有肉。

多是這種“聽說”的信息。

不過轉念一想,也覺得這才合理。

他的信息渠道肯定是其他坐牛車的人。

他們願意講的,多是八卦。

“你眯一會。”柳宵看她打了個哈欠,以為她困了。

宋紅米也沒反駁,點點頭,找出帽子扣在頭上,又拉緊身上的衣服,閉上了眼睛。

“紅米,我們進市裏了。”

宋紅米被溫柔的叫醒,腦子裏迷糊了會才反應過來,她還真睡着了。

下意識的擦了下嘴角,別有口水。

“我們到了。”宋紅米戴正帽子,露出眼睛,左右打量。

還真的是進入市裏了。

這個時代全國著名的大城市之一。

有高樓有公交車,她還看到了馬車、牛車、吉普車和解放卡車,最多的還是自行車。

人群更是熙熙攘攘,人們的穿着、體态、面貌更佳。

有穿軍裝的男人,也有穿布拉吉的女人,這在她們那個小鎮是很少見的。

“還得有半個多小時呢,學校有點遠。”趕車師傅聽到動靜了,回了句。

“不着急。”柳宵回了師傅句。

低頭問道,“餓沒餓,要不吃點東西吧?”

“嗯,我帶了飯團,給你一個。”這是她在柳家老宅做的,因為那裏有鐵鍋。

她們也留了一些稻谷和面粉在老宅,并不缺食材。

除了飯團,她還做了不少別的,都放到空間裏了。

現在她空間裏有大半是吃的。

她還帶了兩個罐頭瓶子,一個是拌的鹹辣蘿蔔條,一個是雞肉蘑菇丁醬。

她是怕學校食堂太差,有這兩罐子就不怕了。

宋紅米扭身拿過書包,借着書包的阻擋,掏出來兩個有溫度但沒有冒熱氣的飯團。

塞給柳宵哥一個,“快吃。”

她這可不是簡單的飯團,裏頭內容豐富着呢。

有一咬就彈牙的蘿蔔條,有煎雞蛋,還有噴香的雞肉蘑菇醬。

個頭還不小,簡直不能一手掌握,反正她吃一個絕對飽飽的。

“還要不?”宋紅米知道柳宵哥比她胃口大,畢竟是正長身體的男孩。

柳宵搖頭,“出發前吃了兩個二合面饅頭和一個水煮蛋了。”

那是不少了。

宋紅米也就沒在堅持,“對了,叔叔給你帶多少錢?”

“我沒要。你忘了,他還欠我一百呢,他知道我手裏有錢,還囑咐我別亂花。”不過又說別省着,該買吃的就買。

柳爹還說了,讓他照顧好自己的小媳婦。

宋紅米擡眼,覺得柳宵哥眼神有些怪,也沒多想,“柳宵哥,我們上午報道,下午去黑市逛逛啊。”

她倒是想逛國營商店,但是無奈手裏沒票啊,看也是白看。

“想買什麽?”柳宵追問。

他要知道買什麽才好選擇帶她去哪個黑市,不同的黑市買賣的東西也不一樣。

“嗯,看看有沒有瑕疵布或者是棉花。”她十分想有一套換洗的棉襖。

“不好買,得碰,不過市裏有紡織廠,聽說內部總有瑕疵布,不過也都內部消化了。”主要還是他們人脈不夠。

“那二手軍大衣呢?”這個她真的是垂涎很久了。

“更難買到。”柳宵的回答很是無情。

宋紅米洩氣蔫吧了。

“不過還是可以想想辦法的,這邊可有個大軍區,二手軍用物品其實不少的。”柳宵溫柔的揉了揉她的頭發,并沒有弄亂麻花辮。

“可是等到開學,就沒那麽多時間出來了。”她們還是想做個好學生的。

不說柳宵哥因為熱愛報的機械專業,就她自己這個會計專業,她要學的也不少。

因為開店的關系,她做過簡單的現金出納,可是會計她卻做不來。

當初選擇這個專業,也是矬子裏拔大個。

她并沒有特別喜愛的,加上很多專業又不敢選,挑來挑去的最後确定了會計專業。

覺得還能學些東西。

至于物理、化學,她不想進研究所。

她怕被派去大西北。

雖說有點杞人憂天,但她不想離開柳宵哥,所以還是會計安穩。

反正這輩子她也沒想過大富大貴,只要能和柳宵哥在一起,小富即安就很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