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章節

這個孔其然下的第一個命令,算是廠子一個活兒,工廠裏面的人全部上陣,財務——陳士橋、技術——張建平、生産——顧建國,工人——徐華、丁華,連同新任廠子孔其然就是全部陣容。

“收留我嗎?”在孔其然接收這個廠子的時候,陸明也寫報告跟着過來了。

“陸明?”孔其然對于兄弟信任與支持,自然萬分感謝,對于兄弟的能力自然也是十分清楚的。

現在連同新任的技術總監——陸明,整個公司就這麽構成了。現在公司并沒有活,打掃整個廠區成了唯一的任務。

而孔其然在這個時候,卻不在廠子裏。沒有在任上,大概誰也不知道這裏面困境有多大、一沒有資金、二沒有技術、三設備老舊,四沒有産品,四面楚歌的困境。

第十四節

一個工廠靠什麽才能夠生存,訂單,首先必須要有訂單才能夠有生存,銷售。廠子裏的業務員已經全部辭職了,基本上靠這一條線上準備的話已經沒有任何的辦法了。

孔其然跑了幾個原來的業務員家裏,得知業務員基本已經重新找了工作或者務農,他們留下的人脈也已經基本上沒有用,或者說,基本上也沒有什麽人脈可言。

孔其然被一大推事情搞得焦頭爛額,感覺不知道從何下手,就算他再怎麽有沖勁,也要有使得上勁兒的地方。

“怎麽樣?”晚上的時候,周學治并沒有住在醫院,直接回了孔其然的家中。

“亂七八糟。”孔其然拍了拍腦袋說道,“我第一次覺得,是不是真的沒有想好,太難了。”

太難了,雖然不過三個字而已,從孔其然的口中說出來,卻帶着無比的艱辛,他不輕易言敗,可現實總會打響別人的耳光。

“你可以的。”孔其然的家中只有一張床,兩人躺在床上聊天,周學治拍了拍孔其然的肩膀說道。

“恩。”孔其然并沒有多少豪言壯語,目前為止最需要的就是尋求出路。

“有什麽困難?”周學治也不是簡單的鼓勵和問候,總需要找些原因看看是因為什麽。

Advertisement

“找不到銷路和産品?”孔其然把自己首要面臨的問題說了,“廠子裏面的設備比較老舊,産品也沒有新的,基本等于一個接近死亡的老人。”

“也許你可以從供電部門下手。”周學治說道,“我不懂什麽生意,但是如果供電部門需要什麽産品,而你能夠拿出什麽産品來,不是就可以試着下單。”

“對。”孔其然一拍被子說道,“我老東家就是供電所的,我怎麽沒有想到。明天去找謝局去。還是喝過洋墨水的比較厲害。”

“你呀。”孔其然興奮起來還是比較像個孩子,他伸手抱了抱周學治說道,“小治,你真是我的福星。”

“行了!”周學治的臉變得有些紅,彼此不過都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充滿了朝氣和夢想,那種給我一個支點就能翹起地球的動力在他們身上表現的尤為明顯。

“小治,我一定能把這個工廠變強,變大,我會把這個地區的經濟都帶動起來。”那個時代的人也有些奇怪,每個人的夢想裏面總是不止和自己有關,希望全天下人都幸福,仿佛都有一個時代的标記。

“恩,我相信。”周學治看着眼睛閃着光的孔其然說道,是的,他相信,孔其然從來都是如此的自信與努力,他努力一個人支撐起一個家,努力把自己變得更好看,他一直都學校裏面班長,用電分隊裏面的領導,就算沒有學過任何的心理學,他總是能夠帶領着一群人走向最終的勝利,而且能夠讓一群人都跟随着他,這大概就是個人的魅力。

周學治說道這段的時候,整個人仿佛回到了那個歲月。

“也許是你把他想的比較好。”李力說到。

“也許你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不能理解吧。”周學治看着眼前的90後人,說道,“在我們那個時候為國家為民族很普通,如果現在為自己的小家之類的思想,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思想主宰。”

“恩。”李力贊同的點頭,在紅衛兵都能夠存在并且有理由席卷這個國家的時候,這個國家同樣有人願意為國家為民族做些事情。

我們深愛着這個養育着我們的這個國家,正因為深愛,我們才會希望這個國家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富強。

“謝局……”第二天一早孔其然就領着家裏的土特産來供電局找他的老領導。

“你這個小子,有啥事。”謝局是個五十多歲的人,一身中山裝洗的雪白而筆挺。

“是這樣,我嘛,這不是接了電器廠,這不,沒有單子幹活,想到老領導了。”孔其然沒有拐彎直接說道。

“這個?”對于孔其然目前的任職情況,謝局自然也是了解的,只是這麽一個廠子,能不能接下來,能不能救活,真是個大問題。

“老領導總有些思路嗎?”孔其然點了根煙遞給謝局,說道,“最近供電上有沒有啥動靜?”也許命運總是眷顧着願意努力的,現在還真有一個事兒。

經濟正處于騰飛的國家,在電力供需上的矛盾也就越來越突出,原來的電力設施在老化的同業,也不能滿足現有的經濟發展需求,已跟不上時代的需求,現在國家已經下發通知,要求各單位使用标準計量櫃。

“标準計量櫃?”孔其然重複道,在電力上面打滾的孔其然自然知道,這個對于用單單位或者供電部門都十分有必要,而且對于電力損耗也是十分有效的。

“是的,小孔啊,不瞞你說,現在标準計量櫃的生産只有幾家單位,滿足不了整個市場需求,如果你有辦法拿下……”後面的話謝局并沒有說。

“謝局,以後要多打交道了。”孔其然同樣留了半分,自然這标準計量櫃有嚴格的技術要求和質量控制标準,但也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他整個構造、基本原理,孔其然是知道的,同樣以前曾經安裝和維修過,如果産品能夠得到供電部門的認可,進入供電系統,那麽将來的生意就不用愁了。

從謝局那裏出來,孔其然直奔廠子,集合了公司所有的人,商量怎麽生産這計量櫃。

“首先資金上面?”作為財務的陳士橋對于公司裏面的錢自然是了解的,公司并沒有多少資金能夠支持。

“我工資一分都沒有動過,可能有幾千塊,能支持一段時間。”孔其然說道。

“技術上面,可能還是我師父孫忠和比較比我懂。”技術張建平建議到,“如果能請他老人家出山,估計跟有把握。”

“孫老和我爺爺比較熟悉,這個我去辦。”陸明說道。

“設備上面?”孔其然對于廠子裏的設備還沒有十分熟悉。

“應該多大問題,生産一兩臺估計還是可以的。”生産上的顧建國說道,這廠子裏的每個設備他都摸過,對于設備的性能自然比任何都了解。

“行,就先各自行動,把圖紙想法先畫出來。”孔其然拍板到,“這是一個我們必須抓住的機會,大家努力。”

第十五節

孫老被陸明軟磨硬泡的請了過來,孔其然十分尊敬的請他作為技術顧問,孫忠确實有把料子,事情上這個年代,讀書人并不多,能夠做人師傅的總是肚裏有貨的,而不是随便什麽人都可以。在那個年頭,一般被降下來的人,總是有本事的,不然也沒有誰會理睬。

“有幾個具體的細節,可能還要問供電部門?”孫忠和徒弟研究了幾天,手繪基本的圖紙後,說道。

“這個交給我。”孔其然說道,他來回的跑供電部門和廠裏,這一條路也被他來回的車程跑的更加平順。

“小夥子,又是你啊!”供電部門的門衛時間久了,都認識了這個小夥子,“我看,鎮上必須給你發工資啊,這門前的路都不用壓土機了,靠你這來回的壓也就夠了。”

“這還要我們老領導給我說說,能補貼點是一點,誰讓自家比較窮呢。”孔其然倒不是哭窮,對于那個小廠子,能拉來一份贊助,就能多一份力量。

“怎麽唉聲嘆氣的。”周學治從醫院回到孔其然的家問道,這些日子孔其然在外面跑,人倒是精神黑瘦,可眉頭還是皺着。

“有些數據,就算供電部門也提供不了。”孔其然躺在床上說道,這幾日他在廠子裏面‘監工’,基本也沒有怎麽回家。廠子要發工資,前期投入的錢根本不夠,雖然現在工人只發了一半工資,像陸明什麽的都不要,總要有養活家人的任務。

“你有沒有想過,去其他企業看看。”周學治說道,“同樣的産品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