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趙霁想給肖娘子找點有意義的事情來做, 免得她一天到晚,不是惦記着那永遠不可能抱上的孫子,就是數家裏有幾顆雞蛋。
可是他絞盡腦汁, 就是想不出到底該讓肖娘子做什麽才好。
重點不在于想不到打發時間的事情, 重點在于必須要有意義。單純消磨時間的事情, 肖娘子每天都在幹, 比如去夏家打牌,比如拿着一個繡繃子, 說是在繡花,其實半天不下一針。
所謂無事生非,就是形容肖娘子現在的這個狀态。最近這兩天,家裏的事情都理順了,她除了防止傭人偷盜以外, 跟本見不得傭人休息,只要被她看到了, 她也不打罵責罰,就是指使人家去掃地擦桌子。
最近家裏被收拾的纖塵不染,但是傭人都有點躲着肖娘子,趙霁也看在眼裏, 覺得這樣不好。就算對待傭人, 也應該寬嚴有度才行,偶爾要給點甜頭,該休息的時候就要讓人休息,人家才願意高高興興的幹活兒。
現代社會成功的管理者都知道, 讓員工産生企業歸屬感和榮譽感, 才能為公司産生更大的利益。趙霁覺得,這套理論, 無論在什麽樣的社會背景下都是通行的。只有讓傭人愛戴主家,人家才會事事為你着想。主家要是過分苛待傭人,他們就算沒有能力正面報複,但是偷偷在你吃的飯菜裏吐口水,你肯定發現不了。
夏老太那邊還稍微好點,因為她有點兒道教信仰,搬到這個宅子當天,她就去請了三清像回來。這個時代的道教似乎比佛門興盛一些,作為皈依道教的居士,夏老太每天要做的事情,跟那些信佛的老太太也差不多,早晚念經拜忏,道教不茹素但是她不吃牛肉,每逢初一十五要抄一卷《清靜經》去道觀燒香的時候焚化。每年三元節的時候,要去附近道觀參加法會。
現在已經六月末,距離中元節不遠了,今年趙老爹新死,夏老太已經跟城外真武觀的劉道長說好,中元節地官赦罪的時候,要給趙老爹超度,已經捐了二十兩銀子的香油錢,又讓趙霁抄一卷《太上靈寶往生救苦妙經》到時候焚化,為了這事兒,趙霁正在苦練書法,免得到時候寫出來的字太難看,被人看出端倪。
夏老太平常有了娛樂,又有信仰支持,脫離了朝不保夕的苦難狀态之後,最近心态已經很平靜了。
可是趙霁也不想勸肖娘子信仰宗教,按照他編造的傳奇經歷,還有肖娘子對兒子的信任,只要他勸肖娘子皈依,她肯定會願意。
必須承認宗教有安撫人心的效果,但是宗教斂財,卻是一個不争的事實。二十兩的香油錢,可不便宜。
上次救了蔣夫子一命,他才收二十兩銀子呢,趙霁覺得他可能供不起兩個有信仰的女人。
說起有意義的事情,他最先想到的還是琴棋書畫一類的興趣愛好。
可是肖娘子看起來也不像對藝術感興趣的人,在趙霁原本的記憶中,肖娘子也能下兩手棋,也會畫一些繡花的花樣,但是她對這些東西都并不熱衷,也沒有受到過別人的稱贊,想來是沒有多少天分的。
既沒有天分,也不十分熱愛,就沒有強求的必要了。
其實按照趙霁的想法,讓肖娘子找尋第二春,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Advertisement
可惜肖娘子肯定不會願意,這其中除了儒教貞節觀念的影響,還有另外一層實際的想法。如果趙霁真的是個十六歲少年,他可能不會明白。但是結合現代社會大齡單身女青年們不願意結婚的理由,其實趙霁又有點理解肖娘子潛意識裏的想法。
她此生從未有過愛情,婚姻對他而言不過是職業。趙老爹死後,她就進入了提前退休狀态。如果家境困難,為了活下去,肖娘子或許會選擇再婚。為了人口問題,朝廷方面也鼓勵再婚。
可是現在她家境富足,根本不需要委屈自己,那為什麽還要再婚呢。
為了愛情而不是為了生活結婚的人,即使在物質充裕的現代社會也很少見,何況是在女子沒有經濟自主權利的古代。
當然也會有生理方面的需求,在現代社會有各種各樣的方法來解決,但是這個時代的女人,除了步入婚姻,似乎只能選擇忍受了。
肖娘子已經三十多歲了,不是青春少艾,相比于忍受寂寞,她更迷戀趙家主母的權威。多年媳婦熬成婆,她已經成功了一大半,為什麽要重新開始。
有些話并不需要明說,趙霁早就看出了肖娘子的選擇。
如果在今後的歲月裏,她有幸遇到戀慕的人,心裏的想法或許會改變。但是這很難,随着人年紀的增加,心裏會慢慢長出一層看不見的繭,繭越來越厚變成殼,直至徹底關閉心扉。
一連否決了好幾個方案,趙霁都有點心灰意懶了。
蔣旭選好一匹淺紫色的布,怯生生的對肖娘子說,“肖奶奶,我選好了,你可以把我的裙子做大一點,這樣我就可以多穿兩年了。”
肖娘子笑着說,“旭兒真乖,小小年紀就知道節儉持家。可不能跟你師父學,使錢大手大腳,心裏也沒個計算,剛剛肯定還嫌我小家子氣呢。”
趙霁讪讪的笑着賠罪,他剛才的表情太明顯,被肖娘子看出來了。
肖娘子搖搖頭,“主持中饋是女人學的,我們家保兒是男子漢了,覺得計算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不值當,不屑于此等小道。為娘我也不難為你了,還是教教旭兒,等将來你老了,就讓徒弟伺候吧。”
聽到她這話,突然給了趙霁靈感。肖娘子說道計算,他就想到數學。
他可以教肖娘子和蔣旭數學和統計方式,讓她們用來記賬。說到記賬,他又想到手帳日記。
趙霁記得,以前有個同科室的女同事,就非常喜歡做手賬記錄自己的生活軌跡,還做成立體式的,非常漂亮。
趙霁之前還在發愁,以他的水平沒辦法教蔣旭文化課,想要找蔣夫子代勞。可是仔細一想,他招幼童當學徒的目的,是為了讓他們不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再讓蔣夫子去教導的話,不是跟招收幼童的初衷背道而馳了嗎。
今天他突然聯想到,可以通過讓蔣旭寫日記的方法,來完成她的文化教育。
讓蔣旭自己看書的同時,每天記錄下自己的生活軌跡,通過不斷的寫作訓練,來完成文化教育。與此同時再教授她醫學知識,讓她随時做好筆記,然後每個月讓她寫學習報告,說起來這就是一個自學的過程。
同樣的方法,也可以用在肖娘子身上,讓她每天記錄自己的生活。
為了讓這種記錄不要太枯燥,可以讓好幾個人同時寫日記,再互相交換觀看,就像是發微博或者朋友圈一樣。
其實這種方法早在手機出現之前就有了,叫做交筆友。其中除了跟陌生人互相通信之外,也有原本就認識的人,互相傳看彼此的日記,趙霁的伯父,就有一本年輕時寫的交換日記,有天不小心被堂姐趙青翻出來了,然後他們兩姐弟就偷偷的看了,這才發現大伯年輕的時候竟然還是文藝青年。
後來趙霁知道,大伯可以也不是文藝青年,只是想在別人面前展現更好的自己,就像後來人們喜歡在朋友圈中展現更好的自己一樣。
無論如何,趙霁覺得自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
為了以身作則,他決定自己也要寫日記,為了擴大影響力,夏家的夏鵬夏霄,還有夏蓮兒也可以加入進來,至于周娘子,夏老太,還有夏表叔,趙霁就無法強求了。
現在的趙霁還不知道,他這個一時興起的舉動,會在建安城中卷起一股交換日記的風潮,随着時間的推移,漸漸被其他地方追逐潮流的人模仿,最後演變成席卷整個大晉的潮流。多年以後,甚至衍生出許多以日記體裁出名的大文豪,但那都是百十年後的事情了,目前還在起始階段。
趙霁讓蔣旭寫日記,算是布置作業,她不敢有絲毫意見。
實際上日記,游記,筆記,都是很早以前就有的,可是互相傳閱的做法,對肖娘子來說還是有些新奇,這讓她有些躍躍欲試,又有點不好意思。“保兒,娘好多年不讀書寫字了,寫出來恐怕惹人笑話。”
趙霁笑着說,“笑話什麽,都是在親戚們之間傳看,跟我們平時聊天差不多。這不是要給旭兒和夏家幾個小孩兒做表率嗎,娘,你就幫幫忙吧。”對待肖娘子,不可能跟對待蔣旭一個态度,這次趙霁的說法當然不是布置作業,而是求她幫忙。
既然是趙霁相求,而且這種交換日記的形式,的确引起了肖娘子的興趣,她很快就答應了趙霁的請求。
至于教授數學的事情,還是等明天再說吧,趙霁覺得他還需要寫點教案,寫出阿拉伯數字和漢字的對照,這相對比較簡單,但要把加減乘除的運算法則分別用數字和文字寫出來,這就相對麻煩了,今天還要去國師府裏做客,應該來不及整理了。
所以,今天暫時先讓蔣旭和肖娘子把日記寫出來就好了。
肖娘子答應今天開始寫日記後,趙霁又去給夏老太量了一下血壓,的确有點偏高,但是還不到用藥的地步。
人老了就容易百病纏身,對此趙霁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只能交代負責做飯的仆婦張媽和李媽,以後家裏的菜盡量做的清淡一點。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
我愛吃海白菜 10瓶;溫黎 2瓶;
感謝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