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狂士楚歌

經過之前的一番試探,鄭平早已确認這個世界的劉備并非《三國演義》裏那個仁弱得時常落淚的劉皇叔,而更接近正史上那個怒笞督郵的角色。

哪怕與正史上的劉備有少許出入,他也絕非善茬。

因此,在聽到劉備剛才那句狀似客氣的客套話後,鄭平不由興味十足地看向曹操。

劉備這招禍水東引,不知道曹操有沒有心情配合。

如果曹操之前沒有在隔壁竊聽;如果鄭平不曾冒險救下曹丕,并且隐約表現出歸屬曹營的意向,那麽,曹操或許會配合着演戲,怒斥

鄭平對他的不尊重。

然而沒有如果,曹操之前明知故問,拿話來噎劉備,已經代表劉備在他心中的印象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只見曹操疾步往鄭平的方向走了兩步,好似要發難。

劉備平靜地在一旁看着,見曹操走到鄭平的跟前,眉目威嚴地……坐到了他的對面。

劉備:……?

曹操友好而親切地給鄭平續了一杯水:“正平,敝府的茶點可讓你滿意?”

即便是劉備這樣冷靜自持的人,也在一剎那露出了見鬼一樣的目光。

他下意識地看向門口,太陽還好端端地挂在天上,沒有出現天狗食日等奇詭的現象。

不是說祢衡與曹操的關系很不好嗎?一個擊鼓罵曹,把曹操氣得頭風病加劇;另一個視祢衡如惱人的水蛭,放話說“殺祢衡如殺孤雀”。眼前這只友好而親切的曹操是怎麽回事?

劉備獨自悚然傷神地懷疑人生。另一邊的司馬懿夫婦相比之下要冷靜許多。

有曹丕的态度在先,他們雖然對曹操的反應有些驚訝,卻也算不上特別驚奇。

Advertisement

司馬懿想到與鄭平初次見面的情景。當時他雖然在裝病,但也在暗中仔細觀察鄭平的性情與舉止。再次見面時,鄭平的身手出乎他的意料,與初見時刻意表現出的孱弱完全不同。

等知道他就是兄長信中提到的祢衡,司馬懿默然無語,忍不住懷疑那個狂傲無禮的模樣是否也是他的僞裝之一。如今根據曹操的言行,他肯定了心中的猜測,認定鄭平此人極其擅長僞裝,不僅如此,身手與心計亦十分了得。如非必要,絕對不能輕易招惹。

陰差陽錯之下,司馬懿把祢衡的狂舉當成鄭平的故意所為,卻正巧歪打正着,猜到某些真實,還成功避免了與鄭平的争鋒。

直到多年後,他想起此時的心态與抉擇,尤自覺得慶幸。

不遠處,鄭平與曹操已成功達成第一輪“秀友善”的成就,等到劉備恢複原有的沉穩,鄭平狀似無意地點到他的名字,與剛才劉備不動聲色把注意力往他身上引的行為別無二致。

“劉将軍,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劉備剛從極致的震撼中回來,冷不防聽見鄭平叫“劉将軍”,反應了片刻才意識過來是在叫自己。

他随口應了兩聲,對鄭平的戒心升到頂峰。

一個不按常理出牌,還将曹操得罪死的人為何會得到曹操的另眼相看?他之前為什麽提到曹丕,真的只是因為他坐的位置湊巧,順口對他的提醒,還是別有用心,想要通過這句話達成什麽目的?

劉備在腦中不斷分析所有可能,等到腦仁隐隐發痛,他仍未放松心神,戒備着一切。

就在這時,他突然聽曹操來了一句:“天下英雄,惟玄德與操耳。”

劉備霎時一驚,差點被口水嗆住。

不等他說些什麽,門外突然傳來急切的腳步聲。

不一會兒,一個穿着兵服的護衛突然闖入院中,跪在竹簾前:

“報!二公子突然吐血不止,請司空示下!”

鄭平有些驚訝曹操竟然選在這個時候發動,往劉備的方向看了一眼。

曹操猛地站起,身形搖晃片刻,大喊道:“取我的印章,去宮中請太醫令。”

又對劉備等人勉強道,“府中混亂,恕不能再招待幾位。”

劉備善解人意道:“司空保重。”

這種時候不好再問別的話,只能匆匆目送曹操離開。

劉備卻通過剛才的只言片語知道曹操的二子,如今實質上的長子恐怕是不太好了。他知道留下恐有禍患,還可能被遷怒,随便找了個由頭告辭,離開司空府。

等離開司空府,他才想到自己來拜見曹操的目的一個都沒有完成。

劉備默然,告誡自己莫要操之過急。以曹操府上的變故,這幾天恐怕有一番動蕩,還是等這些事過去再說。

之後幾天劉備一直在暗中等待司空府的消息,卻不料曹操府上像是靜止了一般,連着幾天沒有任何聲訊。

不管是好轉還是惡化,總歸有個選項,沒有聲訊反而是最大的反常。

想到司空府已經連着兩日沒有探尋城中的名醫,劉備心中有數,暗暗嗟嘆。

劉備在之後的幾日閉門不出,繼續等候消息。然而又三日後,仆從傳來的不是司空府的消息,而是車騎将軍董承的拜訪。

董承是董卓的舊部,奉天子歸許的大功臣,頗得天子重用。

劉備與董承并無交情,在他看來董承拜訪意味着無窮無盡的麻煩,因此讓門房以病拒絕。

哪知不一會兒,門房又帶着消息回來。

“車騎将軍說……他只想見郎主一面,不會打擾郎主太久,而且此行乃私下之舉,旁人無從得知。可若是郎主拒絕,他會繼續在門口久侯,直到郎主願意接見為止……介時是否被他人察覺,這就不得而知了。”

這明晃晃的威脅氣得劉備皺眉,他雖然痛恨此等無賴行徑,卻也只能派人将對方迎入門,見招拆招。

他躺在床上裝病。董承進來後,略作寒暄,見劉備作出一副病态,譏诮而笑。

“劉将軍,我這有一物,包你百病全消。”

劉備來不及拒絕,一條玄色衣帶被怼到他的面前。

劉備面不改色道:“董将軍莫非想勒死備?”

董承桀桀一笑:“确實,勒死了就不會再生病了……但是劉将軍,我怎麽會舍得你死呢?”

這話頗有幾分變态之意,劉備卻依然無甚表情,好似董承說的不過是一句無聊的廢話。

董承自覺無趣,挑開衣帶外面的絲線,露出內襯。

“劉備接旨。”

劉備一驚,迅速從榻上翻身而起,及地而跪。

“诏書曰:朕受茲明命,逢四海輻裂之時……曹操本宦官之後,占一時之利,得以一土……本以為其忠心赫赫,

明德匡正,未想竟包藏狼子之意,意犯天顏……”

劉備越聽越冷汗涔涔,接下來又聽見誇贊有識之士的話,要求漢之忠臣一清君側。

他雖然不願臣服曹操,但也知道曹操的勢力與日俱增,本人又極為難纏,不可輕易撼動。

诏書未必是天子所出,可诏書上确實蓋着天子的印痕……

劉備內心鬥争了許久,終究做出了一個決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