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二十家花店

姜紹輝還沒高興多久,才和蘇鏡站在一邊‘單獨’相處了不到十分鐘,幫工們就已經給剩下的綠植換好了盆并搬上車,拿了今天的工錢離開。因為今天的這家客戶對送貨的時間有要求,只能在對方上班期間送,這會兒有點晚,送過去已經來不及了,只能等明天。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忙碌,今天開始就已經不再需要加班加點。幫工們忙了好幾天,難得可以按時回家,心情都不錯,離開得也很快。随着他們的離去,花圃一下開始安靜起來。姜紹輝享受着這種和心上人在一起的靜谧時光,全世界就只有他們兩個人的感覺,還沒到一分鐘,‘第三者’就出現了。

李遇從車那邊繞出來,看到蘇鏡他們還沒走,連忙跑過去,暗地給蘇鏡使了個眼色。再過一會兒就是飯點,難得碰到姜紹輝在,還不趕緊問問有沒有空。

被李遇這麽一提醒,蘇鏡也想起英嬸說的請吃飯的事。雖然姜紹輝并不缺頓飯,但到底是份心意。對方幫了那麽多忙,自己別的做不了,飯總還請得起。

二人世界被打破,姜紹輝才感到不快,就得到了共進晚餐的邀約,那點不快才開始聚集就已經消散。在出去吃和在家吃這兩個選項裏,飛快地選擇了後者。雖然在家吃也并不是在蘇鏡家,三人去的是小餐館。

蘇鏡家的冰箱裏常年只有飲料和水果,請人吃飯總不能帶回去喝風。李蘭英接到兒子的電話後特意提前關了店門,為姜紹輝包場。老友不在,她做人幹娘的,總要為孩子打算好一切,人情往來,該走的一點都不能少。國人都愛在飯桌上談感情,正好借這表達下謝意。倒不是舍不得更好的,而是有錢人家,要什麽沒有,你送別的說不準人家還用不上,倒不如吃的實惠。

李蘭英準備地很精心,還特意問了姜紹輝的口味。人還沒到,滿滿的一桌菜已經上了一半,剩下的還在鍋裏,等蘇鏡他們進來時,李蘭英正在舀湯。

湯炖的是最普通的玉米排骨,從下午就開始煲,本來是留給兩個孩子晚上喝,這會兒正好派上用場。開飯店久了,經手過的食材多,眼光也就特別好。哪怕只是普通的材料,餐館買到的也是市面上品質最好的那種。好的食材,又足夠新鮮,慢火細炖了幾個小時,這會兒才一揭蓋,香味就已經透過門窗,沁到街面上去,飄出老遠。

因為暫停營業,小餐館的店門早關了,三人走的就是後門。一般店面的後門,不管是賣什麽東西的,哪怕前面的門面弄得再幹淨整潔,後門的小巷也免不了髒污雜亂。有的是因為樓上居民總往下丢棄生活垃圾,有的是店裏自己往那堆積雜物,總之看起來一片污穢,讓人難以下腳。

但小餐館不一樣,李蘭英勤快,時常收拾後巷。小餐館說小,只是住在這邊的老人念舊,叫慣了嘴不曾改口而已。

餐館的地理位置極好,客流多,再加上英嬸手藝好,生意自然客似雲來,很是賺錢。賺了錢又投進來,再加上前幾年李遇在外打拼後帶回來的那一筆,小餐館早已經改頭換面,單獨占據了三層小樓不說,裝修得也極有品味,不掉檔次又溫馨。

小餐館變得又大又漂亮,說是座小酒樓也不為過,并不是顧名思義的那種蒼蠅館子,倒是有點兒幾年後流行的那種私房菜的影子。這樓是早年蓋的,總共就只有三層高。李蘭英是買的店面,三層都拿來做餐館了,沒有當住宅,并不存在居民。沒人高空抛物,平常收拾的又勤快,小巷的幹淨也就得以保持。要不是這樣,蘇鏡他們也不好意思帶着客人從這走。

沒有垃圾異味的幹擾,玉米排骨的濃香霸道地占據了整條巷子。才一進來,蘇鏡就忍不住露出笑容,和姜紹輝打賭,猜今晚的菜色裏肯定有玉米排骨湯。

那認真的小表情十分可愛,姜紹輝目光自然,絲毫不惹人懷疑地看了又看,并毫無原則地表示肯定會有排骨湯,加了玉米的那種。

……在一旁的李遇面無表情,兩人回答一致,都這樣那賭還打得起來?雖然一聞味道,他就聞出來那是他媽的手藝,顯然晚上肯定會有玉米排骨湯。他能聞出來的,蘇鏡自然也能,但姜紹輝怎麽也這麽肯定?巷子後面還有那麽多家店,指不準就是別人在炖。心裏疑惑,李遇卻沒開口問,畢竟不算熟。

雖然賭沒打成,但得到附和的蘇鏡還是很高興,到了餐館進去一看,湯煲好了李蘭英正在舀,果然是玉米排骨。

Advertisement

餐館的後門是開在廚房那,一進門就是後廚,方便平時采購食材,回來後可以直接卸貨。平常買的那些生鮮,畢竟不好直接從前面大堂經過,活魚會濺得地板到處是水,來往的客人們一個不慎,容易滑倒。

餐館大,需要的人手也就多。服務員不說,光是廚師就不止一個,李蘭英手下還帶着幾個徒弟,可惜除了李遇,別的手藝都不太到家,學的時間太短,最好的那個都要再磨砺半年才能挑大梁。平常他們都在店裏,今天要招待客人,不需要這麽多人,李蘭英索性就給他們放了假。因而這會兒,偌大的後廚裏,就只有李蘭英一個人。

沒有別人,視線不受阻擋,蘇鏡一眼就看到那鍋湯。湯色清澄,玉米嫩黃,和排骨一起在鍋中浮沉,看着就誘人。排骨湯正好舀好,蘇鏡走過去正想幫忙,被李蘭英避開:“讓你哥來,你帶姜先生找個喜歡的包廂先坐着,我好把菜挪過去。”

“偏心!”李遇小聲地嘀咕了句,卻還是伸手接過湯,誰讓他是當哥的!

李蘭英只當沒聽見,繼續說道:“放着讓你哥來。這裏煙大,你快把人帶出去,別再熏了,等會兒飯還沒吃着,就先惹一身煙火味。姜先生的衣服料子好,別糟踐了。”

蘇鏡看了看姜紹輝的一身衣服,做工精細,雖然他對奢侈品不關注,看不出是什麽牌子,但看這樣子,就算不是什麽大牌,估計也是名家大師的手工制作品。要是自然磨損也算了,放在這煙熏火燎的确實可惜。

反倒是姜紹輝自己不太在意,比起衣服,他更為關注那鍋被端走的,看表現明顯是蘇鏡愛喝的玉米排骨湯。蘇鏡愛喝,在心裏牢記住這點後,他的注意力也沒被衣服轉移走,而是放在李蘭英話裏的是姜先生上。

如果是路上遇到的某個認識他的人,或者是合作方的老總,他們這樣稱呼他,那當然沒什麽值得注意。姜紹輝平常也不會在意稱呼這種小事,不管別人是叫他姜二少,姜總,還是姜先生,或者別的什麽,他都無所謂。稱呼就像名字一樣,只不過是一個代詞而已。但今天不一樣,眼前的婦人雖然十分普通,就只是一家小餐館的老板娘。但經由‘罂粟’一事,仔細調查過蘇鏡的人際關系以後,姜紹輝十分清楚地明白李蘭英母子在蘇鏡心裏的地位。

說句讓人不開心的,哪怕他給蘇鏡拉了那麽多筆大生意,在蘇鏡心裏,目前的他,也沒有李遇他們一半重要。也就是說,他和蘇鏡要想還有以後,獲得這兩人的好感十分重要。而現在,李遇還好,看起來就是開朗話多的性子,雖然在他面前很少說話,但也能看出因為蘇鏡而愛屋及烏地把他當朋友。可李蘭英,這還是他們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次見面,以前來這吃飯隔着透明玻璃看到的不算。

小餐館來來往往客人那麽多,李蘭英又忙着炒菜,哪有空注意外面,就算偶爾無意間瞄到了,也不會放在心上。李蘭英不認識姜紹輝,姜紹輝單方面地認識李蘭英也沒有用,沒見這會兒李蘭英對他的稱呼都還是姜先生嗎?

不是小姜,也不是大姜、生姜、老姜,更不是喊名字的紹輝或者小紹小輝,而是極其生疏的姜先生!

姜、先、生。這三個字從李蘭英嘴裏說出來,一一放大,沉甸甸地砸到姜紹輝心上。在李蘭英心裏,他就只是個幫了自家孩子的陌生人。

姜紹輝神情柔和,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做點什麽,改變這一切:“阿姨,您叫我小姜就好。”

真禮貌,好感度上升十個百分點,李蘭英的笑容越發大:“小姜你快和鏡鏡出去,這裏煙大,又熱,別被熏了。去外面,外面有空調。”普市是亞熱帶氣候,夏天熱得吓人,廚房裏開着火,比起外面,溫度只會更高,站一會兒就一身汗。說完李蘭英又催着蘇鏡把人帶出去:“菜快好了,你們吹會兒空調差不多就能上齊。尤其是鏡鏡你,不需要你幫忙,快帶你朋友出去,這裏有我和你哥就夠了。”

兩人只好順從地被‘趕出去’,直到進了包廂被空調一吹,帶走了熱氣,姜紹輝這才想起來,他好像沒帶禮物。

作者有話要說: 生姜:去見很重要的長輩,第一次上門拜訪卻忘記帶禮物,怎麽辦,長輩會不會對我印象不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