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品牌走紅了

蘇采青想了想, 說:“我也不太确定, 就不麻煩你了, 謝謝你,也替我跟于經理說聲謝謝。”

“這是應該的!既然如此, 這是之前您讓幫忙租的房子的鑰匙和地址,就直接交給您了, 到時候你們找個車過去就行。”

“好的, 謝謝了!”

不僅幫着聯系了工廠, 還幫着把落腳的房子都找好了。

蘇采青心裏有些感嘆, 或許于志新想明白了, 那天蘇小壯是故意那麽說的吧, 也明白了蘇采青在這其中的良苦用心。

收回思緒, 蘇采青把注意力投放到了生産上,她的打樣已經發給客戶們看過了, 不少客戶已經交了定金,就等着拿貨了。

蘇采青将老七交給蘇根妹抱着, 自己和生産車間的主任和工人, 去溝通生産事宜。

忙活了一天下來, 蘇采青感覺整個人都酥了。

晚上到了新的住處,累的動彈不得,指揮着蘇小壯幾個人打掃了一下,歸置了一下東西,去買了點吃得回來做晚餐,這一天算是對付過去了。

吃完東西, 簡單的洗漱了一下,蘇采青閉着眼睛囑咐了幾個人幾句關好門窗之類的,就倒下睡了。

幸好老七是個乖巧的孩子,給吃飽喝足了,墊上幹淨的尿布,就不會哭鬧。

蘇采青不辭辛苦地盯了幾天後,終于把事情都捋順了,生産的事情也步入了正軌。

到了這個時候,蘇采青才真正地松了口氣。

蘇小壯他們也得開始認真幹活了。

蘇根妹帶着三個女孩計數、檢查瑕疵線頭等等,蘇小壯負責聯系各個客戶,并且将貨送到他們手中,進行交接。

弟弟和妹妹現在都是能扛事的人了,蘇采青也十分欣慰。

Advertisement

花了兩天,找了個家政阿姨,給大家來做飯洗衣服後,蘇采青就徹底輕松了。

“小壯,我今天就不去工廠盯着了。你讓根妹幾個細心點。”收拾着準備出門的時候,蘇采青說。

蘇小壯點頭:“好的,姐你這是要去哪裏?”

蘇采青自己做了個簡易的嬰兒包,可以把孩子系在自己身上,這樣兩手空出來了,也就方便多了、。

“我去逛逛,看看上海今年比較流行什麽款式之類的。順便看看布料,吉陽的布不如上海的選擇多。”

蘇采青的逛街,可不是別人那種輕松惬意地挑挑選選買東西,更多的是對市場的考察和調研。

盡管蘇采青有一肚子的想法和設計,可是不結合現在的情況,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也就難以找到合适的銷路了。

蘇小壯有些不放心地說:“那你小心着點兒,帶上水壺和水,累了就歇會兒。”

蘇采青有些意外,這粗枝大葉的蘇小壯,也學着關心人了:“我知道的,都準備了呢,我可以累點兒,但是老七不行啊。”

蘇小壯這才放心了。

送了幾個人出門,蘇采青也帶上兒子,背着挎包,出門溜達去了。

如今已經是春回大地,許多人都換了春裝了。那些服裝店和百貨大樓,也早已經挂出了春衫。

這次如果不是在吉陽遇到了打壓,蘇采青的貨也應該出了第一批才是。

溜溜達達地看了一些店鋪,蘇采青發現,大部分衣服還是沿用往年的舊款,頂多花色有些不同了。那些新款的,不少都有些辣眼睛。畢竟現在國內極少有專業的服裝設計師,要拿出好看的款式來,确實是件難事。

進了百貨大樓,這兒的衣服就要好一些,可是滿目的大紅明黃正綠之類的顏色,看得人有些晃眼睛。

她正打量着衣服的款式,就聽到有人問:“售貨員小姐,你們這兒有采英的衣服嗎?”

售貨員有些不耐煩地說:“沒有!”

“是還沒上市還是怎麽了?”

“我哪知道啊!”售貨員的語氣更差了,還順帶翻了個白眼。

打聽的兩個女孩顯得十分不高興,直接轉身就往外走,一邊走還一邊說:“我就說了,肯定問不到的,她們這些人,總是眼睛長在頭頂上一樣。”

“不試試怎麽知道呢?我今年還沒怎麽買衣服呢,就想等着采英出來買。現在我都快失去耐心了。”

蘇采青聽了,心裏十分高興,主動走過去搭話說:“你們是要買采英的衣服啊?”

“是啊,怎麽了?”

蘇采青說:“我家有親戚是在服裝廠上班的,聽說今年采英已經跟她們廠裏下單了,估計很快就會有新款上市呢!”

“真的啊?”兩個女孩頓時驚喜極了。

蘇采青點頭說:“當然是真的,騙你們也沒什麽好處啊。我自己也很喜歡采英的衣服,所以才特地去打聽的。”

“那可真是太好了,我們還擔心采英不出新衣服了呢!那我的錢還得留着。”

“就是,這些天,咱們兩也少看兩場電影,少去館子吃飯,不然新衣服出來了,咱們的錢不夠買喜歡的款了。”

蘇采青也沒想到,現在采英已經這麽受女孩們的喜歡了。

這讓她更是生出了不少的動力,要把這個牌子好好做下去。

晚上和王朝英打電話的時候,蘇采青就把這個事情說了,王朝英也很驚喜:“有人那麽喜歡咱們的衣服啊?”

蘇采青有些自得地說:“可不是嘛?我剛開始也挺意外的,不過後來想想,咱們的衣服那麽好看,當然會招人喜歡了!”

“你說得對!”王朝英毫不客氣地說。

兩個人笑着吹了一番彩虹屁,王朝英突然嘆了口氣,說:“我現在天天沒什麽事做,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跟個廢人一樣,什麽事情都要讓你去忙活了。”

蘇采青說:“你可別瞎想,先安安生生把孩子生下來要緊。回頭你恢複了,有的是事兒讓你做呢!”

王朝英應了好,突然有壓低聲音說:“姐,這些天我一直在考慮一個事情。”

“什麽事?”蘇采青問,王朝英連說話的聲音都壓低了,鬼鬼祟祟的樣子,恐怕是連黃自力都沒說過的。

王朝英很有些苦惱地說:“我在想辭職的事情。我的工作确實待遇好,也輕松,可是我看了你那事兒,突然覺得沒什麽意思。做的事情,說的話,都像是有規定的一樣,生怕越了規矩。如果我辭了職,我就能一心和你經營這個生意了。”

這個事情,蘇采青确實不能給她拿主意。

“我是很希望你可以來幫我的,要找到合适的助手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合适的人也不容易。但是這件事對你家來說,挺重大的,你最好還是和他們商量一下。”

王朝英在大事上還是不糊塗的,所以唉聲嘆氣的。

心裏有了這樣的想法以後,就很難壓回去了。

上海這邊的生産和銷售都比較順利,蘇根妹帶的幾個女孩,雖然活兒挺累的,可是能賺到錢,也都挺賣力的。

很快時間到了周末,蘇采青見沒什麽大事,又有蘇小壯盯着,便按計劃回吉陽一趟。

這次還是黃自力開着小轎車來接蘇采青的,不過開的是他們自己家的小轎車。

黃自力知道,自家能買得起小轎車,主要是因為蘇采青,沒有王朝英跟着她做生意,兩個人的工資可攢不了那麽快,因此對蘇采青也十分殷勤。

回到家裏。見院子和屋裏還算幹淨整潔,蘇采青暗地點頭,看來蘇幺妹把家裏操持的還不錯。

王朝英早就在她家等着了,一見她回來,立馬就湊了過來:“哎呀,你不在吉陽的這些天,我還真是不太習慣。”

蘇采青把包放下,蘇幺妹來把她懷中的老七抱走了,頓時感覺到輕松不少。

“你這樣常年四季往我家跑,可不是會不習慣嘛?”

蘇采青不在的時候,王朝英也每天來看看她家,有沒有什麽事兒,趙主任也每天來一兩趟,吳嬸也時時刻刻幫着盯着,蘇采青倒是沒什麽不放心的。

“你要是有什麽事兒需要在這邊弄,直接告訴我就好了嘛,何必這麽辛苦跑一趟?”王朝英說。

蘇采青去倒了熱水洗了把臉,一邊擦臉一邊說:“這事兒你還真不行,我是回來看我家幾個寶貝的。親媽是誰也替不了的。”說着,她嘿嘿一笑。

她雖然敢離家去上海做生意,但是家裏的孩子也不敢完全丢下,所以專門趁着有時間的時候回來,陪陪幾個孩子,免得孩子們覺得自家老母親為了賺錢,幾個崽兒都不要了。

聽了蘇采青的話,王朝英不由得摸了摸自己的大肚子,說:“你還真是好媽媽,有你在,我也不怕自己不會當個好媽媽了。”

“你不還有婆婆,還有親媽在旁邊麽?她們也能教你。”

王朝英扭身又坐下了,說:”可別提了,我就想着不要像她們那樣做媽呢!天天圍着丈夫孩子竈臺打轉。她們沒別的事兒做,就管孩子管得多,事事兒都要管,我現在懷個孕,每天吃幾個雞蛋,幾個蘋果,她們都得盯着。“

說起這個,王朝英真是一肚子怨氣。

自從懷孕後,兩個媽就常讓她做這個,不要做那個,吃這個對孩子好,那個對孩子不好不能碰,王朝英簡直要被管瘋了。

“我覺得還是像你這樣好,小事兒由着孩子來,大事兒給他們把個關就行了。我也不想為了個孩子操那麽多心。”

想到孩子啥事兒都要找自己,王朝英也挺害怕的。

蘇采青是沒想到,王朝英那麽贊同自己的教育方式的,不過以王朝英那個性格,她喜歡當時甩手掌櫃也不奇怪。

“你這想法挺好的,就看你以後怎麽執行了。這當了媽以後啊,想法都會有點不同的。”

王朝英不贊同:“我可不會變。

黃自力去買了菜回來,蘇采青休息了一番後,就親自下了廚。

平時的時候,蘇采青也忙得很,做飯都拜托給吳嬸。這給孩子們做飯的機會,就是培養感情的機會。

除了王朝英夫妻兩,曹小旺也留下來吃了頓飯。

吃完飯,曹小旺就嚷着抓蝸牛去了。

春夏之際,許多昆蟲之類的出現了,也是那些大膽的孩子們的玩具。

大的幾個,也乖覺得很,白天去看着弟弟妹妹,晚上在家乖乖寫作業看書。

這幾個孩子聽話,确實是給蘇采青省了不少事兒。

晚上,蘇采青一邊盯着幾個孩子做作業,一邊做着工作計劃安排。

張雲揚突然問:“媽,什麽是踏青?春游好玩嗎?”

這春季開學,課本裏會結合時間之類的,教大家一些文章。張雲揚四年級的課文裏,就提到了春天是踏青的好時節,春游是非常有趣的事情。

蘇采青說:“踏青就是去到大自然裏,去看那些花啊,樹啊,草啊,從他們的生長裏感受到春天的感覺。春游的話,就是春天去游玩了。”

“媽,我們去踏青,去春游好不好?”張雲冰聽得兩眼發亮。

蘇采青考慮了一會兒,點頭說:“好,這也不是個難事。不過這周末來不及了,咱們下周末怎麽樣?”

“為什麽來不及啊?”張雲冰是等不及了。

蘇采青說:“因為春游包括踏青還有野餐之類的,一整天都在外面玩,肯定會餓會渴,所以要提前準備。”

說起好吃的好喝的,好像也還能忍忍。

張雲冰這才沒急着要去春游了。

話是出去了,蘇采青不能反悔的,她得準備一下這個事情。

第二天周日的時候,梁啓恒也上門來了,看到蘇采青也十分高興:“我還擔心你在上海要好幾個月才回來呢!”

“上海的事情确實是需要幾個月才能完,不過我倒是可以抽空回來的。”

面對梁啓恒,蘇采青還有點心虛,答應了人家要好好做那些照結婚照和藝術照的單子,結果沒做幾單她就跑去上海了。現在照相館化妝的活兒,全靠蘇幺妹撐着。

但是梁啓恒完全不在意的樣子,還拿出一份報紙遞給蘇采青:“你看看這個。”

“是什麽?”蘇采青有些不解。

梁啓恒顯得有些興奮,說:“你自己看就知道了。”

蘇采青打開報紙,就看到第三版上,有一個标題:《論生源、教育和我們的未來》。

再看署名,梁學超。

”這位是……“蘇采青猜應該是梁啓恒的家裏人親戚之類的,沒想到他說:”是我爸。“

蘇采青按下心中的驚訝先不表,從頭到尾把文章讀了一遍。

文章中的觀點,和蘇采青的想法類似,教育應該公平,應該擴大生源的範圍,通過各種升學考試等方式,篩選出優秀的苗子,進行培養教育,為祖國的科學事業發展做貢獻。

文中還提到,中國革命先烈中,不少人就是出身于農村,但是因為有着良好的天賦和優秀的品質,在時代洪流中脫穎而出,成為了引領中國走向獨立民主的人。

梁學超還說,因為他們來自農村,來自中國的根部,所以他們有着更加純粹的中國思想和精神。

觀點差不多,但是蘇采青自認為,自己是寫不出這樣引經據典、文采斐然的文章來的。

“寫的非常好,讀來讓人信服的同時,又感覺心潮澎湃的。”蘇采青誇贊說。

梁啓恒說:“他是專門搞學術的,這點只是他必備的本事而已。我只是沒想到,他竟然會聲援你,願意在報紙上發聲。”

曾經的經歷,在梁學超心裏留下了深深地烙印,按照道理,他應該埋首于書堆,安安靜靜地做着自己的研究,不再發出什麽聲音,以免招來什麽災禍,導致以前的事情重演才是。

可是,他竟然寫了這樣一篇文章出來,公開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沒有顧忌即将到來的攻讦和惡意的意思。

蘇采青聽王朝英說過梁啓恒家的一點事,不一會兒,也懂了梁啓恒的驚嘆和意外,心中也有了許多的感動。

想必梁教授也聽過,所謂的梁啓恒和自己這個寡婦開夫妻店的事情,對自己的觀感不會很好,但是這時他旗幟鮮明地站在了自己這邊,就顯得非常不容易了。

于公于私,他都是個了不起的人。

“替我謝謝你爸。”蘇采青說。

梁啓恒搖頭:“我家老頭注意正得很,要是我轉達你的話,他肯定又要罵我滿腦子私事,沒點天下為公的覺悟了。”

不管梁學超本人是因為什麽,才發了這樣的文章,面上他是不會承認,自己有幫蘇采青的意思的。

蘇采青彎了彎嘴角,說:“你有一個好父親。”

梁啓恒倒是沒反駁這點。

這事兒确實也不好道謝,外人知道了,還以為梁學超教授是因為私人關系,才站隊的,這對他的學術信譽和聲譽,都是一種打擊。

最好的做法,還是不要為此出聲了。

但是感激和感動,蘇采青還是記在心裏的。

梁啓恒絕口不提照相的事兒,蘇采青自己也沒法開口,幹脆都沒說。

從孩子們嘴裏,梁啓恒知道他們下周要去春游,要踏青和野餐,他立馬就說:“我也要去,你們允許我加入吧!”

“你去的話,能做什麽?”張雲冰問。

“我可以幫你媽看着你們,特別是幾個小的。”

張雲冰看向張雲清,張雲清問:“還有呢?”

蘇采青搭話說:“還可以給你們拍照,讓你們以後翻到照片,就想起快樂的春游。”

張雲揚點頭:“這個倒是不錯。”

幾個孩子點了頭,梁啓恒才放心了。

蘇采青很“民主”,幾個孩子的話是管用的,梁啓恒明白他們家的規矩。

到了晚上,蘇采青又要趕往上海了,和幾個孩子拉了勾,保證自己下周末會回來,帶大家去春游後,蘇采青才被孩子們放走。

大的孩子們都開始知道要表達自己了,小的這個還懵懂無知的,睡得昏天黑地的。

但是想起幾個孩子,都越來越健康,越來越外向活潑,膽子也越來越大,蘇采青就覺得挺有成就感的。

到上海的時候,蘇小壯也是百忙之中抽空來接她。

“家裏都好嗎?”

“都好,我看家裏收拾的挺有條理的,幺妹長進了不少。”

蘇小壯順口說:“那也是姐教得好。”

蘇采青想了想,說:“也是,都是我的功勞,哈哈。”

見蘇采青心情不錯,蘇小壯也放心了,知道她并不是敷衍說家裏挺好的。

接下來,蘇小壯直接給蘇采青說了這個周末出貨的情況。

生産一開始後,就有源源不斷的衣服被生産出來,然後被分別送往不同的銷售點了。

這邊的廠比吉陽的廠速度還快,因為他們生産效率更高一些。

這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因為他們的機械設備更好,熟練工也更多一些。這樣的富裕城市,就是有着這樣的資源優勢。

将近一周的時間下來,已經生産了好幾批衣服出來,完成了不少經銷商的訂單任務了。

“就是這些天出貨太忙了,我也沒什麽時間去看看銷售情況如何,恐怕還是得你自己去看看。”蘇小壯最後說。

去了解自己的衣服賣得如何,最好是能夠聽到一些消費者的評價,是蘇采青的習慣了。

蘇采青點頭說:“我知道了,這事兒交給我。”

到了工廠,蘇采青先拿到了這幾天的出貨單,以及送貨單,檢查的查閱過,确定沒什麽問題了,蘇采青又繼續抱着老七,去四處溜達了。

再看好些店鋪,确實是挂出了采英的衣服,在之前賣的那些款式中,顯得比較突出顯眼了。

還有些商家,直接把彩英服飾作為招攬客人的重點,不僅把衣服都挂在顯眼的地方,還有大字寫着:“彩英服飾,新款上市!欲購從速!賣完難補!”

事實上,這樣做也頗有效果,一些客人進店就問采英的衣服在哪裏,不少客人試穿了感覺合身之後,就爽快付錢了。

看來,這不僅是那天遇到的兩個女孩的想法,也是許多喜歡漂亮衣服的人的想法。

蘇采青突然就覺得,自己底氣足了不少。

這個時候,消費者還沒被市場的各種陷阱套路過,顯得單純而樸實,認牌子就是她們非常普遍的做法了。

自行車有鳳凰和永久,鋼筆有英雄牌,相機有海鷗牌,這新出現的潮流想法,就是買衣服認采英的。

只有在這種剛剛發展的市場裏,才能靠着不到一年時間的經營,就把品牌的形象樹立起來了。

可是,除了服裝以外,其他的市場也是非常單一的,比如蘇采青想要給孩子們采買點新的文具之類的,卻發現鉛筆和本子都長得差不多,在質量和外觀上,沒多大的區別。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