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60年代18
第18章 60年代18
這個年代,總是逃脫不了喊口號的命運,夏至跟着喊了幾句口號之後,才去大隊長家領工資。
大隊長到了家裏,在房間裏拿出一個本子出來,寫寫畫畫了一會說:“今天是8月2號,今年已經過去半年多了,我就算你過去半年吧,一人一年分到的布票是一丈二尺,你只有半年的的話,就只能領六尺,正好做一套衣裳,還能剩點碎布做些別的。”
“不過你自己去鎮上買也麻煩,現在剛剛夏收完,各大生産隊都發了錢跟票,這個時候大家都争搶着買東西,鎮上的供銷社布料肯定緊俏,你現在去不一定買得到,要不這樣吧,我老伴那裏還留着幾塊布,本來是留着過年做新衣的,就先借給你,後面發的布票我直接在你的工分裏面扣,這樣可以嗎?”大隊長計算到最後,給她提了一個建議。
能夠拿到現成的布,不需要自己去鎮上買,夏至當然是願意的,所以點頭說:“可以,就按照大隊長你說的辦。”
“行。”大隊長合上本子,然後走到堂屋門口,沖着院子裏正在玩耍的小孩說,“大牛,去找你奶奶回來,說我有事找她。”
那個小孩站起身來,回頭抹了一下鼻涕說:“哦。”然後飛快地跑出去。
大隊長回頭跟夏至說:“你在這裏等一下,我老伴今天上工了,等她回來拿布給你。”
“好的。”夏至坐在堂屋裏乖巧的等着,大隊長的妻子很快就跟着小孫子回來了。
大隊長對妻子說:“夏醫生的行李全被偷了,現在連換洗的都沒有,要預支六尺布做衣裳,你去把你的私藏拿出來給夏醫生挑挑。”
他的妻子翻了個白眼說:“你個死老頭子,你不是知道我把布鎖在哪裏嗎?怎麽不自己去拿,還得把我從田裏叫來,跑來跑去的多麻煩,你知不知道,為了跑這趟路,我的肚子裏的糧食浪費了多少?”
大隊長嘿嘿笑了兩聲說:“這不是男女搭配幹活不累嘛,咱們男主外女主內,分工合作,該你管的我絕不插手。”
他妻子嬌嗔一聲:“嗐,你這個老家夥,真煩人,不跟你說了,我還趕着回去上工呢。”說着就跑到房間裏去拿布。
大隊長只是笑,也不惱她罵人。
夏至沒想到在這個年代,居然吃到了滿滿的一嘴狗糧,差點被撐死了。
大隊長的妻子從房間出來之後,手裏拿着兩種不同顏色的布,一個是黑色的,一個是灰色的,她問夏至:“我這裏留的布有兩個色,你瞅瞅,喜歡哪個?”
夏至說:“黑色的吧。”她平常要弄草藥,藥汁四濺的,黑色耐髒,不容易看出上面沾了其他顏色。
“行,給你個黑色的,正好這個是六尺的。”她說着把黑色的布遞給夏至。
夏至接過布之後問:“廖嬸子,你這有針線嗎?或者是縫紉機,能不能借我一下,我那邊沒針線,做不了衣服。”
“有,縫紉機在我房間裏,你跟我來。”廖嬸子帶着夏至進到她的房間,把蓋在縫紉機上的布掀開說,“諾,在這,你用吧。”
她彎腰從縫紉機的肚子裏又掏出了幾個東西,遞給夏至說:“剪刀,針線什麽的也在這裏,你随便用。”
沒想到大隊長的妻子的人這麽好,真大方,夏至拿過針線,連連道謝說:“謝謝嬸子,我會小心使用的。”
廖嬸子笑道:“客氣什麽,大家都是自己人,你在這裏就當自己家一樣。”
夏至笑了笑沒說話,對大隊長的妻子這句客氣話不予置評。
廖嬸子把剩下的另外一塊布放回櫃子裏,跟夏至說:“你就自己在這弄吧,我先去地裏了,你用完把布蓋回去就行。”
夏至說:“好的,嬸子慢走。”
她又客氣了一句,把廖嬸子逗笑了:“哎呀,你這個人……真是……唉,太客氣了,好吧,我就慢走,慢走。”
她說完哈哈大笑着走出去了,夏至也被她的話逗笑了。
目送大隊長的妻子離開之後,夏至開始裁布,因為之前在70年代待過一段時間,她學過做衣服,所以做起來駕輕就熟。
本來她想做一套時髦一點的衣服,不過在下剪刀的時候,突然想起那個有點奇怪的“後媽”,她又換了一個想法。
夏至裁了一件中規中矩的雙排扣老款式上衣,盤扣也是現做的,為了省布,做的是短袖,褲子也照着現在的審美做,不過因為布料有點少,長度只能做到半分褲的長度。
六尺的布料要做一套衣服,其實有點困難,好在夏至長得纖瘦有度,并不胖,因此勉勉強強算是做了一套出來,還拼命省布料多做了一套內衣褲換洗。
有縫紉機做衣服就是快,這幾件衣服費不了多少時間,她做完衣服之後,從房間裏走出來。
這個時候大隊長已經不在家了,估計是做事去了,他家裏就剩剛剛那個玩泥巴的小男孩大牛。
夏至跟他打了個招呼說:“小朋友,我做完衣服了,要走了。”
大牛本來蹲在院子裏戳泥巴玩,聞言擡頭看了她一眼說:“哦,你走吧。”這小家夥還挺酷的,就是挂着兩條鼻涕,有點影響他的酷哥氣質。
夏至走出大隊長的家門之後,先去河邊準備洗衣服。
剛到河邊站定,她就皺起了眉頭,今天河裏的水,好像比昨天少一些,因為沒有雨水,地裏的莊稼需要人工灌溉,有村民挑着木桶到河邊挑水去田裏澆地。
夏至走到上游将衣服搓了幾下,洗幹淨之後回到自己的小院,挂在竹竿上晾曬,然後拿起掃帚去祠堂。
她把充當衛生室的小屋打掃了一遍,下工的鑼聲就響了,又可以吃飯了。
夏至把掃帚放回屋子就随着人流一起去食堂。
她這次終于是坐在人群中的桌子跟大家一起吃飯了,桌子上的其他人好奇地看着她的木碗說:“夏醫生,你這個碗蠻好的,自己做的?”
夏至笑着說:“是呀。”然後決口不提可以幫她們做,就怕跟之前那個大嬸一樣,一說她們就應下了,那她後面就得沒完沒了的做碗了。
她沒應,幾個大嬸又跟她聊了其他話題,比如她早上去幹嘛了,為什麽沒見她去田裏上工,大隊長有給她分配什麽工作之類的?
夏至都一一作答,說她不一定去田裏做事,最近要忙衛生室的事,要自己上山采藥什麽的,今年應該沒什麽空閑去田裏做事,等藥物儲備上來了,又沒有病人的話會考慮去地裏上工的。
待她吃完飯離開去外面洗完的時候,突然聽到同桌的那幾個大嬸壓低聲音說:“切,不就是個木碗嘛,有什麽了不起的,我還不稀罕呢,昨天她不是答應幫四喜家的做碗嗎?怎麽今天輪到我了,一句話都不說。我就那麽不如四喜家的婆娘?”
“就是就是,你們剛剛看見沒,她那個表情,傲的不行,好像自己很了不起一樣,是不是已經把戶口轉回我們村了,就不需要我們了,所以懶得跟我們講話?”
“诶,人家就是了不起啊,不止把戶口遷回來了,還當了衛生員,咱們這十裏八鄉的就鎮上兩個醫生,現在又多了她,以後附近幾個大隊要看病,不需要去鎮上,只要走幾步路過來,附近的大隊就她一個醫生,豈不是就得抱着她的大腿嘛,不然誰知道她會不會盡心盡力給你治病。”
“老六家的,你也別惱,她之前也只說從林省回來,沒說從林省的哪裏回來,看人家那做派指不定是從大城市回來的,哪裏看得上咱們鄉下土妞,你呀,以後就別上去自讨沒趣了。”
“就是,人家能當衛生員,肯定識字,那可是知識分子,你沒瞧見那些來咱們村插隊的知青,還只是學生呢,各個不都鼻子朝天的,你可別以為人家是薛老狗的女兒,你就能把她當咱們薛山頭大隊自己人,做她的主,人家可是從外省回來的讀書人,以後呀,都要尊敬着點。”
聽力太好就是麻煩,夏至在食堂外面洗碗,把裏面那幾個大嬸的話聽得清清楚楚的。
她就郁悶了,自己只不過禮貌了一些,不至于到這種天怒人怨的地步吧?
在發達的後世生活了幾十年,夏至早就習慣了開口打擾、閉口謝謝的說話方式,真的很難一下子丢掉這些禮貌用語,立刻融入到目前的環境中。
再說識字又怎麽了?又不是什麽見不得人事,需要這麽陰陽怪氣地說她嗎?
聽到她們氣自己答應做木碗送給隔壁,結果今天她沒反應,看來一切的源頭是因為自己沒答應做碗送給她們,而不是因為自己識字又當了衛生員還不需要下地。
幾個木碗又不值錢,這幾個大嬸至于這樣嗎?夏至想到這些之後就覺得好無語,小便宜占成習慣的人,只要別人不滿足她們的要求就是錯。
作者有話要說:??話說我之前查了60年代每個人每年能分到多少布票,有個人說他們是農村的,一人一年只能分到3尺布票,三尺布票只夠做一件衣服,若是胖一點的人,一件衣服都做不了。
我一想按照這個标準,我的主角,豈不是得好久沒有衣服換洗?所以我幹脆就用了當時上海的标準,上海的标準據說是全國最好的,一人一年能分一丈二的布票。
主角應該感謝我,要不是我偷偷換了标準,她就只能跟野人一樣編草裙穿啦!哈哈哈
要是主角能聽到我心裏的想法,會不會穿越出來揍我,誰讓我把她的空間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