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商議

姑蘇林家老宅中,一處精巧的小院子裏碧竹森森,中間隐着一條鵝卵小路。雖是暑熱的天氣,這裏卻自有一股清涼之意。

“碧蘿,姑娘在哪裏呢?”林琰從外頭回來,先換下了身上的大衣裳,只穿了玉色夾紗小褂子,下邊一條撒腿褲,及拉着鞋子,端起早就預備着的冰鎮酸梅湯一口氣灌了下去。

碧蘿邊替他收拾着衣裳,邊道:“今日姑娘瞧着好了些。方才我過去瞧,姑娘才睡醒,正要去後邊的荷花亭子裏。廚房才弄了的酸梅湯,我想着姑娘素來柔弱,吃太涼了倒有些不好。正巧外頭才送了些新鮮的果子,翠染便用冰灞了,才送過去了。”

看林琰又伸手要去盛那酸梅湯,忙勸道:“好歹少喝些,雖然解渴,到底太涼了。”

林琰笑道:“不過半盞水罷了,還不至于就着了涼。”

到底又喝了一碗,方才籲了口氣,癱在椅子上。

林如海過世後,林琰與黛玉兄妹忙完了喪事,便扶靈回了蘇州老家。

原先官邸中的仆從丫鬟們本就大多是從老家或是京裏帶了過去的,這次也就都跟着回來了。還有些後來采買的,林琰着人問過了,若有不願跟過來的,都發還了身契又與了銀子,打發他們各自去了。

林家祖上留下的産業不少,子嗣卻是單薄,因此數代下來家産着實可觀。宅子莊子都是不少,更有林家多年收藏了的古玩奇珍,金玉玩器,略略算下來,也約值了百萬。

林琰拿着各處賬冊清點了一番,他雖然也有些産業,跟這個一比,卻是小巫大巫了。心裏不禁感到好笑,人都說見錢眼開。眼瞅着林如海這一殁,若是沒有自己,偌大的家業只黛玉一個孤女承繼,焉能有人不眼紅?

況且黛玉原本就從小長在外祖家裏,既未接觸過管家之事,又性子中帶着股子清高,很有些不把這些東西放在眼裏的意思。賈府的老太太以親情籠絡之,那塊兒石頭賈寶玉以柔情牽絆之,黛玉縱使知道自己有家産落在榮府手中,又怎麽開得了口去讨要詢問?

總之,那原著之中說的榮府吞沒了林家家産的事情,在林琰看來,那簡直就是順理成章、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想着父親過世後從京中匆匆趕來的賈琏等人,林琰冷笑不止。榮國府裏還真是沒人了,就算要去謀算人家家産,也不講究些成算,大喇喇地過來就說要幫襯着處理喪事,偏生還是一份施恩的嘴臉,這就是京中人提起來就說是有些機變的琏二爺?

搖搖頭,不再想這些個糟心事。此次回了蘇州,待得安葬了父親,林琰便預備着帶着妹妹回京城去。橫豎自己對這裏也沒有過多的好感,若不是古人講究落葉歸根,他須得讓父親安葬在祖墳之中,他才是不屑回來的——所謂的族人,大多也是些榮府那樣的人罷了。

覺得身上的汗下去了,林琰又打理了一番儀容,方施施然出了屋子,往荷花亭子去了。

還未到近處,已經聽到了黛玉撫琴的聲音。琴聲渺渺,嗚嗚咽咽,如怨如訴,如泣如歌。

林琰聽得皺眉,黛玉本就心思細膩敏感,琴如心聲,聽着便知這孩子還未從父喪之痛中走出來。

黛玉一曲終了,坐在琴凳上發呆。紫鵑和雪雁兩個本就見多了她如此,站在她身後也只是略勸了兩句。倒是翠染,因是林琰身邊兒的大丫頭,又勸慰了黛玉一番。

黛玉幽幽嘆了口氣,擡頭間就見哥哥從回廊上踱了進來,忙站起身來相迎。

林琰見她自父親死後,憂思不止,原本就單薄的身子愈發顯得消瘦得可憐了。此時黛玉只穿着一件兒月白色交領蘭花刺繡長紗襖,腰間束了青色絲縧。頭上只随意挽了偏髻,用一只嵌珠素銀釵別着。臉頰兩側的小辮子俱都用了藍色頭繩,就連耳邊的墜子,也換了素淨的青玉滴水狀的。

“妹妹在撫琴呢?”

“嗯。”黛玉輕輕應了一聲,“吵到了哥哥麽?我下次在房裏撫罷。”

林琰聽她這樣說,恐她沉心,趕忙道:“我才回來,哪裏就被你吵到了?不過是方才我過來看妹妹,從那邊兒假山處便聽見了琴聲,怪悲切的。所以才發此一問罷了。”

兄妹兩個坐下,黛玉有一下沒一下地撥着琴弦,也不大愛說話。

林琰知道她性子一貫如此,也并不介意。看了桌子上擺着的果子,笑道:“天氣怪熱的,難得有這樣的好果子吃,又是在冰水裏泡過的,妹妹且嘗一個解解暑氣。”

說着,便将那水晶雕花大碗中猶帶着水珠兒的荔枝擰了一顆下來,遞到了黛玉面前。

黛玉卻不過他好意,接了過來。紫鵑忙過來替她剝了皮,露出了瑩白的果肉。黛玉嘗了嘗,道:“很不錯的,哥哥也嘗嘗?”

林琰不待她讓,已經自己剝了幾粒丢在嘴裏,笑道:“妹妹方才撫琴,琴聲悲切,叫人聽了心裏不免有些酸澀。”

黛玉眼圈一紅,低聲道:“我也并不想的。只是每每想到父親……心裏就忍不住地疼。”

“妹妹自小聰慧,有些話我并不想反覆地說的。妹妹知道父親最為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了。唯有你平安康樂,才是父親最想看到的。更何況,父親雖是走了,卻也不過是換了地方繼續關切着妹妹的。”

黛玉聽他說到“換了個地方繼續關切着”,不由得在心裏默念了兩次。

“古人說‘琴者,情也’。這話細想來卻是對的。便如那秋日,有人看來便是‘秋風秋雨愁煞人’,有些人看來卻是‘晴空一鶴排雲上’。細細想來,這也不過是人們心境不同而已。撫琴亦是如此,心有悲戚,則琴聲纏綿;心有壯志,便慷慨激昂。不過是各人的心境不同罷了。妹妹前幾日病了,那大夫也說你憂思過重,須得放開了才好。如今妹妹還要彈奏這樣的曲子,豈不是給自己添病?沒的讓自己郁悶。”

說着,便看向紫鵑雪雁兩個,道:“姑娘這麽着,你們便該勸着些。都是跟着姑娘的時候不短了,這些總不用再去學罷?”

一句話說的紫鵑雪雁兩個都低了頭。

黛玉忙岔開話頭,道:“哥哥說的這般透徹,莫不是也能演奏一曲?”

林琰搖手笑道:“可別,我現在連那幾種手法還沒有鬧明白呢。紙上談兵,紙上談兵而已。”

黛玉掩口而笑,眉宇間的清愁化去了幾分。

林琰想着若是無事,便要及早動身回京才好。那裏可還有個小祖宗等着自己去教訓。

“妹妹,過幾日咱們便要往京裏去了。妹妹瞧着自己院子中哪些個人得用,就帶了一同去。妹妹心裏先有個底兒才好。”

“回京城?”黛玉咬了咬嘴唇,“那,我們……我們住在哪裏?”

林琰一怔,随即笑道:“自然是住在家裏了。妹妹放心,咱們家京裏的宅子在平安巷。沒有揚州的官邸大,不過勝在清淨。已經有人在那裏打掃着了,只是不知道妹妹的喜好。妹妹回去後瞧着若是不喜,再另行收拾也可。另外我在京中也自有一座小莊子,裏頭有溫泉,景致也還不錯。妹妹若是願意住在那裏也是可以的。”

看了看黛玉臉上神色,林琰又笑道:“榮國府那裏,妹妹若是願意,自然也可以去住幾日。不過咱們熱孝在身……”

“不,哥哥誤會了。我也正是想着,咱們身上有孝,住在別人家裏終究不合适。況且,那原是親戚家,哪裏就有自己家裏随便自在?”

紫鵑聽了,臉上神色微微變了,忙低下頭去,手裏扯着衣角一緊一松的,直弄得一件兒好好的繭綢兒襖皺了起來。

林琰本就在她對面,這個動作卻是看的一清二楚,當下臉上也不露出聲色,心裏卻是暗自想着找個時機将她送回榮府去——只是這話須得黛玉說出來才好。

黛玉先聽得不住在榮府裏,心裏一時松了口氣,又帶了點兒惆悵。

父親才過世,榮府外祖家的琏二表哥便帶了人來。說是吊唁,實則呢?

想起賈琏跟自己說的,話裏話外透着叫自己防備着哥哥的意思。又說那府裏難免有些老奴欺主,若是不嫌便可将事情交給他去辦。自己年紀雖小,好歹也還不傻。嫡親的姑父死了,進門兒且先關心這些個,但凡有些腦子的人,也不會不明白是什麽意思。

黛玉心裏有些發寒。父親這一去,自己便真真正正是無父無母的孤女了。外祖母也好,舅舅舅母也好,竟無人想着叫人來安慰幾句麽?寶玉,自己素日認作知己的寶玉,竟也只那一句無關痛癢的“快些回來要緊”麽?

琏二哥,跟來的管家婆子,句句話暗示着哥哥會如何。

如何?他們一定不知,父親去世的當晚,哥哥便已經将林家所有的賬冊地契并房契交給了自己。若他真的藏了私心,又何必這樣?橫豎他如今是林家名正言順的兒子,便是不給,也無人說話的。

複又想起這幾年自己在榮府中所受的閑言閑語,黛玉是真的傷心了。她覺得自己這回更不能去榮府住着了,父親在世時候乃是當朝大員,自己尚且要被說成是打秋風白吃白住的。如今,誰知道會傳出什麽不堪的話來?自己堂堂林家千金,沒有去上趕着受這份辱的道理!

“如此最好……”

林琰手裏剝着果子,對面黛玉的聲音雖是微不可聞,卻一字不落地傳到了他的耳中。一時心情大好,将那剝好的荔枝果肉都碼在了小碟子裏,遞給了黛玉。

兄妹二人計議已定,當下便開始着手收拾東西。又拿着家裏下人的花名冊對照着商議帶着哪些人進京去,又将哪些人留守老宅。如此一來,黛玉忙了不少,倒是将那思念父親的心思顧不上了。

待得收拾好了,林琰黛玉兩個與林氏族長拜別,一徑啓程往京城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