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自動送上門的人不是別人是姜貴的兒子姜高志,姜高志是姜家學歷最高的,也是整個大坪鄉學歷最高的。當年姜貴是國企工人,在計劃生育約束下只有一個孩子。因此兩口子對這個獨生兒子姜高志是百般寵愛,什麽都緊着他。姜高志從小就喜歡讀書十分好學,一直拿第一,是當時同齡孩子的榜樣。
當時酒廠裏一群同齡孩子沒少被父母拿姜高志做榜樣,因為這姜高志在同齡孩子中拉了極大仇恨,大家一看到他就厭煩。姜高志是個悶罐子性格,帶着個厚厚的眼鏡,一天就喜歡紮進書堆裏,壓根不在意這些,屬于連同桌幾年的同學都不知名字的人。
姜高志一路報送到攻讀博士,他學的是農學,現在在研究所裏工作。這麽聽姜高志也算是一種成功,姜家一直為有這麽個子孫而驕傲。
姜高志是純粹的搞學術型人才,除了埋頭研究,其他事情一概不管。雖然頂着個博士生的名頭,可收入并不高,姜貴夫妻兩也不是那種很物質的人,只希望他好好的就成,所以也就任他做自己想做的事。
可天降橫禍,他的一個研究成果被他的導師和同事給剽竊了,他平時沒啥心眼,對方又做得天衣無縫,所以也無可奈何,不僅如此還被倒打一耙說是他剽竊。看着盜走自己勞動成果的人獲得各種獎項,自己卻名譽掃地,饒是再醉心科研無視這些複雜關系的姜高志也給氣得病倒了。
大堂嬸一聽姜高志病倒,姜高志今年三十二歲,因為一直忙着研究又遠離父母,所以一直沒有對象,在首都孤零零一個人沒人照顧,大堂嬸這着急得嘴上都冒起了燎泡,放下手邊的事急匆匆就往首都跑。姜貴正忙着釀酒的事這節骨眼上壓根離不開,景行心裏愧疚給大堂嬸訂了飛機票,讓她直接飛過去。第一次坐飛機的大堂嬸因為擔心兒子,完全沒有平時弄點啥新鮮事就到處宣揚的興致。
沒過幾天大堂嬸就帶着姜高志回來了,姜高志的精神狀況很不好,頭發都灰蒙蒙的,整個人十分陰郁。晚上大堂嬸就跑來找景行,一大把年紀摸着眼淚那述說。姜高志這次栽狠了,博士學位都沒能讀完被勸退了,可以說是前途盡毀。姜高志從小到大順風順水,哪裏碰到過這些,所有事情加在一起最終氣得病倒了。
“小行啊,我和你大堂伯都是沒啥文化的,也不知道咋勸高志。你是大學生,又在城裏待過,你看能不能幫嬸兒勸勸高志?再這麽下去,這人可就要跨啦。”
姜媽媽坐在一邊安慰着,也那無奈嘆氣。大堂嬸雖說平時嘴有點碎,可為人爽朗樂觀,身體微微發胖到哪都是笑臉挂臉上,哪裏會像現在這樣憔悴黯然。
“嬸兒,你不用擔心,我這去瞧瞧。”
大堂嬸拭淚,“哎,這造的是什麽孽啊,怎麽碰上這樣的人,這不是讓人往絕路上逼嗎。”
景行沒敢耽擱直接趕往大堂伯家,大堂伯雖然一直在縣裏,可在村裏也建好了房子時常過來住。這段時間為景行釀酒,更是做了長期紮鄉下的準備。
景行最後一次見到姜高志還是十幾年前,已經沒什麽印象,到那的時候見他就坐在門口傻愣愣的望着遠方,一臉憔悴和黯然。除卻心血被盜這個緣故,姜高志更多的是因為想不透為什麽讓他尊敬的導師和同事會這樣對他。把他的心血剽竊就算了,為什麽要這麽絕?難道人性就醜惡到這種地步?他并不是想名揚四海的人,就想做點實實在在的事。就算這個成果加上他們的名字,把他排在後面也都沒那麽在意,從前不是沒有過,可為什麽這次非要做這麽絕呢?姜高志想不通,所以他抑郁了。
景行拉了個小板凳坐在他身邊,拍了拍他的肩膀,“是不是想不通他們為什麽做得這麽絕?”
姜高志這才回過神來看景行,點了點頭。
“你的那個研究成果應該很轟動吧?”
Advertisement
姜高志想了想,導師和同事似乎通過他的這個研究成果獲得了一個很重要的獎,“應該是吧,那個成果能提高大部分類型農作物的産量,并且是在不影響其品質的前提下。”
“你做得太好,所以他們容不得你。”
“為什麽?我确實是找他們對峙過,可他們說加上我的名字我就說不追究了啊。”
景行無奈笑了笑,“你把人心想得太美好,有個詞叫做賊心虛,他們這是斬草除根。”
姜高志低着頭,他也明白這個道理,可是依然無法相信兩個如同他父兄的人,怎麽可以做出這樣的事?僅僅為了這點蠅頭小利,就要把他給徹底毀掉。
“你今後有什麽打算?”
姜高志一想到未來更加抑郁了,他這個人只會搞研究其他啥都不懂,現在這條路斷了,他真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了。
“你要是沒想好願不願意幫我的忙,給我做技術顧問?可能大堂嬸沒來得及跟你說,我把咱們村的荒山都包下來了,需要種植各種果樹,可我對這些并不太了解。你要是還不知道怎麽走下一步,不如來幫我看看我該怎麽規劃怎麽種植怎麽樣?一來就當散心,二來也讓堂伯堂嬸沒那麽擔心。”
姜高志終于擡起頭來,景行趁勢将他心中的藍圖以及理念說了出來。尤其是想建個綠色的大果園,不用任何化肥和化學農藥,堅持綠色有機養殖,這一點讓姜高志十分感興趣,他的研究方向就是如何發展綠色有機的同時兼顧經濟利益和産量需求。
為了吸引姜高志,除卻分給他一部分試驗田以及派人手給他之外,景行還很無恥的開了個空頭支票,說要是他未來能把他心中的莊園建成并發展起來,到時候會專門給他弄個實驗室,讓他進行科學研究。雖然規模不會很大,但是至少獨立自主。
姜高志無疑被深深吸引了,他從前一直在實驗室裏,雖然也有很大一片試驗田,但是那畢竟不是真正的種植現場,許多狀況在試驗田裏不一定能看到的,這下正好有真正實踐的經驗。總歸現在也沒有其他的路走,倒不如試試。
“好,我答應你。”
景行頓時眉開眼笑,可姜高志下一句話讓他直接傻了眼。
“對了,說了這麽久,你是誰啊?”
景行扶額,怪不得他被騙呢,連對方是誰都不知道就把自個給賣了,被人賣了不僅幫人數錢還嫌錢不夠多。
姜高志一有了盼頭,很快就恢複了過來。也不管大堂嬸那叫嚷着讓他多休息幾天,就開始漫山遍野到處跑了。幾天下來整個人就黑了一圈,可人變得精神多了,收獲也是極為大的。根據他對地形土壤的考察,想實現景行果林的夢想是可行的。而且測算下來,每一種果樹的種植數也不會很小,只要合理規劃,雖做不到産業性大規模種植,但是那産量總和依然非常可觀。只是剛開始資金不夠,以及風險承擔問題,得先一點點來。
姜高志雖然人際很渣做人不夠精明,可做事卻絕不含糊,沒幾天就給景行弄出了各類水果适宜區域圖。至于現在的規模大小就由景行這大老板決定了,算錢他也是弱項。
景行這幾天成天拿着個計算機那按來按去,不停塗塗畫畫,時不時嘴裏蹦出個,錢啊錢,你咋就像夏天的暴雨一樣下下來呢。
肖揚的房子已經賣掉了,除卻各種手續費到手的有一百二十萬,景行拿到錢的時候差點沒撲上去親他一口。當天晚上就把協議弄了出來,兩人股份各占一半。這是肖揚要求的,雖說他出的錢是景行的兩倍,但是不耐煩操那心,除非大動向,其他都由景行負責,所以一人一半。兩人在這事上都沒客氣,親兄弟明算賬看着冷漠,實際也是為了今後長遠着想。
經過幾天的忙活,第一批葡萄酒正式完成,儲存的地方也十分具有壽河村特色。壽河村不少高一點的山頭都有岩洞,大大小小各自不同,有些岩洞通風良好,濕度适宜,長年累月的溫度都保持在十五六攝氏度之間。有的人家坐落山腳下臨近岩洞的,還會把那當做倉庫。
當初他們為儲存室發愁的時候,有戶人家提出來的。經過姜貴考察,找到一處适宜的,便将所有的酒桶子放置于那。那岩洞很寬敞,而且正好在承包地裏,為了防止有人或者畜生禍禍,景行還在洞口裝了個鐵門。
肖揚訂購B超機都到了,為了避免麻煩肖揚親自去提的,然後趁着吃飯時間運到家裏。這些日子因為忙活,家裏經常人來人往,只有晚飯的時候,大家不好意思留下來蹭飯才會沒啥人。
家裏是兩層半,那半層原本有兩間屋子,是肖揚和景行住的。後來為了布置手術室,專門又搭建了一小間,B超機就放到那裏。
還沒裝好一家人都忍不住圍了過來,姜奶奶雖然接生過不少嬰兒,可這肚子裏的卻從來沒見過。姜媽媽那一輩也不興照這個,到了姜高山這輩,王三妹哪裏舍得花錢照這個,所以大家也無緣看到,一時之間都好奇不已。
======================
作者有話要說:今天三更送上!明天争取也早點更新,我去吭哧吭哧填坑去了,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