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事實上周瑜此病來得十分蹊跷,蔡中、蔡和原先也并不知曉。直至後來兩人幾次請求面見周瑜被攔下,他們才發現周瑜營帳周圍的守衛,居然比之原先森嚴多了。

而他們觀察之下,也終于發現軍醫每日早晚必要小心進入周瑜營帳,卻并無他人知曉。

這意味着什麽呢?

兄弟兩人當下休書告知曹操,語氣并不肯定,希望曹操親自派人求證。

周瑜大病的消息傳來,曹操定然是疑心不已。他便詢問左右有何人願前去一探究竟,先前為周瑜所利用的蔣幹當下排衆而出,自薦前去證實此事,以求抵去先前過錯。

曹操自然同意。

蔣幹到達時,周瑜接見了他,看起來并無兩樣。但蔣幹卻細心發現随着他們深談,周瑜的面色越來越差,甚至後來連握酒杯的手,都有些發抖。

既證實這一聽聞,蔣幹自然告辭。歸去曹營告知曹操此事絕非作假,曹操心中甚是大悅!

曹營之中士兵大病,戰力減半。但如今周瑜大病,東吳水軍又豈是戰力減半之下場?

風水輪流轉,老天也在助他們啊!

曹操拍案大笑。但他笑不久,又來了個消息,讓他極端惱怒。

——黃蓋将蔡和斬首了!

事實上自那日探讨無果,曹操便命蔡中蔡和先行按兵不動,因而兩人并未與黃蓋做過多接觸。反而與副将程普與老将甘寧接觸之下,發現他們這些人因為心生不滿,而有了投靠曹操之心。

周瑜大病,東吳水軍岌岌可危。而此時尚在病床之中的黃蓋也聽聞此事,當下聯系程普、甘寧等大将,商讨接下來應當如何。

得出的結果是:領軍之人都病了,屆時軍心一旦潰散,他們還打個屁呀?!

曹操若發現不了,他們便還能拖些日子。然但凡曹操發現此事,以大軍直接襲來,他們不就是甕中之鼈,除了拼死一搏,只剩束手就擒與死路一條?

Advertisement

這等結果決計不能發生!

黃蓋心中更堅信投靠曹操的決心,而尚在踟躇中的程普與甘寧,也在他勸說之下,有些蠢蠢欲動起來。

但這些依然只能暗中進行。畢竟周瑜才是掌權之人,哪怕他們能發號施令,也必有人不服。

黃蓋便休書一封,請阚澤再幫他送給曹操。為示誠意,更擒下了蔡氏兄弟。他将這兩名叛徒斬殺,再由阚澤帶着他們的頭顱,交由曹操!

曹植聽聞此事,與郭嘉相視一眼。他下意識看了看曹操面上詭異的神色,嘴角難以自己地抽了抽。

好吧,戰場果然瞬息萬變。他起了開頭,後續發展卻再不是他所能控制了。

那麽,又該不該信黃蓋呢?

首先周瑜大病并未令蔡氏兄弟知曉,說明了他并不信任這對兄弟。

但這本是矛盾之事,在曹植看來,這病瞞得越好便越有可能是假的。當然也有另一個可能——周瑜這病實在太重,重到動搖軍心的地步,因而才要瞞着,瞞得越緊才好。

第二個便是黃蓋。黃蓋被周瑜杖責,他們原先認為是假的。但若是假的,他與周瑜必有通氣,肯定也知兄弟兩是詐降。哪怕曹操并未令兩人與黃蓋接觸,他也定不可能殺了這兩人觸怒曹操。

但黃蓋偏偏殺了!

這兩刀下去,使得黃蓋看起來愈發魯莽,與前些日子同周瑜争辯、怒極叛吳之形象也重合在了一起,更使他在曹操心中的可信度蹭蹭上漲。

曹營中人面色各異,但大多已選擇相信了黃蓋。

包括曹操。

他先是因為兄弟兩人被殺了有些惱怒,然後聽阚澤解釋一番,釋然大笑道:“好!孤便等着兩日後盡收人頭了!”

阚澤躬身離去。一衆人恭賀曹操仿若勝券在握,唯有郭嘉等人面色詭異。

他們依然不信!

但現在的問題,不是确定周瑜究竟是否假裝大病,而是曹操已相信了黃蓋。然對方并無半點破綻,哪怕如郭嘉,亦無法拿出什麽理由使曹操相信。

曹操已意識到了他們表情不對,便疑道:“奉孝,仲德,文和,你們三人怎麽依舊是一副擔憂模樣?”

郭嘉首先道:“郭嘉不信黃蓋。”

程昱也道:“程昱亦然。”

賈诩雖不言,面色卻也如是。

曹操皺眉不悅道:“你們又以為如何呢?”

幾人不語。因為他們本無原由,不過直覺懷疑而已。但這些懷疑,不足以動搖曹操的信任。

曹植思襯片刻道:“父親,兒有話要說。”

曹操輕笑起來:“哦?你說。”

曹植道:“父親,兒以為不能全然信任黃蓋,但可以一試。”

“老四你這話又是何意呢?”

曹植道:“黃蓋來信說,他将于兩日後二更天中帶所有親信并攜東吳三月糧草投降父親,再請父親全軍突擊絞殺整個曹營,無論此事真或者假,顯然是将決戰定在了兩日之後。”

“首先他投降若是真的,父親平白得了糧草,再能将他們盡數斬殺,不費吹灰之力便可勝利;再者他若是假的,那麽東吳的兵力定也大多放在這上面,想來打算先麻痹我軍,再以奇計獲勝。如此,無論江夏抑或對岸吳軍營地,想來餘下的人定也不多。而若當真是假的,屆時也能看出來,我軍當能自如撤退。”

曹操凝視曹植,眸光深邃,半晌只淡道:“那你又如何能看出來他是詐降,還是真降?”

曹植斂眸微笑不語,卻見得郭嘉眸光湛然道:“黃蓋要帶東吳三月糧草投降,因而船身必然不輕,行水速度也不可能快。因而倘若當夜黃蓋行船極快,便是詐降。若行駛速度慢,有極大可能是為真降。”

曹操聞之,眸光愈發深沉。他半晌才颔首道:“奉孝所言不錯!是以我兒認為,我軍應當趁機襲擊江夏、吳營?”

曹植躬身道:“父親明鑒。”

曹操緩緩皺了眉。他将放在曹植身上的目光移開,轉而放到了郭嘉與程昱身上:“你們兩個,也認為當是如此?”

郭嘉與程昱當下躬身道:“主公明鑒。”

曹操卻還有些猶豫。

正如曹植所言,這是一個極佳的機會。

但首先他們的士兵之中有近半人馬身患疫病,哪怕有華佗,因缺少救助之藥材,亦難以控制。如今重病失去戰力之人,已有七八萬;重病而未曾失去戰力之人,也有近五萬。因而他們如今的實際兵馬,不過荊州投降而來的五萬水軍、十五萬士兵,三萬騎兵。

事實上,這也是曹操選擇急攻的主因。

若分兵而行,劉琦本身有兩萬精兵。倘若他們要全面壓制江夏,必要至少五千輕騎與三萬精兵,兵分幾路包抄而去;再偷襲對岸東吳,斬斷他們退路與援軍,更要費些周章。

由此一來,他們真正能直面黃蓋與吳軍的,不過五萬水軍、萬餘騎兵、十萬精兵。

而那十萬精兵因俱是北方人,大多又有暈船之跡象。大戰起來,最多相當于兩萬水軍戰力。如此一來,與東吳水軍勢均力敵。

哪怕有黃蓋配合,拿下周瑜恐怕也要折損至少一半人手。

——需要麽?

曹操這般詢問自己。

他再将目光凝在曹植等人身上,考量他們為何不信黃蓋。

終是無解。

到底還是賈诩也站了出來,道:“四公子之建議雖分化我軍兵力,卻頗為穩妥。在下也以為,穩妥為上。”

曹操沉思許久,終是緩緩颔首。

他道:“曹仁。”

“末将在!”

“你引一萬騎兵,渡江後埋伏于吳營以南的密林深處。一旦周瑜兵敗,必将從那處逃離。你見周瑜兵敗,當下引兵殺出!……記得,最好能生擒周瑜!待到天亮,你再引軍歸來!”

“末将遵命!”

“許褚。你帶兩千弓弩手,一萬精兵從烏林小道處蘆葦叢渡江而去,待三更天時,就先以着弓弩手引箭射殺,然後再殺入夏口!”

“末将遵命!”

“張遼。你引三千騎兵,自……”

曹操做完這些部署,便命張遼等将士分別準備,待明日動身。

然後,他帶着一衆謀士們前往江邊巡視水軍。

事實上他還有一個大問題未曾解決。

——北方之人不善于水,亦不習慣坐船。這些天來戰士們一旦于船中操練,便有人頭暈目眩,手腳綿軟,更甚者嘔吐連連,難以一戰。

曹操憂心忡忡。

這在他最後一次巡視完大軍之後,愈發明顯了。他幾乎就要駁回曹植等人建議,專心接應黃蓋,直接以二十餘萬大軍清掃吳軍而去。

便在此時,忽然有人道:“在下有一計,可解丞相難題。”

衆人豁然轉頭凝視說話之人。

這是一位長相甚至有些醜陋的白衣謀士。他躬身立在曹操面前,神色恭敬而無半絲膽怯。

曹操上下打量片刻,見他眼生并無印象,便詢問道:“你是何人?”

那人道:“在下名龐統,字鳳雛,乃是聽從蔣幹先生建議前來投靠丞相。”

“哦?你有何計策?”

龐統擡首微笑。他的五官并不好看,乍眼之下甚至讓人有些難受。但他一旦微笑,這些令人厭惡的感覺便一掃而空,反而令人心生與他一般的從容自信:“在下以為,可将戰船以五十一隊,以鐵鎖連起來,并在船中鋪上木板。如此一來,士卒戰馬往來便可如履平地!”

曹操恍然大悟!

他令士兵按此方法嘗試,果然解決了暈船的問題。曹操瞧着歡呼的士兵們,愈發成竹在胸:“龐先生果然足智多謀!待此戰結束,孤必有重賞!”

龐統欣喜若狂。

衆人見這一問題總算解決了,皆是面帶笑意。

除了曹植,郭嘉與程昱。

曹植心中不安,是因為他知道此戰之後,天下三分。郭嘉心中不安,卻是他的直覺,以及始終認為周瑜此時大病實在蹊跷,以及他認為黃蓋此人絕無如此急功近利;程昱心中不安,卻是他想到了一個可能。

程昱這般道:“若黃蓋詐降,以火攻我軍。而我軍如今盡數連在一起,屆時又該當如何呢?”

曹操聞之,滿面笑意緩緩斂去。

他轉頭凝視吳軍方向,十一月北風蕭瑟,吹的他的衣擺都朝南獵獵作響。他終是拍了拍程昱肩膀哈哈大笑道:“仲德啊,你實在太過小心了!如今我軍在西北,吳軍在東南。這寒冬臘月,難道還能有什麽東南風幫着他們?”

他說完,也大笑着離去,卻不知身後曹植滿面悚然。

曹操已離去了。

郭嘉瞧着曹植震驚的神色,心中忽然一動。他甚至擡手重重彈了彈曹植鼻子。見少年吃驚凝視自己,滿心憂慮才去了些許。

然後,他仿佛什麽都沒有做過,從容轉身而去。

獨留曹植一人在原地,無語憂傷望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