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回到葉程小院以後,蔡金枝什麽也沒有問葉程,就只是把兩個孩子安頓好了,自個兒就回去了。她是怕小孩子嘴巴不緊,到時候錢興良或者他媳婦要是問起,你外婆回家都跟你說啥了,這一問一說的,恐怕就不好了。
明天錢興良要帶着葉程去鎮上賣衣服,蔡金枝也不打算去湊熱鬧了,知道的說她也就是去湊個熱鬧,不知道的還以為他不放心錢興良呢,也怕錢興良他們一家多心。
第二天一早,葉程就被錢興良的媳婦從床上挖了起來,睡在一旁陸明遠也跟醒了,就一塊兒起了床,反正現在是葉程到哪兒他就到哪兒,跟得越來越緊了。
同行的有錢興良,錢興良的媳婦王桂華,還有她弟弟王超。王桂華來喊葉程的時候,錢興良和他妻弟王超就已經把那些貨物都搬馬路邊去了。
從那條馬路去鎮上的,一天也就只有幾班拖拉機,拖拉機的後鬥上焊了架子蓋了篷布,刮風下雨的,也都有個遮擋。那會兒天還沒亮透,上街的人也不是特別多,他們的那些貨也都還裝得下去,就是被開拖拉機的多收了兩塊錢路費,葉程和陸明遠的車費也都是錢興良給的,半價,一個人五毛。
等到了鎮上,王超到他相熟的人家裏借了兩條長凳一塊板子,往街頭一架,就是個臨時的攤子了。
開始的時候還有些冷清,等到太陽出來了,街道上人漸漸多了,來他們攤子的人也就多了,這會兒正是置辦年貨的日子,好些平時在外頭打工的人也都回來了,買東西的時候也算是難得的慷慨。
王桂華和她弟都沒做過生意,在他們看來,幾塊錢十幾塊錢進過來的線衣線褲,賣個二十也就已經賺到了。但是錢興良可不這麽想,他在外頭待的時間久,見的事多,膽子也大。他覺得這批貨質量很不錯,擱平時房在店面裏頭,怎麽着也得四五十,這會兒他們擺攤就賣三十五,指定有人要。
不過他也想早點脫手,等這年過完了他就走了,到時候他兩個兒子又要上學,王桂華又得做飯忙家務又得忙活田裏的事,哪兒來的時間擺攤,他在外頭也能賺錢,這時間耽擱了不劃算。
于是大人的一套就賣三十,小孩的就賣二十五,還有襪子手套,進價反正也低得很,一塊五兩塊就随便賣了。
等到買東西的人越來越多的時候,葉程和陸明遠兩個小孩站在攤上就有點礙手礙腳了,大人就打發他們玩去。
葉程帶着陸明遠在街道上瞎逛,走到一家賣雜貨的店鋪前面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擡腿就走了進去,這是他們鎮最大的一間雜貨鋪了,裏頭基本上什麽生活用品都有,葉程找到賣橡膠手套的地方,看到一雙跟他外婆壞掉的那雙一模一樣的,挂在那裏外面還包着透明的塑料袋,顏色也比他外婆的那一雙鮮豔多了。
“這個咋賣?”
“那個啊,九塊。”店裏的老板娘正蹲在地上整理一批新到的貨物,見問價錢的是個孩子,也沒當回事,以為他們問着玩呢。
“我要買。”葉程伸手去夠那雙手套,夠了幾次,都沒夠着。
“你帶錢了嗎?”那老板娘拍了拍手裏的灰站了起來。
Advertisement
“帶了。”葉程口袋裏頭确實有錢,他身上穿着的褲子有兩個口袋,左邊的那只口袋被錢興良縫死了,裏頭放着的都是十塊錢以上的大鈔,右邊口袋沒縫死,裏面就只放了一些零錢。
葉程把那些零錢都掏出來,數來數去還是不夠,就只有六塊多,于是他只好跟老板娘借了把剪刀拆了左邊的口袋。
那老板娘也奇了,這孩子數半天都沒數夠錢,這會兒又借剪刀拆起褲子來了,這一看,才看出名堂來了,連忙蹲下來幫他拆線,怕葉程一個不小心把褲子給剪了。
從他兜裏拿出一張十塊的,找了一張一塊的紙鈔放在他右邊口袋,然後那老板娘打開她的抽屜拿出針線,又一針一針把葉程那個裝了大鈔的口袋給縫了起來。
這會兒剛好進來幾個買東西的婦女,見老板娘蹲地上給個娃娃縫褲子,好奇道:“老板娘,這是你兒子啊?”
“我兒子高中都畢業了,過兩年都該給我生孫子了。”那老板娘嘿嘿笑了兩聲,打個結把線個剪了。
“那你咋這熱心,還幫人家娃娃縫褲子,該不是你兒子在外頭幹壞事了吧?”那幾個女人打趣道。
“他要有這本事老娘也不用操心了,你們不曉得,這娃娃的家人忒有意思,把錢幫他縫口袋裏頭了。”
“這辦法好呀,改天我也把我家那小子的口袋給縫了,天天的三塊五塊拿出去,從來就沒有找回來過,不是花了就是掉了,他以為我跟他爸的錢都是從河裏撈的呢。”
那老板娘把葉程看上的那雙橡膠拿下來,又到門口水龍頭去試了試水,都沒問題了,才用幹布擦過,裝進包裝袋裏。等葉程他們走出了店門,他才跟那幾個女人繼續玩笑道:“三塊五塊的不用縫,人家孩子口袋裏頭可是這個數。”說着搖了搖四根手指。
“四十啊?”這年頭一般小孩口袋裏頭要有個五塊錢,已經算是多的了。
“嘿,四百。”老板娘笑道。
“那是什麽人家的孩子啊?就咱們鎮,還有能往孩子口袋裏頭揣四百塊的家庭?”說話的女人明顯是不信。
“我看不像,有錢人也不能把孩子口袋縫起來,剛剛他過來買手套了,八成是個當家的孩子。”
那幾年到外頭的打工的人漸漸多起來了,有些家長狠心的,就把小孩一個人留家裏,要麽放在爺爺奶奶家,留下幾百塊錢,讓鄰居稍微看顧着點,大人一走就是一年半載,也都是常有的。
當天晚上,葉程把手套拿給蔡金枝的時候,她先是楞了一下,後面就是喜歡,那幾天,見着個人就說,她外甥都會心疼老太婆了,這回還給他買了雙手套,九塊錢哩,這出去一年,人也懂事了,多虧了錢興良雲雲。
不過村裏人顯然對她那一雙九塊錢的手套興趣不大,他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錢興良這會兒的買賣到底能賺多少,到時候又能給葉程多少?這不,錢興良的攤子還擺着呢,村裏的人們背地裏就嘀咕開了,說啥的都有,就是不相信錢興良真能給葉程分紅。
錢興良他們的生意做得很順利,前後總共花了不到五天時間,那堆貨就被他們全部賣完了。最後一天下午錢興良非常高興,他們幾個人樂呵呵地回到村裏頭,大夥兒就都知道他們家賺錢了,這幾天錢興良的攤子生意很火,大家都知道他這回肯定賺。
結果錢興良一回來,就讓人把葉程的舅舅錢守萬,舅媽羅月玲,還有外婆外婆蔡金枝都請到了葉程他們家小院。村裏人聽說了這件事,也都興致勃勃地過去湊熱鬧,這一時間,葉程家的小院裏頭就擠滿了人。
錢興良一個人先到的葉程家,坐在門口拿着本本子算,他最近每天賣了多少錢花了多少錢,也都有記賬,這會兒加加減減,也是極快的。
等到錢守萬夫婦和蔡金枝都到了,他就當着衆人的面把葉程的那份錢給到他手裏了。
“程啊,雖然你還是個娃娃,可大伯我可是個男人啊,咱說話算數,當初拿你四千塊,咱做買賣是賺了,扣掉車費和這幾天的花銷,你還淨賺四千五,當着你外婆舅舅的面,我就給你結了。”
厚厚的八千五百塊,就這樣遞到了葉程手裏,小院裏當下就炸了鍋,這八千五在當時的村裏什麽概念?他們村那會兒家底超一萬的都沒幾戶。像他們村裏的男人,出去打工的,一年到頭勞心勞力,能拿回家五六千就算是不錯了。
葉程畢竟只是個小孩而已啊,這出去要了一年飯,又稀裏糊塗跟着錢興良做了回買賣,口袋裏頭一下子就有八千五了,村民裏頭說什麽的都有,說葉程運氣好的有,說要飯這行當賺錢的有,但是最多的,還是說錢興良能幹,葉程能跟上他,是走了大運了。
錢興良之所以要在衆人面前給這個錢,不能說他沒有炫耀的心思,這回他做生意賺錢了,心裏特別高興,一時間确實也有些忘形。
但是最主要的,他還是想跟葉程外婆他們說說清楚,畢竟這孩子沒有爸媽,他錢興良把他帶到城裏去要飯,這一年下來他老婆王桂華在村裏也聽了不少閑話,他現在也是給自己正個名,他錢興良可沒占葉程的便宜。
結果這一鬧,全村人都知道葉程手裏有八千五百塊了,大家都瞪大眼睛等着看他這筆錢最後到底會流到哪裏去。
“喂,葉程,這麽多錢你可打算怎麽花呀?”當場就有人問了。
“留着讀書。”葉程老實回答。
“喲,瞧這孩子出息的,你說這讀書也花不了這麽多錢啊,花不了的你給誰?”要擱大人,這種問題誰也不會回答的,但葉程畢竟還是孩子呢。
“給外婆。”要給的話,不給外婆還能給誰?
“哎呀,蔡金枝啊,你外甥孝順啊!”村民們頓時都笑開了。
“傻小子诶,外婆哪能要你的錢,你自個兒留着花,啊。”蔡金枝口裏這麽說,心裏還是高興,晚輩孝順呢,誰不高興?
“葉程啊,你外婆說這錢你自己留着花呢,你打算怎麽花?”邊上又有人問了。
葉程抱着那厚厚的一打錢蹲在地上想了挺久挺久,才終于想起來還有一件事可以做:“還債。”
他母親在世的時候,天天跟他唠叨的就是三件事,第一件就是要他聽話,有人領養要管人家叫爸爸媽媽,不許犯倔。葉程當時答應得挺好,不過現在他又有點猶豫了,因為陸明遠後來的爸爸媽媽都對他不好。
第二件就是要他長大以後多照顧妹妹,那他現在還沒長大呢,妹妹也在姑姑家裏,住得挺遠。
第三件就是要他長大以後有錢了,就把家裏的欠債還上。他家主要的兩個債主就是舅舅家和姑姑家,雖然他母親說是讓他長大以後還,但是他現在既然有錢了,那就先還上吧。
特別是他母親快走的那段時間,她好像生怕葉程記不住一樣,整天整天地跟他說這幾件事,直說到葉程現在想忘都忘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