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阿菀一愣。
半晌,她懂了。
別看她年紀小,可是韓國公這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想把兩個小美女往太子的面前一擺……
韓國公咋不上天呢?
只是胖團子有心叫她大伯父別想這美事兒了。
想當初淑妃娘娘家的那阿嫣多好看啊,說一句絕色美女也差不多了,可是太子不還是沒看上麽。
不僅沒看上,那時候皇帝陛下叫阿嫣不許進宮,把賜婚給收回,太子不僅不失落傷感沒偷偷兒跟阿嫣“你等我!”“早晚把你接進來!”什麽的,反而躲在皇後宮裏跟胖團子高興了好幾回,那幾回的舉高高就算事到如今,胖團子也十分回味呢。
因早就知道太子的為人,因此阿菀覺得韓國公這麽操作成功的可能性不僅不高,而且容易引起太子的厭煩。
且就算不說太子,只說太子妃。
太子與太子妃雖然大婚還沒半年,卻夫妻很是恩愛和睦。
太子妃的确是個很溫柔的女子,與太子琴瑟和鳴,太子如今天天跟太子妃在一塊兒,這都多久了,也沒說納個小妾什麽的。
太子妃對阿菀很好,阿菀怎麽可能把小三往太子妃的面前領。
就算是自己的姐妹也不行呀。
且好好兒的阿萱與阿蘭兩個姑娘,在外頭給人做正頭妻子多好呀,為什麽要去做妾?
太子的側妃也是妾侍,也永遠要矮太子妃一頭,如果不是自己心中有宏圖大志的那種姑娘,阿菀也舍不得叫自己的姐妹去給人做妾。
因阿菀伶俐,她眨巴了眼睛幾下,轉頭直接去看太夫人,歪頭呆呆地問道,“為什麽要姐姐們跟我去東宮?東宮裏頭有太子在的,太子不是男子麽?撞見太子怎麽好?說好了的男女有別呢?”她一副天真無邪的樣子,太夫人卻已經氣得肝兒疼,忍耐了片刻對阿菀和顏悅色地說道,“不說太子,她們甚至也不認識太子妃,所以去了也不知該如何與太子妃相處。你大伯父的話,你不要聽。”
“母親!”
“好了!”太夫人的臉色十分不好看。
韓國公若是叫阿萱與阿蘭去做皇族妾侍,那太夫人是決不能同意的。
不僅是因韓家乃是勳貴,斷斷沒有女孩兒做妾侍的道理,哪怕太子日後是皇帝,日後皇帝後宮的嫔妃就算是勳貴嫡女也能當得。
就比如羅貴妃,不也是忠誠侯府的嫡女,不也是入宮做了皇帝的妃妾。
可是當初羅貴妃入宮緣故十分複雜,太夫人雖然不是皇帝肚子裏的蛔蟲,也能想到皇帝為什麽要把羅家的閨女給扣在宮中。
只是她明白羅家的無奈,也知道皇帝的旨意不能違抗,可是叫自家女孩兒去給太子做侍妾還是叫太夫人不能容忍。
以女子谄媚太子,這是要做佞臣?
她這段時間聽說太子與太子妃感情極好,雖然身邊有個側妃,然而太夫人偶爾聽阿菀與蕭秀說話的時候知道,那位側妃從來都不在太子的面前服侍,也一向無寵,素日裏反而與太子妃更親近些……
這樣的東宮,去了也是無寵的命格,為什麽叫自家女孩兒去受這樣的罪?
因想到這些,太夫人看韓國公一副很失望的樣子,冷冷地說道,“我知道你在外頭忙,平常也累了。這兒就不留你。”
雖然不過是兩個沒什麽地位的庶女,可是太夫人也不願意用女孩兒的終身叫韓國公府顯赫。見韓國公欲言又止,她哼了一聲說道,“早前不見你關心阿菀,如今更不需要你來關心她。行了,你的心肝兒正在外頭等你,你還不去見她?”她說的是柳氏,可是韓國公這次回來卻正是因柳氏對他的幾句勸說。
“母親,既然您不願意她們去東宮走動,那兒子給阿蘭挑了一門好親事。”
“什麽親事?”太夫人頓時警惕了。
韓國公頓時賠笑,搓了搓手說道,“是極好的親事。您還記得陸城伯府麽?”見太夫人眯着一雙蒼老的眼睛看着自己,韓國公覺得太夫人大概對自己的成見太深,叫自己有些傷感了。
莫非他是賣閨女的不慈愛的父親麽?他的眼光難道不好麽?想當初多少人都說安王府的親事不怎麽樣,可是時間證明了韓國公的眼光,安王府如今是多麽好的一樁婚事,如今想想,韓國公都覺得自己為阿恬做得真的足夠了。
他對阿恬是多麽的關懷,給她挑了安王世子……
“我記得陸城伯鎮守邊關多年,年年都在外頭打仗,一向軍功卓著。”太夫人看了看賠笑的韓國公,驟然惱了。
“你敢!”陸城伯都三十多了,她家的孫女兒十幾歲,花朵兒一樣的年紀,韓國公怎麽敢把閨女許給這樣的人?
“母親,母親難道陸城伯有什麽不好麽?”見太夫人恨得咬牙切齒,恨不能給自己一耳光的樣子,韓國公急忙顧不得下方庶女們呆滞的臉壓低了聲音說道,“雖然陸城伯年紀大了些,可是,可是您聽兒子說啊……陸城伯這些年為陛下效忠鎮守邊關,到了這歲數兒還沒有娶過親。阿蘭一個庶女,嫁過去就是陸城伯的原配,前頭沒人兒也沒有繼子繼女礙眼。”
話說慶王殿下那個好大的長子把韓國公他妹給坑得一臉血,從此以後,韓國公覺得若是想要聯姻,萬萬不能嫁給帶兒子的男人。
不然嫁了也白嫁,拿不到爵位。
可是陸城伯雖然三十多了,卻因為征戰耽誤了婚事,嫁給他還能當正室原配,這好事兒哪兒找去?
阿蘭一個庶女,又沒有什麽大好的名聲,能嫁到陸城伯府去,這婚事也算是美滿了。
“陸城伯如今應該還在邊關,你怎麽會想到陸城伯?”
“我聽說陛下已經準備召陸城伯回京都。”見太夫人冷冷地看着自己,韓國公越發低聲笑着說道,“一旦陸城伯回到京都,怕是還要有大封賞。我聽說陛下信任的禁衛統領已經準備卸任了,陸城伯怕不是回來就要接掌陛下的禁軍。若當真如此,京都之中,皇城內外,陸城伯也是這個!”他豎了豎大拇指,見太夫人凝神聽着,仿佛沒有反駁自己的意思,眼睛一亮繼續說道,“您不知道,如今多少世家勳貴盯着陸城伯這門婚事。若不是我疼愛阿蘭,怎麽可能……”
“說好了就滾吧。”
“母親!”韓國公頓時急眼了。
“這門婚事,我要好好兒看看。”太夫人如今并不直接拒絕,而是想先瞧瞧陸城伯如今是個什麽情況。
韓國公雖然在這提親之中有各種的如意算盤,可是他有一句話說得很對。
阿蘭若是嫁過去,就是正室原配。
太夫人只是有些擔心陸城伯這年紀也太大了,阿蘭又年少婀娜,怕不是應付不了陸城伯這樣的軍中武将。
只是唯恐自己因一時的決斷日後壞了什麽好姻緣,因此太夫人只按下不提,心中又有些疑慮,對韓國公探身問道,“你當真聽說陸城伯并未娶親?”
陸城伯是京都之中有些名號的武将,當年陸城伯府衰落,只有陸城伯兄弟當家,其餘的族人死的死散的散,說是勳貴,日子過得有些落魄。若不是陸城伯之後從軍,慢慢地在邊關立了不少的軍功重新振作了陸城伯府,那陸城伯府其實也沒什麽人放在眼中。
他一去邊關十幾年,想當年仿佛是與韓三一樣的時間各自去了各自鎮守的邊關,這麽多年沒有回來,按說應該娶親了。
邊關雖然苦寒,艱苦,可是也不是沒有女人,若是想成親生子還不容易?
“應該沒有。因為陛下這次叫人去給陸城伯賞賜,并未提及陸城伯夫人,也沒有诰命。”
見太夫人眉宇之間猶豫不定,韓國公心裏一抖,也不敢多說什麽,只能賠笑說道,“這門婚事兒子是有私心在,不過母親,阿蘭是兒子的庶女,兒子還能害了她不成?”見太夫人鄙夷地看着自己,韓國公想到剛剛自己還慫恿庶女去東宮“坐坐”,咳嗽了一聲,心虛地說道,“兒子左右不能叫她把日子過不下去不是?”
見太夫人不說話,他就站起身說道,“兒子去看看柳氏。”說完這個,韓國公腳底抹油,跑了。
他這樣沒有避忌地提起了阿蘭的婚事,阿蘭已經羞得滿臉通紅。
她雖然如今也能被稱作小少女,可到底是個不大的姑娘,見父親如今就要給自己說親,不由露出幾分迷茫。
阿菀也坐在蕭秀的身邊驚呆了。
她大伯父真是把自己的幾個閨女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的呀。
阿蘭才多大,就,就要說親了?
“母親,您覺得這婚事……”韓國公夫人見阿蘭在下方已經滿臉通紅,羞澀得恨不能把臉埋進衣襟裏去,心裏嘆了一口氣叫阿萱與阿蘭回去,這才對太夫人說道,“這話我說了仿佛有些私心,只是斷斷沒有惡意。母親,阿蘭如今還小,還不到十五歲,陸城伯說句不好聽的,是與她父親同輩的人。雖然說尚未成親,可是這樣大的年紀,是不是身邊的侍妾也該有幾個了?”
太夫人皺了皺眉,緩緩地說道,“若是他身邊有侍妾在,我倒是能放心些。”
“母親這話何意?”
“若是他有侍妾,說明他尚未娶親不過是看不上邊關家世尋常的女子,想要迎娶一個名門貴女做正室,這倒是可以理解。”太夫人的目光有些凝重地對兒媳說道,“我只擔心他身邊全無妻妾,這就很麻煩。”
“您這話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