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金碧交輝是天家
作者有話要說: 此處有一份貍花貓親自設計的魏宮地圖送給各位:
本章都是些規矩和皇宮描述
情節較少,不喜可直接跳過
第二日一清早,梁如意早早便起來了,一夜好睡,連腦子都感覺清醒了許多。換上新昨日拿來的喪服,簡單收拾完自己和床鋪,便由譚嬷嬷來教導這宮中的規矩。
“說起來,這大魏後宮是最講究禮的。”譚嬷嬷緩緩說道:“講究多,規矩也多,如意你應該知道的也不少,所以我就先只挑緊要的和你說。”
“第一便是,大內之中,宮人是不得随意走動的,各宮的宮人只有在主子出宮走動時候才能随侍左右;若有別的公事須去到他處的時候,需在管事處領了宮牌,二人以上方能成行,做完事不能借機亂逛。定更天後,是宵禁,宮門落鎖,在自己宮中也不要走動,該當值的當值,該睡覺的睡覺。” 譚嬷嬷端起茶碗喝了一口水,繼續道:“也就是說,你平時只有在這掖庭局裏,不能出掖庭門,倘或有差事出門,那就得黃公公給你派宮牌。”
“掖庭局還有出門的差使?”如意疑惑到:“不就是每日在太倉舂米嗎?”
“當然有了”譚嬷嬷答道:“就比如,宮中所有的粗使活都由掖庭宮人來做,每日四更的灑掃班,就是把宮中各廊街和重要的宮院灑掃幹淨,那五更天主子們起了以後出門看到的才是幹淨的。另外有些宮院得等各宮執事來請了再去,也可以在白天早膳用過之後。這是一宗大差,其他還有很多,以後你遇到了自會知道。”
“掃個地擦個桌子還那麽複雜?還要分宮院分時間?還要随時按請來排?” 如意詫異道。
譚嬷嬷笑道:“那是自然,要不怎麽說規矩複雜呢,如意,你以前也時常來宮中,對這宮裏頭的各廊街和宮院都是熟悉的吧?”
“并不熟,早先我最常去的只有坤寧宮和禦苑,偶爾才會去福寧宮,其他的便都不知” 如意搖頭道:“且都是有人引路,我只管跟着走。”
“那好,等下早膳後我再與你講講這些。”譚嬷嬷收回話題:“這第二條就是和主子有關,萬一你在外頭,遇見陛下、皇後、皇太後,要面壁而跪,自行回避,當然了,現這宮裏就只有陛下;遇見嫔以上的主子要跪于路邊;遇見其他主子等要按級施禮;這裏面講究也多,不過你不會一個人出去的,在老人後頭跟着做就是了。”
譚嬷嬷又講了些重要的規矩與如意,如:穿衣的規矩,普通宮人的服色每季只能是哪幾種,用飾只得哪幾樣;裝扮的規矩,普通宮人必用心做事,平日不得塗脂抹粉;吃飯的規矩,宮人只得一日二餐等等好些條,不覺就到了用早膳的時間,便引如意出門一同用膳去了。
宮人的膳食由掖庭旁的外廚統一制備,到了用膳的時辰便由人一并送至院中的穿堂廳,前後院各人拿了自己的食具到廳上去取食。總不過羹湯、主食、一兩個素小菜,隔七八日方有一次肉食。管事、教引等每膳多一小菜,隔三日便有肉食。廳上并無吃飯的桌椅,嬷嬷、姑姑們通常盛了回自己屋裏用膳,宮人們有些就立在一邊速速吃完了事。
來得穿堂廳上,梁如意排着等着取飯,四維的宮人皆暗中打量于她,有些吃飯的也擡起了頭,想來是好奇又來了一個新宮人,但卻無人與如意說話,甚至彼此間交頭接耳的議論也沒有。
用罷早膳,回到屋中,譚嬷嬷向如意講述掖庭主要承擔的差事:“掖庭宮人主要做的就是宮中的粗使活兒,前頭你說的舂米那是沒有的,這是大內又不是監牢;除了我方才說的灑掃差之外,還有洗染坊的浣衣差,禦廚的雜差,禦苑的花木差,這些都是常差,日日有得人值;除此之外,宮裏各位主子派下來的各樣粗使活兒也是掖庭局應承。”
Advertisement
“哦,原有這麽多分別,那奴婢以後做什麽差?”如意問譚嬷嬷道。
“你學完這規矩,便由黃公公編排入班,按班派差,一般新來的宮人組班都是派的早晨的宮院灑掃差,每班皆有一管事一教引帶班,如何做便會教你。”譚嬷嬷答道。
忽的又想起什麽,繼續補充道:“差點忘了,如意,六尚局缺人時,會到掖庭來挑些識文斷字會巧藝的,或年紀小的宮人,去六尚局做精巧活兒,像你這樣知書達理的,是必不會在此久留做粗使的,就等着下次來挑人時便是了;另外還有仙韶院,不過那要能歌善舞或者年紀更小的。最緊要的是記得千萬別犯錯,要是主子指明罰你在這,就沒機會了。”
“謝謝嬷嬷提醒,奴婢知道了。”梁如意點頭稱是,心下卻想:我難道不就是那得罪了元齊,被罰死在這兒的麽……
過了晌午,譚嬷嬷便将這大內的宮院逐一告訴了梁如意,如意雖以前也常入宮,卻是第一遭知道這麽細致。
原來這皇宮還分許多不同:前朝、後朝、禁中、禦苑和別院。
南向正中是宣德門,北門則是拱宸門。
入宣德門是皇城,也就是前朝,朝廷的所在,正中的大成殿是大魏的第一大殿,重要的儀式才會啓用。
皇城之後是東西橫街,橫街之北進了宣佑門才是真正的宮城,自宣佑門至拱宸門的南北向廊道是宮中重要的走道,宮裏人稱為東廊。
東廊以東是別院,別院最北便是梁如意所待的掖庭院,另外還有龍禁衛等,順着東廊向南過了臨華門是內侍省和殿中省,六尚局、教坊司、禦廚等都在那兒,再向南出了通極門則是資善堂、慶寧宮等東宮之地。
東廊以東就是大內了,通極門以北有一東西橫廊,順橫廊而西過內東門便是內朝,橫廊南為陛下初一十五上大朝的紫宸殿;紫宸殿以西是陛下每日視朝的垂拱殿,次之為祭祀用的皇儀殿、設宴用的集英殿,皇儀殿中當下正治着先帝的喪,我也去過幾回為先帝守喪儀;橫廊北則依次為崇政殿、延和殿和景福殿,是陛下平日處理政事的地方,并開試、講禮等。
崇政殿以西又有一南北廊道連着橫廊,宮內稱西廊,西廊向北直通迎陽門,出了便是皇家的禦苑,乃帝後、大臣的宴賞之地,遍值珍貴名木、奇花異草,更修有衆多殿、閣、亭、榭、假山、池沼;一出迎陽門便是供奉魏帝先祖牌位的崇聖殿和內藏書閣太清樓,陛下的別寝清居宮也其間西側太液池畔。
沿橫廊再往西便是會通門,入內便是禁中,先是陛下的寝宮福寧宮,福寧宮四通八達,以宮間廊道可直通垂拱殿與紫宸殿,方便陛下行走;福寧宮之北便是這宮裏頭梁如意最熟悉的傷心之地皇後的寝宮坤寧宮,坤寧宮的東西分別為慶壽宮和寶慈宮,是太後太妃們的所在之處。
如今慶壽宮住着的是高祖張太後和太妃們,按理張太後應是太皇太後的,但是先帝卻并未加封,一如梁如意從未得過大長公主的封號,要說起來這裏頭陳年舊事的傳說實在多了,總之張太後還活着便是好福氣了;寶慈宮住的是先帝的太妃們,昭仁太後卻沒了這樣頤養天年的好福氣。
次之再北是柔儀宮,左右有萃德宮和延福宮,皆是本朝後宮所居,每宮又有數進殿宇。福寧殿之西是升平樓,為宮中樂舞賞宴之地,升平樓西下便是為大內的最西路,由南而北分別是供奉帝王墨寶的天章閣、供奉神仙的廣聖宮和收藏天下奇珍異寶的睿思宮。
用完晚膳,梁如意回到屋中,也無事可做,只坐在自己的榻上,失神地的發呆:不知道少泓現在怎麽樣了,長沙那麽遠,他也回不來了,我也出不去了,這一招好狠毒啊,怕是再無相見之日;又如他那般心氣高傲之人,去了卑濕之地,會不會就此抑郁難平?
又想到府上諸人,不知梨花、顧順他們會安置去那裏,也會入宮嗎,又或是發賣至別處?還有這宮中,原本該有不少梁如意舊識之人的,當如何才能想法托人去打聽一下呢,比如昭仁太後的那些舊宮人,又或者也許有些前梁的舊宮人?
梁如意細細思量了一下,卻頹然發現,這宮裏頭那麽多人,原本便與她最熟識,最能說得上話的,竟是陛下魏元齊,真是好諷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