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聞帥或許不是,但他好像是……

如果不是皇帝突然召走了李文謙, 李文謙恐怕得在李餘這兒耗到天黑才會走。

離開前李餘問了一嘴:“小十一呢?他怎麽不來看看我?”

李文謙用食指撓了撓臉頰:“他也傷着呢。”

李餘意外,還想再問,見來傳召李文謙的公公面上帶着些着急, 就沒再說什麽,只擺了擺手, 讓李文謙快去見皇帝。

李文謙走後,李餘問桂蘭, 桂蘭說昨晚小十一找其他皇子一塊喝酒, 也不知道是怎麽的, 喝着喝着就動起了手來,雖說只是些皮肉傷, 沒什麽大礙,不至于嚴重到沒法來見李餘的地步, 問題在于皇帝聽說他們兄弟幾個打架, 大發雷霆,把當時在場的皇子都給罰了。

就連不良于行的五皇子——擁有親王頭銜的軒王也沒能逃過去。

李餘琢磨, 這裏頭說不定就有林之宴的手筆,因為“突出李文謙的慘, 對比皇子們的無用”是林之宴把李文謙推上皇位的主要手段, 且事情還這麽巧,就發生在昨天晚上,李餘不覺得這是巧合。

這邊李餘開動自己的小腦袋瓜,去推測林之宴的路數,那邊李文謙來到楠木殿, 見到了正在看奏折的皇帝。

李文謙行禮問安,皇帝叫起後給他賜了座。

禦前賜座,這要傳出去, 李文謙在衆人眼中的地位将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李文謙知道這個時候裝無知反而會讓皇帝懷疑,故而面露猶疑,沒有立刻過去坐下。

皇帝終于放下折子,看着李文謙,問:“為何不坐?”

李文謙抿了抿唇,道:“回皇爺爺,孫兒記得你曾說過,在抓到想要謀害孫兒的人之前,你會繼續冷待孫兒。”

皇帝問他:“你怎麽知道朕還沒抓到人?”

李文謙确實不知道,他也是猜的:“孫兒身邊的侍衛,比之前更多了。”

皇帝被親兒子們氣了一晚上的心情終于有所緩解,他說:“你是個聰明的。朕之前也确實同你說過,那些企圖害你的人多半是覺得你的身份擋了他們的路,所以才會想要至你于死地。”

Advertisement

“但昨晚的事情之後,朕又有了別的想法。”

皇帝說到這裏,看李文謙還站在原地,蹙眉道:“先去坐下。”

李文謙這才乖乖坐到了椅子上。

皇帝繼續道:“你若得寵,那些人要害你還說的過去,可你被朕如此冷待,為何他們還是忌憚你?難道就不怕你因此入了朕的眼,弄巧成拙?又或者說,這才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原本還低着頭的李文謙蹭地一下就站了起來,他擡頭看向皇帝,想要解釋什麽,卻被皇帝呵斥:“坐下!慌慌張張像什麽樣子!”

李文謙從皇帝的訓斥中聽出了些許恨鐵不成鋼的意味,那不是把李文謙看成一個可有可無的孫子會有的态度,更像是給李文謙定下了更高的要求,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所以才會這般訓導。

李文謙的心瞬間放下了大半:皇爺爺沒有懷疑他。

于是他慢慢地坐了回去。

皇帝接着說道:“你幾次遇險,都是聞鹫救了你,若你因此被朕重視,他既得了功勞,又得了你的信任,你說,這天下怎麽會有這麽巧的事情?”

李文謙小心翼翼道:“皇爺爺的意思是,這一切都是聞帥安排的?”

皇帝:“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一個皇帝怎麽會跟一個八歲小孩要看法,更況且李文謙沒有忘記,姑姑身邊的桂蘭嬷嬷是皇爺爺的人,姑姑方才對自己說的話,多半也已經傳達到了皇爺爺的耳朵裏,所以李文謙猜,皇爺爺可能是在考較自己。

李文謙知道,自己不能回答得太好,會讓皇帝覺得他城府太深,也不能回答得太差,會讓皇帝覺得他資質愚鈍,更不能全照着姑姑的想法去說,那是最糟糕的,皇帝會覺得他過于聽信姑姑的話,沒有自己的主見。

他得有屬于他的,能讓皇帝滿意的答案。

李文謙想了想,開口道:“姑姑也覺得太巧了,但她和我說,聞帥不是那樣的人。”

皇帝聲音微沉:“你聽她的?”

李文謙抿了抿唇,又繼續說道:“聞帥雖然救過孫兒多次,但其實,孫兒并不喜歡他。”

皇帝有些意外。

李文謙:“孫兒曾被一個太監騙上屋頂,聞帥将孫兒帶下來後,孫兒因為害怕抓住了他的衣袖,可他頭也不回,問都不問一句就走了,所以、所以我不喜歡他,也覺得姑姑說的沒錯,他不是那種會算計的人,不然也不會這麽讨人厭。”

李文謙的回答中,沒有過分理智清晰的剖析,也沒有只能看見表象的盲目,更沒有一味聽信自己依賴的長輩,他甚至沒有因為自己對聞鹫的讨厭,就覺得聞鹫一定是個壞人,而是根據自己的遭遇和想法,結合兩位長輩各自的說法,給出了自己的觀點。

純稚,明理,兼聽,雖然還有些天真,但是個好苗子。

皇帝很滿意,無論是對李文謙的答案,還是對李文謙本身。

李文謙走出楠木殿時,正好有夏風吹過,李文謙感覺背後有些發涼,便反手往後衣領裏摸了摸,才發現自己背後早已出了一層薄汗。

真吓人,他收回手,把手上沾的汗往衣服上擦了擦。

但他不讨厭這種感覺,非但不讨厭,甚至會因此感到興奮雀躍。

李文謙回頭望了眼楠木殿——

姑姑說聞帥不是心思深沉,善于算計人心的陰詭之人。

聞帥或許不是,但他好像是。

李文謙離開後,皇帝對海公公下了道口谕:“傳令回京,将文謙的住所從西山閣,換到延英殿。”

……

李餘傷在後腦勺和腰側,估計是有些輕微的腦震蕩,醒來後吐了幾次,在床上躺了許多天才終于能下床。

皇帝等這一天等了很久,一聽說李餘能下床走動,立刻就叫人把她召去了楠木殿,等着欣賞李餘發現自己就是她父皇時的驚訝表情。

李餘不知道皇帝打的什麽算盤,去的路上還在琢磨:她是裝出驚訝的模樣,還是反應平平,騙皇帝說李文謙早就把他的真實身份同自己說了呢。

現代人李餘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處在皇帝的監視中,更不知道自己這個決定一旦做錯,後面會引來多大的麻煩。

進楠木殿之前,李餘終于做出決定——裝來裝去太麻煩,還是直接撒謊吧。

于是她就這麽走進了楠木殿。

巧的是,在李餘來之前,還有一個人也來了楠木殿,那就是因皇後被禁足,暫時執掌了鳳印的皇貴妃。

皇貴妃的兒子排行老七,早些日子就已經出宮建府,還有了一個側妃,之所以沒有娶正妃,是因為皇貴妃眼界高,想要給自己兒子挑個樣樣都好的女子執掌後院。

她原先還是慢慢地挑,因為皇後在放不開手腳,如今拿了鳳印,她給兒子挑媳婦的操作多了,生怕皇後什麽時候出來将鳳印拿回去,就很着急,想在那之前把兒子府裏正妃的位置給敲定。

聞素第一天入宮伴讀遇到的那幾個小姑娘,說是進宮陪皇貴妃賞花,其實就是給皇貴妃過眼的,但因為她們譏諷聞素,直接被皇貴妃給否了,她們到了皇貴妃那,甚至都沒見到皇貴妃本人,就被轉手送出了宮。

皇貴妃這次來找皇帝,其實是打着送甜湯的幌子給自己兒子求情,好讓前幾日跟兄弟們動手打架的老七能參加她辦的賞荷宴,跟她相中的幾個姑娘見一見。

這時李餘進了殿,看到一個陌生的美麗女人站在和自己老爸長得一模一樣的男人身邊,猛地剎住了腳步。

眼前這過于酸爽的畫面讓李餘終于意識到一個問題——那個男人是皇帝,坐擁後宮佳!麗!三!千!的皇帝!

也就是說,不止現在站在殿裏的這個女人,還有她之前見過一次的皇後,以及小十一和老九的生母,都是這個男人的大小老婆。

即便知道皇帝只是長得和她爸一模一樣,跟她爸完全不是一個人,李餘還是跟親眼看到她爸背着她媽出軌一樣,如遭雷劈,整個人都裂開了。

李餘反應太大,落在皇帝眼裏,就成了“安慶驚覺那晚誤以為認錯的‘木老爺’,其實就是自己的父皇”,受刺激太大,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