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兩個月之後, 生活在建安城的人們似乎已經忘記了震動整個大晉的謀逆大案,這樣的權利更疊總是免不了血腥的洗禮,但是在之後的安穩生活中, 這一頁很快就翻篇了。
雖然茶餘飯後, 人們也會有些議論。是打敗魏王的寧長遠将軍更厲害, 還是拿着皇帝旨意入京畿營抓捕董衡的曾明德将軍更厲害。
如今無論是魏王府, 還是承恩公董家都不複存在了,百姓們議論起來也不會有太大的顧慮。
不過魏王在江南就番, 對建安城的百姓們來說,終究過于遙遠,他們談論的重點還是集中在董家身上。
董家當初多麽嚣張,多麽顯赫,董太後的女兒敢當街打姑姑, 所以百姓們大多認為幫助皇帝鏟除董家障礙的曾明德更厲害。
可惜曾明德被封為鎮北大将軍,接替他父親之前的職位, 戍邊守疆去了。反而是之前在江南富庶之地鎮守的寧長遠調回京城接管了京畿營,百姓們紛紛議論曾明德沒有享福的命。
以至于曾明德之妻胡娘子,送走相聚了兩個月不到的丈夫後,也在暗嘆曾明德沒有享福的命。
但是深處漩渦中心的左相徐堅卻不會這麽想, 他知道在普通百姓的層面上, 燕雲開隐匿了自己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完全不在意權柄和名望。這一點讓徐堅這個保皇黨和許多打算當中間派的朝臣們放了心,只要燕雲開願意退出,先前那種權利争鬥, 流血事件, 今後就不必再發生了。
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燕雲開态度非常決絕, 讓親近的曾明德帶着駐守在京城西郊的北軍回去戍邊,提拔陌生的寧長遠駐守京畿。
雖然在攻打魏王叛軍的時候寧長遠跟燕雲開有些交情,但武舉出身的寧長遠出名的不愛結黨營私,徐堅認為他更忠心于朝廷。
只是那些聞腥而動的投機分子,只怕要失望了。燕雲開無意競争,一直刻意跟最高權力保持距離,他們也就沒有了跟着上位的機會。
說起來魏王就是腦子不清醒,被身邊的人裹挾了,不管他自己願不願意,實力是否足夠,都有人逼着他去争奪。
就比如逼反魏王的鹽稅案,真正獲益的其實是蘇州和贛州兩地的官員,其次是魏王妃背後的董家,最後才是被他們當作靠山的魏王。
事後查抄罪人,單是蘇州一府就抄出三千六百萬兩白銀,相當于全國半年的賦稅。可是清算魏王府的財物後,只能折算成八百萬兩,這當然有魏王需要養兵的緣故,但魏王比蘇州知府還窮,這是一個不争的事實。
還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雖然寧長遠和曾明德的官位都升為了一品武官,但是都沒有封爵。
老奸巨猾的徐堅已經猜到了燕雲開的心思,他磨刀霍霍,正指向了勳貴。只可惜勳貴中在朝廷裏任職的人并不多,現在都還沒有看出燕雲開的居心。
Advertisement
因為魏王謀反最後牽涉董家參與其中的案子,除了成年男丁和涉案的女眷,其餘女眷和小孩都流放嶺南,這件事似乎沒有牽連太廣,連一向以董家馬首是瞻的申屠喜都還好好的在右相的位置上呆着。
在沒有明确證據的情況下,這場變革并沒有殺戮太多的人。很多人因此松懈下來,以為危險已經輕松的渡過了,豈不知另一場危機正在醞釀中。
申屠喜的兒媳婦,也就是董太後的女兒安樂長公主也還活着,只是因為鞭打壽陽大長公主的事情,被宗人府判仗二十,關押三年。
宗人府之前都是擁護董太後這一邊兒的,如今董家落敗,就想悄悄弄死安樂長公主表明立場,但是燕雲開派人阻止了。
因為北軍入城将董家人盡數逮捕之後,皇帝下旨請董太後從慈寧宮移駕凝香居,畢竟是太後,小皇帝燕雲景沒有權利殺死名義上的母親,太後只能幽禁。
給董太後幽禁的地方還不錯,凝香居有一片梅園,專門用來賞景的房子修得也很齊整。
可惜董太後并不願意被幽禁,她是一個極為驕傲的人,拔下金簪抵住自己的喉嚨,侍衛太監們都不敢上前。她說,“讓燕雲開來見哀家。”
她直接無視了燕雲景和鄭太後,也根本不把他們當成自己的對手。
燕雲開到了慈寧宮之後,董太後穿着大禮服,蒼白手握着金簪低着自己的喉嚨,她笑着對燕雲開說,“燕雲開,你一向是重諾言的人,先帝托付你照顧燕雲景,你就把他照顧的很好。今天哀家也托付你照顧安樂,想必你也不會讓哀家失望。”
“我為什麽要答應你呢。安樂長公主三十多歲的人了,還不能照顧好自己嗎。”
燕雲開冷峻的臉上看不出太多的悲喜,他本來就不喜歡這些權利争鬥,這不像戰場上,輸贏痛快。權力鬥争就算贏了,也不能讓人感到高興。
董太後把金簪移到自己臉上,“我要是死前毀去自己的面容,你能不能堵上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燕雲開可有可無道,“我可以保住安樂長公主不死,但不知太後娘娘如何報答我呢。”
董太後丢掉手裏的簪子,“拿鸩酒來。”
看來董太後一心求死,在場所有人聽到這個消息都松了一口氣。
董太後一死,這件宮廷政變就已經塵埃落定了。但是燕雲開需要處理的事情,卻遠遠沒有結束,首先是清理鹽務,查抄在謀反中涉案的官員富商,從六部中抽調官員去管理江南的各個州縣。
另外朝中投靠董家的大小官吏還需要慢慢清理,區分出只是站隊,但沒有為惡而且政績不錯的部分人,酌情繼續留用。只靠關系上位,能力不足者罷免,犯了國法的當然是直接治罪。
其他人好說,但是申屠喜,是個大/麻煩,他政績很好,辦事能力又強,曾經主持修建了一個大水庫,竟然查不出絲毫貪污受賄的把柄。因為申屠喜的二弟申屠安擅長經商,他們家根本不缺錢花。
謀反抄家也沒有查到申屠喜跟董家通信的證據,除了讓兒子娶了安樂長公主,在朝中充當董太後的耳目喉舌外,還真查不到他實質的罪責。
曾明德手下的人,甚至建議他僞造申屠喜和承恩公的通信,拿下一個奇功,但是曾明德拒絕了手下的建議。
因為燕雲開也很頭疼,各地每天都會送上數千份奏折,這些需要左右丞相批複,只有重要的事才會讓燕雲開和董太後共同決議。
申屠喜是真正幹事兒的人,把他去掉了,暫時還真找不到接替者。現在雖然省去了跟董太後争執的時間,但是苦活兒累活兒也得有人幹啊。燕雲景現在才十二歲,暫時指望不上,想讓他幹活兒,還得等個三年五載。
而且燕雲開很了解申屠喜的過往,他也是寒門出身,因為投靠了董太後,才在先帝後期開始發跡。當上右相後,幹的事情跟徐堅差不多,就是遇到重大事情,去給董太後報信,決議的時候支持董太後的觀點,有時候保持沉默。
而且燕雲開知道,申屠喜雖然跟随董太後,但是跟董家的關系其實不太好,因為他還沒當上右相之前,董家沒少在他身上敲詐錢財,誰讓他弟弟能賺錢呢。
申屠喜不算大奸大惡之輩,也不貪污,做事情認真負責,就是權利欲比較重,所以才想到攀附權貴,不然他一個二甲後排的進士,小商戶家庭出身,怎麽能當上右相。
他一直依附着董太後,其實是劍指職業最高峰左相的位置,可惜燕雲開動作太快,他最終也沒能如願。
根據密探報告,申屠喜最近一直在家悶悶不樂的抽水煙,他還皺着幹瘦的老臉對兒子說,“左相的位置我這輩子是沒指望了,你們這一輩也沒指望,我看軒兒資質不錯,今後你們一定要好好培養他。”
這個兒子就是尚公主的申屠璋,苦着臉回答道,“公主下了宗人府,軒兒還有什麽希望。”
申屠喜笑了一下,幹瘦的臉總顯得陰郁,“燕雲開不會為難你們這些不相幹的人,小皇帝也不是斤斤計較的人,咱們又沒犯法,穩得很。軒兒才五歲,将來時間還很長。”他一點兒也不擔心自己的安危。
燕雲開經過種種考慮,還是決定先留着申屠喜,他雖然已經有看好的接替人選,現任吏部左侍郎的周賈,但還周賈才三十五歲,太年輕沒經過大事,還得讓前輩帶一兩年。
燕雲開這一忙,就忙到了九月初。
八月份的中秋節,建安城空氣中的血腥味還沒有散盡,人們過節的心思不太濃,等到了九月初的重陽節,人們壓抑太久的情緒似乎要找到一個宣洩口,紛紛置辦起應節的東西,準備宴請親朋好友,或者一起登高望遠。
就連夏老太她們都有差不多的打算,花整整十兩銀子,買了幾盆盛放的菊花,姹紫嫣紅甚是好看,打算重陽節的時候請周家人一起到家裏賞花吃螃蟹。看到夏老太她們準備糕點和應節的茱萸枝,趙霁心裏也活泛了起來。
燕雲開前段時間總有看不完的公文,如今終于忙碌的差不多了,明天九月初八趙霁打算約燕雲開去城外太啓山登高。
不是趙霁不想跟燕雲開一起過節,而是重陽節的時候宮裏要舉辦大宴會,燕雲開作為重要人物,沒有缺席的道理。他們就提前過節好了,正好避開初九那天大批登山的人。
趙霁想到就做,寫了一封信,讓陳興趕着車給燕雲開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