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燕雲開的私人工坊在太啓山西面, 之前北軍跟京畿營對峙的時候,就在這附近陳兵,燕雲開親自駕着馬車帶着趙霁出城, 跑了一個半小時, 才到達目的地。
這座工坊的占地面積很大, 總共有三十畝地, 水泥路就修在工坊正中間。
水泥加上河沙修的路,呈青灰色, 總共只有兩裏長。趙霁走着這條只有三米寬的小路上,仿佛回到了現代,走在動則十米二十米寬的大公路上,心情非常愉快。
燕雲開陪在趙霁的旁邊,雖然他也是第一次走在水泥路上, 但是大部分的注意力卻落在趙霁的身上。趙霁雖然沒有說話,但是喜悅的心情溢于言表, 他的眉眼彎彎,長長的眼睫下眸光亮若星辰。
燕雲開的情緒也受到了趙霁的感染,對跟在身後的工坊管事說,“燒制出水泥的工匠, 每人賞十兩銀子。”
張管事笑的見牙不見眼, 跪下來謝恩道,“謝大人賞。”
燕雲開擡手示意他站起來,趙霁也終于想起來問道,“這水泥能大規模出産嗎。這東西的用量可大得很, 要是不能成規模, 也沒什麽大用。”
到目前為止,抽水馬桶還不能實現量産, 只接受定制,一家一戶的做。雖然建安城的高門大戶都用上的抽水馬桶,但那都是一家一個,還遠遠達不到每一個人都擁有私人衛生間的地步。
面對趙霁的質疑,張管事絲毫不心虛,拍着胸口保證道,“趙公子您放心吧,肯定能大規模出産,我們已經讓人到萬州産石灰的山裏重新建了工坊,到時候就直接在那邊煉制。”
趙霁用贊賞的目光看着張管事道,“你想的很周到嘛。”
受到趙霁的誇獎,張管事喜笑顏開的表情仿佛一個受到家長肯定的小孩子。
這也可以理解,原本這個工坊只是負責幫北軍做一些衣服被褥,最多也就是用魚鳔木棍做些箭矢,連鍛造刀槍的活計都輪不到他們,那都是北軍在邊境上的工坊在做。
這樣的情況,自從趙霁出現,就發生了徹頭徹尾的變化。
兩個多月前,燕雲開下令蒸餾酒精,從北邊的工坊調來了負責鑄造的工匠,又從南邊調集了燒制瓷器的工匠。
這個京郊的工坊産出了酒精,産出了抽水馬桶,産出了油墨,現在又有了水泥,不管是那一樣都是日進鬥金的大買賣。
張管事作為工坊的實際管理者,地位水漲船高,就連衆所周知的大晉首富申屠安都對他客氣又加,目的是希望從工坊購買抽水馬桶去南方售賣。
Advertisement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管事簡直把趙霁當成了財神爺下凡。被趙霁誇獎了一句,他都有種自己要升仙的感覺。
趙霁說他想得周到,張管事雖然心花怒放,但是打心裏覺得,真正有遠見的人,非趙霁莫屬。
當初京郊工坊剛開始做抽水馬桶的時候,最先做不出潔白無瑕的瓷器,只能在陶器上刷白釉,顏色發灰,顯得很難看。但是趙霁非要他們做出瓷,還特地從南方禦窯坊裏挖了人來,一定要燒出白瓷馬桶。
現在市面上已經出現了抽水馬桶的仿品,張管事這才開始佩服趙霁的先見之明。
因為那些仿制品都是陶器刷白釉,真正的貴人可看不上那樣的東西,會買的人都是些富戶中人之家。
要說趙霁為什麽會有這種先見之明,還不是因為他随便仿制別人的中成藥,知道這個時代的人沒有版權意識。
想要杜絕仿制品,基本不可能。
除非是煤炭和石墨這種礦産資源,要開發必須取得朝廷同意,除此之外,只能提高産品的技術難度,尋求高端市場。
但是水泥這種東西,基本也就是礦料的粗加工,走的都是大批量,倒是不用考慮高端市場的需求。
看完水泥路之後時間還早,才剛剛過了五點鐘。
對于推行現代技術的事情,趙霁也就負責提個建議,享受成果。
至于生産過程,他完全不關心,也不打算玩領導視察工廠的那套把戲,催着燕雲開趕回去吃晚飯。
燕雲開卻提出不同的建議,“保兒不是邀我明天登太啓山嗎,我看也不用等到明天了,我們今天晚上就上山去吧,正好可以欣賞山中的晚景,明天我帶你去山頂看日出,有一個地方視野開闊,不僅可以看到日出,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霞光。”
趙霁被燕雲開說的很心動,但他并沒有失去理智,不得不問了一句煞風景的話,“現在上山,我們晚飯吃什麽啊,晚上要露宿山野嗎。”
跟男朋友一起爬山露營,聽起來似乎很有吸引力,很浪漫。可趙霁作為一個醫生,從專業的角度考慮,他覺得這樣的行為很不可取。
現在已經臨近深秋了,夜裏天氣很涼,山上的氣溫只會更加寒涼,如今他們什麽準備都沒有,上山露營,有很大的概率會着涼。
燕雲開看到趙霁糾結沉思的樣子,久久沒有言語,等到趙霁說出了自己的疑惑,燕雲開才大笑着回答道,“誰告訴你,要露宿荒野了。以前我在太啓山上修了個道觀,打算隐居,後來再入朝堂,就把那道觀改成了別院,每年都會回去幾趟。那裏有人常年守着,柴米油鹽不缺,等我上山之後打幾個野物,從山澗裏抓幾條魚,總之不會讓你餓肚子。”
趙霁讪讪的笑了笑,坐上馬車低聲道,“那就依你吧。”
此時趙霁內心只有一句話,貧窮限制想象力。
他怎麽沒想到呢,還有山中別墅,私人度假山莊這種豪無人性的東西存在。
他最近也晉升為有錢人了,卻還沒有習慣有錢人的思維模式。
燕雲開從工坊駕着馬車道太啓山地下,把馬車寄放在山腳下的三清觀,就帶着趙霁走石階修建的小路上山。
太啓山在建安城邊上,平時游人不少,山上山下有許多的道觀寺廟,另外還有兩間書院。所以太啓山的各個方位都修建着石階棧道,一路上也并不荒涼。
趙霁不認識路,只能跟在燕雲開身後。燕雲開既然帶着趙霁游山,當然要負責給他講解周圍的景致。遠山紅葉都只是尋常,那些飛泉流瀑才真是好看。
有美景,自然有文人騷客吟詩作賦,只要燕雲開能記得,他都念給趙霁聽。
太啓山是一條綿延的山脈,一共有十二座側峰,主峰在東面,有三百多丈高,趙霁換算了一下,也就是有一千多米高。
不過主峰距離建安城有百裏路遠,真正離建安城近的,只有西邊的這六座側峰,燕雲開別院所在的山峰,就在最西面的這一座。
這座山峰按照位置排名,被稱為太啓十二峰,也有六七百米的高度,趙霁年輕腿腳不錯,雖然不能跟燕雲開相提并論,爬六七百米的山,也沒感覺太累。
燕雲開帶着趙霁邊走邊看,走了一個小時,也就到了別院。
此時天雖然還沒有黑盡,但是山中的樹木掩映,也就有些發暗,負責守院子的兩個男仆早就吃了晚飯,正想要洗漱睡覺,燕雲開和趙霁就來了。
仆人重新打起精神伺候着,燕雲開就打發他們去煮飯,燕雲開本來說要去打獵,但是趙霁自己一個人呆在無聊,就想跟着燕雲開一起去。
燕雲開想想,也沒有拒絕,但是到林子裏打獵太危險,他打算帶着趙霁去山澗裏抓魚。剛走出門不遠,就聽到一個少年的聲音說,“公子,前面就是國師大人的別院了。咱們連夜下山不安全,何不去那裏借宿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