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姜玉燕翻筆記本的時候就發現了,原主在上面詳細記錄了自己的工資情況,上面明明白白寫着廠裏從過年以後就沒發過一分錢的工資,就是去年的工資都只給了一半,還有一半沒給呢。
姜玉龍原本明亮的臉色肉眼可見的黯淡下來,站在那裏嗫嚅道:“姐,總會有辦法的,大不了,大不了我不上了。”
姜玉龍到底是個少年人,他姐這麽一說,他頓時就生出了不想上學,打工賺錢給家裏還債的心思。
趙有金在這個時候走了進來,“玉龍,錢的事你不要管,有我和你姐呢,你只要好好學習就行了。将來你考個好大學,出人頭地,就是對娘和姐最好的報答了,只要你能考上縣裏的高中,娘就是砸鍋賣鐵,出去賣血也供你上學。”
對兒子說完,趙有金又對女兒說道:“燕兒,你跟玉龍說這些幹什麽,他馬上就要中考了,知道這些對他的成績不好。”
姜玉燕的語氣還是淡淡的:“這不是我快中考的時候聽您說的嗎,您也知道那時候說這些會影響我的發揮,對我的成績不好啊。”
原主初中的成績非常不錯,在學校裏數一數二的,按理說考上縣裏的高中一點問題都沒有。
可是不知道什麽原因,原主中考發揮失常,沒有考上高中,只能在家附近的小作坊裏找了個工作,沒成年就開始養家賺錢。
周圍人都覺得可惜,只說是原主臨場發揮不好,沒有考出真正的水平,才和縣裏的高中失之交臂的。
可真實的原因,書上都已經寫得明明白白了。
原主的父親姜大山做生意曾經賺下了不少錢,他出意外去世之後,家裏的錢還是有不少的,供養兩個孩子上大學一點問題都沒有。
姜大山去世以後,趙有金也學着做買賣,只是最後不但沒賺到什麽錢,還被人給騙了,欠了不少債。
那時候正趕上原主中考,家裏的情況實在是沒辦法供兩個孩子上學,趙有金就把家裏的情況跟她說了。
原主聽到自己的母親這樣說,就在心裏下定決心,高中她不上了,把上學的機會讓給弟弟。
所以她故意考出了一個不好的成績。
這個時代,中專才是窮人最好的出路,原主以前家庭條件不錯,一心想上大學,才錯過了中專報名考試,和改變命運的機會失之交臂。
要姜玉燕說,原主就是太傻,要是真想上學,又不是沒有法子,幹嘛把自己一輩子的前程都給搭上去啊。
這也不怪原主,誰讓她有一個“偉大的母親”呢。
趙有金為了一個賢良的好名聲,可是能把自己女兒的一輩子給賠進去呢。
不過她姜玉燕可不是原主,她自私自利,唯利是圖,想讓她為這個便宜弟弟付出一輩子,想都不要想。
女兒的不對,趙有金是覺察出來了。
今天這是怎麽了,難道是因為……
姜有玉龍也覺察出姐姐的不對了,以前只要他回來,姐姐都是高興的不得了,拉着他的手問這問那,這次回來,姐姐對他的态度不鹹不淡的,就跟變了一個人似的。
他語氣變得有些小心翼翼:“姐,你是不是不高興啊,要是不高興,就不要訂婚了。”
姜玉燕變得警覺起來,訂婚?劇情竟然已經走到這裏了嗎?
姜玉龍話裏的意思,原主馬上就要訂婚了嗎?
既然訂了婚,原主接下來的劇情可就是背石頭,接着被砸死了。
就是沒有死亡這把利劍懸在頭上,姜玉燕也不會按照原主的軌跡訂婚的,她可不願意和一個見都沒見過面的人訂婚。
“不是不高興,就是想到了那時候考高中的事,有點感慨而已。”姜玉燕把擺在書桌上的筆記本和鋼筆推到姜玉龍面前,“我又不上學了,也用不到這個了,你還是自己留着吧。娘,飯做好了?咱們吃飯吧。”
姜玉燕頭也不回的走了出去,屋裏只剩下趙有金和姜玉龍,姜玉龍還沒從姐姐說的話裏回過神來。
趙有金嘆了口氣,“玉龍,你姐的心情不太好,這兩天你讓着她點。”
“娘,要是姐姐不願意訂婚,就不要讓她訂婚了,我不想讓姐姐不高興。”
“娘再跟你姐說說,要是她實在是不願意,那就算了。”
姜玉燕不知道她走了以後屋裏的兩個人又說了些什麽,即使知道了她也不放在心上,反正這婚她是不會訂的。
晚上就跟趙有金說清楚了。
趙有金除了烙餅之外,還炒了一個西葫蘆,不過菜裏并沒有多少油,看上去就跟水煮似的。
趙有金很是挺高興,畢竟兒子回來了嘛。
“玉龍,以後你不要把馍馍省下來了,我和你姐在家裏又餓不着。”
姜玉龍吃着半張餅,“娘,你和姐在家裏光吃窩窩頭,舍不得吃白面,我在學校的糧票吃不完,帶回來給你們吃。”
“玉龍,我和你姐在家裏吃什麽也行,你在學校學習費腦子,得吃馍馍,學校給你的二十斤細糧票本來就不夠你個半大小子吃的,聽娘的話,以後不要往家裏拿馍馍了。”
姜玉龍考初中的時候考了個全縣第一,初中校長為了招攬他,除了免了一部分學費以外,每個月還給姜玉龍發二十斤細糧票,算是夥食補助。
姜玉龍說那些糧票不夠吃的,每次去上學就要帶一袋子窩頭。
省下來的細糧票他就在廚房換成馍馍帶回來,給娘和姐姐吃。
誰不誇他是一個好兒子,好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