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七月半了

馄饨皮擀得很薄,面皮筋道,肉餡是用七分瘦三分肥的五花肉剁成的。煮好的馄饨雪白剔透,中間一點紅紅肉餡若隐若現,配上翠綠的蔥花,就像綠葉叢中盛開的花朵一般。骨頭湯鮮美,遠遠就能聞到撲面而來香味。撈一個馄饨咬下去,鮮香無比,美味無比,姚黃一口氣吃完了馄饨,連湯都喝光了。

吃完馄饨,姚黃用一根草繩量好了鞋子的尺寸交給姚紅,姚紅已經做好了給聞人千葉的新衣服,準備給大家做新鞋子。農村中最常穿的是草繩編的草鞋和粗布納的布鞋。布鞋的質量很好,一般能夠穿上好幾年年。做鞋看起來簡單,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首先要先打夾子,在一塊平板上,先鋪上一層紙,将平時積攢的破布條破布塊,鋪滿整張紙;上面刷上一層殘粥,再鋪一層破布。如此反複幾遍,大概有五六層的時候,拿到太陽底下去曬。曬幹了,就可以做鞋底的坯子了。按照穿鞋人腳的尺寸,描繪出鞋樣子。将曬幹的布夾子按照鞋樣子剪成鞋底的形狀,用白布條沿上邊兒,把五六層的鞋底夾子粘在一起,再把粘好的鞋底用一塊完整的好布包在上面,就可以用針納了。納鞋底是個苦力活,因為鞋底很厚,女人們要用很大力氣才能穿透鞋底。這個時候光用針是不夠的,還需要一些小工具,像是錐子。先用錐子在鞋底上錐出眼,再用針就輕松了。針腳越細密鞋子的壽命越長。納好的鞋底做的布鞋通爽,透氣,舒适且輕便。用相同的方法還可以納鞋墊,鞋墊比鞋底要薄,納起來要輕松一些,很多靈巧的媳婦姑娘會在鞋墊上繡上花,栩栩如生。非常好看。

姚黃幫着姐姐打夾子,眼看着太陽偏西,姚紅進廚房做晚飯,姚黃則拿着一家人鞋子的尺寸剪鞋樣子。布夾子很厚,尋常人剪起來很吃力,但對姚黃來說是小意思,不一會兒,剪出了好幾雙鞋樣子。廚房中飄出飯菜的香氣。姚黃嗅了嗅,是蘑菇炖雞的香味,似乎還做了紅燒肉,還有蒜茸蒸絲瓜和炒土豆絲,這在幾年前不敢想的吃食如今成了尋常,不說姚家天天能吃到,就是清水村的其他人家也都能常常吃到肉。大家的日子越過越好,對姚家滿是感激。

“娘,我們回來了。”小可包子這一年來長高了不少。白白胖胖的十分可愛,他的性格也活潑不少。

“小姨,你回來了?”看到姚黃,小可高興地撲了過來。

姚黃一把接住小可,“小家夥又長肉了。今天學了什麽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