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盧斌玩笑

柳先生三人在洛春之的繡坊呆了将近大半個時辰才離開,離開之前不但将柳先生的那筆單子确定了,而且一人還從洛春之這裏訂走一塊繡帕。

當然,考慮到柳先生三人是盧斌的朋友,且柳先生以後還能跟繡坊合作的原因,所以三人的帕子洛春之并未收銀子。

柳先生三人離開的時候盧斌并沒有一起離開,他一直到傍晚時分才同洛春之一起出春來繡坊。

“春之,我今日可是給你介紹了一筆大單,你該如何謝我啊?”送洛春之回北城的路上,盧斌笑着問洛春之。

洛春之也知今日盧斌幫了她大忙,聞言便道:“三公子大恩,春之無以為報,不若改日在‘清風樓’宴請三公子?”

“只是請我吃一頓飯?”盧斌聞言笑道。

“那三公子的意思是?”洛春之問。

盧斌聞言又是一笑,然後笑着看向洛春之,笑眯眯道:“都說大恩不言謝,不若以身相許,要不春之你嫁給我得了。”

柳先生的單子對于洛春之來說,的确是一筆大單,其中有香囊一百個,絲帕六十塊,絹扇一百二十把,以及汗巾三十條。

柳先生給洛春之的時間是兩個月,這個時間對洛春之來說本就比較趕,再加上繡坊裏接的其他零活,肯定是忙不過來的,是以洛春之回家後便想了想,最後決定先請兩個繡娘。

因為洛春之以前一直只跟吉祥繡鋪打交道,對小鎮其他繡娘并不熟悉,是以挑選繡娘的活便落在了梅華頭上。

梅華去物色繡娘的時候,洛春之便守在春來繡坊。

七日,梅華告訴洛春之,已經物色好了兩位繡娘。

洛春之聞言,便讓梅華約那兩位繡娘前來春來繡坊面談。

梅華物色到的兩位繡娘其中一人是一位年輕寡婦,大約二十五歲的樣子,去年新寡,丈夫病逝後獨留她和膝下七歲兒子和三歲女兒三人。

小鎮對女子寬厚,丈夫死後,妻子若是願意,也可以改嫁。

不過此女與死去的丈夫感情深厚,再加上膝下有兒女二人,便不打算改嫁,決定靠自己養活兒女。

另外一人是一位快四十歲的婦人,原本是小鎮一家繡坊做繡娘的,後來因為與主家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所以便辭去了那家繡坊的活。

洛春之擔心那件不愉快的事是因為婦人手腳不幹淨或者其他不好的原因,因此聽梅花說起此事後便問梅華,那件不愉快的事是指什麽。

梅華深知洛春之在擔心什麽,于是聞言便告訴洛春之,原來是那個繡坊的主家少爺曾經打算猥瑣這喂婦人五歲的孫女,在被她發現且告到主家夫人面前還被欺負後,她便一氣之下辭去了那份繡活。

洛春之聞言放下心來。

第二日,兩位繡娘如約來到春來繡坊。

兩人進門後先是由梅華把她們介紹給洛春之,然後被洛春之帶去了後院。

關于兩人的性子,洛春之昨日便從梅華那裏了解,是以今日考察的便是兩人的繡功,因此進了後院後,洛春之也沒跟兩人說太多客氣話,介紹完春來繡坊的待遇後便讓兩人現場繡出一副作品出來看看。

其實為了節約時間,原本是可以由繡娘在家裏繡好繡品,然後再拿給洛春之考察的,但洛春之見過太多人弄虛作假,是以便要求當場試繡。

梅華早在約兩人來春來繡坊之前就告訴過兩人洛春之會現場考察繡功,因此兩人聽了洛春之的話後也不多問,一人找個繡架開始刺繡。

洛春之給兩人的時間一天,對于一件繡品,尤其是精品來說,這個時間絕對是很短的,因此兩位繡娘坐下後也沒打算繡太過複雜的東西,坐下略略思考後,一人選了絲帕,一人選了絹扇。

兩位繡娘試繡的時候洛春之為了不打擾到二人,說完要求後便出了後院,來帶鋪子的待客區坐下,開始做繡活。

下午申時不到,兩位繡娘便先後完成了她們的繡品。

年輕寡婦繡的絹扇,扇面繡的是常見的美人圖。潔白的繡面上,只見一棵粗壯的桃樹上開滿桃花,春風吹過,桃花随風吹落,有些飛在空中,有些落在地上,給地面鋪上一層粉色地毯。

桃樹下,一位粉衣女子墊腳而立,只見她一手拉住一根桃樹枝桠,一手捏住枝桠上的一根細枝,正想把那根開滿桃花的細枝折下來。

女子五指修長,指甲圓潤光滑,皓白的手腕處帶有一只翠綠玉镯,将她本就原本就白皙的手腕襯托的更加亮眼。

正所謂人面桃花相映紅,說的正是此景。

絹扇多采用雙面繡,洛春之從年輕寡婦中接過絹扇,伸手摸了摸絹扇兩面,直覺扇面平整光滑,針腳密集均勻,可見繡功非一般。

洛春之看完年輕寡婦的絹扇後,又從中年婦人手中接過絲帕。

中年婦女繡的絲帕是一副鴛鴦戲水圖,青青的河水,水面被風吹起漣漪,河裏蘆葦花開,被風吹彎了腰,河面落了一層蘆葦花。

被風吹彎的蘆葦下,是兩只交頸的鴛鴦。

鴛鴦戲水的繡樣向來都會把重點放在鴛鴦上,中年婦人也不例外,洛春之看着那兩只浮在水面的鴛鴦,只見他們羽毛鮮豔,在陽光下的照射下反射出一道道兩眼的色彩,彷如彩虹。

或許是年齡的緣故,當年輕寡婦擅長渲染繡品畫面意境時,中年婦人則把重點放在繡品的精致上。

洛春之伸手摸過絲帕上的漣漪和鴛鴦,只見那漣漪波紋走向、大小、粗細全部相同,仿佛就是丈量好了似的。而那鴛鴦毛羽更是層層相疊,又色彩各異,看不出拼湊痕跡,仿佛是出自一根線似的。

洛春之一手拿着絹扇,一手拿着絲帕,将兩樣繡品各自看上幾遍,最後不得不承認,梅華能力當真不錯,竟然能在短短七八天裏找出這麽兩個繡功與她相當的繡娘來的。

因為滿意,洛春之當場就定下了兩位繡娘,讓她們每日辰時一刻到繡坊,酉時整點回家,中午可帶飯菜來繡坊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