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被姜玉燕的熱情感染了,羅自省露出一個笑容,接過雪糕:“謝謝。”

姜玉燕:“我說了,應該是我跟你說謝謝。”

送水工走了,老太太還沒醒,姜玉燕嘴裏叼着一塊雪糕,抓緊時間做功課。

她的時間表是這樣安排的,早上六點起床,背誦需要背過的科目,六點半開始做飯,邊做飯邊洗衣服,幹這些的時候還要聽英語廣播。

七點喂老人吃飯,八點的時候,所有的家務做完了,開始聽老太太講課。

老太太講課到九點半,接下來的時間老太太在床上看電視,她就在客廳學習。

十一點做午飯,十二點半的時候開始上床睡午覺。

老人睡得時間長一點,能睡到三點多,姜玉燕睡到兩點就起來,開始學習。

老人醒來以後,姜玉燕給她擦把臉,就開始上課。

上課結束的時間是五點,老人聽會兒收音機,姜玉燕抓緊時間學習。

六點開始做晚飯,喂老人吃飯,收拾碗筷,再做一點家務,八點開始學習。

晚上九點,給老人擦身子,按摩,十點多關燈睡覺。

老人晚上雖然不講課了,但是還要醒好幾次,姜玉燕每天晚上都要起來無數次,幫着老人蓋被子,撓癢癢,喝水,換紙尿褲,還要調整空調的溫度。

因為老太太,空調的溫度并不敢調整的太低,是二十七八度。

這個溫度,姜玉燕倒是沒覺得有多熱,這個身體和前世的她一樣,都是怕冷不怕熱。

就是開二十七八度,姜玉燕還得蓋着一條被單呢。

因為空調的溫度,姜玉燕晚上又得多起來好幾次。

老人怕冷又怕熱,醒一次就要喊一次。

“太熱了,低一點。”

姜玉燕躺着不動,閉着眼睛答道:“知道了,這就低一點。”

實際上,姜玉有只是拿着遙控器對着空調晃一下,并沒有把溫度調小。

虛晃一下,老人就滿意了,不說話了。

等一會兒,老人又開始喊了:“太冷了,高一點,高一點。”

“知道了。”

姜玉燕拿遙控對着空調晃一下,老人就不出聲了。

這樣的對話,一天晚上得發生四五次。

剛來史家的時候姜玉燕十分不習慣,老人喊人很頻繁,二十分鐘半個小時就要喊一次。

姜玉燕晚上睡不着,白天沒精神,一直适應了這樣的生活。

怪不得老人的兒女們根本就不能躺下睡覺呢,這樣一次次的起夜,誰受得了白天沒有精神學習,這樣可不行,姜玉燕就跟老太太談判。

“衛老師,我晚上睡不好,白天就會沒精神,沒精神就會學不好,您說怎麽辦啊?”

老太太扁着嘴,“晚上早睡一會兒,不要學這麽晚。”

“我也想早睡,可是不行啊,”姜玉燕顯得很為難:“衛老師,你晚上的要求這麽多,二十分鐘就喊一次,我怎麽好好休息啊?咱們打個商量,你隔得時間長一點再喊好不好?”

“我哪有老喊你,是你偷懶不睡覺的。”

“衛老師,我都替你記着呢,就是二十分鐘一次,叔叔阿姨他們可以作證,說晚上你每隔二十分鐘就要喊一次人。衛老師,咱們不能這樣啊,晚上我睡不好,白天當然沒精神學習了,要是你講課的時候我在下面睡着了怎麽辦?那樣多不好啊。”

姜玉燕提出的這個要求,老太太仔細思考了一下,當時并沒有給姜玉燕答複。

後來,老人喊她的次數慢慢減少了,姜玉燕也能稍微休息一下。

雖然次數少了,可一晚上老人也得喊她十多次。

上半夜喊她很頻繁,姜玉燕根本就沒法睡,到了下半夜就好了一點了,老人不知道是真的聽進去姜玉燕的意見,還是累了,過了十二點半就不怎麽喊人了,姜玉燕也睡一覺了。

除了學習資料,姜玉燕還訂了報紙。

她根本就不怎麽出門,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麽大事怎麽行?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那是古代讀書人的做法,現在這個時代,外面發生了什麽事,不知道可不行。

姜玉燕在家裏快樂的生活學習着,一轉眼一個月又過去了。

這一個月裏,史家人對姜玉燕更滿意了。

這個小姑娘還真的留住了,不僅留了下來,還把老人照顧的很好。

老太太的脾氣年輕的時候就不太好,老了有癱在床上更是火爆了不少,往往沒什麽事就要把兒女們罵的狗血噴頭。

史家姐弟三個是苦不堪言,還嘴吧,她是老娘,還是一個病着的老太太,不還嘴吧,老人罵的話是真難聽。

因為這個,史家姐妹沒少在一起哭,就連史嘉澍一個大男人,都被母親罵的直掉眼淚。

可這有什麽辦法呢,她是老人,是親娘,即使罵的再難聽,他們也只能忍着受着。

自從姜玉燕來了之後,老太太的脾氣是越來越好,雖然還會經常罵他們,但是不會那麽難聽了,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了。

除了挨罵,老人還對外說三個孩子不孝順。

只要是有來探望她的親戚朋友,老人逮着人就會說三個兒女的不是。

不讓她吃飽啊,虐待她啊,只要她拉屎拉尿就要挨罵啊,反正是沒有什麽好話。

史思敏姐弟三個是委屈無比,他們能不讓老太太吃飽嗎?

他們三個的家境都不算差,史嘉澍做生意更是有錢,什麽好東西不往老人這裏送?什麽好吃的老人沒吃過。

大冬天的老太太要吃草莓,省城沒有賣的,史嘉澍正好去京市出差,特意從京市買了送回來。

平時更是老太太說什麽,他們就做什麽,從來不敢慢待老人。

他們都做到這個份上了,老人還說他們不孝順,在外人面前抹黑他們,這讓別人怎麽看他們,他們臉上能好看,心裏能好受的了。

自從江玉燕來了之後,老人在外人面前說他們,姜玉燕就會替他們說話,“奶奶,不是叔叔阿姨他們不讓你吃,是你不能多吃。叔叔阿姨他們多孝順你啊,不管什麽東西,得往你這裏送頭一份,只要是你愛吃的,家裏根本就沒有斷過,只要是有空,他們就來看你,推着你下樓散步,幫你洗頭洗腳剪指甲,這還不算孝順啊。”

因為有姜玉燕,不管是精神還是身體,他們可輕松了不少。

保姆好找,可是像姜玉燕這麽合适的保姆可不好找。

老太太不能多吃雪糕,可是家裏的雪糕根本就沒斷過,各種水果也都沒斷過,姜玉燕讓他們不要買這麽多,畢竟老人根本就吃不完。

史可心心直口快,“玉燕,我知道我媽吃不了這麽多,這是給你買的,你就把這裏當成你家,想吃什麽就自己拿。我們姐弟三個能這麽輕松,都是有你幫忙,吃點東西怎麽了,以後你想吃什麽,盡管給我打電話。”

姜玉燕十分不好意思:“阿姨,這怎麽好,照顧奶奶是我應該做的,你們給我開了工資,我就得把奶奶照顧好。”

史思敏也說道:“好了,玉燕你就別跟我們客氣了,我們是真的把你當成一家人來看的,你要是再客氣那就是不把我們當家人了,我們可要傷心的啊。”

其實姜玉燕在這個家裏從來不會虧待自己,該吃的她都會吃。

在前世,能找到一個合心意的,對老人還好的保姆可不算太容易,只要保姆脾氣好,對老人好,吃點東西算什麽。’

姜玉燕的鄰居,一個九十多歲的老太太,兒女們年紀也都大了,根本就沒法照顧她,找的保姆是個樸實的中年婦女,把老人照顧的非常好。那個中年婦女喜歡吃一種進口水果,每次老人兒女來都會專門買來,就是給保姆吃的。

姜玉燕不像這個時代的大部分保姆,認為保姆這個職業,就跟沒解放時候的仆人一樣,低人一等。

姜玉燕不再客氣:“那我就謝謝阿姨了。”

今天發工資,史家姐妹又在,姜玉燕照例出去轉轉了。

她先去找了姜春雨,把火車票的錢給了她。

見到姜玉燕,姜春雨十分高興,跟任奶奶說了一聲,拉着姜玉燕到了樓道裏。

“燕兒,你幹的怎麽樣?那家人好不好相處?”

姜玉燕帶着笑點頭道:“衛奶奶他們都很好相處的,你不用擔心我。春雨,這是火車票錢,你先拿着。”

姜春雨連連擺手:“燕兒,這些錢沒多少,我就不要了,你剛工作沒多久,能攢下多少錢,我就不要了。”

姜玉燕把錢塞到她的手裏:“親兄弟還明算賬呢,你不要可不行。春雨,等再過兩個月我攢下錢,就把承諾的那兩百塊錢給你。”

“燕兒,你跟我這麽客氣幹什麽,我不是說了嗎,那兩百塊錢我不要。”

“你不要不行,我都說了要給你的。”

姜春雨被姜玉燕的話給逗笑了,“你這個人啊!哎,對了,燕兒,你給家裏寫信了嗎?上次我媽給我寫信,在信裏說了,你媽到我家去問你的情況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