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聞鹫的輕拿輕放令李餘受寵若……
李餘穿越至今,有絕大部分時間都被困在琅嬛殿裏。
除了想辦法出去作死,偶爾閑來無事她也會進行一些腦內排練。
比如遇到皇帝,并不想殺人只想被賜死罪的自己是該安靜等待,尋到好時機再出手行刺,還是上去就莽?是該裝裝樣子就好,還是給皇帝留點傷?以及被侍衛阻止後她又該說些什麽,才能把皇帝氣的要她狗命。
又比如遇到《母儀天下》的男女主角,他們會用什麽樣的态度對待自己,自己又要用什麽樣的态度和言語去對待他們,才能勾起他們對她這個炮灰的殺意。
又又比如,最糟糕的情況,自己要是怎麽也死不了,到了年齡皇帝想給她指婚,好把她這個瘋子徹底從皇宮裏弄出去,她該怎麽辦?
李餘想過很多很多,卻怎麽也沒想過,自己會在求索齋,重溫一遍上學那會兒開小差被老師抓住點名的恐懼。
照理來講她都大學畢業這麽多年了,不是僅憑本能就對老師充滿敬畏的中小學生,也該明白即便聞鹫再怎麽言辭犀利,也不能拿她如何,她不該感到害怕。
偏偏上過學的都曾被那種恐懼支配過,李餘也不例外,陳年陰影哪裏是長大後說擺脫就能擺脫掉的。
心生畏懼的李餘愣愣地望向聞鹫。
恰逢日頭高照,清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照進課室,落在聞鹫身上。
也是太陽光這一照李餘才發現,聞鹫那雙猛禽般深沉銳利的眼眸并非是常見的黑色或深棕,而是很深很深的藍色。
不奇怪,李餘胡思亂想到,書中說了,聞鹫的母親是岐族人,岐族人長得和中原人沒太大區別,就是眼睛的顏色多是藍色或綠色,頭發幾乎都是自然卷。
聞鹫雖然沒遺傳到他母親的卷發,但遺傳到了那雙深藍色的眼睛。
李餘還記得,因為淵河戰役中聞家男兒死的只剩聞鹫和遠在京城的幼弟,所以一直都有人說聞鹫命硬,克死了自己的家人。
可書裏沒說,他是個這麽毒舌的人啊!!
李餘忐忑極了,等着聞鹫像方才對待那些皇子一般嘲諷自己,可讓她沒想到的是,聞鹫僅僅只是對她說了句:“莫要交頭接耳。”
Advertisement
不痛不癢。
聞鹫的輕拿輕放令李餘受寵若驚。
下課後聞鹫一走,李餘就轉頭看向李文謙。
李文謙還記得李餘先前問他的問題,答說:“聞帥平時不這樣,大約是今天……心情不好?”
“心情不好就能這麽和我們說話嗎?!”小十一也是在課上被聞鹫嘲諷過的人之一,若非聞鹫是當朝第一武将,他根本得罪不起,他早就掀桌子不幹了。
老九倒是逃過一劫,忙不疊地過來奚落小十一,兄弟倆再一次爆發世紀大戰。
李文謙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勸誰好,李餘坐在桌前支着腦袋,心想自己為了作死,少不得要與聞鹫打交道,萬一又遇到聞鹫心情不好的時候怎麽辦?她可不想體驗小十一的遭遇。
李餘想着,視線緩緩落到了和李文謙一起勸架的魏明以及老九的伴讀身上,她靈光一動,有主意了。
桂蘭端來熱過的早點放到李餘桌上,李餘問她:“我能給自己挑個伴讀嗎?”
桂蘭:“殿下的意思是?”
李餘:“聞鹫是不是有個妹妹,叫聞素。”
……
“聽說你今日和衛卿換了課,還當面斥責了幾位皇子?”
午後,皇帝聽完秋水營的詳細彙報,又想起幾日前海公公同他說聞鹫在扶搖池邊聽到的李餘說過的話,細細思量後召來聞鹫,向他詢問今日在求索齋發生的事情。
聞鹫并未否認。
皇帝看着禦座之下坦然承認卻沒多說一個字的聞鹫,眼底滿是複雜,他道:“你雖不說,但朕知道,你是擔心安慶見完你就走,傳出話來不好聽才這麽做的。這件事,還有你以前做的那些,朕都知道。”
聞鹫意外,因為類似的事情他确實做過不少,但都沒跟皇帝說過,畢竟皇帝曾力排衆議保全過他聞家上下,打勝仗了倒還值得一說,舉手之勞的小事還上趕着和皇帝邀功,他丢不起那個人。
其實皇帝的意外不比聞鹫少,若非前陣子李餘被人弄瘋,讓他懷疑起身邊的可信之人,特意派出秋水營探查,他都不知道聞鹫居然默默做過這麽多事情。
皇帝越想越覺得自己不如年輕時候那般洞察秋毫,虧待了聞鹫,便道:“你回北境一事,朕準了,但得等你傷好之後。”
聞鹫沒想到還能有這等發展,謝恩的時候,腦子裏不由得閃過李餘那張被他點名後愣住的臉。
傻乎乎的,他漫不經心地想。
……
為了自己的小心髒,李餘決定把聞鹫的妹妹聞素弄來當伴(人)讀(質)。
桂蘭将李餘的訴求上報給皇帝,皇帝知道以李餘如今的脾氣定不會刁難聞素,還能給聞素鍍一層“公主伴讀”的金,便允了李餘。但皇帝給李餘提了要求,那就是以後每天都得和其他皇子一起去上課。
皇帝提的要求,李餘沒有說不的權利。知道日後每天都要天不亮就起床,李餘險些沒嘔出血來。
最後她強行安慰自己:“倒也行,沒準熬幾次夜,早起幾回,我就能猝死回家了。”才把自己的心态給調整回來。
第二天,李餘再度經歷慘無人道的早起,這次在門外等她的除了李文謙,還多了個聞素。
李餘邁着虛浮的步子從琅嬛殿裏出來,第一眼就看到了面容秀麗,身着鵝黃色衣裳的聞素。
李餘啧啧稱奇,聞鹫那麽兇神惡煞的一個人,怎麽妹妹就長得這麽婉約秀氣?
聞素并非頭一回見李餘,但聽說過李餘得了瘋病前塵盡忘的事情,故而特意向李餘重新做了自我介紹,十分體貼。
書中的聞素也是這樣,斯斯文文柔柔弱弱,說什麽都輕聲細語,是個特別溫婉的姑娘。
一行三人前往求索齋,因為皇帝的要求,李餘老老實實在求索齋待了一天。
這期間李餘沒少跟聞素說話,但因為聞素太過溫柔,李餘對女孩子又格外地小心,不像對李文謙和小十一那樣說話随意,所以這一整天下來,兩人的關系還是有那麽點生疏。
下午上完課,聞素出宮,李餘回琅嬛殿,李餘走着走着停下腳步,想想還是覺得應該再主動點,不然人小姑娘不尴不尬地陪自己上課也太可憐了。
她轉身朝宮門走去,想把聞素叫去自己的琅嬛殿坐一會兒,聊聊天,或許能拉近些關系。
結果還沒走到宮門口,李餘就追上了聞素,并發現聞素被幾個召入宮的貴女給攔住了去路。
李餘遠遠就聽見那幾個貴女看似關心,實則挖苦地對聞素陰陽怪氣:“聽聞六公主挑你做伴讀,是因為聞帥昨日将幾位皇子并六公主一道教訓了,哎呀呀,若是六公主因此刁難你可怎麽是好,你可一定要小心啊。”
“是得小心,上次趙家那姑娘惹了六公主不快,是不是被六公主叫人扇了巴掌?”
“你倒提醒我了,我姨母前陣子給我送了盒雪膚膏,說是用來消腫最好不過,聞姑娘若是不嫌棄,我回去就叫人給你送去。”
李餘有些懵地停下了腳步。
昨日聞鹫講完課她就回去睡回籠覺了,桂蘭攔都攔不住,會傳出些閑言碎語也正常,反正她不在意,但她沒想到內容會和她最初預想的差這麽多。
沒人說她到求索齋是為了聞鹫——這不奇怪,因為突然換課,最先上課的不是聞鹫,她也不是只聽了聞鹫的課就走,沒什麽好想歪的。但為什麽說聞鹫得罪了她?她根本就沒被聞鹫罵,被罵的是其他幾位皇子,她只是被點了下名。
不過這樣也好,日後她再接近聞鹫,旁人只會說她記仇,不會說她不知廉恥纏着聞鹫,能省去很多麻煩。
李餘快速想通,再度邁開步子,準備去給聞素撐腰。
書中說了聞素是個說話從來沒大聲過的閨閣小姐,遇到這種場面一定很無措很委屈。
可她才靠近,還沒來得及出聲,就聽見聞素輕聲細語且含着笑地罵了句:“管你們屁事。”
李餘:“……”
妹妹你人設怎麽崩了???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