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徽州知府衙門後宅, 範廉這幾天吃不好睡不着,嘴上都起了燎泡。聽到趙霁帶着肖金寶和範慶一起回去的消息後,心情終于好了一些, 叫廚房上了午飯, 沒吃兩口, 就有人急匆匆的跑來禀報, “老爺,不好了, 小姐被人劫走了。”
“誰幹的。”範廉摔了筷子,暴跳如雷。
李天手下的人做事很幹淨,負責報信的小厮根本不知道劫走範仙兒的人到底是誰。
範廉第一時間并沒有懷疑趙霁,雖然他讓手下人綁走了肖家的人,但是整個徽州府, 跟他有仇的人可不止一個兩個。
就算先前沒仇,在魏王造反的這個當口, 抓住懷孕的範仙兒,也會變成升官進爵的大好機會。
這時候,範廉心中無限的悔恨,他不是沒有想過在被別人發覺之前, 秘密處理掉範仙兒。
可是範仙兒肚子裏有魏王的血脈, 卻讓範廉猶豫不決。雖然魏王造反,準備的很不充分,可萬一魏王反敗為勝了呢。就算不能成為大晉之主,只要能夠劃江而治, 他的位置也可以在往上挪一挪。
哪怕魏王一敗塗地, 憑借這遺落名間的皇族血脈,也并非沒有文章可以做。
也許他可以借此拉起一股屬于自己的勢力, 雖然只能私下自己想想,但是在魏王徹底落敗之前,範廉不可能輕易放棄範仙兒。
現在範仙兒被人劫走,範廉心裏又萬分後悔起來。
範廉今年才四十九歲,能夠做到徽州知府的位置,忽略掉那些見不得人的手段,他一直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強。可惜他出身不好,只是一個舉人,按照大晉朝廷用人的潛規則,舉人出身的濁流官,五品已經是他能擔任的最高職位了。
範廉年輕的時候,讀書很不錯,二十一歲就考中了舉人,當時他老家的縣令看他前途無量,還把女兒許配給了他。可是在考進士的道路上,範廉走得一直不順利,連續考了四次,直到三十三歲,範廉還是一個舉人。
雖然朝廷對有功名的舉人有許多補助,還有相應免稅的政策。但是連續四次進京趕考,範家很自然的窮困下來,剛開始很欣賞範廉的岳丈就勸他放棄科舉,花點錢去吏部選官。
範廉受岳父了一些白眼,也就順從了。
沒想到十幾年來,範廉一直官運亨通,又會鑽營,官做得比老丈人大多了。可是這樣的情況範廉一直很不滿足,因為他舉人出身的原因,三十九歲就當上知府的範廉,已經連續擔任十年知府了,卻再也沒有升遷過。
四年前範廉來到富庶的徽州府,剛開始他還很高興,可是最近兩年,範廉越來越覺得不甘心,就連李年光那樣的蠢貨,年紀比他還大幾歲,因為是進士出身,就還有更進一步的可能。
Advertisement
範廉起先也是上下活動,想走國師的路子,好端端的美人送上去,卻被用來賞賜了部下。後來又跟承恩公府接觸,送上去的財寶人家收下了,範廉卻并沒有接觸到承恩公府真正掌權的人。
終于一天,讓範廉遇到了擅自出封地,白龍魚服的魏王,範廉獻上了自己的女兒,魏王笑納了,雖然沒有什麽特別的表示,但是總比一點兒水花也沒有的董家強。
尤其是範仙兒懷孕之後,雖然魏王一直不方便再到徽州府來,但是賞賜補品一直都沒有停過。
範廉原本以為,可以借助魏王的路子,獲得升遷機會,誰能想到魏王突然就謀反了。
其實也不是那麽突然,魏王有反心這一點,範廉一直都知道,畢竟現在的小皇帝還小得很,魏王并非完全沒有機會,真正讓範廉沒有想到的是,魏王會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起兵。
魏王謀反的消息傳到徽州府的第二天,範廉打點董家的關系終于起了作用,董家的一位管事在回京途中,想起有範廉這個投靠了董家的人,就到他府上來歇腳。
範廉好酒好菜的伺候着,半醉的管事才對範廉說,“國師突然出現在澤西城,說是拿到了魏王殿下插手鹽務的證據,直接把魏王殿下逼反了。結果國師早就聯系好了撫遠将軍,魏王殿下剛一動手,就被打了回去。魏王殿下雖然退回了澤西城,但是國師在澤西城裏安排了內應,現在澤西已經城破,魏王殿下只能帶着他的人馬據守王城。”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燕雲開一出現在魏王的封地,魏王妃就飛鴿傳書通知了承恩公府,還不等董家做出反應,魏王就被逼起兵的消息又傳回了京城。
飛鴿傳書的內容畢竟有限,承恩公府同時派出了打探消息的人馬,可是收到兩次消息之後,用鴿子傳遞消息的渠道就斷絕了。
到範廉府裏歇腳的管事,就是董家第一批派出來的人,他還以為董家一直能夠收到飛鴿傳書,所以還敢在範廉府上喝酒睡足了一覺,才又騎着快馬往回趕。
這個董家的管事并不知道,範廉把女兒送給了魏王當外室,還當他是依附董家的下級官員,很交心的對他說,“範大人,你應該多加注意趙霁這個人。我們家源公子就因為得罪了他,被國師送進了大牢,如果不是有太後保着,現在都已經身首異處了。就這樣,也不好過,判了八年的監/禁。”
範廉陪着笑,恭敬道,“這趙霁跟國師交好,也不算什麽秘密。我看尊管的樣子,是不是知道什麽不為人知的消息,說來讓在下也漲漲見識。”
雖然宰相門前七品官,但是範廉這麽識相的也不多見,堂堂五品官兒竟然願意這麽捧着他,這多漲面子啊,這比直接給銀子,還讓他感覺高興。
于是那半醉的管事淫邪笑着說,“不知道範大人有沒有見過趙霁,他那樣子,據說水靈的很,靖國公府的二爺您知道吧,他說如果能一親芳澤,死都願意。範大人,如果只是治好了皇上的病,國師會天天把他帶在身邊嗎,這次國師下江南,這麽重要的事情,都舍不得把他留在京城。”
趙霁遠在徽州府,還不知道自己的豔名已經在京城傳遍了。李天和燕雲開都在跟京城傳遞消息,但這樣珍貴的渠道,當然只傳達左右大局的大事。何況燕雲開的香豔傳言一直不少,留在京城的人,當然不會特意告訴他這些三教九流的傳言,就連燕雲開都不知道,京城裏已經在傳他和趙霁的緋聞了。
董家的管事走後,範廉就開始了他自己的計劃。
首先要把趙霁控制在手裏,如果能夠掌握到威脅趙霁的把柄,再悄悄把趙霁放回燕雲開身邊,那他以後就再也不用愁了。
範廉覺得,最理想的狀态,就是能夠讓趙霁留下一個孩子。
所以範廉起先三請四請,就是想把趙霁騙到府上,給他下藥,可是趙霁一直沒答應。
随着時間往後推移,雖然沒能得到新的戰場消息,但是範廉越疑神疑鬼。如果魏王兵敗,有人供出他和魏王的關系該怎麽辦。
魏王看在子嗣的情況下,或許不會說什麽,但是魏王手下中知道範仙兒存在的人,算起來也總有五六個,到時候為了自保,很難保證這些人說出些什麽。
範廉心裏越來越焦急,終于暗下決心,要出狠招,直接把趙霁抓起來,但是為了不引入懷疑,範廉連背黑鍋的人選都找好了,就是精通武藝,又跟趙霁有仇的曲熊。
到時候燕雲開不找他麻煩就算了,要是受到生命威脅,他手裏至少有一張保命符。
為了獲取曲熊的信任,範廉也算是下了血本,直接把趙霁和燕雲開的傳言告訴了他。
那知道這個用來背黑鍋的曲熊竟然當面羞辱趙霁,引起了趙霁的注意,範廉自以為深藏幕後,卻不知道幕布太短,連他自己的腳都沒有遮住。
把範仙兒關起來之後,吃飽喝足的李天,又折回了關押範慶的地方,肖金寶嘴裏已經沒什麽有用的消息了,但是李天相信範慶嘴裏,肯定還有貨。
範慶是負責幫範廉執行命令的人,同時也是範廉最信任的老仆,卻也是享了十幾年的福,終于是經受不住刑訊,很快把範廉的老底倒的幹幹淨淨。
趙霁也聽到自己在京城的豔名,還有範廉準備在他身上實行的計劃,想想心裏就來氣。
他感覺自己被當成了一顆軟柿子,別人想拿捏就拿捏,泥人還有三分火性,當他沒脾氣是吧。
趙霁拿出兩顆安眠藥對李天說,“這種藥比蒙汗藥效用強,雖然有點輕微的苦味,但是沒有臭味,磨成粉末,下在範廉的茶水裏。範廉不是想抓我嗎,我就讓他來跟女兒團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