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52)
殷紅寒梅綻放,一直往前延伸,最後在他的手邊停下,滴滴答答,聚成小小的一團紅色印跡。
他……,他救了自己,強行把金針千絲如意手奪走了!
大殿內,老嬷嬷和一幹宮人都是松了口氣。
皇帝都趕來救場了,這鳳側妃還能随便打嗎?太後不管怎麽鬧都是皇帝的親娘,皇帝不能把她怎樣,可底下的奴才就得全遭殃啊。
幸好,幸好,回頭趕緊給王公公封個大紅包。
秦太後則是氣得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王诩!”她惱怒道:“你、你居然敢阻礙哀家,擾亂……”話沒說完,就看見一道明黃色的身影上了臺階,只得把後面的罵架咽了回去。畢竟本來就是趁亂過來收拾鳳氏的,要說理,還真不占什麽理,當着皇帝面鬧起來可就難看了。
別看她是太後,可她不是掌控朝政權勢的實權派太後啊。
----只是皇帝的母親而已。
就連秦家,也沒有拿得出手的當權派人物,皇帝只恩蔭了秦家幾個爵位,賞了幾個閑職,并沒有派以重任,畢竟總不能拿着江山社稷來開玩笑。
所以秦太後在皇帝兒子面前,氣勢就不那麽足了。
“皇上駕到!”外面王诩一記中氣平和的宣唱,帶出陣陣清涼。
大殿內,衆人齊刷刷跪了下去。
皇帝已經是年過半百之人,近年又添了夜不安睡和頭疼的毛病,經常皺眉,使得眉宇間皺紋重重,氣勢越發陰沉淩厲。他一進門,身上強大的氣場便将整個大殿籠罩,壓得衆人都不敢擡頭,也不敢吭聲兒。
蕭铎跟在後面,亦是保持無聲的靜默。
只是眼角餘光不停搜索,找到鳳鸾,見她完整齊全的站在旁邊,心下方才長長的松了一口氣。剛才自己等在外面,一邊不停的給小太監們塞銀子打聽消息,一邊琢磨要怎麽進去救人,結果沒多會兒,就有小太監過來禀告,說是太後娘娘往母妃宮裏去了。
Advertisement
頓時心下一驚,知道壞事了。
自從先帝嫡妻範太後過世以後,後宮再無人可以壓制秦太後,她像是憋屈多年,發誓要把場子都找回來似的,經常無緣無故就刁難後宮女眷。更別說阿鸾,本來就已經得罪了秦太後,她一過去,天知道會對阿鸾做點什麽?!
可是自己又闖不進去,便是闖進去了,難道還能對祖母挺腰子嗎?而郦邑長公主此刻不知道在哪裏,就算得了消息,就算她肯進來為阿鸾出頭,那也還在路上啊。
情急之下,想到父皇……,只有他能夠阻止太後了。
可是他肯為自己的一個側妃出頭嗎?宮裏那麽多嫔妃,出事了,父皇都不見得會個個都去讨回公道,還不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抱着死馬當作活馬醫的念頭,去找了父皇,還想着,不行就把事情說誇大一點,就說是太後和母妃、儀妃起了争執,亂了套了。
沒想到,父皇一聽說阿鸾就派王诩先去救場!
現在已經顧不上細想為什麽,為什麽父皇會隐隐對阿鸾有點偏心,只要父皇肯來救場,自己就是謝天謝地了。
“皇上來了。”秦太後表情複雜,孤零零的一個人站在大殿中央。
“母後。”皇帝不管跪了一地的人,徑直上前,“兒子聽說老六府裏的鳳氏出了點亂子,過來瞧瞧。”
秦太後臉色沉沉不語。
“母後坐。”皇帝上前扶着太後坐下,然後轉身,朝蔣恭嫔狠狠斥道:“俗話說,不聾不啞不做阿翁。兒子屋裏的事,你一個做婆婆的插什麽手?照你這樣,随便就把鳳氏叫進宮來處罰,那皇後和德妃她們,也都各自把兒媳們叫進宮來處罰?弄得宮裏宮外一鍋糟,成何體統?!”
蔣恭嫔瑟瑟發抖,跪在地上根本就不敢擡頭。
----心下悔恨不已。
原本想着,鳳氏不過是十幾歲的小丫頭,她陷入了謀害柔兒小産的事情之中,自己再抓進宮來一吓,就算她不承認,肯定也會逮着言語上面的錯處,到時候可就是一輩子的把柄了。
即便她是鳳家女又如何?自己是婆婆,她是兒媳是側妃是晚輩,兒子不可能為了她跟自己翻臉,至多偏寵,私下裏抱怨幾句罷了。
只要捏住鳳氏的把柄,将來就能在她盛寵的時候彈壓一番,免得柔兒翻不了身。
沒想到,事情會鬧得這麽大。
不僅驚動儀妃,還驚動太後,到最後還驚動皇帝親自過來!
“還有。”皇帝開始故意扭曲事實,“恭嫔你自己胡鬧也罷,居然還敢驚動的母後她老人家過來?母後上了年紀,正是該清清靜靜享兒孫福的時候,你不說好生孝敬,反倒讓母後為兒孫們操心煩惱,是為不孝!”
先給蔣恭嫔狠狠扣上一堆大帽子,然後堵了太後的嘴。
皇帝回頭道:“母後,都是底下的兒孫們不成器,驚動你老人家,讓你生氣,兒子這就親自送你回去。”一通攪和稀泥,叫太後不得不順着這個臺階下來。
秦太後心裏明白,自己要再發作鳳氏已經不可能了。
皇帝在此,若是想要發作人,必定就會開始徹查整個事情,----不管順藤摸瓜,磨出來是不是鳳氏的錯,都輪不到自己來管啊。畢竟今兒的事和秦家沒有一點關系,影兒都挨不着,連個借口都找不出來。
再者說了,皇帝的意思很明顯,蔣恭嫔插手兒子屋裏的事是不守規矩,自己插手孫子屋裏的事又算哪門子規矩?根本就上不得臺面。
因而只能咳了咳,颔首道:“好……,好好,我們先回去。”
剛到門口,迎面碰到匆匆趕來的郦邑長公主。
她見了皇帝和太後先是一驚,心下轉轉,不是說阿鸾是被蔣恭嫔叫進來的嗎?怎麽連皇帝和太後都來了?上前欠欠身,“太後娘娘和皇上這是要去哪兒?”
皇帝微微皺眉,“大皇姐,朕正要送母後回宮去。”
郦邑長公主是什麽人?從小就是生在皇宮,長在皇宮,嫁人也是一輩子的皇室恩怨情仇,腦子裏一轉,便明白秦太後是過來趁火打劫的。
她往裏面掃了一眼,蔣恭嫔、鳳儀妃、老六蕭铎和阿鸾,都齊刷刷跪在地上。
----看來今兒這是一出熱鬧大戲啊。
郦邑長公主還不知廷杖和如意手的事,以為太後只是過來看笑話,順便挑唆羞辱鳳鸾幾句,因而一聲冷笑,“行啊,那就不耽誤皇上和太後娘娘了。”
皇帝知道自己皇姐的戰鬥力超強,若是她知道裏面的事兒,按照規矩鬧起來,母後的面子肯定得抹完!因而不多說,便陪着太後先回永壽宮去。
秦太後對大姑子更是有多年吓出來的畏懼,見她一來,恨不得馬上腳底抹油,當即搭着皇帝的手,在小太監們的攙扶之下,急着上肩輿走人。
正要走,就聽郦邑長公主在後面悠悠道:“聽聞忠順伯府的二老爺養了一房美妾,住在城北柳樹胡同街尾,剛生了一個大胖小子,七斤二兩,我在這兒先給太後娘娘道喜了。”
秦太後腳下一個踉跄,差點踩滑。
大姑子話裏的威脅是很明顯的,要是自己給鳳氏氣受了,要是皇帝不給出一個公正的處置,她就要攪和的秦家不得安寧!且等着,自有一堆她能指使動的禦史,按照規矩上折子,狠狠滴彈劾忠順伯府!
那些老禦史最擅長的就是抓着規矩說話,動不動就在皇帝面前哭先帝,若是給他們咬住了,不掉一塊肉就別想脫身!多少皇宮貴戚都不敢招惹呢。
秦太後有點後悔,繼而又暗自慶幸了一番,……沒打到啊。
但是她低估了郦邑長公主對鳳鸾護犢子的程度。
不過那是後面的事兒,暫且不說。
先說皇帝送秦太後回宮離去,郦邑長公主目若無人的自己進了大殿,然後走到蔣恭嫔跟前,居高臨下道:“聽說時下風氣變了,時興婆婆插手兒子屋裏的事了?還時興宮妃從王府裏面搶人了?呵呵,我活了大半輩子,這種新鮮事兒還是頭一遭聽說。”
她在椅子裏坐下,問道:“恭嫔你說,是不是很有趣啊?”
郦邑長公主生下來就是先帝的長女,其他公主都是成年出嫁才有正式封號,她因為母親鳳淑妃寵冠後宮,本身也深受先帝喜愛,六歲時就受封郦邑公主,比其他姐妹足足早了十年。
那時候,蔣恭嫔還沒有生出來呢。
等郦邑長公主從霍連回歸故裏,在皇宮內外橫着走的時候,皇帝還只是皇子,蔣恭嫔不過是王府裏一個小小夫人。即便皇帝後來登基了,蔣恭嫔也是從貴人做起,見了郦邑長公主,那得先趕着給對方行大禮。
便是後來蔣氏進了嫔位,在郦邑長公主跟前也算不上一盤正菜。
別說她了,沒見秦太後都是退避三舍嗎?皇帝還得對姐姐謙讓一、二分呢。
因而盡管郦邑長公主的話咄咄逼人,盡是含沙射影,蔣恭嫔也不敢開口反駁,不僅不能駁,還懊悔,為何今兒會牽扯出這麽多事兒?一個個的,都是惹不起的人物。
想不明白,鳳氏有什麽值得這些神佛護着的?真是見鬼了。
郦邑長公主見她悶聲不言語,一聲冷笑,暫時沒有多費口舌,繼而看向鳳鸾和鳳儀妃,“阿鸾、儀妃,你們兩個起來,這點面子皇上還是要給我的。”繼而掃向蕭铎,冷聲道:“老六你就好好跪着吧!”
蕭铎一直低頭跪着,靜默不語。
鳳鸾和鳳儀妃往這邊過來,站在旁邊兒。
“這是什麽?!”郦邑長公主忽地眉頭一皺,伸手扯了鳳鸾身後的裙子,用手摸了摸,那團紅色印跡分明是廷杖所用的紅漆!不由勃然大怒,“誰打的?!”一巴掌拍的桌子上茶盞亂跳,“是誰膽敢在宮裏私自動用廷杖,膽子不小!”
蔣恭嫔垂下了眼簾。
廷杖?!蕭铎一臉驚詫的看了過去。
剛才進來,便跟着衆人一起對皇帝跪下,倒是沒有留意阿鸾的裙子,----她被人廷杖了?是太後,……還是母親?!原本還想等着皇帝回來再起身,眼下顧不上失禮,趕緊走了過去,“阿鸾,傷着你沒有?”
趕緊低頭去看她的身上,驚疑不定。
鳳鸾涼涼道:“沒有,只是一仗。”
郦邑長公主還不确定打人的是誰,又擔心她膽小不敢說,拐了個彎兒問道:“是不是太後讓人打的?”
鳳鸾回道:“不是。”
郦邑長公主還有什麽不明白的?!一聲淩厲冷笑,朝着蔣恭嫔問道:“阿鸾是在恭嫔你的宮裏受傷的,你來說說,到底是誰打了她?”
蔣恭嫔跪在地上,不得已,咬牙回道:“原是一場誤會,打了鳳氏的張嬷嬷已經被處罰過了,狠狠廷杖了二十。”
郦邑長公主二話不說,當即端起一盞茶,兜頭兜腦朝她臉上潑了過去!然後狠狠朝地上一摔,“哐當!”,茶杯頓時摔得粉碎分濺!
那茶早就已經放涼了。
蔣恭嫔先是被涼茶潑了一臉,冷水一激,正在驚魂不定,茶杯又在她的身邊清脆響起炸開,頓時吓得身子一哆嗦。然後木呆呆的擡頭看向郦邑長公主,一臉不可置信,臉上頭發濕漉漉的,挂着茶葉,茶水滴滴答答往下落。
“呸!”郦邑長公主可不畏懼蕭铎一個子侄,就算當着面兒,照樣罵得蔣恭嫔狗血淋頭,大口啐道:“我們鳳家的閨女給你兒子做側妃,還委屈你了是不是?”伸手指着她的臉罵,“少跟我裝什麽婆婆款兒!也不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幾斤幾兩,看看鳳家的姑娘你打不打得起?!”
“母妃。”蕭铎沉色上前,皺了皺眉,還是伸手攙扶了一把。
蔣恭嫔搖了搖頭,不肯起來。
一則皇帝沒有讓起來,二則郦邑長公主正在氣頭上,----之前她訓斥替鳳氏梁貴人的時候,還想着,只是看在鳳家女的面子上。
可照今兒來看,郦邑長公主盡然肯專程進宮替鳳氏撐腰,絕對是對她有偏愛的!雖然不明白其中緣故,但卻不想在這個時候撞槍口。
再說了,皇帝都跑過來給鳳氏撐腰了,還不知道怎麽着落呢。
“我沒事。”蔣恭嫔淡聲,眼下連責備兒子搬救兵的力氣都沒有了。
蕭铎心情一片複雜難言。
既然母親和蔣側妃串通好了盤算阿鸾,那蔣側妃的小産肯定有蹊跷,母親為了扶植蔣家的人,竟然不惜捏造虛假事實!甚至将阿鸾強行搶入宮,還動用廷杖,……心頭只覺得一口惡氣堵着出不來。
自己怎麽就攤上這麽一個母親?攤上蔣家這樣的母族?!
----叫自己夾在中間兩面不是人。
而鳳鸾,只是面無表情的靜靜站立着。
賢惠?寬容?蔣恭嫔會因此而感激自己嗎?既然不會,那為何要表現所謂的賢惠寬容?為何要對剛剛用廷杖威逼自己認罪的人憐憫?郦邑長公主給自己做臉,自己再去假裝賢惠,抹她的面子,自己成個什麽人了?!
蕭铎沒找自己求情最好,若找了,自己也是不會搭理他的!
“恭嫔。”郦邑長公主再次冷笑開口,話裏帶刺,“既然你讓人打阿鸾是誤會,那麽剛才我手滑打翻了茶盞,就也是誤會好了!”然後又道:“不過你要記住,最好沒有下一次誤會,否則就不是今兒這麽好揭過的了。”
蔣恭嫔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十分難堪。
☆、121 灼灼桃花
大殿內的氣氛一陣詭異靜默。
“皇上駕到!”王诩的聲音再次在外響起,依舊清澈如水。
皇帝從永壽宮那邊回來,一進大殿,蕭铎和鳳儀妃就趕緊跪了下去,鳳鸾也要跟着跪,被郦邑長公主給拉住了。她擡頭看向皇帝,說道:“阿鸾挨了廷杖,可憐見的,這會兒疼得直哆嗦,連坐都不敢坐呢。”
“嗯?”皇帝迅速的掃了一眼,看着她身上沾了廷杖用的紅漆,不由沉臉,但是并沒有當場發作,而是道:“既然鳳氏受了傷,那就先去儀妃宮裏安置一下,大皇姐你也陪着過去罷。”
郦邑長公主性子的确很是跋扈,但和秦太後不同,她圓滑,大面上的規矩別人是拿不住錯的。剛才潑了蔣恭嫔一臉茶,這會兒皇帝來了,不可能再當着皇帝的面作踐蔣恭嫔,情知他是給蔣氏母子留面兒,便起身道:“那好,皇上記得替阿鸾做主就行。”
反正要秋後算賬辦法多得是,何必鬧得跟市井潑婦一樣?
她略欠了欠身,鳳儀妃和鳳鸾則是行了大禮,三人一起告退出去。
王诩靜靜地站在門口,等她們一走便将大殿的門給關上了。
“混帳!”皇帝這才龍顏大怒,朝着蔣恭嫔大聲罵道:“廷杖?朕什麽時候給你的權利,可以廷杖外命婦了?你以為鳳氏給你做了兒媳,就由得你揉扁搓圓?你怎麽不問問鳳家答不答應?!”
蔣恭嫔咬了咬唇,無法分辨。
原本自己并沒有想打鳳氏的,只想言語威逼讓她認了罪,請了廷杖,也是存了吓唬吓唬她的意思。哪知道她那麽倔強,別說是自己用廷杖吓唬,就是太後要真的用如意手毀她的容,她還敢跟太後對嘴呢。
本來以為她年輕、膽子小,卻沒想到內裏長了一身硬刺兒,反倒紮了自己!
皇帝閉了一下眼睛,繼而睜開,目光淩厲無比,“王府裏面蔣側妃小産,消息還沒送進宮,你就提前知道內.幕去抓鳳氏,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裏面有什麽鬼,恭嫔你自己心裏清楚!”
蔣恭嫔深深低頭,----這件事,本來就是指望鳳氏膽小捏個錯,怎麽能說開?一說開,就全都是自己和柔兒的錯了。
錯錯錯,錯不該小看了鳳氏。
人家還真不是自己能拿捏的人,郦邑長公主就不說了,甚至皇上……,更不用說自己那個偏心的兒子,竟是人人都護着她!她真是好命。
心中一腔苦澀,自己只是想為娘家掙點榮耀,怎麽就這麽難?反倒害了自己。
皇帝鼻子裏冷笑了一聲,聲音寒涼,“反正你和蔣家,對老六沒有任何幫助。”目光犀利一掃,像是刀子般在蔣恭嫔臉上刮過,“而朕給你選了一個‘恭’字,就是要你恭恭謹謹的意思,你若是做不到恭謹,那就別做了。”
“皇上!”蔣恭嫔一臉驚駭,這……,這是要貶自己位分的意思?!
蕭铎目光猛地一亮,看看母親,最終還是目光複雜的垂下眼簾。心下忍不住忤逆的想到,母親這樣,算不算是“罪有應得”?她若不和蔣側妃一起算計阿鸾,自然不會有後面這些麻煩。
聽皇上的意思,眼下只是警告而已,那就更沒有必要開口了。
希望母親吃了這次的教訓,以後消停一點。
可是看着母親狼狽不堪的樣子,想起她今兒被郦邑長公主當面羞辱,又忍不住一腔憤怒難抑,----母族式微,連帶自己和母親都得仰人鼻息。
他的心揪成一團,像是被攤到了鐵鍋上面不停煎炸。
皇帝則是看着蔣恭嫔,平靜道:“你要記住,這一次朕先不處置你,那是因為要給老六留面子,而不是朕舍不得。”伸出手指搖了搖,“沒有下次!朕的皇子,不需要一個不分輕重的母妃,更不需要一個給他添亂的母妃!”
蔣恭嫔臉上的血色迅速褪去,身子發抖,皇帝他……,他是說如果再有下一次,再有自己和蔣家給老六添亂的事發生,就要把自己徹底除掉?畢竟一個嫔妃被貶了位分,對皇子也有影響。
皇帝是說下一次會賜死自己?!
“不,皇上……”蔣恭嫔原本就跪了很久,雙腳發軟,此刻更是被吓得眼前一黑,頓時暈倒朝後面狠狠栽了過去!
“母妃!”蕭铎反應敏捷,趕忙伸手扶住了母親。
畢竟骨肉連心,見母親一而再、再而三的被驚吓,忍不住擔心會吓出什麽毛病,當即将她放平在地上,掐她的人中,“母妃,你緩一口氣,……醒醒。”
蔣恭嫔“唔”的一聲,緩緩睜開眼睛,眼中露出驚慌不定之色。
“母妃,母妃沒事了。”蕭铎替她揉了揉心口,再用溫和的語氣安撫道:“母妃你別多想……”想要寬慰,卻不知道該說點什麽寬慰,最後只憋出一句,“放心,兒子會在你身邊的。”
蔣恭嫔得了這句話,方才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眼淚滑下。
蕭铎神色痛苦,将母親打橫抱了起來,“父皇,兒臣先送母妃進去躺着。”待皇帝點頭,方才邁着沉重的步子一步步進去。
過了片刻,大約是後面已經安置好了蔣恭嫔,他臉色灰敗的出來。
“你跪下!”皇帝一聲斷喝。
蕭铎看了看皇帝,沒多問,恭恭敬敬在父親面跪了下去。
“哼!”皇帝一聲冷哼,“老六,你可知錯?!”
“兒臣知錯。”
“那你錯在何處?”
蕭铎垂着眼簾,回道:“兒臣治理王府無方,以至于府中姬妾勾心鬥角,陰謀陷害他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兒臣回去畢竟整肅王府後宅,避免再有類似之禍。”
皇帝點了點頭,嘆道:“人心是不可能防得住的、管得住的,王府如此,後宮裏面也是如此,這一點你不必自責。不過,你王府裏的魑魅魍魉也該整肅一下了。”繼而話鋒一轉,“還有呢?”
“還有。”蕭铎神色肅然,聲音沒有絲毫打盹兒,“兒臣沒有好生規勸住母妃,沒有與她說清楚人情世故,所以才讓母妃起了別樣心思。”
皇帝“哧”的一笑,“堂前教子、枕邊教妻,你母親心思不好怎麽能怨你?要是這麽說起來,也是該怨朕才對。 ”
“不。”蕭铎忙道:“兒臣沒有這個意思。”
皇帝擺擺手,“朕不是在訓斥你。”
蕭铎繼續說道:“便是不說母妃,那麽兒臣王府後宅三番兩次生亂,王妃有管理不利的責任,兒臣亦教妻不當之責。穆氏……,兒臣回去會好生教導她的。”
之前蔣側妃的丫頭經常去魏夫人那邊串門,阿鸾就提醒過自己,王妃那邊卻是毫無作為,更不用說平時的一些細節。最近的一起起風波,就算她沒有參與黑幕,也是任由看着王府內亂的。
----她想等着姬妾們自己都起來,好揀漁翁之利!
“老六。”皇帝突然問道:“你知道,你今兒最大的錯在哪裏嗎?”
今兒?蕭铎收回思緒,擡頭看向父親,緩緩說道:“兒子最大的錯,是不該為了姬妾而壓制母親,先搬儀妃,再請父皇。”他伏低磕頭認罪,“母妃雖然有錯,但是兒子的這種行為實為不孝。”
皇帝長長的籲了一口氣,“你腦子清醒明白、條理清楚,知錯,能認錯,總算朕沒有看錯你。”虛擡了下手,“起來罷。”
蕭铎臉色凝重緩緩站了起來。
皇帝的心情也很複雜,蔣恭嫔這個母親不稱職,自己的母親秦太後何嘗不是?兒子搬了自己來壓陣,自己不也一樣壓了太後嗎?不論情理,孝道都是不可廢,悵然的揮了揮手,“去你母妃跟前跪着,跪到她肯原諒你為止。”
“是。”蕭铎回道:“兒臣領旨,先送父皇出去。”
皇帝站着揉了揉眉頭,嘆氣道:“真是沒有一刻消停的。”走到門口,視線落在王诩的身上打量,沉吟道:“端王府和別的王府略有不同,情況特殊……”
老六先娶穆家女,再納鳳家女,----所謂一山難容二虎,兩個世家女就是後宅不寧的根源。而鳳氏身份尴尬弱勢,亦是她三天兩頭被人盤算的原因。自己不可能次次都來救場,那樣不是救鳳氏,而是把她推向風口浪尖在害她了。
蕭铎躬身,王诩垂頭,都不敢打斷皇帝的沉吟思緒。
片刻後,皇帝說出了才做的決定,“王诩,你仍舊算是禦前行走的人,但往後暫時調至鳳側妃身邊當差,幫着徹查端王府裏的是是非非,以便回禀于朕,同時維護端王府後宅的安寧。”
“父皇?!”蕭铎驚詫的擡起頭來。
王诩清冷的眸子裏,亦是閃爍着冰晶折射一般的光芒。
“怎麽?”皇帝擔心他覺得低就,鳳鸾壓不住,頓時目光一淩,冷聲問道:“覺得去給一個側妃當差,委屈了你?”
“不敢。”王诩垂下眼簾,聲音平淡沒有起伏,“只要能為皇上分憂,不論在哪裏都是一樣的,奴才一樣會盡職盡責。”
皇帝沉沉道:“你明白這個道理就好。”
蕭铎在旁邊震驚無比,----父親居然把禦前行走的人賞給阿鸾?而且身份還不算是阿鸾的,仍舊算是禦前行走的?!也就是說,王诩代表皇帝的臉面安置在端王府,安置在阿鸾身邊,往後宮內宮外行走都有活的護身符了。
父皇只是為了端王府的安寧才這麽做?只是給自己的面子?不不不……,與其說是給自己臉面,還不如說是維護阿鸾的安危更恰當一些。
為何?!阿鸾她,到底擁有何樣的真實身份?
*******
“什麽?!”郦邑長公主勃然大怒,“秦氏那個賤.婦,居然打算用金針千絲如意手毀了阿鸾?”目光淩厲似箭,“誰給她的膽子?她這是瘋了不成?!”
鳳鸾已經換了衣裳,乖巧柔順的坐在旁邊,沉默不語。
鳳儀妃則是冷笑,“要不是那個老嬷嬷拖延時間,要不是王诩及時趕到,阿鸾指不定就怎樣了。”心下恨恨,當時恨得牙都要咬碎了,可卻偏偏拿太後沒有辦法,此刻把憤怒排山倒海倒出來,“太後為人毫無道理和規矩可講,平時就愛拿捏小輩,讓人受氣有苦說不出,這也罷了。”
恨得狠狠捶桌,“最可恨,她竟然喪心病狂打算毀了阿鸾!”
“好,很好。”郦邑長公主冷笑道:“難怪剛才一見了我,就跟見了鬼似的,腳底抹油一般飛快開溜。秦氏……”她轉頭看向永壽宮方向,陰冷道:“你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這事兒沒完,騎驢看唱本慢慢走着瞧!”
鳳儀妃是清楚這位表姑姑性子和手段的,剛才的确是為侄女氣氛,同時也是為自己的折辱氣氛,----處在自己的位置,是沒有辦法跟太後鬥的,還要顧忌不能失了皇帝那邊的歡心,但是表姑姑可就不一樣了。
只要她恨上了太後,那太後就等着慢慢的收拾爛攤子吧。
轉頭安撫鳳鸾,“別委屈,今兒咱們受了的氣,回頭自然會成倍的還給那些人!你幾天受了驚,回去請個大夫開個壓驚的方子,好好養好身體,千萬別氣壞了自己,叫那些小人們稱心如意!”
鳳鸾前世經歷過整個家族吵架滅門,今兒這番風浪,還不至于真的被吓壞了。
不過當時差點被毀容的那一瞬,的确駭人!
想到這個,不由擡頭對鳳儀妃說了一句,“回頭姑姑替我封五百兩銀子,悄悄謝過那位手下留情的老嬷嬷。嗯……,王诩因為我受了傷,只怕現在手都腫了,姑姑替我一千兩銀子吧。”又道:“等我回去就叫人折了銀子送來。”
“行了。”鳳儀妃嗔怪道:“什麽銀子不銀子,我還能真的收你的銀子?”語調驕傲一笑,“再說了,你姑姑還不至于窮到那個份兒上。人情世故我都懂,不消交待,回頭就給老嬷嬷和王诩封賞,總不能白承了他們的人情。”
郦邑長公主的目光微微一閃,繼而移開視線。
鳳儀妃又道:“要說王诩真是膽大不要命,那金針……,啧啧,我看着都覺得替他手疼,他居然還一聲兒不吭的,真是能忍。”
鳳鸾輕輕嘆氣,“是啊,那得多疼啊。”
正在說話,忽地一個小太監過來傳話,“禦前內監王诩求見。”
鳳儀妃不由笑道:“這還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啊。得,也不用的下回了,今兒就把封賞給他吧。”轉身吩咐宮女,附耳細細交待了一番,然後才道:“讓人進來。”
王诩微微低頭進來行禮,手攏在袖子裏,禀道:“奴才奉皇上之命,暫時調至鳳側妃身邊當差,以便徹查端王府裏的是是非非,然後回複皇上。”他說得含混,心裏面卻是清楚皇帝的意思,這個“暫時”,只怕是很多很多年了。
不過……,這樣也挺好的。
皇帝擔心自己覺得低就心不甘情不願,其實自己并沒有。
他的話一說完,殿內的幾位女眷都是怔住了。
鳳儀妃環顧了一圈兒,一頭霧水,“皇上把你調到阿鸾身邊服侍?幫着查案?”忍不住多問了一句,“多久?只是幫着查案?還是一直留在阿鸾身邊?”
王诩微笑道:“皇上沒說。”
鳳儀妃心下便了然了,抿了嘴兒,回頭看向侄女,“這下好了。”太好了,有了皇上禦賜的護身符,看誰還敢動不動就拿捏侄女?找死呢。
鳳鸾則是一臉驚詫之色,半晌回不過神。
郦邑長公主則鎮定許多,除了護短的時候愛生氣,別的好像都動不了她的心緒,掃了王诩一眼,“既然是皇上的意思,那你就阿鸾身邊好好當差吧。”補了一句,“只管放心,虧待不了你的。”
王诩欠身,“是,奴才一定用心當差。”
鳳鸾探頭看了看,偏他的手一直攏在袖子裏看不清,不由問道:“你的手是不是腫了?還沒有用藥吧?”回頭看向姑姑,“有什麽化瘀消腫的膏藥,拿來用用。”
王诩聽着那瀝瀝如水的聲音,心緒起伏不定。
鳳儀妃當即吩咐宮人去拿藥膏,又問:“端王殿下呢?”
王诩不好說蕭铎受罰的事,只含混道:“還在恭嫔娘娘身邊服侍。”怕她們聽不明白,解釋道:“恭嫔娘娘剛才暈過去了。”
郦邑長公主一聲冷笑,“她自己都沒臉說嘴,也就只剩下這一招可以逃避了。”
鳳鸾雖然厭惡蔣恭嫔,但是當着人前卻不好說婆婆的是非,只是抿了嘴兒。看着宮人拿了藥膏過來,吩咐道:“去服侍王公公上藥。”仿佛看着他指尖垂着一點布條,大約是撕了袍子胡亂裹上的,“給他重新包紮一下。”
“謝過鳳側妃。”王诩目光一跳,低下頭,然後先去了一旁包紮傷手。
郦邑長公主是個喜歡找樂子的人,此刻閑着無事,跟秦太後和蔣恭嫔算賬也不是眼下,因而笑道:“難得我們姑侄三個能聚到一處,且坐下樂樂,說說話。”又客做主人一樣吩咐宮女,“去拿花牌來,打幾圈兒,等着老六過來接人。”
鳳儀妃莞爾一笑,“好,今兒我可要多贏點兒好東西。”
“要贏也是我贏。”鳳鸾放下手中茶盞,打趣道:“你們兩個長輩,難道還好意思贏我的東西?可見我今兒要賺的盆滿缽盈了。”
郦邑長公主見她才受了天大的驚吓,這會兒也笑得開懷,十分滿意,若是一味哭哭啼啼的、畏手畏腳的,反倒懦弱不招自己喜歡了。
姑侄三個鬥花牌,到最後,果然是鳳鸾贏了不少好東西走。
便如此,郦邑長公主還嫌不夠,吩咐鳳儀妃,“今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