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女娲篇
驚鴻仙子聞聽警幻仙子竟讓绛珠仙子去下凡還所謂的甘露之惠,頓時氣得仰倒,顧不得理會其餘,徑自飛升前往女娲娘娘清修之處。她們這一處素歸女娲娘娘掌管,娘娘座下,只論靈性慧根,并不以修行時間長短排輩論資,故而極為寧靜祥和。其中,绛珠仙子绛珠更因其溫文和善,靈氣逼人,深得女娲娘娘喜愛。只是這绛珠年紀甚小,涉世未深,本性寬厚,并不通俗世紛擾,竟是能夠輕易被謊騙了去,女娲娘娘思忖再三,将其植于天河之邊,吸取日月精華,聆聽風雨之音,自然能夠修成正果。奈何打理宮殿的仙童神瑛侍者見之心喜,動了凡俗之念,竟私自澆灌甘露,使其提早修成女體。這看似幫了绛珠,實則卻害了她,造就了天生的不足,倒是神瑛欠了绛珠極大的因果。女娲娘娘清修之前,念及绛珠天生不俗,為人又厚道,天然純澈,方令得意弟子驚鴻仙子代為教導一二。誰知那警幻竟心生惡念,趁自己一不留神,诓了绛珠下凡,只為了陪那個神瑛蠢物,真真氣煞人也。
警幻此時并不知道驚鴻已然知曉自己心機,正忙着安排神瑛下凡之事。既是下凡造歷幻緣,又有那石頭牽絆,必然生于富貴之家,盡享人世繁華,只是到底也得受些委屈。倘若一個不留神,安排出了纰漏,讓神瑛吃到苦頭,可是萬萬不能。至于那绛珠,本性蠢笨,誰料竟能得到女娲娘娘青眼,竟是越過了自己,叫她如何咽得下這口氣。更何況修道這事,最是講究六根清淨,若是未得眼清目明,被七情六欲所困,便難以得道,縱是驚鴻仙子親至,也無法再度绛珠,與自己一争長短。不過在此之前,驚鴻那裏必得好生料理,免得露出風聲,壞了自己的打算。
警幻看了看手中的冊子,一一修改了衆人命運,警幻不管不顧,打亂了天道循環,終是達成了目的。接着,又吩咐找來一僧一道,細細交割清楚,方才松了口氣。忽的一陣聲響,卻是牡丹仙子來報,驚鴻竟是不知所蹤。警幻心中有鬼,一驚一乍之間,慌忙掐指算來,竟是難尋驚鴻行蹤。警幻愈發慌亂,唯恐驚鴻擾亂自己的計劃,急急派人尋找驚鴻仙子。
驚鴻仙子欲往碧霞宮尋找女娲,奈何路途遙遠,縱使根底不錯,亦不能一日千裏,轉瞬便至。又恐自己行蹤暴露,警幻尋得自己,徒惹事端,只得隐藏行蹤,不時休息一番,方才繼續趕路。
直到日落西山,晚霞滿天,驚鴻仙子方才到了碧霄宮。她微微打理了一下自己,得到仙童通報允許,便急急進入主殿,盈盈拜倒,娓娓道來。女娲聽得驚鴻泣訴,不由皺起了眉頭。這神瑛侍者本是小仙,她自是全不在意,只隐約記得是個打理宮殿的仙童罷了。卻不想,這神瑛侍者膽大包天,私自澆灌甘露,更是趁自己不曾騰出手來懲戒一二,凡心炙熱,妄動邪念,本就該剔除仙骨,奪去根基。誰料警幻竟是徇私,隐瞞不報,又助其下凡,實是可惡之至。
“警幻可知你到了這裏?”女娲最恨有人心術不正,欺瞞自己,不過警幻到底也是她座下弟子之一,雖不若驚鴻绛珠得其歡心,亦不會僅憑驚鴻一面之詞,就貿貿然處置于她。雖心中有幾分相信,也有幾分失望,卻并不說破,反是追問驚鴻其中細節。“回禀師傅,弟子不知,不過這一時半刻警幻恐怕并不能夠找到弟子。”驚鴻恭恭敬敬地答道。女娲微微思忖了半刻,便道:“既如此,本座先行回去。驚鴻,你且往凡間走一遭,瞧瞧绛珠如今究竟如何?” 驚鴻點頭稱是,複又盈盈一拜,繼而飛落凡間。她本就修為極高,自是遠勝于一幹仙童等人,不消多時,便完成了師命,其中種種,不一而足。
卻說那頭,警幻聽聞驚鴻竟是往碧霄宮而去,登時大驚。慌忙思考如何應付女娲娘娘追問,卻聽到了鸾鳳鳴叫,竟是女娲娘娘回來了。警幻仙子不由大吃一驚,要知道女娲娘娘清修,本是兩月為期。這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她自是料到此節,行事方如此大膽。否則一旦女娲娘娘回宮,問起绛珠來,她必然無言以對,難以交代。雖說如此,警幻不顧內心千頭萬緒,面上卻是半點不顯,吩咐宮中仙童仙姑列隊相迎。
女娲看着警幻帶領着一幹仙童仙姑拜倒,不露聲色,眼波一轉,并無绛珠身影,心中一突,面上卻并無二致。警幻微微擡頭一瞥,但見女娲身後并無驚鴻,稍稍放下心來。如此看來,只需言明绛珠去凡間歷劫,修行正道,自然能夠勉強應付,不必過于憂心,便于低頭之際略略斂眉,将心機盡數遮掩起來。
女娲本就關注警幻,見此情形,心中失望不已,只好淡淡問道:“怎麽不見绛珠等人?”旁的仙子并不答話,雙眼齊齊看向了警幻仙子。警幻急忙出列,低頭拜倒,恭敬回道:“啓禀娘娘,绛珠前去下凡歷劫,為證大道。”“本座不是将绛珠交給了驚鴻教導,怎麽又下凡去了?驚鴻又在何處?”女娲略微皺眉,眉間露出一絲不悅。“娘娘,绛珠她一向心性純澈,想必是知道了什麽,方才如此打算。弟子眼見绛珠一片癡心求道,不忍拂逆,方才允了。至于驚鴻師姐現在何處,是否知曉绛珠心思,弟子不知。”警幻娓娓道來,神情很是溫柔和善。“此話倒也不錯,你有心了。”女娲點了點頭,心下卻褪去了最後一絲僥幸,明白驚鴻所言非虛,這警幻分明是犯了嫉妒之罪,終究留不得了。
警幻心下一喜,忙收斂了表情,不露絲毫破綻。“本座近日清修,忽覺宮中人多事雜,難免發生偷奸耍滑之事。今兒機緣巧合,索性料理一番,也趁機擇出有慧根靈性之人,好生教導一二。警幻,你且一一對照這冊上的名單,喚來給我看看。”女娲此話一出,仙童仙姑紛紛大喜,他們素來兢兢業業,不敢怠慢修行,如今竟有了如此良機,真真千載難逢。惟有警幻心中大急,如今不在冊上的,惟有神瑛一人。她先前并未禀報神瑛亦下凡歷劫,此時再說,豈能不令旁人生疑。
只是女娲娘娘的命令,警幻不敢違背,只得依命而行。“神瑛侍者為何不在?”女娲眉頭一皺,目光鎖住警幻。“娘娘容禀,原是弟子一時疏忽。神瑛侍者勤懇努力,幾日前也下凡修行,了結因果去了,因此并不在此。”警幻本就憐惜神瑛侍者,相貌不俗,心地純正,又是難得溫柔和順的性子,難免添了親近之意,心下更是藏了一段柔情,溫情眷戀。恰逢女娲娘娘見責,自是急忙替神瑛分解。
“如此說來,倒是有心,前程可期。”女娲神色不變,只是眼睛裏寒光閃過,她已從警幻眉目上瞧見幾分。警幻居然私藏傾慕之心,敗壞她的門風,心下更添惱怒之意。“娘娘,這神瑛侍者的慧根确實不凡。”警幻再度回答道。
回禀娘娘,驚鴻求見。”一個仙童進入正殿,恭敬回禀。警幻自是心虛,卻是有些穩不住了,女娲冷冷瞥了警幻一眼,複宣驚鴻進殿。驚鴻行色匆匆,臉色卻極為不妙,見了師尊,納頭便拜。待驚鴻拜過,女娲似笑非笑地看向警幻,方才慢條斯理道:“驚鴻,你為何姍姍來遲?”語氣不怒自威。“娘娘容禀。”驚鴻擡起頭來,直直望向警幻,絲毫不避,只把警幻看得心虛,方才将凡間過往慢慢道來,末了,早已臉色鐵青,氣憤不已。
女娲聞聽這警幻不僅因私心嫉妒要害了绛珠,更為了區區神瑛侍者,改了凡間一幹人等的命運,登時大怒。複又掐指一算,這天道果然被更改得面目全非,天道循環更是崩壞不堪,實是修道大忌。且說那姑蘇林家,幾代家風清正,素以仁義傳家,早已抹去當初赫赫戰功犯下的殺戒,因此那林氏夫婦命中注定,有兩兒一女送終,富貴雙全,享盡榮華。如今竟是要膝下唯有一女绛珠,夫妻亦是早亡。再說甄士隐一家,素日集善行德,雖然注定波折磨難,但是骨肉團圓,後福不淺。然而,這一家竟是被警幻私心作祟,改了命運,最終家破人亡,天各一方,令人嗟嘆不已。凡此種種,竟是不勝其數。
女娲再忍不住心中怒火,廣袖一掃,面前茶水點心便撒了一地。警幻見此,心中忐忑,跪倒在地,口中不住地分辯,最後竟是扯出補天之石的一段公案,以作遮掩。女娲聽罷,眸色愈深,極為犀利的瞪了警幻一眼,聲音極冷:“警幻,我原是念你根基不錯,修為亦可,方才如此倚重于你。不料你如此不長進,違背修行之道。嫉妒謀害绛珠,此罪一也。與那神瑛有了私情,凡心深重此罪二也。私自助其下凡,擅改天道,此罪三也。如今罪證确鑿,卻在我面前強辯,又犯了口舌之忌。就算那頑石乃是我當年所煉,我有豈能不知其命,又豈能沒有安排?現今你仍是不思悔改,竟是叫我如何容你!”語氣愈發憤怒,最後竟是聲色俱厲,威嚴無雙。
一衆仙人見女娲大怒,氣勢天成,急急跪下,不敢擡起頭來。良久,方聽到上首女娲長嘆一聲,緩緩道:“警幻,念你服侍多年,我便暫且饒你一命,只奪去你的仙骨根基,貶入紅塵再入輪回。不過,天道循環,報應不爽,你自也難逃此劫。驚鴻,你且将警幻魂魄拘到賈府二房趙姨娘身上。警幻,你既改了衆人命數,就得循規蹈矩,如若不然,我亦不能輕饒,自有法子讓你永世不得超生。”随即,女娲不顧警幻哭泣求饒,命驚鴻帶了警幻去,再不看警幻一眼。同時,命驚鴻此行取回那五色石,并銷了神瑛的仙籍,打入凡塵。
Advertisement
“度厄。”女娲又點了一女仙上前。“你前去廢了那一僧一道的根基。修行之人不求善積德,反倒助纣為虐,壞人命數,着實可惡。”“弟子領命。”待女娲吩咐完畢,度厄恭敬作答,轉身離去。她心下自是不屑警幻所為,竟因為六根不淨,犯了諸多大忌,如今得此因果,也是自作孽不可活。“等等。”女娲思索片刻,又叫住了度厄,添上一句,“他們二人既以他人凄苦為樂,僅是如此處罰,難免太過輕率。那就讓他們二人終生苦役,直到償清罪孽罷了。”度厄點頭稱是,立刻去辦。
“離情,你速去因果司,恢複衆人命數,遲則生變。”女娲複又思索一二,如此吩咐,方才揭過此事不提。離情也跟度厄一般想法,難免對警幻心生不滿,當即着手前去料理此事。又恐命數雖已更改,但終究難料此中變故,便一一托夢于林家,甄士隐家一幹人,助其脫離噩運。
天道既複,因果報應亦是不爽。林海夫婦一生順遂富貴,子孫有為,绛珠也一生順遂無憂,林家得以延續百年,鐘鳴鼎食,不一而足。甄士隐一家到底求得了平安喜樂,後繼有人。至于所謂四大家族,薛家但憑錢財方得以延續威風,自是很快敗落,薛家獨子薛蟠欺男霸女,無惡不作,被判了斬刑;薛寶釵未能成就金玉良緣,只配了個五品官員的庶子,婚後倒也相敬如賓,只可惜産子時候熱毒發作,留下一子,便撒手西歸。那史家,倒是四大家族唯一落得平安的家族,前途尚可。唯有大房遺孤史湘雲因口舌得罪了公婆小姑,與衛若蘭生了嫌隙。後來自恃身份高貴,不肯奉行孝道,服侍卧病的婆母,被衛若蘭所厭棄,拘禁于佛堂之中。
至于王家,賈家一幹人等,惟有賈赦一房留得性命。賈琏到底休了膽大妄為的王熙鳳,倒從劉姥姥那裏接回了巧姐兒,一家人返回了金陵。其餘各人,自是應了自身的的因果,流放的流放,處斬的處斬,無不大快人心,最後卻大廈傾覆,風流雲散。至于神瑛,受了驚吓,終身不舉,做了更夫,最後窮困潦倒而死,以償其風流罪孽。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