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狂士楚歌

郭氏的神色太過尋常,一時之間,鄭平竟無法判定郭氏所言是真的來自夢境,還是別有意指。

鄭平無意糾結,他回想着祢衡的筆稿與手劄,嘆息道:

“兒不孝,令母親挂心。”

郭氏搖頭:“你有男兒之志,怎可囿于圍牆之內。不過是‘兒遠游而父母憂’,不管你去往何方,阿母總會牽挂于你。”

鄭平從這句話中讀出了別的意味。然而郭氏點到即止,并沒有立刻在這句話上延續話題,仿佛随口一提。

她繼續道,“散播在族中的傳言,雖是不實的謬語,卻也有幾分可取之處。”

鄭平跪坐在床榻前,聞言未有打斷,作安靜恭聽狀。

“那曹操,雖有幾分實幹之才,卻非寬厚之主。你若順他,他扶你青雲直上;你若拂他意,與他對着幹,定将不被所容。”

郭氏此言頗為通透,以鄭平對曹操的了解,郭氏這番評語,不說完全切中,至少也說對了七八分。

“昔日他羽翼未豐,僅有兖州一城時便敢誅殺名士邊讓。所為之由,不過是邊讓對他的慢待。而今他做出求賢若渴、禮賢下士之舉,乃為霸業所謀,并非真正出于惜才。”

“當下四海未定,北有袁紹、公孫瓒虎豹相争,南有劉表、孫策雄踞江東。曹操縱有不容之心,亦需三思而後行。然則曹操野心勃勃,不甘居于人後。一旦他翔空遨游,呈霸主之勢,必将失去容忍之心。到那時,縱使你能為他所用,一旦他發覺你這把刀用不利索,反而有可能刮傷持刀的手,他将忘卻過往的主僚之情,毫不猶豫地将你這把刀折斷。”

若說最初的那一句話,可以讓鄭平明白郭氏有幾分識人之能,那麽剛才的那兩段剖析,足以令鄭平驚訝萬分。

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人,鄭平不敢貿然斷定,後世亦衆說紛纭。可按照歷史的軌跡,根據他殺死孔融、崔琰、楊修、許攸、華佗等人的理由與過程,不難窺探出曹操的行事風格與忌諱。

郭氏之言,非但沒有任何誇張的成分,還看穿了曹操的枭雄本性。

不管郭氏是否見過曹操,她這一份眼力與見解都遠勝于旁人。

鄭平忽而想到,當他與李進為族中之事謀劃時,郭暄也提出了幾次建言。當時她所表現出的智謀與聰慧,尤其是對人性的理智認識與預見能力,足以用優秀二字概之。

Advertisement

郭暄自幼長于郭氏之手,若郭暄的謀才乃郭氏一手教導,郭氏之能,或許比他見到的還要深遠。

鄭平不再用冠冕堂皇的話回應郭氏,他替郭氏倒了杯熱湯,肅然回道:

“但凡執掌生殺大權者,總會有不能容忍之人。”

上溯先秦兩漢的帝王諸侯,下至各朝各代的王侯将相,除了徒有其名的傀儡,哪個手上沒有枉死的人命。權生權利心,一個赤手空拳時遵紀守法的普通人,當他有了無人可擋的武器與不被懲罰的權利,對生命的敬重将被利己的本性日複一日地消磨。

“曹操也好,其他諸侯也好,不同只在于‘被冒犯得不能容忍’的界線。既然都有‘不被容忍’的可能,倒不如考校其他,選一個更合心意的枭雄。”

除了曹操,難道其他人就不會因為紛争而誅殺自己人?袁紹殺田豐,孫策欲殺高岱、魏騰,劉表險些殺害韓嵩,究其原因,不是因為自己的面子、權威受損,就是不可克制的疑心。

他們的行為,與曹操并無本質區別。

郭氏顯然聽懂了鄭平的言下之意。

然而對于他的說辭,她仍微蹙着眉,表示出少許不解:

“曹操……合你心意?”

祢衡與曹操的不對付,郭氏已有了深刻的了解,聽到鄭平說“合心意”這句話,她感到匪夷所思。

鄭平便道:“短中取長,矮子中拔高個。輪矯飾的功力與治世的雄心,曹操為其中之最。”

這真的是非常祢衡式的回答了。分明是褒贊的話,聽起來卻像貶損。

果然,這句話一出,郭氏停止質疑,低眸沉思。

鄭平未曾明說的是,善于僞裝克制的倒不止曹操,還有後來與之呈鼎力之勢的劉備與孫權。只是這兩個人現在一個還沒有發家,另一個還是個未成年的少年,姑且排除在外。

在鄭平毫不猶豫地戳破所有掌權者都免不了的弊端後,郭氏神色松動,稍稍放下對曹操的偏見與忌諱。

她對鄭平說道:“你心中既然已有成算,我若再作阻撓,反倒不知所謂。族中諸事未定,我先留下處理,等此間事了,再帶着暄兒趕赴許縣。”

鄭平未料到郭氏與郭暄也要去許都。但他不過是稍加驚訝,便将這件事落在一邊,沒有多想。

李進得知鄭平要回曹操那,驚訝地張大嘴,仿若能吞下兩個雞蛋。

他因為韓氏族人的事,知道鄭平确有狂疾,此刻聽鄭平還要往曹操的老巢湊,不由懷疑他是不是老毛病發作,非要去曹操那尋找刺激。

哪怕鄭平與他簡略地解釋了幾句,李進稍顯誇張的表情還是沒有絲毫改變。

鄭平倒是想起在曹操營帳的時候,李進對曹操的态度便有幾分模糊不明,遂問李進:“你與曹操有怨?”

“并無。”李進頓了頓,補充道,“只憑着他人描述,覺得不對盤罷了。”

見鄭平沒有回應,他出言反問:“你與曹操相見互厭,為何還要回許縣……”找虐?

鄭平回答得理所當然:“回去罵他。”

李進:“……”

原來不是找虐,而是過去虐人。

“抱歉,是我覺悟太低……”

在心裏為曹操默哀了一把,李進做出決定:“我也随你們一塊去。”

似乎怕鄭平誤會,他補充了一句,“反正閑着沒事幹,還沒去過許縣,就當是游歷了。”

“不怕被曹司空抓壯丁?”

“此題甚妙——士人常用裝病拒絕應召,若曹操向我提出征辟,你覺得我該怎麽裝病為好?”

聽到這句半開玩笑的話,鄭平突然想到曾經遇見過的司馬懿夫婦。

“失心瘋。”

李進本想着“風寒”、“斷腿”等常用的托辭,哪知鄭平突然給了他一個不同尋常的答案。

不僅如此,對方還幫他完善了劇本,“時哭時笑,蓬頭垢面,見到曹操就抄起扁擔揍他一頓。歷經三次,曹操自當收回征辟之令。”

李進聞言,不由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你是嫌我脖子長得太結實,想讓曹操幫我砍砍薄吧。”

話雖這麽說,但當鄭平回到許都時,李進臨時混入韓家門客一職,以護身劍客的名義伴随左右,一同見了曹操。

近日,許都出現幾篇文采高絕的賦文,落款名為“韓衡”。曹操讀了這幾篇流傳甚廣的華賦,正動心之際,就接到韓衡的拜帖。

他大喜,倒履而迎,剛踏出堂門,就恨不得馬上把腳收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