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回到了家把自己給重新洗的幹幹淨淨的鄭西寧并沒有如願的睡個好覺,剛剛沾到枕頭邊不久就被急促的電話鈴聲給驚的重新坐了起來。

“頭兒,出事了,你快回來嘔”電話那邊傳來一陣嘔吐的聲音,是李默。

“出什麽事情了?”鄭西寧一邊按了免提一邊迅速的拽過床邊的衣服開始往身上套。

“晚飯周明點了老于家餐館的鍋包肉跟軟炸肉,但是安傑發現味道不對,經過檢驗之後發現那是人肉。”電話裏面換了一個冷靜的聲音,是吳明達。

外賣到了之後幾個人幾乎是迫不及待的沖了上去将餐盒打開往嘴巴裏面塞東西。但是不知道為什麽,今天老于家餐館的菜味道有些怪怪的,說不出來是什麽感覺,但就是跟以前不一樣,所以醫學狂魔張瑾女士就順手給食物做了個公器私用的檢驗。

結果不檢驗不知道,一檢驗就檢驗出來問題了,那個肉不是豬肉是人肉!

“情況就是這樣,我們的工作人員已經封鎖了老于家餐館,在後廚發現了尚未做成熟食的人肉三十斤。根據老板的交代,他們餐廳每天大概會消耗掉八十斤左右的豬肉,這也就意味着受害人的遺骸已經有很大一部分是追蹤不回來了”鄭西寧在小會議室裏面敲着展示板說。

上面是從老于家餐館中拍回來的現場證據,其中三盆子已經腌制好的鮮肉跟一小碗碎肉躍于照片之上,詭異的色彩讓會議室裏面的人臉色發青。

接到李默的電話之後鄭西寧就立刻趕回了公安局,同時立刻下達了命令封鎖老于家餐館,保護現場并采集證據,現在這些就是他們的成果。

通常來說,犯罪現場的勘察對于破案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其中可能蘊藏着關于受害人跟犯罪嫌疑人的線索。但對于這件被命名為6·13碎屍案的案件來說卻并不是如此。

“很顯然,老于家餐館并不是犯罪的第一現場,我們從這裏找不出什麽太多的線索,唯一有用的只有餐館的肉制品供貨商。”鄭西寧皺着眉頭說,示意李默為大夥兒講解一下案情。

“檢驗結果出來之後我們迅速的趕到老于家餐館控制住了其老板跟員工,對後廚進行了搜索,目前于敏跟其妻子以及兩個店員都已經被帶回局裏面進行審查。”李默點點頭,開始向從休假中被召回來的警員介紹着情況。

“根據我們對這對夫妻的訊問結果和對他們鄰居的查訪可以得知,這家餐廳是一間二十四小時餐館,老板夫婦沒有孩子,所有的時間跟精力都用在店鋪上面,很少有時間離開店鋪,一般來說都是在進貨的時候。他們的店員都是外地人,跟老于家餐館的雇傭關系是包吃包住,平時也很少離開店面。”說完了這些之後,李默示意法醫張瑾。

“因為失去了外面的皮膚,也沒有內髒跟骨骼可以支持,所以對我們的檢驗工作造成了極大的麻煩,想要得出死者的具體死亡時間還需要一些時間來等待檢驗完成。”張瑾頓了頓。

如果有內髒的話,他們還可以從胃部的消化物來推斷一下死者死亡的時間,甚至有骨骼的話,他們還能從骨骼的硬度跟長短辨認死者的性別跟身高,對識別身份有所幫助。可是現在什麽都沒有,只有一堆做熟了的肉跟腌制好的肉片和一小部分沒有進行過任何處理的碎肉,就算是能夠從未經處理的生肉上面得出dna信息,可是他們又能跟誰去對照呢?沒有犯罪現場,沒有死者身份,沒有任何可以得出重要信息的證物,唯一能夠得出的結論也只有死者應該年紀不大,因為肉片的紋路非常細膩有彈性,上了年紀的人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

“可是一些常識依然能夠幫助我們進行臨時的判斷,現在的這種高溫天氣,生肉在常溫之下三四個小時就會出現蠅蛆現象,現在這些生肉明顯沒有出現異常。這一方面是經過冷藏處理,另一方面是剝離生命特征時間不長的原因。而根據我的經驗來看,這份證據應該是沒有經過冷凍的。”她扯了扯嘴角,一臉的不自在。

Advertisement

張大法醫的工作年限雖然不能跟一些老警務人員相比,可是她依然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法醫,對于屍體的認證方面稱得上是權威,但今天這起案件依然讓她的三觀受到了震撼。想到自己因為是回族的原因而逃過一劫,她簡直寒毛直豎,胃裏面也不禁開始迅速蠕動起來想要進行造反,這種心情簡直一言難盡。

比她還要心情難以言喻的是周明跟林平森他們,當時還留在局裏面的幾個人裏面吳明達因為累的不行沒起來吃飯,張瑾則是因為回族人的關系不吃豬肉而逃過了一劫。只有周明、林平森跟萬安傑三個人中招,也因為這樣,現在三個人一臉菜色的坐在這裏,肚子餓的要命也不想要吃東西,反而一個勁兒的想要往外吐!

“所以結論是被害人死亡的時間應該不會超過四十八小時,這個算是暫時性的線索。”李默接着張瑾的話說。

“但這份線索的用處不大。”鄭西寧揉了揉頻頻跳動青筋的額角補充。

“雖然死亡時間暫時被圈定在了四十八小時之內,但我們沒辦法确定死者之前是否被兇手囚禁,無法得出具體的時間線。更糟糕的是因為缺少有力的證據,我們甚至無法判斷有關死者本身的任何信息,這給我們的案件偵破帶來了極大的障礙”

回憶到此結束,鄭西寧推開車門,邁向了新的案件發生處,地處北區最繁華的南寧街的一家烤肉店。

“看來我們今天是沒辦法吃到好吃的烤肉了。”拖着明襄逛街的顧苗苗看着店面外面的那一圈兒警戒線一臉惋惜。

好不容易跟老朋友聚一下,結果看可倒好,心中的聖地出事了,還吃什麽吃?

“換一家不就行了?你什麽時候對吃的這麽執着了?”瞄了一眼那家門前停着警車的烤肉店,明襄不在意的笑了笑。

吃什麽不是吃?

“好吧,那我們去吃日料吧。”顧苗苗嘆了口氣說,轉眼之間重新打起了精神,換了個方向。

“日料?”明襄愕然。

烤肉跟日料這種口味完全迥異的食物她是怎麽聯系到一起的?不是應該換一家烤肉店嗎?

“街尾新開了一家日料店,店長是個中日混血兒,從小在日本長大,味道非常地道,而且我們這裏靠海,食材也新鮮”顧苗苗倒是沒在意明襄的驚訝,滔滔不絕的跟她介紹着關于那家日料店的信息。

對于一個美食家來說,善于挖掘美食才是最重要的,就她的觀感來看,這家日料店的味道真的是很正宗了,跟她在日本旅行的時候吃到的味道很接近。

“你這次回來真的不打算走了?”點好了菜,坐好之後,顧苗苗問好友。

“不打算走了。家裏挺好的,至少在空氣上面。”明襄聳聳肩說。

才回來幾天的功夫,她就已經不習慣在出門的時候戴口罩了,這真是讓人心情愉悅的一件事情。

“那可真是可惜,你馬上就要升職加薪了呢。”顧苗苗一臉惋惜。

給那家醫院做牛做馬了好幾年總算是要熬出頭了,結果就在很辭職了,她真是覺得好友這個決定不太明智。不過這是明襄的事情,她也不好幹涉別人的生活。

“沒什麽可惜的,工作還是要看環境,心情不好的話我怕得抑郁症。”明襄笑了起來。

這幾年她一直處在一個非常不安定的心态當中,對于父母的失蹤跟宋逸民的糾纏等各種糟心事情頗有一種心力交瘁的感覺,現在回到熟悉的家鄉,擺脫了一個麻煩心情不知道放松了多少。她真的是一點兒都不後悔自己辭掉了那份前途遠大的工作。

“那你對新的工作有什麽打算?”顧苗苗給自己嘴巴裏面塞了一只壽司,眯起了眼睛。

身為從小到大的發小,她對明襄還是挺了解的,自己的姐妹是個學霸,還是個大學霸這種事情她向來接收良好,這麽一個優秀的人士放在他們這裏還是有些屈才了,即使是已經升級為直轄市,但濱城跟帝都魔都跟花都這種超線大城市還是有距離的,那裏才是明襄發揮自己才華的最好地方。

“想找個不是那麽匆忙的工作。”明襄也給自己塞了一只壽司。“你知道我在帝都的時候忙的要死,生活節奏快的都快要變成陀螺了,實在是不想要再次重複一次過往的經歷。”

暫時考慮先找個工作避免無所事事,然後等待市裏面的警局招聘。這是她的打算。

“不是那麽匆忙的?”顧苗苗咬着筷子想了想,“你要不要考慮一下公務員?做文書工作的話應該比一線要輕松一些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