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最近這段時間趙霁幾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 因為只要他超過兩天不去工地,下面的工人就會超負荷的工作。
這跟現代老是鬧着不願意加班的情況很不同,工人的勤勞刻苦程度遠遠超出了趙霁的預期。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是因為趙霁財大氣粗, 給的工錢高, 夥食好, 所以成為建築工人的競争非常激烈。工人們都想好好的表現,希望自己能夠長久的留下來, 而不是被外面虎視眈眈的人給擠走。
比如楊小二的父親楊大壯,最近就很想辭掉轎夫的活計,到趙霁的工地上去幫工,但是當初西郊工坊在建安城外的郊縣招人,就是覺得那些務農出身的短工比城裏的貧民老實, 所以楊大壯一直都沒能如願,成為一個建築工人。
楊大壯還算老實, 沒有想到要通過王小二找趙霁幫忙,只是時不時的到工地外圍去觀望。
趙霁每天去工地,都會看到有人圍觀,明明都是些紛亂的場景, 那些觀看的人卻像看戲劇表演一樣起勁兒。
那些工人也都有演員的勁頭, 在圍觀的人面前用努力幹活兒,上下班的時候昂首闊步,尤其是中午吃飯的時候,故意拿着葷菜在圍觀者的面前吃的津津有味, 整個一套表演式的炫耀行為。
趙霁把這一切都看着眼裏, 只覺得工人們的小心思也很可愛,所以也并不禁止。
在接觸過這些大晉的底層百姓之後, 趙霁覺得他們普遍都非常樸實,對強權很順從,跟普遍狡猾的貴族階層非常不同,這就是所謂見識的不同,所造成的人的不同。
現在的局面就是,必須要讓趙霁監督着,工人們才不會太過勞累。否者他們不僅從早幹到晚,還要主動加夜班,底下的管事也有相同的毛病,因為趙霁給出的獎賞很高,他們想早點完成工程,就能獲得趙霁給出的獎賞。
但是趙霁不想過分的壓榨底下的工人,這其中有現代的人權意識,還要就是他不希望在趕工的情況下,造成工程質量的下降。他每天上工地,也有監督工程質量的意思。
時間到了十月十五,城外的學生宿舍已經完成了外牆建設,只差最好用水泥找平牆面,城內的商業住宅區比較大,還在進行地面的修建。但是今天是下元節,趙霁終于沒有去工地,而是要陪着夏老太去城外,參加真武觀的法會。
今天全家一起出行,再加上夏家的周娘子和夏蓮兒母女兩,馬車走在路上,趙霁就看到路邊成群結隊的行人,但是夏老太過後卻說,這次下元節的法會不如中元節盛大。
中元節的時候趙霁去徽州府處理趙老爹的案子,沒有跟夏老太她們一起參加法會,不知道具體情況,但是看今天的人數實在有些震撼。
不得不感嘆,古代的宗教影響力強大,人們由衷的相信舉頭三尺有神明。
真武觀是建安城附近最大的道觀,今天彙集了全城十分之一的人,不僅是道觀內有法會,道觀之外還有廟會,他們到了兩裏開外的地方,前面全是烏央央的人群,馬車再也不能前進了,夏老太率先下車,招呼周娘子和夏蓮兒一起下車步行。
Advertisement
趙霁他們下車步行,讓夏家的管家老鄭在外面看着兩家人的馬車,陳興和趙霁要在肖娘子她們身邊護持着,才有可能順利的穿過廟會,進道觀的大門。要是單憑她們幾個女眷,難保不會遇到混雜在人群裏的混混無賴。
一路上走着,趙霁看到廟會裏有許多雜耍,猴戲,曲藝表演,雖然這些人的表演都很精彩,但是趙霁看到他們身上都很髒。
趙霁在京城開淋浴澡堂,收購糞肥,大大的改善了人們的衛生情況,但是這些外地來的江湖藝人卻讓他明白,要改善整個大晉的衛生環境,任重而道遠。
正當趙霁他們擠得辛苦的時候,身後突然傳來鳴鑼開道的聲音,周圍的人都在往兩邊退讓,趙霁他們一行人也跟着退到了一個賣絹花的攤子旁邊。
後面來了權貴家的車隊,前頭是家丁開道,然後是幾個身披鬥篷的貴族男子,再後面有三輛馬車,應該都是女眷。看前面打的牌子,是左相徐堅的家裏人。
徐家這隊人很快過去了,行人又迅速占據了中間的道路。過了幾分鐘,同樣的情景再次重演,等到趙霁他們一行人終于挪到真武觀門前的時候,總共給四家車隊讓了路。
所以說權貴家出行的排場大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看人家就能毫無阻礙的穿過擁擠的人群,他們這一行人卻要在人群裏艱難的穿行一個多小時。
到了道觀門口,就有小道士迎着他們去了後殿,前殿是普通香客敬香的地方,要獲得參加法會的資格,必須提前捐夠香火錢。
雖然古代的人更重視信仰,但是古代的宗教斂財,也絲毫不會手軟。趙霁是沒有信仰的人,但他們不會在有信仰的夏老太面前說斂財的話。
能進後殿的人數不會超過五百人,真武觀的地方很大,道士們把院子打掃出來,沿着院子裏的柿子樹,安了許多座椅,領路的小道士幫趙霁他們帶到座位邊,還有另外的小道士獻上茶水點心,服務也真是周到。
現在天氣越發的冷了,趙霁他們一行人都穿着夾襖,等他們坐定之後,都覺得身上發熱,尤其是夏蓮兒和蔣旭兩個小孩兒,臉上都見了汗。
雖然趙霁覺得十二三歲的夏蓮兒還是小孩兒,但是她擡起手腕兒用絲帕擦汗的模樣,卻落入了兩個別有用心的人眼中。
一個是曾經被趙霁治好過闌尾炎的陶銘,另一個是曾經跟趙霁起過沖突的陶梁。靖國公家的座位距離趙家很近,剛好他們都認識趙霁,所以一直關注着他們這邊,于是這兩個人都看到了豆蔻年華的夏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