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長樂宮內,劉皇後正同淑妃閑談。

一看就是個和和睦睦的樣子。

今日是皇上的誕辰,現如今國泰民安,四海升平,衆人臉上都帶着喜色。

這些人都是孟太後當初千挑萬選選出來的,只是這劉皇後的皇後之位,卻是來的特別一些。

原本這後位不該是這位劉皇後的,衆人皆知當日給永康帝定的乃是皇太後的娘家侄女,可是太後娘家弟弟糊塗,不知道怎麽的就參與了齊王的叛亂。

等晉王回京平亂的時候,不管你是不是親娘舅,直接就把孟府用火燒了個幹淨。

聽聞自己娘家遭此橫禍,皇太後直接就暈了過去,可巧那時候那位本該是新皇後的孟秀珠正在宮中陪着太後呢,因此躲過一劫。

等永康帝登基後,皇太後想起娘家僅餘下這麽一個孤女,又想起早些日子自己那糊塗弟弟同自己說的那些話,最後就哭着同永康帝說了些心疼侄女孟秀珠的話。

意思是讓永康帝還是按以前的說法把孟秀珠納入宮內。

只是皇帝還沒做聲呢,倒是晉王爺大馬金刀的走了進來,那晉王甲胄上的血跡還未幹呢,一臉的煞氣,直接俯身拜倒在地,就跟皇太後杠上了,說他早就屬意于那個孟秀珠,讓皇太後把孟秀珠給自己。

孟太後再見這個兒子,簡直跟見了活閻王一般。

臉色當下就黃了,那位躲在屏風後的孟姑娘更是吓的暈了過去。

誰也不知道這位晉王是真的還是假的,不過那位孟秀珠是斷斷不敢嫁這麽位火燒她全家的閻王的。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很快的下面的人就都知道了,孟太後要讓侄女給永康帝當妃子,偏偏晉王橫刀奪愛。

最後給孟姑娘絕了嫁人的念頭,直接跟着皇太後在廟裏靜修去了。

于是這後位在幾位重臣跟孟太後的一番挑選下,最後便落到了這位劉皇後身上。

Advertisement

在那之後孟太後又為永康帝擇了幾位妃子,永康帝是個孝子,也不違抗母命,一并收入了後宮。

至此四海升平,國泰民安,永康帝當上了他的太平天子。

劉皇後既然有這樣的機遇,所以到了宮內,受到了永康帝的冷落也便不覺着什麽,反正各安天命罷了。

其他的四妃因為沒有争寵的嫌隙,自然也都和和睦睦,一時間整個後宮枯燥是枯燥了些,可大家都平平靜靜的過日子。

待那些內命婦到了後,很快的有宮內女官領着衆人,向正中坐着的皇後貴妃等人行禮。

等行完禮,那些進宮的內命婦們才款款坐下。

慧娘學着周圍的人,別人怎麽做她也怎麽做,反正有樣學樣總歸是不會出差錯。

下面的奉茶寒暄又是過了一陣,因她品級不高,所以也輪不到她在前面答話。

這麽坐了片刻,到了吉時,很快的有女宮過來催請。

皇後這才從座位上站起來,其他的貴婦早已經垂首等着了。

一時間雅雀無聲的,只有窸窸窣窣的腳步跟衣料的摩擦聲。

按慣例,皇帝誕辰是要設宴請百官,百官再獻各色壽禮的。

只是永康帝天生節儉不喜鋪張,自從登基後修葺過院子,都以天下百姓為先,力倡節儉,推崇樸素。

所以慶典就簡單得多。

她們這些內命婦們到了吉時,由皇後帶領着。

前面皇後乘着鳳辇,其他的各妃也按品階有專門的步攆。

只有慧娘她們這些品階不到的在後面随行,幸好路很近,而且步速很慢,等到了的時候,那頭早已經鼓樂喧天。

遠遠的可以看到,一個搭建的臺子上,有很多穿粉帶綠的童男,長袖寬衫,戴玉冠,裹巾頭,舞劍器,執錦仗,捧寶盤,跨雕箭,場面熱鬧壯觀。

路兩邊燃着無數宮燈,把道路兩邊照的恍如白晝一般。

到了殿前,衆女眷都停了下來。

路兩邊都有薄紗作帳,隔開那些外臣的視線。

只是隔開是隔開,可照舊可以看到那邊影影綽綽的。

慧娘心裏好奇,忍不住的偷偷打量身邊的人,她就發現衆人的表情都很嚴肅,她也連帶着有點緊張。

不過現在主角是前面的皇後,跟太和殿內的皇帝。

等她們一種內命婦到了殿的時候,衆命婦紛紛站住。

只皇後被宮女攙扶着從鳳攆內出來,随後尋階走了上去,一直走到太和殿內,邁過門檻,她才盈盈拜到永康帝面前,瞬時那些命婦們也都跪下,齊聲喊着萬壽無疆的吉利話。

慧娘止不住的好奇,在跪下的時候,偷偷的往殿內掃了眼,遠遠望去,卻壓根瞧不清當今天子的樣子。

她終于明白為什麽古代的人對皇帝是那樣的崇敬了,實在是離得太遙遠了,真的有一種遠在天邊的感覺。

倒是殿內的永康帝在禮畢後,便命皇後坐到他身側,此時帝後坐在一起。

他的視線往下看去,因為人太多,那些內命婦們,他看不太清,他以前是不會刻意去看這些內命婦們的,此時只是想看看弟弟的那位林側妃,可看過後,自己都忍不住的覺着好笑。

林側妃多半是品階太低,離得太遠,就算是看也不會看清楚,再來他哪裏會認得那些人的相貌。

他心有所感,忙往晉王的方向看了一眼,旁人都在外面,此時殿內卻單有一個座位是留給晉王的。

果然他就看見這個弟弟正在往人群裏了找林側妃呢。

永康帝少有的露出一絲笑意,心裏知道弟弟是真心喜歡這位林側妃。

下面的慧娘渾然不知那些內情,她就知道那些人忽然間就遠遠的了,而且她也不知道晉王會在哪。

她只能跟着大部隊不斷的走着,随着聽着口號,不是跪啊就是口裏喊着萬壽無疆的話。

她都有種又重新回到高中校園會的感覺。

等做完這些後,慧娘終于可以跟着衆人往後宮內去了,那裏有單給女眷另設的宴席。

基本的儀式就算結束了,下面就是吃好喝好,聯絡感情。

只是慧娘心裏明白,她一個初來乍到的,誰會跟她聯絡感情啊。

到了後宮處,宴席早準備的差不多了,那排場很大,熱菜冷菜,湯菜小菜等等,滿滿的擺了好多,還有另外的一桌專門設了鮮果四品,蜜餞二十八品,點心、糕、餅等各色面食二十九品。

慧娘也不知道男賓客那裏是什麽樣的,她在這種地方也不會有什麽胃口,就想湊合着吃點東西,把這個差事應酬過去。

只是她剛吃了兩口菜,很快的就有小太監偷偷的走了過來,墊着腳尖的同她說:“林側妃,晉王正着你呢。”

慧娘心裏奇怪,她忙左右看了看,就發現壓根沒人留意到她。

她也便站了起來,往外面走去,一邊走她還一邊想呢,這才剛開始晉王就要找她嗎?

難道是有事兒?

那太監帶的路有些遠,慧娘知道晉王雖然是皇帝的弟弟,可是後宮這種地方也是要避嫌的。

她跟着出去,走了好一段路,才終于是走到一個偏殿似的地方。

哪裏也是燈火通明的,不過看得出卻是冷清了很多。

她隐約看到宮門上似乎有個容字。

正在納悶的時候,那個帶路的太監已經告訴她了,“林側妃,這是當年晉王在宮內的住處。”

慧娘這才哦了一聲,沒想都晉王是要帶她來這種地方。

等她再往裏走的時候,很快的就看見晉王了。

晉王覺着宴會無趣,再來也是不知道慧娘在做什麽呢,便跟永康帝說了一聲,提早出了來。

等太監把慧娘帶過來後,他便笑了下,勾了勾手指的示意她過去。

等慧娘走過去的時候,慧娘這才留意到他居然是要帶着她騎馬。

她當下就緊張了起來,剛才那些規矩她就知道這種宮廷簡的規矩多着呢,就連座位都要分出三六九等的,沒有她這種小側妃跟王爺同騎馬的道理。

她忙跟晉王說:“王爺,這樣不妥當吧……”

晉王見她不樂意,也不為難她,重新把馬鞭扔給下人。

他興致很好,又是喝了一些酒的,整個人都是微醉的感覺。

此時故地重游,便想領着這個林側妃,在他以前的住所走一走。

慧娘不明白他的意思,她安靜的跟在他身後,覺着他有時候步子好大,有時候步子又很小,似乎是在等她,可是又不大像。

她亦步亦趨的跟在晉王的身後。

宮燈那麽多,他們走到哪哪都是亮的。

倒是走到一半的時候,慧娘忽然想起什麽,“王爺……關雎宮……在哪個方向?

晉王側頭看她一眼:随手指了下身後的位置:“你問那個作什麽?”

慧娘遲疑了下,總不能說懷疑自己的身體在裏面吧,她遲疑了下,趕緊回道:“只是好奇,不知道裏面住着什麽樣的人。”

“誰知道是什麽天仙。”大概是有點心結,晉王直接道:“聖上連我都不讓看,當初那人救了他,不知道他怎麽就跟丢了魂一樣,現如今國本都不顧了。”

不過這個話題一引,晉王倒是想起個奇巧的東西,忙對慧娘說:“不過有樣東西你也許會喜歡。”

當初那個同心球她就看了很久,晉王就發現用珠寶那些女孩喜歡的東西給她,她未必會開心,但是這些奇巧少見的東西,她每次都能眉開眼笑。

慧娘不明白那是什麽,不過等晉王待她去後,她就發現那地方戒備特別森嚴。

她一路上走來,就連皇後的長樂宮都沒看見這麽多守衛,可這種地方卻是裏三層外三層的,簡直都不知道放着什麽了不得的寶貝一樣。

所以進去的時候,慧娘就很緊張,忍不住的想,是要看什麽呢?

皇宮裏都這麽寶貝的東西,難道是玉玺,可是不可能啊,王爺吃撐了要給她看玉玺?

那能是什麽?

有什麽值得皇宮內還這麽戒備的東西嗎?

外面燈那麽亮,可等到了殿內,卻發現裏面的燭光很弱。

影影綽綽的,遠遠的看着,她就覺着那東西看着很眼熟似的,可是她又覺着那應該是自己眼花了。

不可能的吧?

可随着走近,她越發的發現那東西真的跟印象中的一樣……

等靠近了,終于是看清楚的時候,她差點沒喊出個靠字來!!

還真是那東西啊!!

那不正是她才買沒多久的山地車嘛!!!

她望着那個東西,腦子差點沒直接爆開來。

她都不知道該怎麽形容自己的情緒!!

甚至都不知道該是吐糟還是高興!!

她遲疑的望着那個東西,倒是晉王很是回事的繞着山地車轉了一圈,然後很鄭重的告訴她這樣東西的寶貝之處:“我哥哥放在關雎宮內的仙女用的就是這種東西,也不知道那是什麽人,不過這樣東西倒是奇巧的很,我特意找了工匠來看,可沒人能猜出這是都用什麽精鐵打造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