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吳氏的有孕在陳家掀起了一片波瀾, 不到一天全家都知道了,老太爺樂呵呵的連說了三聲好。
晚間回來的陳世方和宇哥兒也喜得不行,一家人歡喜着, 在西廂房畫畫的劉玉真都聽到了前院傳來的笑聲。
康哥兒又趴在桌子上在看走馬燈,嘴裏還小聲複述着劉玉真今天新講的故事, 他如今每天聽故事已跟着認識十幾個字了,只是到底不如慧姐兒是正經開蒙,他認識的基本上是他感興趣的故事裏頭的,慧姐兒則從開始的一天一個字, 到後面的一天五個字, 如今已經學完了《百家姓》, 開始學千字文。
不過她這會兒沒在練字, 而是在春杏的教導下打絡子,認真得很。
“……盤古爺爺拿着大斧頭, 大斧頭,”康哥兒說着說着就頓住了,擡頭四處望了望爬下桌子噠噠噠跑過來拉着劉玉真的裙擺, “娘親, 盤古爺爺拿着大斧頭, 然後呢?”
劉玉真把畫筆放到硯臺上, “盤古爺爺拿着大斧頭把混沌劈開了,這輕的東西往上飄成了天, 重的東西往下沉變成地, 于是就有了天地。‘天地玄黃’是《千字文》裏的第一句, 我們今日說的便是這盤古開天辟地的故事。”
“開天辟地,拿着大斧頭,”康哥兒小聲嘀咕了幾句,然後揚起小胖臉,“娘親我也要讀書,我也要學故事。”
劉玉真摸了摸他的頭,柔聲道:“那我們和姐姐一起學,等你爹回來再讓他請個夫子給你開蒙。”
提到陳世文,康哥兒頓時高興地問道:“爹爹什麽時候回來?”
“估摸着明年五六七這幾個月回來。”劉玉真猜測道,春闱是三月,若是不中估計五月就能到家了,若是中了則還有後面的殿試,恩榮宴等,那就要晚一些,但應該不會超過明年七月。
康哥兒數着小胖手,一二三數來數去數暈了頭。
劉玉真看着發笑,摸了摸他的頭,想到了一個主意,“我給你們花一幅《九九消寒圖》吧,你們每日依着當天的天氣填上,唔,慧姐兒如今已學會寫字了你就填字,康哥兒還不會那就填畫,如此填上一幅圖你們爹爹啊,就回來了。”
“好!”康哥兒也不管那是什麽,聽到爹爹要回來了這幾個字就歡呼拍手。
慧姐兒剛好打完了一個吉祥絡子,也湊過來瞧,“母親畫的是臘梅圖嗎?”
“是《九九消寒圖》,”劉玉真調好了顏色,在紙上畫出了嶙峋的軀幹,再往上勾勒了細枝,其上點綴着長着九瓣花瓣的奇怪空心梅花,數一數,竟有一十八朵。
畫完之後她端詳了片刻,提字: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
旁邊寫下這圖的填寫規律:下點天陰上點晴,左風右霧雪中心
“好了,”劉玉真放下筆,“這圖我們冬至那日開始填,康哥兒每日填一瓣花,慧姐兒每日填一筆字,當日天晴便塗上方,陰天便填下方,刮風塗左大霧填右,若是下雨或者下雪便是中間,可都明白了?
“填完你們爹爹啊就回來了,到那時你我們就把這圖送給他做禮物,好不好?”
“好。”兩個孩子乖乖點頭。
……
冬至到來之前,還有一件大事便是府裏老太太的壽辰,她老人家今年不是整壽便沒有大辦,饒是如此也有許多人上門送禮。
劉玉真和慧姐兒到的時候差不多是午時了,老太太特地派了人在門口迎她,一路領着到壽安堂去。如今已是十月中旬,這一路上好些花兒草兒都沒了,只隐隐地能聞到梅園裏傳來梅花的香氣。
“梅園的梅花可是開了?”劉玉真問帶路的大丫鬟。
那大丫鬟恭敬地回道:“回五姑奶奶話,今年梅花開得早呢,上月底便有零星的開了。”
“我想也是,今年格外冷些,”包裹在厚重鬥篷裏的劉玉真呼吸間都帶出了幾縷白氣,“老太太身子骨可好?我娘和二叔二嬸可好?”
丫鬟:“好着呢,昨日還瞧着大太太到梅園裏賞花,二老爺和二太太也好,老太太身子骨也康健,就是想着五姑太太。”
劉玉真牽着慧姐兒,笑着回道:“我也想祖母呢。”
一行人來到了垂花門,今日迎客的是大嫂顏氏和二嫂羅氏,幾人見面又欣喜地聊了一會兒,見時辰不早了羅氏一直送她到了壽安堂裏頭
壽安堂裏,一大家子的人都在,連遠嫁府城的三姐姐都回來了,見着她高興地笑。
“祝祖母/曾外祖母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劉玉真和慧姐兒在丫鬟拿來的墊子上跪下,磕頭行禮,并奉上壽禮——人參一支和衣裳鞋襪一套。
“快快起來,”老太太彎腰扶她,拉着她的手端詳片刻,“好孩子,這一路來都累壞了吧,快坐,快坐下。”
劉玉真和慧姐兒被安排着坐在大太太身側,今日是老太太壽宴,這壽安堂內除了劉家人之外還有幾個族中長輩,以及交好的其他人家太太,除了縣令太太、主簿太太和幾位年長的老太太沒來之外,其他人基本上就是前陣子周老太太壽宴的翻版。
比如前些日子見過的周大太太,見她望過來周大太太和善地沖她點點頭。
劉玉真趕緊回了個禮,想着待會兒要把給周姐姐做的衣裳托她捎回去,周琴自從周老太太壽宴回來之後就不知為什麽一直沒有回府城去,劉玉真之前答應了給她做一件好看的衣裳讓她出了月子穿的,今日便也帶了來。
“怎麽不見二嬸?”劉玉真小聲地問母親。
“你二嬸在外頭忙活呢。”曾氏也小聲地回她,“你今日不要和她碰面,自從上回女婿把她欲包庇那犯事的莊頭這事給攪合了,她瞧我們大房就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你不要理她。”
說到這事劉玉真就氣,埋怨道:“這種事二嬸也去做,陳世文告訴我的時候我吓了一跳呢。”
“可不是,”曾氏感嘆,“不過是一個犯了事的下人,旁人躲都來不及,這誰能想到呢。”
沒等兩人細說,其他人不知說到了什麽提起了陳世文,進而提起了兩個孩子,上頭老太太便問劉玉真,“怎麽不見康哥兒?上回在周家也沒見你帶着他。”
只帶慧姐兒不帶康哥兒,原因只是因為康哥兒還太小了,而且上回康哥兒從劉家回去就被他爹打了一頓,導致今天張氏和她都不想再帶他過來,就只帶了年紀大些,近來穩重了許多的慧姐兒。
“祖母,”劉玉真回道:“康哥兒還太小了,如今天又冷,婆婆和我都擔心帶他出來會染上風寒,就留在家裏頭了,待明年天氣好了我再将他帶給您請安。”
“母親很好,弟弟也很好。”坐在她身側的慧姐兒聽到她們提起康哥兒,頓時大聲回道。
老太太看着她們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來,“好好好,如此我就放心了,這養孩子是得精心些。”
閑話未久,便有管事媳婦來請說是二老爺為了給老太太賀壽,從府城請了個戲班子回來,如今戲臺已擺好,請老太太和諸位太太、奶奶、姑娘們前往賞看。
老太太那嘴角瞬間就合不上了。
其他老太太、太太們也湊趣地說了起來。“二老爺這般孝順,老太太好福氣啊。”“今日可算是開眼了,走,咱們也去瞧瞧府城來的戲班子。”“可不是,日後啊我們也好說道說道。”“劉老太太真是咱們縣裏少有的全福人了……”
……
老太太是今日的壽星,戲班的班主将戲冊子呈上來給她選,有那《八仙賀壽》、《三星賀喜》、《麻姑獻桃》等幾部合了今日場景的。
老太太左右推讓了幾番,點了《八仙賀壽》及《三星賀喜》,不一會兒那新搭的高臺之上就铿铿锵锵地響了起來。
慧姐兒記事以來就沒瞧見過這樣的,頓時就看得目不轉睛,劉玉真囑咐桂枝看好了慧姐兒,然後便和湊過來的三姐姐劉玉蓉說話。
“好妹妹,我今日是來和你說一件喜事的!”劉玉蓉喜滋滋地說:“你好好的猜上一猜,猜對了我就告訴你!”
劉玉真裝作思考的模樣,然後冷不丁地答道:“可是姐姐你在知州府上穿了我和你說過的那襖裙一鳴驚人,如今你那‘百巧閣’如今門庭若市?”
劉玉蓉愣了一下,驚問:“你,你是怎麽知道的?!”她左右看了看,問身旁的丫鬟,“可是你們告訴了五妹妹?”
丫鬟們紛紛搖頭。
“哈哈哈,”劉玉真開心地笑着,“好姐姐,我前些日子見着了從府城回來的周家姐姐,她告訴我的,她還從裏頭買了幾樣首飾送給我做禮物呢。”
“原來是這樣,”劉玉蓉埋怨地白了她一眼,美人做起這個動作來也妩媚萬分,“虧我還想着給你一個驚喜呢,沒成想你早就知道了。”
“好姐姐,”劉玉真去拉她的手,“我剛剛不過是玩笑罷了,周姐姐只說了那裏門庭若市,小姑娘們求一條裙子而不得,可是到底如何還要請姐姐告訴我呢。”
劉玉蓉這才滿意了,探前了身子道:“五妹妹,我跟你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