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17)

聽從那爸的。

現在又不是舊社會了,你想想誰心裏平衡。

這事我也告訴過你爸,可惜我跟天哥相處時間畢竟很短,你爸也沒有相信。

而這次錢成成了漏網之魚,再加上你爸出事了。

他還記着當年的仇恨,就想整治一下你這個唯一的兒子,但你一個小孩子能有什麽好整治的?這不就強加到我頭上了,誰讓我養着你們呢?

話說到這份上,我索性就全告訴你。

我為什麽要辭職?還不是公司的新老板就是他,他為了讓咱們沒錢沒活路,在我上班的時候,不斷的讓我的上級和同事,處處為難,處處作對。

我一氣之下就說出辭職的話來,你猜他怎麽說?”

向桀最是喜歡聽別人誇他爸爸,一直認為爸爸是天下間最棒的人,這時一聽這錢成是羨慕嫉妒恨他爸爸,才這樣做的,立刻就完全相信了齊昭格的話。

于是,很配合的問道,“他說這是老子的地盤,就是你辭了這份工作,只要在尚都市,就別想找到別的?”

“錯,他當時很恭敬的說道,六小姐帶着孩子很辛苦,即使老王爺不在了,六小姐始終是六小姐,弟兄們怎麽能讓您吃這種苦,受這種罪的?”

齊昭格說完就一副大家都懂得的表情,看着向桀。

=============

感謝夜下幻想,唐天寒打賞的平安符。

好吧,今天我又偷懶了……

067章齊家村

向桀立刻了解的點點頭,這分明是他方才說逼着他們找不到工作的意思,确愣是要說成是怕什麽六小姐吃苦。

這錢成果真是笑面虎,兩面派,當面笑臉背後給一刀的。

他在心中暗暗告訴自己,看來以後一定要警惕這樣的人,免得被騙了去。

齊昭格看着他陷入沉思之中,就知道這孩子再次相信了她的說法,九分真一份假,果然是最能騙人的。

齊昭格就接着說道,“咱們現在可是虎落平陽被犬欺,這樣的小人還是躲着點的好。尚都市咱們呆不下去,就去你老齊叔在的齊家村,

那裏都是齊姓人家,咱們去了那裏,也好有個照應。”

向桀點頭,“你就放心吧,咱們也就再委屈幾年,等我長大了,管教那起子小人好看。”

齊昭格看着他臉上憤恨的表情,頓時松下一口氣。

為了對付錢成那些人,她一定要将自己和孩子們從頭武裝到腳,這次管教自己人誰也不受傷害。

齊昭格帶着孩子們吃完飯,略作休息之後,就繼續上路。

由于解決了兩件大事,齊昭格心中輕松無比,就跟孩子們說笑起來。

齊昭格和小桀保密工作做的比較好,小琪、小胖和小音三個孩子沒有感受到方才車上的凝重,一時間車內歡聲笑語不斷。

路上的時候,齊昭格将自己老家的情況簡單的說了說。

齊昭格的老家位于h市的東王村,這就是那個戰亂年代,齊昭格的奶奶用一副扁擔挑着兩個筐,靠着一雙小腳,從齊家村出來後走到的地方。

兩個筐裏,一筐裝着糧食,另一個裏邊是兩個年幼的兒子。一個是不到四周的長子齊憲智,一個是剛滿周歲的次子齊憲海。

那裏距離京郊的齊家村有多遠,她不是太清楚,也不知道靠走路需要走多久。

她只知道現在上了高速,開車跑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能到。

一個寡婦帶着兩個兒子來到異鄉,日子多麽不好過是可想而知的。慶幸的是,齊奶奶除了帶來的路上吃剩下的十幾斤糧食,由于家中曾是地主的關系,手裏還有點家底。

所以這一家三口,倒也活了下來。這才有齊昭格以後的兄弟姐妹。

老大齊憲智,是典型的農民,在東王村娶了當地的姑娘王小花。這才算是真正融入進村子裏,自此過着穩定的生活。

次子齊憲海,在十六歲時就當了兵,一直在外邊打仗。慶幸的是,他跟對了隊伍。成了勝利者。

不幸的是,上了戰場沒幾年的時間就在戰場上負傷,被鋸掉一條腿,被迫退伍回到農村。

斷了腿就不能做農活,雖說這拿過獎章的軍人是比較好聽,但是誰也不能依靠一塊獎章生活。

大叔也就跟着齊奶奶生活。打起了光棍。

齊憲智和王小花生有兩子四女,分別是長子齊昭軍,長女齊昭珍。次女齊昭梅,三女齊昭雪,四子齊昭龍,幼女齊昭格。

六兄妹年齡差距比較大,尤其是齊昭格跟大哥相差二十多歲。

大叔沒有結婚也就沒有子女。所以在齊昭軍生下來剛滿三個月的時候,就被奶奶做主抱過來。放到大叔膝下撫養。

齊昭格的娘王小花當時就氣急,但有丈夫的阻攔,雖然她跟婆婆鬧了幾次都無果而終。最後只抗争到齊昭軍由奶奶和大叔撫養,但是不能改口,只能叫齊憲海大叔,而叫他們爹娘。

但是,至此王小花也跟大兒子生疏起來,甚至不願意見他。

在農村兒子是很重要的,之後在王小花接連生了三個閨女之後,對偏心的婆婆更加氣恨。

最後終于生下齊昭龍,王小花對小兒子是如寶如珠,真真的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摔了。

七年之後,王小花再次生了體弱多病的齊昭格。

家裏哪裏有錢,總讓一個賠錢貨的閨女花,王小花想着這些錢怎麽如讓兒子花了有用。

老二家裏不是沒孩子麽?沒道理只要她的兒子,而不要女兒吧,哪裏有總占便宜的好事。于是,就趁着婆婆出門趕集,王小花就愣是将自己的親生女兒,硬塞到老實巴交的老二齊憲海手中。

甚至揚言,你要是不養,就扔尿桶悶死,反正她是不養了。

齊奶奶趕集回家,就看到了襁褓中的齊昭格,當時她手中拿着的就是一塊方格格的布料,于是就将孩子取名齊昭格。

當時,齊昭格的大哥齊昭軍已經娶妻,奶奶畢竟年紀大了,照顧不了這麽小的孩子。

于是本着一只羊是放,一群羊也是放的原則,齊昭格就被交給剛生完長子不久的大嫂王芳華照顧。

所以,齊昭格是由自己的大哥大嫂帶大的,她更是視自己大嫂如半母。

大哥大嫂也一直将她當親生女兒一樣對待,供她讀書上大學。

在那時的農村誰家兒子多,才不會被欺負,于是齊奶奶選了一塊多子多孫的墓地。

雖然那時已有計劃生育,但是超生是常态,大哥大嫂共生了四個兒子,長子齊尚京,次子齊尚青,三子齊尚文,四子齊尚武。

大叔齊憲海在戰場上受傷,國家為了照顧大叔,分給齊昭軍一份鐵路職工的工作,即使是因為齊昭軍的超生也沒有被撤職。

但是,養活這麽多的孩子,上一世齊家貧困可想而知。

比齊昭格大幾個月的齊尚京,兩人年紀相仿,小時感情很好。

他在初中畢業之後,因為成績不好,上了職高。畢業之後就一直留在家中,前世的時候,就一直在一些鄉鎮小企業中打零工。

而這一世由于齊昭格在大二時賭石賺了一筆錢,起初是害怕家人說來路不正,就以各種借口給了齊尚京二十萬,自助他自己創業。

齊尚京也是自己開了一家造紙廠,據說生意做的紅紅火火。

齊尚青初中畢業之後,就上了中專之後是大專,靠着齊昭軍以前所帶的一個大學生實習徒弟,進了h市火車站工作。

齊尚文今年剛剛參加完高考,而齊尚武則是剛升入高中。

這一世,齊昭格的變化很大,齊家的變化也很大。

日子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也成了村中有名的富戶,再也不是那個窮的連給兒子娶媳婦都娶不起的人家。

尚都市出發後第三天夜裏,齊昭格一行人摸黑到了東王村附近。

==========

不好意思,今天都忙暈頭了,早上上傳了忘記在後臺點發布了,這才發現。

俺是上班族,這兩天還得加班,加上身體不舒服,寫的有點少,明天會盡量多寫一些的。

068章家人

求正版訂閱,求粉紅

===============

“喂,齊昭格你不會笨的連家都找不到了吧。”坐在副駕駛位上的向桀,涼涼說道。

因為他們已經在附近,來來回回轉了三四圈了。

齊昭格三年多沒有回家,這次回來謊言版就是直接從國外坐飛機回來後,從尚都市接了向桀和小琪,小胖三個孩子,回家。

而她回來之前是沒有告訴過家人的,明面上的說法是要給家人一個驚喜。

其真實原因則是,如果她要是提前告訴的話,尤其是大嫂和大叔,那一天要問上十幾遍的,從坐哪趟飛機,哪個機場,什麽時間到達,怎麽回家,等等等等,事無巨細都要一一問道。

謊話是有漏洞的,最怕的就是仔細,那樣就非常容易拆穿。

三年沒有回家,變化是巨大的。

比如東王村是挨着國道和鐵路線的,想要進入村莊,就要在沒有火車通行的時候,直接越過鐵軌就行。

現如今附近挨着鐵路的村子,都在鐵軌下方的挖成可供通行的橋洞。

現在夜裏天黑,所有的村莊都是一個摸樣,橋洞也一樣,這就造成齊昭格就找不到家的情況。

來接人的是大哥家的老三齊尚文,身高已經從三年前的一米六猛蹿到現在的一米八,濃眉大眼,白白淨淨,穿着白色的t恤,黑色的七分褲,旁邊是一輛破舊的自行車。

但這毫不影響,他酷酷的站在那裏。

齊昭格眼眶一下子就紅了。

齊尚文最是懂事,模樣還是前世的模樣,只是前世時齊昭格讀大學花費不小,後來大叔生病。總之家裏債務累累。正是齊尚京在村子裏可謂是大齡男青年,好不容易有願意的姑娘,,女方卻要三萬的彩禮,男方還必須有五間的新房。

當時,他們一家才擠在五間房子裏。

齊尚文什麽話都沒有說,在高考前夕,毅然決然去了南方打工……

齊昭格立刻推開車門下車,“高考怎麽樣。”

這就是家人,即使是分別幾年。再見面仍舊沒有生疏的感覺。

齊尚文看着矮了自己一頭,一下車劈頭蓋臉就問話的小姑,一臉恨鐵不成鋼的樣子。仿佛他考不好就要被揍似的。

齊尚文就痞痞的笑道,“哇,小姑,你可是越變越漂亮了,願嘛爸媽整天的念叨你。我也想死你了。”

齊昭格狠狠的拍下放到自己肩膀上的爪子,“正經點,問你話呢?高考怎麽樣了。”

齊尚文摸着被打紅的手,“小姑也太不體貼人了,大老遠的從國外回來,一上來就問這種問題。不過。你就放心吧,一本是沒有問題的。那小姑,咱們要不要回去說啊。爸媽都等着呢。”

說着就朝齊昭格的身後擺擺手,對着想要下車的男孩說道,“你就是小桀吧,不要下車了,咱們這就回家。”

齊昭格放下心來。雖然她早已知道現在家中經濟情況早不是前世可比,齊尚文也不會出現辍學的情況。但是沒有親耳聽到,始終是不放心。

她就拍了他一巴掌,“臭小子,那你還這麽多話,還不趕緊回去。”

齊尚文幽怨的看了一眼扭頭去開車的齊昭格,這個話題還不是你先提起的,随即也登上破車子,在前邊帶路。

大哥大嫂站在巷子口伸長了腦袋朝前看,看到齊尚文身後的車,高興的說着,“到了,到了,終于到了。”

大嫂一手拉着她的手,一手輕輕的拍着她的胳膊,“你這孩子,你這孩子,回來也不早說……”

說着,說着就掉起淚來。

早就已經不再流淚的齊昭格,此時眼中的水要不錢似的往下掉。

而她的身後也傳來哇哇的哭聲,是小音。

大哥就拉過大嫂說道,“看看你,孩子回來不是好事麽,哭什麽,弄得大人孩子都跟着哭。昭格走帶着孩子們快回去看看,叔還在屋裏等着呢。”

兩人就收了淚水,齊昭格從向桀的懷裏接過小音邊哄着,邊向家裏走去。

女兒果然是媽媽的小棉襖。

大嫂走在齊昭格的身邊,不停的誇着小音長的好。

大哥跟在後邊,笨拙的招呼向桀三個孩子。

齊尚文則是将自己的破車子丢在一邊,負責将那輛越野車通過狹小的巷子,開進家中自行搭建的車庫中。

所有人就聚到大叔的房間中。

大叔最是疼孩子,雖然腿不方便,但是在齊昭格和齊尚京兄弟會走之後,都是由大叔照顧的。

所以姑侄幾個,最是跟大叔親近。

齊昭格就坐在大叔的身邊,一一介紹四個孩子。

四個孩子就非常有禮貌的跟長輩們問好,直引得大叔連連說好,城市的孩子就是有禮貌。

大嫂更是拉着向桀,“這孩子太好了,比小姑娘都好看,長大肯定不愁娶媳婦,絕對是帥小夥。”

從來不愛跟人接觸的小桀,立刻弄了個大紅臉,面對這樣的熱情也有些手足無措起來。

在一邊幸災樂禍的小琪,就同樣被大嫂拉過去,一句句的誇着漂亮,像電影明星。

逃過一劫的向桀松了一口氣,

小琪不但被誇成一朵花,還被說是比大明星都長的好看,不但沒有尴尬,卻是仿佛找到人生知己一樣的高興,“真的麽?我真的比明星還好看。”

大嫂就心裏嘀咕起來,這孩子還真是實誠,不過這樣也好,昭格也省心。

齊尚文還在一趟趟的向屋裏搬着,齊昭格帶回來的禮物。

齊昭格就一一打開袋子,“叔,這是給您買的輪椅,比以前的那個舒服多了。還有一個按摩沙發,太大了帶不回來,過幾天就能給運來了……這裏還有一些補品和特産……這是給大哥和大嫂買的衣服……還有尚京四兄弟的……”

大嫂拿着一串白色的珍珠項鏈。“你這孩子真真是浪費錢,買這個帶不了……”

齊尚文拆開裝最新型筆記本電腦的包裝,頭也不擡的說道,“媽,你以後也是有錢人家了,也該打扮打扮好吧,這樣弟兄們帶您出去才有面子,好麽?”

說完換來大嫂的一陣笑罵,他也不在意,就朝着自來熟的坐到他旁邊。一臉興奮的看着電腦的小胖說道,“等會兒,哥哥教你玩游戲。”

小胖一雙小眼睛就閃閃亮起來。

齊尚文名字中帶着文。性子卻是一點都不文靜,愛打愛鬧愛玩。

齊尚武則正好相反,性子文靜的像個小姑娘,此時他正擺弄着小姑送給他的諾基亞最新款手機。

齊昭格拍着快要睡着的小音,她睡的本來就早。加上見了這麽多人,興奮過後這會兒已經迷糊起來。

大嫂看到這種情形,就起身給他們收拾屋子。

齊家舊房早在兩年前就拆掉,如今是八間宅基地的地方,蓋了兩層的樓房,即使加上齊昭格和四個孩子也絕對寬敞。

由于齊昭格回來的突然。一些被褥沒來得及收拾,加上有的屋子長久不住人比較潮,今晚大家只能擠一擠。

齊昭格和小琪帶着小音住到一間。齊尚京出門在外,小桀就住了他的房間,小胖則是跟着志趣相投的齊尚文一塊住。

孩子們一個個洗澡收拾幹淨之後,幾天的路途,就感到深深的疲憊。躺到床上就睡着了。

齊昭格洗好出來,邊擦着頭發。邊坐到正等着她的大嫂旁邊。

夜裏靜悄悄的,其他人已經睡着,齊昭格就像是久別回家的女兒,将她撫養長大的嫂子就像是操心惦記女兒的母親,兩人就小聲說起家常話來。

齊昭格問道,“大嫂,尚京去哪裏了?”

大嫂回道,“他去外地要賬去了,現在欠錢的都是大爺。

這不,都去好幾天了,都要不回來。

我明天就給他打電話,告訴他你回來了,讓他先回來。”

齊昭格和齊尚京兩人感情最好。

由于,年紀相差最小,一起長大,一起上學。小時候不懂事的時候,齊昭格都是叫他哥哥的,只是漸漸懂事了,兩人的稱呼才改過來。

但那也是有外人在的時候,平時齊尚京是根本不叫她小姑而是直呼其名的。

齊昭格就反問道,“現在家裏缺錢麽?”

大嫂就嘆了一口氣,“造紙廠一開起來的時候還好一些,這不最近天天查污染,查住一回就被封廠,尚京不但要交罰款,還得求爺爺告奶奶的,請客吃飯,給人說好話。”

齊昭格點頭,現在越來越重視環境污染,那些縣裏的官員或許不會管環境怎麽樣,但是卻非常關心,違反這些規定之後的罰款情況如何。

不過,當初那家小造紙廠,是尚京想要練手的,廠房簡易,買的設備都是一些二手貨,确實簡陋。

齊昭格思考了一下,“既然這樣,那家廠子就賣掉吧,咱們考慮一下做別的投資。”

大嫂就揮揮手,“他呀,整天窮折騰,也就聽聽你的。我跟你大哥是誰也說不了他,唉,明天再說吧,你也累了,先早點睡。”

大嫂嘴中說的是老大尚京的事,心中早就琢磨着該如何問昭格,那個結過婚後出車禍的死掉的丈夫的事情。

昭格這孩子雖說不是她親生的,但也是她看着一點點長大的,就像她的親生女兒一樣。

自從昭格說在國外結婚,她就一直盼着兩人回來,她已經決定好在自己家一定要好好的大辦一場婚宴。

誰知道沒多久,就傳來他車禍的消息。

這都成了大嫂王芳華的一塊心病,她的昭格還這麽年輕怎麽就經歷這樣的事情。

但是看着她疲憊的神色,想着時間還富裕,那就等明天再問。

齊昭格躺在新家的床上,雖然對于她來說,房子是新的,床是新的,卻是一夜好眠到天亮。

睡的踏踏實實,一覺睡到第二天中午。

齊昭格起床的時候,身邊空空,小琪和小音早已起床,她竟然都沒有聽到。

院子裏飄來一陣陣的飯香味,是北方農村特有的招待親戚朋友的大鍋炖菜。

齊昭格洗漱收拾好,向樓下走去。

客廳中,大嫂陪着聞訊過來的幾位鄰居說話,其中還包含她的親生母親咕咕哝哝的說話音,和二嫂特有的大嗓門。

她的臉就不禁沉下來。

齊昭格父親老實憨厚,可惜去世的早,她也沒有什麽印象。

而她的親媽卻是因為一場小小的病,舍不得花錢,而将她送人的。給她看病省下來的錢,目的只是為了給她偏疼的小兒子買好吃的,買新衣服。

她的親媽王小花愛湊到別人跟前小聲說話,還總是咕咕哝哝的,總是一副很好欺負的樣子。但最是愛傳閑話,在外人面前喜歡說大哥大嫂不孝順……

二哥就是被王小花給慣成了霸道性子,想要什麽就得得到什麽,喝醉酒就跟人打架生事,整個一二百五。

二嫂是又饞又懶,還一二皮臉。大事小事的就跑到你跟前大哭大鬧,把人氣的不行,人家到是一點事都沒有。鬧過了想從你這得好處的時候,就嬉皮笑臉的纏上來。整個一沒臉沒皮。

兩人立刻停下說話,熱情招呼起齊昭格來。

二嫂大大咧咧的說道,“哎吆,昭格,你可回來了,你可是咱們老齊家的大功臣了,都出了國了。瞧瞧國外水土就是好,這人養的越來越好看,一看這氣勢就是大城市回來的。”

有外人在,齊昭格白了她一眼,忍耐着沒有說話。

做為親媽的王小花認為自己最有發言權,“……你都回來了,也不知道先來看看我這個親媽,我這麽老了,還得上門來看你。”

說着就想到方才老二的那輛嶄新的輪椅,大兒媳婦給自己的一件衣服,說是昭格給她買的禮物,但實際上是又肥又大,分明就是大兒媳婦能穿的。

不但不給養老錢,連個禮物都不給自己買,立時憤憤不平起來,“他只是你叔,還不是你親爹呢,就花這麽多錢買東西。

他一個瘸子,什麽舊輪椅就不能坐,偏偏還要這麽好的。

我這親媽十月懷胎生了你,倒是什麽也沒有了……”

大嫂看着氣氛不對,就一把拉住了齊昭格。

齊昭格深深的吸口氣,硬是憋下想要回嘴的沖動。

============

感謝飛雪寒影打賞的平安符,感謝正版訂閱,感謝推薦票,感謝留言。

069晚宴

大嫂一把拉住齊昭格,并不斷的朝她使着眼色,“昭格,你大哥還在廚房,一人忙不過來,走咱們去看看。”

之後,對着鄰居說道,“你們先坐一會兒,中午就在這裏吃。”

說的是客氣話,衆人當然沒有當真。

衆人鄰居在家,面對王小花的無理取鬧,齊昭格硬生生憋下到了嘴邊的話。

小時候她恨不要自己的王小花,尤其是比自己大七八歲二哥整天在自己和齊尚京面前,炫耀自己有好吃的。

都是親生父母,差別為什麽要這麽大。

但是,大哥是一個心腸軟的人,經常教導她就是,畢竟那是自己的親生母親,将你生養下來就是恩情,一生下來沒有将你淹死就是恩情。

大哥比她年長二十歲,他說的是正是老一輩人的事情,那個貧窮饑餓戰亂的時候,生養的孩子多家中養不起,各種殘忍的情況都會發生。

作為同樣父母不要的孩子,兩人處境相同,對于大哥的話,齊昭格更容易信同。

她能理解,但是對于王小花的無理取鬧,自己在家的時候總是跟她針鋒相對。

大嫂當初教導她的就是,自己畢竟是沒出門的小姑娘,不能在外人面前這樣,省的名聲不好。

看着齊家氣氛不對,但是做客的中年婦女小媳婦,這時可不會走。

身為農村人,誰家有矛盾,誰說的話不對,沒趕上則什麽也不說,既然趕上了,可是會非常熱情的勸解一番的。

一位四十多歲皮膚黝黑的女人,則是勸說起王小花來。“老嬸子,你這話說的殼就不對了。人家大叔,可是把你家老大和昭格一把屎一把尿的親手養大的。

現在孩子們出息了,再怎麽孝敬人家大叔那也是應該的,花多少錢都不為過。

當初你那老婆婆在的時候,可就是分了家的,以後老大和昭格那可就是跟大叔是一家的人,那要養老的話,也是養人家大叔。你不是由你家那個寶貝兒子養老麽。”

另一位就順口接上,“就是這麽個道理。人家昭格現在從外邊回來了,給你帶禮物就不錯了,誰讓你當初将這麽有出息的閨女送人呢。

這人啊。就得認命。

你看人家大叔,辛苦将昭格帶大,就有享這個閨女福的命。”

“況且,人家現在是結了婚的姑娘了,回家給你買禮物那就是孝敬你。不買你也不能不招待。

再說,你家大女兒,二女兒每次回來,也沒見給你買什麽東西,那才是你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

現在,畢竟這名分上。你們畢竟是隔了一房的。”

“……”

衆人一嘴一舌的說的王小花上不來氣,齊昭格再有出息又怎麽樣,還不是從自己腸子裏邊爬出來?她大叔有命享福。那也得要自己先生下來,要不然他憑什麽?

現在有出息了,憑什麽別人總說是老二齊憲海家的閨女都出國回來了,都是羨慕他的?

所以,作為親娘那她就得孝順自己。

廚房外邊。齊昭格也正拉着大嫂說悄悄話,“幹嘛。讓他們一家過來,還嫌不夠亂麽?”

大嫂就壓低了聲音說道,“你這麽久沒回來,現在告訴親朋你回來了,讓大家在一塊吃頓飯,這是禮數。

昨天你回來的晚,今天通知你大姐和二姐三姐他們有點晚,也趕不過來。

但是媽跟二弟家都是一個村的,今天不叫過來不合适。

你大哥也就說了,他們明天還一塊過來,好歹都是親姐妹的,也聚一聚見見面。

橫豎也就兩頓飯,忙忙也就過去了。

你也知道村裏都這樣,別讓別人說嘴。”

齊昭格就憤憤不平的說道,“既然是這樣,那也該讓叔和嬸子一大家子都過來。”

這裏說的叔和嬸子就是大嫂的父母,她從小跟着大嫂長大,叔和嬸子都是同村的,她自然也經常去大嫂的娘家玩耍。

她小時候不懂事,就經常跟着尚京一塊喊姥姥,姥爺的,他們老兩口也是非常疼愛她的。

沒道理親她的叔和嬸子不能請,确是非要請那些身份上親近,但是不疼她的人。

想了想就繼續說道,“我給叔和嬸子都是買了禮物的。”

大嫂聽了她這話,心中就十分熨帖起來,拍着她的手說道,“你這孩子就是孝順,你叔和嬸子不白疼你。我跟你大哥商量好了,後天就請我娘家一大幫子人過來,你也都見見面。

我知道你跟你叔和嬸子親,但是這麽個禮數畢竟擺在這裏,也就是晚一天的事情,你嬸子也不會介意的。

況且總不能讓別人出去說嘴,看看老齊家的閨女,放着正經的媽不親,偏偏去……”

齊昭格就打斷嫂子要說的話,“反正我知道跟誰近就行了。”

大嫂點點頭,“就是這麽個理,咱們自己知道就行。”

接着街坊鄰居們就魚貫從客廳出來,大嫂自然上前苦留一番在家中吃飯,街坊們自然找了各種理由回家。

所以,今天在這裏吃飯的也就是王小花這個親媽,還有齊昭格的二哥一家。

大鐵鍋的鍋蓋剛剛揭開,濃郁的菜香味就飄散出來。

齊昭格跟着大嫂正要盛飯,廚房外就響起二嫂李彩叽叽喳喳的聲音。

“哎喲,飯這就好了,我來幫着盛飯,昭格你從外邊剛回來,正要你歇着,怎麽能幹這些活的。”

說着就進了廚房自發的拿起碗來,從大嫂王芳華手中接過勺子,向大鍋裏邊巴拉巴拉,夏天的炖菜基本就是冬瓜,豬肉,粉條,豆腐。

李彩就專門挑着豬肉和豆腐盛,最好意思一下的盛上兩塊冬瓜。

現在這冬瓜粉條的可是不值錢。既然吃就來吃好的,大嫂向來手藝好,做的飯菜也香甜。

齊昭格看着她那樣子,這樣挑挑揀揀的就是不懂禮的人,估計都做不出來,“李彩,有你這樣的嗎?別人還怎麽吃。”

李彩就嘿嘿的直傻笑,全當沒聽見,只管往自己碗裏劃拉一塊塊炖的不腥不膩的五花肉。

大嫂就拉了齊昭格小聲說道,“讓她弄吧。解解饞,咱家沒人愛吃這肥肉。現在誰還缺這點吃的,就是眼皮子淺的。覺得不占便宜心裏就不痛快。”

齊昭格撇撇嘴,尚文看着文文靜靜的像個大姑娘,偏偏愛吃這大塊的肥肉。

李彩就這麽弄了三碗,朝着門外大聲喊道,“大丫。二丫還不來端飯,等着送到你們跟前啊!”

随後就朝着齊昭格說道,“這倆閨女就是沒眼力價的,連吃飯都得有人叫,怎麽也比上你這個小姑。”

說着想了想就再随便盛了一碗,說道。“我跟咱媽也盛上,你們就不用管了,你二哥他們在喝酒。現在也不用吃飯。”

大丫齊尚佳,二丫齊尚惠是二哥家的兩個閨女,一個上初中一個上小學。

二哥齊昭龍被王小花養的是如珠如寶的,十八歲上沒領結婚證就偷偷結了婚,因此別看他年紀不大。孩子确不小了。

而正是因為大丫二丫的出生,王小花更是痛恨齊昭格的奶奶。說什麽選的祖墳位置好,多子多孫,怎麽就只老大齊昭軍家的男孩子多,怎麽老二家就倆閨女的。

王小花聽說,有的祖墳是旺子孫,但是也不是哪一房的都望。比如有一家就是,家中有三房兒子,當年也是找了風水先生看了祖墳,挑了旺子孫的地方,當時大家都很高興。

但是過了幾十年後,大房和三房日子越過越紅火,子孫昌盛,生意興隆的。

但是第二房卻是子孫單薄,還老出事,現在也就剩下一個孫子。

後來有風水先生就給看了,說你們家的墳是興大房和三房,妨第二房的。

也就是說二房犧牲了自家的子孫,興隆了大房三房。

至于最後事情是怎麽解決的,王小花不知道,但是她立刻就想到了自家的祖墳可不就是這麽個情況?

事後,找了很多看風水的先生,看了齊家的祖墳都說選的好,沒有任何妨人的,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但總是心中存了疙瘩。

李彩盛完四碗飯就朝着饅頭框裏拿了幾個饅頭,蹲着碗就朝客廳走去,娘三個加上王小花就開吃起來。

齊昭格真是懶的搭理她,就叫了在另一間屋子裏邊,由齊尚文帶着玩耍的孩子們出來吃飯。

大哥齊昭軍怕生長于南方的孩子們吃不慣北方的大鍋菜,就又張羅了一桌子北方口味的菜,主要是家裏沒人會做南方的菜肴。

而小桀和小琪小胖三個被說成是南方人,其實倒是地道的北方人,所以這一頓飯吃的倒也舒暢。

吃過中午飯,孩子們精神就是大,連中午覺也不睡,就跟着愛玩的齊尚文去了村外的河壩上玩耍。

東王村村邊有一個幹了二十多年的河溝,前一段時間連續大雨,鄰縣的水庫放水,就有水順着河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