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花朝

林琰與黛玉定下了花朝節前後要往廟裏去進香的事情,林如海知道了也沒有別的話,只囑咐林琰多帶些随從,不要與人沖撞了。

林琰這邊兒每日間都能出門,還不覺得如何。黛玉那裏卻是十分地興奮,她長居內院兒,何曾有過出門的機會?之前便是在榮府裏,每逢了那史家王家有事情,她一個客居的小姐也只有留下來的份兒。算起來,除了跟着老太太往寧國府裏去,她竟是連一次大門都沒有出過的。如今能夠跟着哥哥出去一趟,又是往廟裏去替父親祈福,怎能還坐得住?只盼着立時便到了生日才好。

林琰又想着生辰這日,黛玉須得早起來拜過了父親林如海,還得往佛堂裏去拜母親賈敏的靈位。今年又是她回來後的頭一個生日,府裏少不得還要準備一番為她慶祝。這一日必是忙亂的,只怕沒有功夫出去。因此,左思右想,便又與黛玉商議:“橫豎妹妹生日趕得巧,正是花朝節。那一日咱們這裏都是極熱鬧的,非但白日裏有往城外頭賞花踏春的,便是到了晚上,也有放花神燈,做‘鬥花會’的。那一日裏花神廟裏香火極盛,不如咱們那一日索性便往花神廟去。完了事兒順便妹妹也看看這揚州繁華熱鬧之景。”

黛玉欣欣然應允了下來,只等着自己生辰那一日。

只是兄妹二人計劃雖好,終究抵不過變化來得快。

卻說林如海雖是官居揚州巡鹽禦史,實則總領的乃是整個江南地區的鹽務。他與賈氏夫人半生無子,只得一個千金嫡女,又是花朝節落地的,本就是揚州傳開了的事情。如今黛玉從京中歸來,自然有與林如海交好的同僚,再有那要巴結着林家的,趕着來送禮。

花朝節頭一日,揚州知府陳志秋家裏又打發了人來送壽禮壽面。因來的是陳府的管家娘子,黛玉少不得要換了衣裳見上一見。

那兩個管家娘子進得黛玉院子,與黛玉請了安,黛玉忙叫人搬了繡墩來讓二人坐。二人哪裏肯坐,十分推讓了一番,方才告了罪,在腳踏上坐了。

黛玉乃是初次獨自會見外邊的人,雖然心裏難免有些打鼓,但朝廷大員的嫡女氣度還是有的,問答之間極是妥當。那兩個管家娘子見她年紀雖小,然容貌清麗,談吐文雅,一颦一笑皆十分有度,可見規矩教養是極好的,不由得都在心裏贊嘆了一番。

待得二人回去時候,黛玉又命雪雁送了出去,又叫人拿着上等的封兒賞了二人。這兩個管家娘子既得了體面又得了好處,回到陳府對着知府夫人汪氏好一通誇獎。

這邊兒黛玉好容易等到了花朝節,早上天才蒙蒙亮,便已經起來收拾好了。先往了林如海那裏磕頭,林如海瞧着女兒娉婷玉立的樣子,老懷彌慰,笑着說了幾句,便叫她去往後邊佛堂去拜母親的靈位。

不多時黛玉出來,臉上雖有淚痕,眼中卻又多了幾絲笑意,走上前去對着等在門外的林琰福了福身子,笑道:“哥哥!”

林琰慌忙搖手跳到了一旁,笑道:“今兒你是壽星,怎麽倒拜起我來了?倒是有人要來拜你呢?”

說着,後邊兒果然叽叽呱呱地過來了一群丫頭,都打扮的花紅柳綠嬌嫩可人。黛玉笑了,今日不但是她生日,可還是花朝節呢。想來府裏這些丫頭們,雖不能出去,好歹也要在園子裏熱鬧一番了。

黛玉回了屋子,又有府中的管家媳婦等帶了丫頭婆子們過來磕頭,又有林成進來說外頭的男仆小厮們也都對着院子磕了頭,黛玉忙叫紫鵑雪雁帶着自己院子中的小丫頭們各處打賞,又命廚房煮了壽面賞下去。自己得了空,便又來到了林如海這裏。

兄妹了兩個人陪着林如海吃了壽面,已經是日頭高挂了。林如海便笑道:“今日你們有事情做了,可想好了去哪裏拜神?”

“我跟妹妹商量好了,也不敢往了遠處去,一來那些寒山寺大明寺的香火雖是旺盛,這個時候只怕去的人也多。倒不如應應景,往瘦西湖畔的花神廟去。橫豎天下的神佛都是一樣的慈悲為懷。”

林如海知道他已經安排妥當了,也不多問,又囑咐了黛玉幾句,方叫他們二人出去了。

且說黛玉去榮府時候不過六歲多,對揚州這邊兒的記憶本就不深,又沒出過門,這個時候聽着車外人聲嘈雜,喧鬧非常,便從那車簾子的縫隙向外望了一望,果然街上人來人往極是熱鬧。又都穿着顏色新鮮的衣裳,各個面上帶笑。也有那合家子一塊兒出游的,也有那幾個讀書人模樣同行的,還有少數兒一些少女模樣打扮的攜手而行。

黛玉坐在車裏看得驚訝,不由得伸手微微掀了掀簾子,卻一眼看見了跟在車旁的哥哥,面上一窘,忙又放下簾子坐好了。

林琰見了簾子一動,便以為是黛玉悶了,朝車裏笑道:“妹妹別急,待會兒先去拜了華神,回來咱們也在這邊兒逛一逛。”

紫鵑雪雁兩個坐在黛玉身旁,都抿着嘴看着黛玉面上發紅的樣子笑。黛玉愈發窘了,嗔怪地瞪了兩個丫頭一眼,随手拿起了車中預備的小點心。

又行了不多久,便感到車慢慢停了下來,外頭林琰的聲音響起:“妹妹,咱們到了。”

紫鵑雪雁兩個先下了車,又扶了黛玉下來。黛玉先還預備了紗帽,此時見山門前多少輛馬車轎子,裏頭下來的女眷不在少數,也都是大大方方走了進去的,當下便看了一眼林琰。

林琰笑道:“無妨,只今日才是這樣。妹妹若是願意帶着紗帽也就戴着,只是便進了廟裏,也還是要摘了下來的。”

黛玉想了一想,也是,哪裏有戴着帽子去拜菩薩的?

便朝着林琰點點頭,跟在他身後進去了。雪雁紫鵑并後邊黛玉另帶了的兩個小丫頭兩個嬷嬷,也都随着。林琰帶來的人便留在了外頭候着。

花神廟并不大,卻也是重檐攢尖,門洞雕花,瞧着十分古樸莊重。待得進了殿中,黛玉見那上邊供奉的乃是春神東君,青雲為衣白霓為裳,十分神采飛揚中又帶了光華奪目之姿。

黛玉虔誠地拜了下去,雙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詞,只暗暗祈求老父平安阖家平順。

幾個丫頭跟在後邊拜了一回,又替黛玉點了香,黛玉接過來起身往前邊香爐處插好,又拜了一回方才出來。

林琰負手站在外邊等着,見了黛玉出來,笑道:“如今可好了,咱們且出去。這裏香火缭繞,恐妹妹呆久了頭疼。”

說着,伸出手來,卻是一盞精致的花燈遞到了黛玉跟前。

黛玉驚喜非常,忙接了過來,也學着別的女子的樣兒提在手裏,跟着林琰出去了。

這座花神廟在瘦西湖畔,這個時候正是仲春時節,往日黛玉在府裏還不覺得,此時出來了,放眼一觀,才發現已是長堤柳翠,春波乍起了。

此時天色甚是澄淨,藍若水晶,幾縷白雲如絲,緩緩移動着。黛玉幾個從未如此出門,若不是顧及着規矩體面,只怕是真要東張西望一番了。

揚州鹽商富甲天下,瘦西湖畔又是風光旖旎,因此不少鹽商在此修建別院,湖上亦有許多華麗的畫舫往來。

林琰對黛玉笑道:“我也叫人預備了畫舫,妹妹可有意往船上一游?”

黛玉開心非常,連連點頭。林琰便領着黛玉來至湖邊,果然一艘與周圍畫舫一般無二的停在那裏。扶着黛玉上了船,黛玉坐在艙裏,早就在船上等着的碧蘿翠染兩個忙擺上了預備好的果子點心茶水。

碧蘿笑道:“姑娘這會子可是餓了?且先用些點心墊一墊。這是今兒一大早才做好了的。”

黛玉看那填漆小幾上擺着的乃是四樣幹果四樣點心,都用極為小巧的碟子裝着,瞧着既是潔淨,顏色配的也好。拈起一塊兒蜜餞梅子,放到林琰面前的小碟子中,黛玉笑道:“今日多謝哥哥帶我出來。我從小到大再沒過過這樣的生日。”

林琰看她雖是這樣說着,眼中卻沒有了初見時候的淚光盈盈,看得出确實是極為高興的。便也拿起筷子替黛玉夾了一塊兒合意餅,笑道:“既是高興,便多用些點心。妹妹還是瘦弱了些。若是能養好身子,父親看着也是歡喜的,說不定放下了一段兒心事,也便能好起來了。”

黛玉垂下頭去,低低地應了一聲,夾起餅來小口地吃着。

林琰從對面看來,見她濃密的劉海遮住了眼睛,看不出表情。卻有一滴水珠兒忽而落下,掉在了她的衣襟兒上,又滾了下去。

林琰也沉默了。

畫舫悠悠向前滑動,林琰叫翠染撩起了紗簾,自己卻是伸手向前,輕輕撫了撫黛玉的頭發,低聲道:“妹妹,父親最想看見的,就是妹妹天天都歡歡喜喜的。”

黛玉“嗯”了一聲,擡頭看着窗外的景致,卻依舊不說話。

行不多遠,忽然外頭伺候的小厮長樂叫道:“大爺,後邊有一艘畫舫追着咱們吶。”

黛玉聽了一驚,林琰安撫地笑了笑,起身來到外邊,果然斜後方一條畫舫朝着自己這邊行來,速度遠比別的畫舫要快上許多。那船外也負手站着一位,遠看過去,月白的袍子衣襟翻飛,頗有些翩翩公子之态。

林琰目力極佳,只看了一眼便微微挑了眉,他怎麽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