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換柬

殷璧越幾乎忘了還有‘光環小助手’這玩意。

自從在滄涯地牢裏用過一次之後就再沒出現,似乎是要達成特定的條件才能觸發。

唯一的一次用戶體驗也不怎麽樣,他只能在無形力量的牽引下做出表情和動作。

洛明川已重新看過來,打量着他。

殷璧越默默咬牙……

“我們到岘港了!”

段崇軒興奮的高喊一聲,放下車簾,探回身子,“四師兄,我們要渡海了!”

車裏尬尴的氣氛頃刻蕩然無存。

殷璧越微微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

否否否!還用個毛! !

‘叮——您已放棄使用光環小助手。溫馨提示,您還剩兩次使用機會。小助手,好朋友,解決生活難題好幫手。’

不!如果可以,我一次也不想用!

殷璧越看着話唠的興奮臉,覺得很不能懂,為什麽平時很正常的一個人(并沒有),一出門派就像打了雞血一樣異常亢奮。

居然能保持一個姿勢看外面那麽久?

真的很好看麽?

這時車夫長籲一聲,馬車停了下來,笑道,“幾位爺,岘港到了!”

Advertisement

段崇軒率先跳下車,拍了一錠銀子在車夫手上。

車夫很為難,“爺,找不開啊。”

段話唠豪邁的一揮手,“不找了!”

立刻迫不及待的大步朝前走去。

殷璧越一下車就看見話唠歡脫的背影,心想如果這貨有尾巴,一定正飛快的搖着。

真……丢人。

幸好沒穿滄涯山的道袍。幸好臉上沒寫‘劍聖弟子’。

洛明川最後下車,對車夫道了聲多謝。才跟在殷璧越身後向前走去。

濕鹹的海風撲面而來。

岘港是西大陸南邊的第一大港口,每日往來熙攘,有上百艘海船抛錨入港或揚帆起航。

從日出到日落,時刻都是人聲鼎沸的模樣。入夜之後,港口燈塔照耀着波濤暗湧的海面,也照亮等待遠方歸船的人們的面容。

此時不過黃昏,殘陽的餘晖為大海鍍上萬丈金光。遠遠可望見海天交接的細線,盤旋不去的幾只海鳥,也被晚霞染成赤金色。

眼前驚濤拍岸,波瀾壯闊。

天盡頭烈焰翻卷,吞天噬地。

段崇軒站在碼頭遙望,衣袂臨風,眼神明亮。

殷璧越幾乎可以腦補他的內心OS:

馬上就要坐船了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什麽鬼。

比起即将到來的漫長的海上旅程,前一段路幾乎算不了什麽。如果不出意外,他們要在海上航行一個半月,最終在南大陸的白鯨港上岸,再往葉城去。

殷璧越想到話唠很可能這輩子都不想再坐船了,不禁為他感到惋惜。

碼頭一如既往的熱鬧,吆喝聲,招呼聲,船夫搬貨的號子聲交雜成一片。

全碼頭最氣勢恢宏、足有四層的九桅大船上,一位褐衣短打的中年漢子站在甲班上,指揮着船夫往下卸貨。那人聲如洪鐘,目露精光,一身氣息不似凡人。

殷璧越凝神看去,發現對方是個伐髓期的修行者。大抵是這碼頭最大船隊的領頭人。

洛明川顯然與他想到一處了。運起真元,一個縱身,輕巧的落在四丈高的大船。引得船上搬貨的衆人一聲驚呼,慌忙散開,好奇又恭謹的打量着他。

船隊首領迎上來,客氣的招呼。

殷璧越遠遠望見洛明川與那人說了幾句話,那人原本很是熱情,後來卻面露苦笑的解釋起來。洛明川仍是拱手道了謝,才縱身下船向他們走過來。

殷璧越心下詫異,往常不管是哪種船隊,都很樂意搭載修行者。雖說裝備精良的海船配有威力巨大的火炮,但修者出手更為靈活,在遇到海獸或海盜時,也會多一份助力。

況且洛明川帶着滄涯山的玉牌,按理說應極受歡迎才是。

很快他就明白了,洛明川無奈道,“船家說近幾日浮空海上突發小範圍海獸潮,四天前出發的船直到昨日才傳回殘缺的訊息,恐怕是兇多吉少,近十天都不再行船了。”

段崇軒望着海面,神色不變,似乎并不擔心。

殷璧越暗驚,按照往年浮空海上海獸潮的規律,應該是八月下旬,如今不過五月,實在是違反常理。

現在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在岘港邊的峵城住下,等十天之後發船。或者就此改道,折返回去,穿過最西邊與南大陸相接的雪原。

很顯然,前者更明智些。

但是殷璧越突然發現,或許還有第三條路?

白色燈塔下站着一位紅襖小童,神色懵懂,雙垂髫髻上纏着的紅色綢帶在海風中飛揚。

正是幾月前殷璧越入學府時的引路童子。

小童也看見了他們,露出欣喜的笑意,一路小跑過來。

對殷璧越笑道,“先生說的果然沒錯,師兄當真在這裏。”

洛明川沒見過童子,神色微驚。但随即猜到了‘先生’的身份。

小童從袖裏拿出三張被疊的四四方方的薄紙,“先生說,三位過海恐有不便,遣我來為三位師兄送柬。”

說罷一一遞到他們三人手中。

洛明川雙手接過,“勞煩替我等謝過先生。”

長者賜,不可辭。

何況是掌院先生所賜。

“乘風破浪,登山折花。特以此柬,以壯行色。行不宜遲,遲則生變。掌院先生敬上。”

殷璧越看着雪浪宣上端正的臺閣體,熟悉的紅色印章印泥微凸。

好似無論世間哪裏,都在先生的掌握之中。

這就是亞聖的神通?

這種認知讓殷璧越感到不安。

難道世上其他五位亞聖,每個都像先生一樣的無所不知?

段崇軒問道,“這柬會通向哪裏?”

“先生說是葉城城北外。”

殷璧越暗暗點頭。

葉城城北外是一片人跡罕至的荒山,沒有危險又不會引人注意。離重明山也很近。

小童正準備行禮告辭,卻像突然想起什麽似的,轉向段崇軒,“先生還問,令尊可好?”

段崇軒一怔,随即氣也不喘的答,

“很好,身康體健精神足,馬場能不喘氣的騎十圈,射箭還和二十年前一樣準。每天要吃四大碗南洲玉粟,夜食與糕點更是從沒斷過,多謝先生惦念。”

小童聽得仔細,聽完也沒再問,對他們三人行了一禮,身影憑空消失在港口。

殷璧越覺得很奇怪,先生問的奇怪,話唠答的也奇怪。

能勞先生問一句,段崇軒的爹必定不是普通人。這點他早就猜想過,甚至連話唠是劍聖私生子這種大逆不道的腦洞都開過。

但若不凡,為何連吃幾碗飯都要提上一句?

除非,先生問的意思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二十年前……你多大?還記得……”

還記得當年令尊射箭的英姿?

段崇軒理所應當道,“自然都是編的!三年連封信都沒有,誰知道他好不好。”

……殷璧越再次無言以對。

殷璧越看着三人手中的柬,一式三份,一模一樣。

他試着凝神去解上面構成印章的線條,立刻感到神識如針紮般刺痛一瞬。

果然,還是太勉強。如此看來,沒有其他辦法了。

他将自己的柬遞給洛明川,

“我們換。”

段崇軒詫異問道,“四師兄,這是怎麽了?”

洛明川亦是不解,“師弟?”

沒有解釋,也沒有理由。

少年沉默的伸着手,似乎對方不接就決不罷休一般。

海風呼嘯,吹起他戴着的兜帽,露出眉眼間的堅持固執。

三千白發襯在墨色披風上,顯得愈發刺眼。

他再次重複了一遍自己的話,海浪與風聲都不能動搖分毫,“我們換。”

“……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