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夫夫恩愛

鄭秋實連忙将木薯澱粉撈了出來,趁熱揉搓。

剛開始的木薯澱粉很燙手,鄭秋實忍着痛用力搓,剛開始木薯澱粉很粘稠,鄭秋實用力将木薯澱粉搓開來,期間撒了不少澱粉。

鄭秋實将木薯澱粉搓成一個個的小顆粒,然後在案板面搓圓,忙活了很久才搓成小圓粒。

好像成功了。

鄭秋實沒想到這樣将錯就錯就成功了。

看着一粒粒的小圓粒,鄭秋實突然感覺成就感滿滿,沒想到又一次誤打誤撞成功了!

雖然小圓粒大小不一,但是至少比之前好很多,鄭秋實信心感爆棚,在內心再一次确定了自己“甜點之神”的稱號。

鄭秋實看了看外面的太陽,時間過得太快了,轉眼間太陽已經不像午時那般毒辣,小圓粒還需要晾幹才能得到西米。

鄭秋實本來想今天做好西米,自創一鍋香芋山藥茉莉西米露,給阿李叔阿母送過去,沒想到一起床就已經正午了。

看來西米只能晚一點才能做好了。

鄭秋實趁着還有一點陽光,将搓好的小圓粒拿出去晾幹。

現在沒事可做,鄭秋實收拾了一下殘局。

現在竈臺上面灑滿了木薯粉末,一片狼藉,鄭秋實耐着性子,一點點清洗幹淨,一邊清洗一邊懷念着曾經林楠幫忙收拾的時光。

好不容易收拾完了,鄭秋實看天色還早,想着幫家裏收拾一下,在家裏幹一些活,別讓淩難回家忙壞了。

畢竟也是一家人,一起在屋檐下生活。

鄭秋實舀了一桶豬食喂豬,又去庫倉抓了一把癟谷喂雞。

Advertisement

他看着光禿禿的院子,想起阿李叔家一院子的青菜,有些羨慕,也想在家裏種一些瓜果蔬菜。

等母雞下蛋孵出小雞,等母豬下了小豬豬,家裏就有家禽了,有肉可以吃了。

這樣一年四季都能自給自足了。

鄭秋實想起小時候在農村的日子,勤勞的奶奶會在院子裏種各種應季青菜,院子周圍還會栽種各種花草,平時有空的時候松松土,捉捉蟲,澆澆花。

奶奶還在院子裏種了一棵梨子樹,每到春天,梨花開的時候,滿屋子的梨花香,風吹來的時候,白燦燦搖曳枝頭,漂亮極了。

到了夏天,可以在樹下乘涼,喝茶,納涼,聽蟬鳴,聽鳥叫,看藍天白雲,看家裏的小貓伸懶腰。

秋天的時候,黃澄澄的梨子綴滿枝頭,時常引來同村的小孩流口水。

這時奶奶會開門讓小孩子們進來摘梨子吃,奶奶每年都會把梨子摘下來,送給村子裏的人,說家裏人少,吃不完,村民們都喜滋滋地收下。

鄭秋實站在院子中央,環視一圈,幻想着變化。

到時候再在院子裏搭個葡萄架子,夏天的時候還可以乘涼。

到時候鄭秋實可以制作一些夏日限定的甜品,邀請伯娘她們過來。

鄭秋實還想把這裏布置得和奶奶家一樣。

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骨感。

鄭秋實看着這搖搖欲墜的茅草屋,他不禁頭大起來。

奶奶家是青磚瓦房,這是茅草屋,兩者太過懸殊。

青磚瓦房在茉莉村極為少見,貌似除了張屠夫,找不出第二家。

張屠夫之所以能夠蓋上青磚瓦房,還是因為他常年在鎮上宰豬賣肉,張翠芬又厚臉皮地到處占村民小便宜,這才發了家致了富,能蓋青磚瓦房。

倘若自己也要蓋上青磚瓦房,肯定不能只局限于家裏那一畝三分田,說到底還是要出去闖蕩……

可是至今淩難都沒有帶他去過鎮上。

甚至對于村子裏的人,鄭秋實都不認識幾個。

淩難看着老實,不是處事圓滑之人,不會帶着他四處拜訪,淩家在以莫家為大姓的茉莉村,屬于小家小戶,而且淩難的茅草房又建在村尾,四周沒什麽鄰居,這些種種因素,導致鄭秋實都沒有展開過自己的社交。

上次鬧事,村子裏的人倒是挺多的。

如果要認識其他村民,最好的方式就是美食分享!

這個鄭秋實最是擅長。

鄭秋實想了想,那不如這一次就多做一些香芋山藥茉莉西米露,然後像奶奶那樣分享。

光是做香芋山藥茉莉西米露可能太少,鄭秋實還想做一些艾葉粑。

鄭秋實是個行動派,一旦有想法就會立馬付出行動。

他背起籮筐出門摘艾葉。

現在的艾葉長勢正好,綠油油的一大片,鄭秋實只是在家附近就摘了不少。

看着滿簍子的艾葉,鄭秋實心滿意足。

回到家,把艾葉清洗幹淨,放到燙水裏面一燙,再撈出來放在冷水裏浸泡,去除苦味。

經過燙之後,本來青翠的艾葉變成了暗綠色,艾香味更加濃郁,彌漫着整個院子。

浸泡了一會後,鄭秋實再将艾葉撈出來榨幹水分。

鄭秋實将艾葉切碎,再加入糯米粉和糖,最後一起攪拌,揉成一個個小小的小青團子。

鄭秋實這次是第一次單獨做艾葉青團,在用量方面不熟悉,導致最後糯米粉完全不夠用,揉出來的青團有點稀,像一灘綠色的爛泥巴癱在盆中。

“……”

劍在弩上,不得不發。

鄭秋實心虛地眨了眨眼,事到如今也只能繼續做了。

鄭秋實想起奶奶做的艾粑,都是包有芝麻花生糖餡的,但是這一次時間緊迫,而且家裏食材也越來越少,鄭秋實只好做最簡單的艾葉青團。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

這次的艾葉青團太稀了,壓根都包不起餡……

鄭秋實在大鍋中架起大平底碗。

又跑到外面砍了一張大芭蕉葉,把芭蕉葉放到碗中,将艾葉青團倒到上面,然後上鍋蒸熟。

本來艾葉粑粑最好用新鮮的柚子葉,這樣能夠去除掉艾葉的苦澀,還能留有柚子葉的清香,可以讓艾葉粑粑儲存時間長一些。

條件有限。鄭秋實在心裏安慰自己。

大火蒸熟後,一掀開鍋蓋,一股撲鼻的艾葉清香。

這樣的做法有點兒像做糖糕。

一大塊蒼翠的艾葉粑攤在碗中,鄭秋實将艾粑拎出來放涼。

鄭秋實趁着這個時間去看了看晾着的西米。

鄭秋實撥了撥西米,西米已經完全呈白色,有些硬邦邦的,像珠子一般圓。

鄭秋實連忙将西米收了回去。

接下來可以制作香芋山藥茉莉西米露了!

鄭秋實歡呼雀躍,眼睛亮亮的。

他燒開水,将西米全部倒入開水中,待西米煮熟變成透明,立馬撈了出來。

西米露就做好了!

西米露一顆顆緊挨在一起,像水晶剔透,像是一粒粒的小圓珠子,小巧可愛。

鄭秋實打算把香芋、山藥蒸爛搗碎,然後倒入西米露,再加入新鮮煮好的茉莉茶,攪拌在一起,這樣一道開胃的香芋山藥茉莉西米露就做好了!

但鄭秋實想用濃稠的酸奶代替茉莉茶,酸奶和西米露堪稱絕配,兩者攪拌在一起,放進冰箱冷藏,絕對是一道無比美味的夏日解暑飲品。

可惜這裏連牛奶都沒有,更別說酸奶了……

鄭秋實嘆了一口氣,只覺可惜,自己的廚藝受到時代、食材的限制。

從中午忙到現在,鄭秋實有些困了。

他活動活動筋骨,看了看天色,太陽快落山了,溫黃的晚霞柔柔地落在天際,昏黃籠罩着這個小山村。

淩難在田間忙活了一天了,應該快回家了吧。

鄭秋實很想在他回家之前就做好香芋山藥茉莉西米露,讓他一回家就能吃一口溫熱的西米露,但是可能不太可能了。

鄭秋實有些內疚,他打算将功補過,偷偷去田裏接淩難,給淩難一個驚喜。

上次那件事,鄭秋實第一次出門,特意記下了路。他按着腦子裏的記憶,走在田間小路上。

一路上有遇到了回家的村民,鄭秋實雖然不認識,但他并不妨礙他社交,鄭秋實自來熟地招手打招呼。

“忙完了啊?”

有些村民驚訝卻還是回應,有些直接低頭繞道,有些發怵的樣子,仿佛看到鬼怪一般。

他聽見有村民竊竊私語:“這哥兒,嘴巴厲害得很,還是不要得罪……”

“還好吧……人挺耿直的……”

“淩難怎麽會娶這哥兒……”

“還不如雲哥兒……”

“……”

鄭秋實有些茫然,站在原地撓撓頭,很久才從茫然中找回神智,看來那天自己大鬧一場,在全村人眼裏從一個神經不正常的哥兒變成了一個尖酸刻薄的瘋哥兒……

這世道……

自己明明不是這樣的人,他只是看不慣別人欺負淩難罷了,而且做人不能太軟,不然會被欺負。

可是現在自己卻被人誤會……

唉,算了,以後再慢慢解釋吧。

鄭秋實繼續往田那邊走去。全村的田地基本上就集中在村口外的地段,鄭秋實從村尾走到村口,算是把整個村子都走了一遍。

遠遠地,他就看見淩難高瘦的身形,手上拎着草鞋,灰黑的麻布褲腳挽到腳腕,赤着腳,露出一截白皙的腳脖子,上面還沾有水珠。

淩難就站在落日餘晖中,站在村口的大榕樹下,背對着鄭秋實。

淩難對面站着個人,身形瘦小,鄭秋實看不清楚臉,但是鄭秋實直覺應該是個哥兒。

那人往淩難手上塞東西,淩難也不拒絕,很自然地接過去。

他們倆挨得有些近,那人似乎在笑,發出咯咯的笑聲能傳到好遠。

兩人的舉止似乎有些親昵。

那人和淩難說了幾句話,就往村外走去,離開的時候還和淩難招手再見。

淩難還站在原地朝他揮手道別,久久不移開眼神。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