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太啓山上的秋景很美, 燕雲開的廚藝也很好,但是快樂的時光總是匆匆而過。
燕雲開陪着趙霁看過日出和朝霞後,回別院煮了一碗蔥油素面當早飯, 吃完面條, 兩人就下山去了。
燕雲開畢竟是肩挑着整個朝堂的大忙人, 能抽出一個下午和一個早晨的時間陪着趙霁上山游玩, 已經是從縫隙裏擠出來的時間了。
上午九點半,趙霁和燕雲開穿過山間的薄霧來到山下, 在三清觀取回寄存的馬車,十點鐘就回到了建安城。
燕雲開急着進宮一趟,趙霁就讓他駕走了馬車。今天正好是從西城門進城,趙霁想看看西城區現在的情況,就在城門邊上下了車。
趙霁最早讓人在西城區設點收糞肥, 就是想要改善西城區貧民的衛生狀況。因為排洩物産生的污水,是滋生蚊蠅的溫床, 蚊蠅又會傳染各種疾病。除此之外,排洩物風幹之後的飛末也可能傳播疾病。
如今別家莊子上的人看到了城市中收肥料的好處,也跟着派人收糞肥,竟然在城門往右五百米的一處空地上形成了市場。
這裏原本就是京畿周邊農人賣雞鴨鵝的家禽市場, 原本的味道很難聞, 自從有人收糞肥,味道反而變好了。
因為家禽的糞便都會人們收集起來了。
趙霁當然沒心情去查看收糞的情況,他想要看的是西城區的街道變化,就随便選了一條巷子走了進去。
這裏的巷子非常狹窄, 因為每家每戶都在想辦法拓寬自己的領地。違章建築, 窩棚到處都是。
這是趙霁第二次來到這個區域。
第一次見到這副情形的時候他很難相信,繁華的建安城中會有這樣一塊地方, 跟非洲難民營似的,瘦巴巴的光屁股小孩兒滿街跑,大人也穿着破舊的衣服。
後來趙霁才知道,這裏住着一些苦力,腳夫,小商販,以及他們的家人。
西城的路上當然不會鋪着青石板,都是夯實的土路,最近一段時間都沒有下雨,如果遇到下雨天道路會變得很泥濘。
趙霁第一次走到這邊來,是為了查看四個城區的淋浴澡堂子,剛走到西城區,就聞到沖天的臭氣,打眼一看,到處都是便溺的痕跡。
Advertisement
現在趙霁再次走在西城區的路上,空氣清新了不止一點半點兒。不僅沒有了便溺的痕跡,來往的人,看着也幹淨了許多。
西城區的淋浴澡堂子生意最好,因為規定是一個小錢,可以放半刻鐘的熱水,西城區的人們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花一個小錢,帶上木桶和水盆去把水接起來,全家老小都能洗上幹淨的熱水澡。
城裏的柴需要錢買,要燒熱足夠全家洗一次澡的熱水,起碼需要兩個小錢,那水還不會很熱,現在一個錢就能洗澡,而且還是去污力更強的燙水,一般做腳夫,苦力的人家,也都支付的起一個小錢的費用。
趙霁在路上攔住一個小孩兒,随口問了一句,“你知道澡堂子怎麽去嗎。”
那小孩兒也不算小了,八/九歲的年紀,也不能再光屁股了,穿一條藍色的麻布褲子。他看到光潔整齊的趙霁,渾身都透着貴氣,不敢怠慢。
畢竟是京城裏的孩子,比三江縣的孩子油滑的多,趙珲的兒子趙江就遠沒有這孩子機靈。他聽到趙霁問路,就連忙嬉笑着對趙霁說,“大人要去新開的趙記澡堂吧,我帶您去吧。”
趙霁讓那孩子在前頭帶路。
他也不怕受騙,京城的治安很好,就算是貧民區,都有差役巡邏,小偷小摸肯定有,要說明目張膽的設局搶劫,那不可能。
又沿着往南的道路走了二十分鐘,才到了西城區的澡堂子。
趙霁看到沿途的情況都很不錯,雖然不至于一下子變得幹淨整潔,至少比第一次看到的情況好了很多。
澡堂子位于西城區的菜市場旁邊,諾大個京城,不可能只有一個菜市場,其中位于南城的菜市場最大,山珍海味應有盡有,但是東城和西城都住着很多人,當然會有小的菜市場,尤其是西城的菜市場,大多是南城菜市場頭天賣剩下的東西,但是西城的人家裏也得開飯,所以這裏的菜市場還不小。
到了地頭,趙霁想給帶路的小孩一點錢,一摸口袋,才發現身上沒錢。
他這才恍然想起來,昨天臨時決定要上山,沒帶換洗衣服,燕雲開就找了他留在山上的舊衣服給他穿,他自己的衣服和錢袋都放在馬車上,馬車又讓燕雲開駕走了。
這事兒只怪他自己粗心大意,昨晚換衣服的時候,就忘了把錢袋摸出了。
趙霁穿着一件深藍色的長衫,燕雲開的身材比他高大很多,只有系好了腰帶後,把衣服往上提。寬袍大袖,真有飄逸的感覺。
沒摸到錢,趙霁有些歉意的對小孩說,“你跟我去店裏,我讓夥計給你拿糖吃。”
小孩來過澡堂子,也不疑有它,直徑跟着趙霁進了澡堂子。
趙霁之前來過一次,看店的掌櫃和夥計都認識他。看到他來了,立馬笑臉相迎,趙霁問有沒有吃的,給那帶路的孩子。掌櫃的還真拿出來兩塊糖餅,本來是預備中午忙不過來,墊肚子用的。
西城區的澡堂子很忙,從早到晚都有人打水。這裏與其說是澡堂子,不如說是燒開水的過樓房,因為這裏的人都覺得打水回家更劃算。而這些人如果沒人看着的話,他們肯定會多打水,所以這裏的夥計就格外的忙。
掌櫃看到趙霁好不容易來了,就苦着臉對趙霁說,“要不咱們再招個人吧。”除了很忙,他也有一點私心,他想讓自家侄子到這兒幹活兒。但是這個澡堂子基本不賺錢,所以招人的事情,不能求上面的大管事,而是求趙霁這個大東家更管用。
趙霁應允了掌櫃的請求,讓他自己找管事說,又在賬上支了一兩銀子,就又走了。
趙霁走出去,那個孩子拿着糖餅子還沒吃,看到趙霁出來,又迎上來笑着說,“大人,我帶您出去吧,這回不要您糖餅了。”
趙霁已經記得路了,但沒有拒絕。
一大一小走在路上,趙霁看着腳下的土路,心裏想着,等将來水泥産量高了,可以讓朝廷出資把西城的路修好一點。
南城是商業街,東城住的是富戶殷實人家,北邊是皇宮和高門大戶,都用石板修路,倒是不用急着修水泥路。
修橋補路,都是朝廷的責任,趙霁知道水泥生産出來之後,最大的買方,肯定是大晉朝廷,而燕雲開目前又手握重權。他覺得一定要控制好産品質量,別到時候讓人說燕雲開以權謀私。
他們生産的東西,不管是油墨,酒精,還是水泥,都是利民的好東西。燕雲開為了大晉朝廷,為了回報先帝的養育之恩,無私克己,趙霁可不希望他受到任何的非議。
趙霁正想得出神,突然有個女人從側面穿出來,拉着前面的小孩說,“揚小二,快回去吧,你娘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