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油炸鮮花【修】
王秀蘭正挎着個小竹筐從祠堂往家走,月亮村有個規矩,男人成家後就要由家裏的媳婦輪流到祠堂做灑掃供奉,每個月輪一家,這個月正好輪到林明,正好趕上了忙的時候,王秀蘭便和兒媳婦看看那個有空便那個來。
今日正好王秀蘭在家裏幹活,她便早早到祠堂打掃一遍,再恭敬供上香燭。
想到今天山裏果園那些活,王秀蘭一邊算着家裏還有什麽食材,一邊忍不住又加快了腳步。
走過一個巷口,在門口幹活的中年媳婦提高聲音招呼“秀蘭婆婆,你家小夏回來了,趕緊回家看看吧。”
不知在外工作的孫子怎麽突然回來了,王秀蘭還是面露驚喜“他二嬸看到他了?”
二嬸笑眯眯點頭“看着了,坐一個貨車送回來的,我們這兒那有這樣的貨車呀,我忍不住多看兩眼就看到車裏坐着小夏了,那孩子越長越俊,認錯不了。”
“哎喲,那我可得趕緊回去了,小夏爸媽和老頭到山上摘果子了,估計很晚才回來,不知道小夏吃飯了沒,回來一趟路可不好走,可別餓到了。”王秀蘭趕緊揮揮手“他二嬸你忙下次聊,我先回家。”
林汀月和三太婆婆簡單聊了幾分鐘後就回家了,他準備先簡單的收一收他的行李,然後開始做飯。
家裏人不在,應該是都到山上幹活了,這個季節應該是去摘靠近東邊那片楊梅。楊梅五月中就能上市,果期大約有一個月,現在也到末期了,每年這個時候都是天天忙着收樹上的剩果,好的賣出去,以免熟爛在樹上。
按經驗算,摘好楊梅等來收果的人收完,他們到家估計要六七點。林汀月收拾一下行李再開始做飯,家裏人回來就正好能吃上。
他們家的房子包括院子在內是長方型的,房子占了四分之三,進門就能看到正屋,廚房在左側,正中是待客的堂屋和家裏兩老的房間,右側靠裏是林明夫妻的房間,靠外隔了兩間客房,林汀月兄弟住在‘??’字型結構的豎上,院子裏還種了幾棵石榴和一些花草,很有生活的味道。
林汀月自懂事起就住自己的房間,兩兄弟房間一樣大,朝向正好對着初陽的方向,父母對兩個兒子是一樣的。
林汀月将卸在院子裏的箱子搬進自己的房間,那幾十盆花草擺在院牆的牆根下放好。
王秀蘭一進門看到大孫子,臉上頓時喜笑顏開。
“真回來啦,你二嬸剛剛說見到你了我還不太信呢,怎麽這個時間回來了,不年不節的。”王秀蘭忍不住拉着孫子上上下下的打量,又捏捏他的手腕,心疼道“瘦了,回來多長時間?阿婆給你補補。”
林汀月聽到二嬸的時候停頓了一下,想了到到底是那個嬸,村子不大,大家都有點沾親帶故的,出門都能叫上一句阿叔阿嬸或者大伯大娘,想了幾秒沒有對上相應的人他就不想了,那麽大的車子進了村,有人看到不奇怪。
“我這次回來就不走了,我想留在這邊種花,我的手藝也行,不愁沒飯吃。”林汀月笑着說。
王秀蘭聽到孫子說不走了,先是一皺眉,心裏怕他是不是在工作的時候受了什麽委屈,再一想,要是受委屈了回來也沒什麽不好的,便點點頭“行,小夏種花從小就好,等晚上回來你再和你爸媽還有你爺說說,咱家有不少地,你想種那裏就種那裏。”
林汀月也沒和阿婆解釋說自己要種花不是小打小鬧,他是認真的想把這個當成一個事業的,家裏長輩都疼他,看他想幹都不會說什麽的,不過說服家裏人也是件難事。
他應了一聲,讓阿婆先去歇歇,他來做飯。
老人家忙了一天了,他怎麽舍得自己坐着看她來幹活。
王秀蘭那裏歇的下,講不過林汀月,只好口頭應了将做晚飯的事交給他,自己去做碗煮铒絲,先讓孫子填填肚子。
铒塊是滇南的一個特色食物,當地人也叫餌塊粑,類似于更多人知道的糍粑,它是用大米蒸熟然後用石臼沖搗成糊,之後再揉制成一個個小團,手指戳上去有彈性,這樣的就是铒塊,可以烤着吃也能炒着吃,還能切絲,然後煮着吃。
铒絲相比滇南的又一特色美食過橋米線又有不同風味口感,米線圓滑彈爽,餌絲柔韌留香。
月亮村還保留着一個年節習俗,有一個全村家庭一起集中到村中的曬谷場上一起做铒,用的是一個巨大的臼,要十個人一起發力才能踩動木搗,十分費勁,所以一次會做多一些。
平時家裏自己做費力,會做得比較少,放着吃完再做些。
沒有提前熬的大骨湯,王秀蘭便切了肉絲做清湯底,又打了一個早上從自家雞圈裏撿的雞蛋,寬油煎蛋,雞蛋兩面煎得金黃倒水,大火燒成奶白的湯,往湯裏扔幾棵青綠的小青菜做配,最後再放切絲的铒,稍煮軟便揮起。
小青菜也新鮮,是今天一早上到菜地裏掐的,放了一天還水靈靈,看起來便好吃,铒絲全部揮起在大碗裏裝了滿滿一碗,然後再澆上兩勺自家做的醬,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正宗铒絲了。
林汀月在一側淘好米放進鍋裏煮,接着便看家裏有什麽菜,先處理登食材,備好等時間差不多再開始炒。
王秀蘭把滿滿的一碗铒絲放到桌上,招呼孫子來吃“快吃,別餓到了。”
看着滿滿一碗要冒着的铒絲,林汀月哭笑不得。
“婆婆,這麽多我也吃不完呀。”林汀月将洗好的菜放到籃子裏濾水,去找了兩張小板頂凳,一邊笑着道“吃完了晚上我就吃不了。”
王秀蘭看着孫子那小身板心疼“這麽瘦,還吃得少。”
林汀月将凳子放到燒火的竈臺前讓阿婆坐,又去拿了一個碗,将滿出來的那部分撥到小碗裏,又将豐盛的加料也分一半出來,推到王秀蘭面前“婆婆和我分吧,現在一起吃點,晚上吃晚飯也不會有什麽。”
看着孫子臉上笑眯眯,王秀蘭無奈搖頭“行吧行吧。”
祖孫倆開始動筷,林汀月在外面好久沒有吃過铒絲,一回到家就吃到了阿婆做的铒絲,口腹之欲一下就被填平,內心也暖暖的。
王秀蘭吃了自己那一小碗,随手把碗洗了,便和孫子招呼一聲她要出去一下。
林汀月還在埋頭吃自己那一份,嘴裏塞着滿滿的,點頭含糊的應了一聲,吃完收完碗他繼續準備晚飯,不得不說,自己種的小青菜真是新鮮,摘開的時候新鮮的汁液還能聞到一股新鮮的味道。
月亮村的人平時并不靠賣蔬菜賺錢,因為地理位置太靠山,蔬菜很難運到外面,只有在菜長得快的季節,村裏人怕吃不完菜會爛地裏,才會摘一些到鎮子裏賣。
自己家吃的蔬菜伺候的好,青菜葉子沒有一點蟲洞,嫩豆角也脆脆的,一看就知道炒着吃好吃。
沒多會兒,王秀蘭就挎着個小籃回來了,裏面裝得滿滿的,她臉上的笑容跟小孩似的,人沒到聲先到“小夏,給你帶了好吃的。”
“我去你娟嬸家拿了條羅非魚,本來是想去拿點酸筍子的,沒想到他家薇薇下午去村後面那裏捉了幾只魚,酸筍和羅非正好配,就讓我一起拿了,那天我們捉了魚也給他們家送回去一條。”王秀蘭一邊說一邊将籃子裏的東西往外拿。
“你說給我帶了好吃的,是什麽?”林汀月好奇的探頭看。
婆婆要出去的時候他就知道她想去幹嘛了,每次她回家家裏都要做頓好的,月亮村的人口不多但大家都很親近,東家借條魚西家借塊肉,之後再還回去就行了,家裏人從外面回來都是要吃點好的。
王秀蘭一下子從籃子裏拿出一堆的食材,最後從下面摸出幾支荷花一支蓮蓬“荷花是你大冬叔包的荷塘裏的,正好今天摘了幾支嫩蓮蓬解解饞,我經過的時候知道你回來就塞給我了。”
“這個炸着好吃。”林汀月看到幾支荷花有些驚喜。
“是,等一下我來弄這個。”王秀蘭把衣袖挽起準備動手。
林汀月這次沒有攔着,他家阿婆做炸的東西火候控制的極好,家裏就沒有人比得過她的,所以他也不主動将這事攬到手裏,‘浪費’了這幾朵難得的早荷了。
林汀月一邊看着婆婆的動作,手上将蓮蓬裏的蓮子扣出來了,蓮子很嫩,外面那層皮還是嫩綠的,剝開皮連蓮心都不用抽,直接扔進嘴裏吃,又脆又甜,好吃極了。
他剝了第二顆就塞到婆婆王秀蘭嘴裏了,生活健康阿婆的一口牙還在,所以也吃得開心。
小小一支蓮蓬沒多少蓮子,林汀月自己一顆婆婆一顆的分完了蓮子,拍拍手就去将已經燒開的鍋蓋打開,裏面的大米已經半熟了,他點點頭,好久沒用這個方法做飯,好歹沒把飯燒焦了。
他用笊籬将它們撈起來放到一個小竹蒸篦裏,米湯盛起來可以喝,再在鍋裏放幾個新鮮的番薯用水沒過,再将竹篦架上去,這是利用之後的水蒸汽将半熟的米飯完成蒸,這樣做的米飯控制得當,非常好吃。
王秀蘭手腳很快,林汀月轉身做事的時間她已經荷花炸好,撈到小盤子裏控油,嘴角帶笑的拿起用筷子夾了一片炸的金黃的荷花到孫子嘴邊“來,小夏,嘗嘗婆婆這次做的好不好。”
這樣的炸花在滇南不少,除了荷花,還有別的花也能做,可食用的玫瑰花、南瓜花。芭蕉花還有別的鮮嫩的花兒都逃不過滇南人的巧手,把新鮮的花一片片的摘下來,然後調一碗面糊,将花瓣挂一層薄面糊,然後一片片的下到溫油裏慢炸,這炸東西最重要的就是要掌握住火候,還要掌握住将它們撈起來的時機。
撈的快了,花外面包裹的那一些糊還沒有變成漂亮的金黃色,但手慢了外面那些糊又會因為炸過了變焦,連帶裏面的花都會因為失去水分,沒了那種一口咬下去脆的同時還帶着一點鮮嫩的口感。
林汀月低頭咬住,卷進嘴裏咀嚼了兩下,忍不住露出愉快的表情“嗯,婆婆做的炸花一向都好吃。”
“好吃就行,等你什麽時候有空了,就到村子後面的小河去捉些小螃蟹小蝦,我給你做。”王秀蘭看到孫子聽的開心,臉上的的褶皺都舒展開了。
王秀蘭今年快六十五了,不過月亮村的山好水也好,她也比別的老人老得慢,身體硬朗得什麽活都能幹,臉上和手上年紀大了長出了皺紋,但卻是膚色均勻,一雙眼睛還是清亮的,常年穿一身湛藍的舊式褂衫,看起來幹淨又幹練。
王秀蘭看大孫子吃得開心,又夾了幾片塞到他嘴邊,看着他吃了露出開心的表情。
林汀月連忙讓她也吃。
祖孫倆吃得開心,一邊做飯一邊說笑,很快一盤炸荷花就沒了,王婆婆把盤子洗幹淨放到櫥櫃裏,還一臉神秘的讓林汀月一定保密,別讓他爸和弟弟知道她做了好吃的沒給他留。
林汀月配合的點點頭,雙眼亮晶晶,兩婆孫的眼睛都是極漂亮的,像極了。
作者有話說:
作者在一個星期前才試過直接用煤氣燒飯,然後火太大,直接把鍋燒壞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