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五十萬兩的消息
回去他左思右想,還是覺得放心不下,所以又來找皇上了。
皇上愣了下,随即抓起手邊的杯子就砸了過來,怒罵道:“蕭畋你混蛋!”
蕭畋身手敏捷地接過杯子,默默地送回到皇上手邊,嘆了口氣:“皇上,你真的需要安慰嗎?有人能安慰你嗎?”
皇上沉默。
蕭畋說的是大實話。
“蕭畋,我到現在都覺得自己做了一場夢,還是想醒都醒不過來的噩夢。”他閉上眼睛,滿腦子都回蕩着薛詞的笑臉,可是現在他已經喊不出那個名字。
蕭畋陪着他沉默。
這份痛,誰都安慰不了,只能皇上自己慢慢消化,兩個男人都很清楚。
果然,皇上很快從陰沉的情緒中回過神來,嘴角帶上一抹得意的笑容,“你剛才說你進宮找我幹什麽來着?”
“皇上你那句讓易卿小心點是什麽意思?”
不弄清楚,蕭畋不安心。
“我不告訴你。”皇上道,“我就見不得她得意的樣子。”
蕭畋:“……但是皇上,如果沒有她,你和薛詞之間的關系,我恐怕還投鼠忌器,不敢揭穿。”
皇上牙都快咬碎了:“她什麽時候告訴你的?”
“從她發現的時候。”蕭畋道,“這樣的事情,她不瞞着我。她小事不矯情,大事拎得清。”
聽着他滿滿的驕傲,皇上又被紮了一刀。
“她那麽厲害,就自己應對去。反正我都好心提醒她了。”皇上冷哼一聲道。
“她确實厲害,她也不怕;但是現在怕的人是我。”蕭畋淡淡道,“我能力有限,怕不能保護好她,所以請皇上提點。”
“你要是保護不好她,誰還能?”皇上睥着他,沒好氣地道。
“不想冒任何危險,不想事後後悔。”蕭畋站起身來行禮,“請皇上明示。”
自己人,不能因為這樣的猜測而消耗,他更傾向于直接找真相。
皇上低頭在榻上的紫檀木雕花小方幾上胡亂翻了翻,把上面的奏折等物什麽都翻得亂七八糟也不在乎,然後找出一本,沒好氣地砸向蕭畋。
蕭畋猿臂一伸,用兩根手指準确無誤地接下來,徐徐打開。
這是一本賬冊,記錄的是皇貴妃宮中的賬目。
蕭畋文武雙全,但是看到賬冊是真心頭疼。
他翻了幾頁,看着那些胭脂水粉、首飾衣物之類的記載,頓時頭昏腦脹,皺眉道:“你知道我看不懂這些。”
皇上頓時氣呼呼地道:“知道你看不懂,所以把號稱‘金算盤’的平昔年送到你面前,你怎麽不要?”
蕭畋傲然道:“軍中多的是好帳房先生,要她做什麽?皇上您還是快點說,我出來久了,易卿和包子會着急的。”
皇上:“……我就不明白,為什麽我和她那麽多年的感情,還抵不過你和易卿這般。我嫉妒,真的。”
“嫉妒沒用,你接受皇後娘娘,就誰也不用嫉妒了。”
皇上表示不想繼續這個話題,道:“你看倒數第三頁,那是最近的賬目。”
蕭畋翻了過去,看着記錄的數目,幾乎以為自己眼花了,定睛看了看,真是五十萬兩銀子,頓時愣住。
皇上冷笑:“是不是以為記錯了?”
那上面寫着,“外孝順胭脂水粉銀子,五十萬兩整。”
這個“外”指代的誰,就耐人尋味了。
蕭畋直接問了皇上,後者卻道:“你猜,這個不難猜。”
五十萬兩銀子,又不是五十兩,能拿出來的人,寥寥無幾。
所以蕭畋很快就聯想到了剛出了三十萬兩捐給國庫的平昔年。
“對,就是她。”皇上冷笑,“你猜她為什麽要這樣做?”
這次蕭畋是真的猜不到了。
他對女人的了解,基本全來自于易卿這個非典型女人,別的女人怎麽想,他不知道,也不屑于知道。
“她用五十萬兩銀子買了一個消息,這是薛詞的貼身宮女交代的,”皇上冷笑,“這個消息是,你尚在人間。”
蕭畋愣住了:“平昔年知道真相了?那她為什麽還對我出言不遜?”
“因為薛詞單單告訴她你沒死,但是沒說,你就是你,明白嗎?”
雖然繞口,但是蕭畋還是聽明白了。
“薛詞說,這個消息就可以賣五十萬,下一個消息應該可以值更多。可惜,沒來得及……”皇上臉上笑意越發嘲諷起來,“你看女人們多聰明,有人會賺錢,有人會敲詐。我們兩個費盡心力,最後從平家掏出來三十萬兩而已。”
蕭畋也沒想到平昔年為了他,這麽肯砸銀子。
“……如果之前就知道你這麽值錢,我可以和平昔年做生意,一百萬兩銀子,我按着你的頭也逼你娶她了。”
蕭畋瞪了皇上一眼。
皇上繼續道:“你說平昔年這麽肯為你砸銀子,你說她想得到你的心有多強烈?”
“她想做的,是大将軍夫人;我只是恰好在大将軍這個位置上而已。”蕭畋冷冷地道。
“難道你不是大将軍,易卿會投懷送抱?”
“對她,我願意。”蕭畋道,“她喜歡蕭靖寒也好,蕭畋也罷,大将軍也罷,都是我一個人,我有什麽好糾結的。”
現在他知道,要針對易卿的是平昔年,頓時冷靜了很多。
“再告訴你一件事情,平昔年現在搬到了你對面,要和你做鄰居了。我現在很期待看到她知道真相後的表情。”
紫蘇要走的消息,蕭畋知道後告訴了貞王。
貞王氣得要原地爆炸,義憤填膺地去找紫蘇算賬。
“為什麽不告訴我?打算不告而別是不是?”
紫蘇在收拾東西,懶得同他解釋,只道:“我要回家了,以後回來路過你那裏的時候,或許去找你玩。”
貞王孩子氣地伸手攔住她,不讓她收拾東西,“不許走!本王還沒同意,你不許走,你是本王的人!”
紫蘇不分辯,她直接動手。
聽說兩人又打起來,幾乎把院子都拆了,易卿挖挖耳朵:“随便他們,不用管。”
“夫人,平昔年送來了拜帖,在門口等着拜見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