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周仿(四)

七點準時飛唐山,到的時候才晚上八點,因為時間還早四位專家展開了讨論,許楠玉在旁邊聽着充當添茶倒水的角色。僅管旁邊有跟着接待人員。

說着,高老電話晌起,一看號碼臉色一頓。接聽,首先幾秒臉色是有喜色的,後面則神色沉重,放下電話目視看着他的三位專家跟許楠玉低沉道:“八個點,重慶跟杭州發現了周仿。一件是青花罐,一件是粉彩雲耳瓶,等下會有祥細的資料送過來。”

聞者臉色都不好看。才第一天開始就發現了兩件周仿,加上紋盤那就是三件。這還是擺上臺面送去鑒定的,那些暗地裏流通沒送去鑒定的又有多少?

“看來這周伯秀是來勢洶洶呀。”曲老皺眉道。

“有備而來是肯定的,不過只要我們擰成一團、目标高度一致,他就翻不起大浪。”梁老随道。

“市面上有我們限止買賣,後方又有政府機關高度重視,打開突破口順藤摸瓜,攻破這小股勢力只是時間問題。只是這次再也不能讓周伯秀跑了,六年讓他技術越發精湛,若再有個六年誰還能認的出來?”高老不愧為有過政府機關工作經驗,想的較全面些。

羅老陰沉着臉補充。“不管是誰,只要是有關于這方面的高仿真作假人員,都該一擊即破不留後路,要不然再弄出幾次‘六年後’的事,損失的可不只是金錢了。”

再座都知道羅老被‘周仿’害慘的事,免得他鑽牛角尖高老扯開話題笑道:“這次最大的功臣将不是我們這些老頭子,而是後生晚輩。”笑眯眯看向許楠玉,其餘三位也是跟着點頭。“要不是小許機敏查覺不對,‘周仿’再現的事還不會這麽快被知曉,等我們這些足不出戶的老頭子們發現,啧啧,‘周仿’可能就遍布整個瓷器市場了。”

“在我們中國歷史物質文化上,瓷器占大頭。國外人士對中國瓷器更是勝譽有佳,其藝術價值難以估量,而‘周仿’于現在的情況來說就是毒瘤,不即影響國內,更影響中國瓷器在國際藝術品上的聲譽。”曲老這話或許說的有點誇大,但若任其周仿肆虐橫行這或許也并無不可能。“所以小許,你可是瓷器市場的恩人。”

許楠玉忙擺手。“作為一個中國人,任何人碰到這種事都有責任跟義務阻止到底。而我只是運氣好些,加‘直覺’強些,所以當不得曲老您這麽說。”

梁老笑。“當不當得起我們這些老頭子心中有數。”

誠惶誠恐,先不說他根本不是憑‘運氣’跟‘直覺’,就算是他也不能認,否則回去李老就會給他頓排頭吃。“梁老、曲老、高老、羅老,您們都是我敬重萬分的前輩,又跟李老同時代,嚴格來說都是我的師叔輩,小子當不起您們這麽棒,再則李老制下極嚴,若是被他聽到我回去非得挨批不可。”

高老大笑:“哈哈有你這麽個徒弟,李老別說批了,怕是作夢都會笑。你們說是不是?”

三位專家皆是點頭,露出了解式的笑意。還是那句話,許楠玉年紀尚小就有如此成績,加以時日成長,絕對是第二個‘李老’!像他們這行,從人海中找到這麽滿意又有天賦的接班人可不容易,靠緣份外,還要有驚人不下于撿大漏的‘運氣’!

第二日的鑒定地點安排在一家五星級酒店內,許楠玉仍舊跟着寫鑒定書,一天十一份鑒定書下來,手也泛酸。唐山是重建市,高端瓷器買賣不多,十一件瓷器中還有幾件是臨近市送來的。看時間還早,一行幹脆坐火車直達天津。

一個半小時不到的車程到達時天暮才落,吃完飯照舊讨論一天的成果,高老接到消息,八個點今天又有兩個點發現了高仿。消息很沉重,不過不幸中的大幸,至少八中有六是安全的,按現在的發現量來看,情況或許還沒有他們所想的那麽糟糕,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Advertisement

天津是直轄市,瓷器市場很是完善,秋季又是各拍賣公司活躍的時期,單接待人員列出來的單子就有三十多件,兩天是必須用的了。

天津市古玩街一家大型古玩店二樓休息室被定為鑒定點。一早三位專家進得門來,只瞧高老一人在悠閑的喝茶,便問:“小許呢?他不是跟你在一起?”

放下茶杯笑眯眯回道:“還有點時間,他跑出去玩了。”

三位愣神後了然一笑。梁老搖頭笑說:“這小子,閑不住呀。”

曲老接口:“年輕人嘛,就是要有這種朝氣。”

“這也說明他對古玩的喜愛承度。”這古玩街與北京琉璃廠規模也不相上下,來了不逛豈非同道中人?

“想當年我們也是這麽過來的,到一個地兒恨不得天天呆在古玩街。年輕點時是學習,年紀大點是想着撿漏,可惜漏不大好撿,十中有一就算天大的運氣了。”梁老笑言往事,引得三位專家皆是輕笑。

高老笑完,道:“小許的運氣可是極好,我們沒一個比得上。”他跟李老的關系較其餘三人深些,許楠玉撿漏的事他比再座清楚,瞧三位專家一臉好奇,便笑着把這些經歷說了遍。

聽到趙子玉陶罐一事梁老搖頭。“換資歷高一點的專家都能看出來,可偏偏撞他手裏,這運氣好的無話可說。”

高老笑:“這還是小事。小許出身貧苦家庭,比京中二代子弟差多了,又是單親母親扶養長大家境可見一般。但他玩賭石,你們可知他現在有多少身家?”

“上千萬?”曲老抛磚引玉道。

搖頭。

“近億?”梁老試探問。

搖頭。“不是近億,而是實實在在的上億。而且至少不少于三個億,聽李老的意思這是他在平洲公盤上一趟得來的。”說着又把砸紋盤時對方的出價事跡說了下,重點贊賞了對方的勇氣跟毅力,還有對方不得真相誓不罷休的執着。

“看來我們這幫老頭子可是被這晚輩給比下去了呀。”

四位專家相視一笑。說是這麽說卻并不放在心上,因為對他們來說,金錢只是數字重在的是實物,浸淫古玩一生哪個手上沒那麽一兩件國寶重器?到他們這階段,比的已經不是錢了,而是收藏。不是小瞧人,他們從家中随便挑出一件,許楠玉都只有吞口水的份。

豈不知這會兒主角,正瞪大眼睛盯着一件東西。問了店家價格,又聽店家胡天胡地一陣亂侃,才不慌不忙的砍價。“七十萬,我買了。”

老板一下苦臉。“小公子,一百一十多萬的東西,您一下子砍我四十多萬,我就是賣鍋子都賠不起呀。這可是正宗嘉慶年官窯出品,物真價實呀。”

“要賣不賣,不賣拉倒。我還覺着七十萬虧了呢。”在老板眼中他就是個不學無術買着玩兒的富二代,索性就來個一不做二不休,裝作個門外漢。

“九十八萬,十二萬就當跟小兄弟交個朋友。”

“我嘞個去,十二萬就想跟本公子交朋友?太掉價了吧?!老板,懶得羅嗦。說個實價。”

老板皺着一張臉,佯裝割肉般心疼道:“九十萬,不能再少了!”

“九十九十?九死呀!八十四萬,八世發,讨個吉利。”

老板眯眯眼內閃過一絲喜色,不過二三十萬的東西轉手能買八十四萬,賺大發了!心裏所想面色卻佯裝心疼的說是跳樓價,羅哩叭嗦的說了一堆。許楠玉卻是不管,付了錢抱着東西直奔專家隊所在地。

高老瞧許楠玉回來,看看牆上所挂的鐘笑道:“時間還有點,怎麽不多看下?”

雖然極力想藏住興奮,可是越拉越大的嘴角卻是怎麽掩都掩不住。深吸口氣,再吐氣,感覺情緒平靜多了,這才把所買的東西拿出來,安安穩穩的放在專家隊面前。

“青花纏枝蓮紋賞瓶。不錯,很有清朝特征,小許,多少錢買的?”

“八十四萬。”實話實說。

“八十四萬?”這是買貴了呀,吞下後面的話,高老與各專家對視一眼看向羅老,羅老專精瓷器類最有發言權。

羅老圍着瓶子轉了圈,看許楠玉得到同意後,才接在手上把玩。撇口,長頸,球形腹,圈足。輪廓秀美,腹部渾圓,外足端起唇邊,雙層纏枝蓮紋為主題紋飾,白釉底;外壁滿繪青花紋飾,弦紋分隔;口沿外飾海水紋及如意雲頭紋,頸部飾蕉葉紋、回紋,肩部也有纏枝花卉和如意雲紋。近足處飾蓮瓣紋,足牆飾卷葉紋。足底青花大字‘大清康熙年制’。羅老猛的瞪大眼睛,像是見鬼似的,看許楠玉的眼神複雜異常。再看賞瓶時眼內就換了個眼神,随意跟求證換成了滿是欣賞。

其餘三位專家一瞧羅老眼神就有鬼,梁老性急些道:“老羅,你看完了沒有?看完了也讓我們過過手呀。”

瞧老友這麽說,羅老依依不舍的把瓶子交出去,結果眼神還粘在瓶子上撥不下來。

四位專家輪流看完,高老把瓶子放回桌上問許楠玉:“這賞瓶你怎麽看?”

恭身。“小子獻醜。釉色層次清晰,紋飾布局疏密有致,制器考究,整體使的瓶子典雅秀麗。蕉葉紋讓頸部修長優美,纏枝蓮卷花卉雍容娴雅,繪畫工麗流暢自然。胎質細潔,膩若瓊胎,釉質光潤如玉,青花穩定濃重麗豔,有仿明代永宣青花而着意點染鐵鏽斑狀觸點,凡此種種對比康熙官窯制青花精品賞瓶無二。”

“那你估價多少?”

“一千二百萬以上。”這是最保守的價格。康熙時期是青花瓷轉形的時候,有明朝永樂青花瓷做底,制器精美、要求嚴格、十窯不過留一窯,出的世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這是以後期仿制品賣給你的?”

點頭。“清嘉慶。”

“也就是說別人當仿制品賣給你,結果卻是真品?”

說到這,在座皆是一笑。在古玩界,像這樣把真品當仿品賣的事跡不是沒有,稀少罷了,但若有其例皆都是大漏!

羅老看着瓶子越看越喜歡,不免酸溜溜的。要是他出去逛,這瓶子就絕對落不到許楠玉手上,想到這瞪梁老一眼。都是他急着拉他過來!

梁老被瞪的莫明其妙,摸着鼻子當沒看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