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頭條

皇上登基近五年,膝下空虛,別說是後宮就是民間也多有猜測。

其實燕帝并非沒有過孩子,貴妃曾有孕過,只是沒能留住,之後,後宮就再無響動。

這次秀女大選,便是存着添丁進口的寓意。

明正殿內,

燕帝莫名地瞧着李璃鋪開紙墨,毛筆沾了墨,神情有些嚴肅地對他說:“皇兄,花點時間,讓臣弟專訪一下。”

燕帝沒聽明白:“什麽?”

李璃道:“作為皇宮裏唯一的大老爺們,皇兄,這些秀女也好,如今的宮妃也罷,終其一生便是想要得到你的寵愛!想想她們費盡心思琢磨你的喜好,各自打扮就為了讓你多看一眼,都希望能成為你喜歡的模樣。另外除了待選的秀女,哪怕是民間的愛美風向,都是從皇宮而出,皇帝喜歡什麽樣的,百姓們便會跟着偏愛……所以臣弟這次便圍繞着皇上的喜好來做一期專訪,行吧?”

這可真是新鮮,燕帝要不是寵李璃,這會兒估摸着就将人給丢出去。

皇帝的喜好能随便告訴別人嗎?

邊上站着伺候的老太監張作賢忍不住提醒道:“王爺,這怕是不合适吧?”

“啊?”聞言,李璃不甚高興看着燕帝問:“皇兄,你不樂意?”

李璃興致而來,結果一盆冷水,看着就要鬧別扭,燕帝心說這小子胡鬧,但也沒直接拒絕,只是問:“怎麽忽然來了這一出?”

李璃于是憤憤道:“我是小看了這些女人的戰鬥力,說翻臉還真翻臉,八卦小報上一期的銷量直接下滑了小半,弟弟剛拓開了廣告業務,準備賺銀子呢,沒銷量沒人跟我合作啊!實在怕了這群姑奶奶,我得稍稍挽回點好感!”

所以來賣皇帝了?

燕帝聽了這個解釋,卻生不起氣來,只覺得一陣無力,于是點頭道:“行吧,你想做的事,朕什麽時候不答應了?”

他說着點了點手邊,張作賢瞧着,便下去端了茶。

趁這個期間,李璃丢了一張小紙條給燕帝。

後者打開,實在不知道該說什麽才好。

只見李璃朝他眨了眨眼睛道:“我先問了呀,皇兄,這世上漂亮的姑娘到處都是,可究竟哪一款最合你心意?是活潑可愛點,端莊優雅點,還是美豔妖嬈點的呢?”

燕帝想了想,回答:“活潑可愛的吧。”

“那對個子有要求嗎?颀長的,還是小巧的?”

“小巧吧。”

“稍微胖一些抱着有肉感,還是瘦一點苗條婀娜?”

燕帝頓了頓,看李璃的目光簡直匪夷所思,這問題也太露骨了吧?放到別的地方,能被當成流氓打出去。

“怕啥呀,皇兄,難道還有敢打你嗎?”

燕帝聽着清咳一聲,依舊有些不好意思,于是看着李璃道:“你這樣就挺好。”

李璃:“……”聽着張作賢那暗暗的笑聲,他磨了磨牙道,“那就是看着顯瘦,抱着有肉,對吧?”

燕帝忍笑,颔了颔首。

“那五官,有偏好嗎?眼睛喜歡大的,還是鳳眼上挑,臉蛋是圓潤一些,還是骨感下巴尖尖?皇兄描述一下呗。”

這個問題,燕帝猶豫了一下,其實他的腦海裏已經有一個人,然而最終還是說:“眼睛大,帶個小酒窩,笑起來甜一些,看着讓人心情愉快。”

“喜歡濃妝豔麗,還是清純自然。”

“自是清純自然,若能不施粉黛,如春花帶俏,便是不可多得的美人。”

“琴棋書畫可喜歡?”

“朕好有才之人,能與朕吟詩作賦,言之有物,不落俗套,是為大雅。若是能撫琴會子,書畫以鑒,那就更好了。”

……

張作賢站在燕帝身邊,聽着燕帝慢慢回答着李璃的話,心裏頭微微一動。

燕帝登基這麽多年,什麽喜好都是不露。

所有的菜品,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絕不超過三筷子,就是茶葉,都沒有偏愛。

皇後優雅端莊,貴妃美豔動人,都是難得美人,但是燕帝喜歡歸喜歡,卻不真正寵愛,後宮之中,雷霆雨露很是均等。

今日等到李璃這麽一問,張作賢頓時有了恍然。

怡親王向來不管什麽宮中規矩,一切憑自個兒的興趣來。

今日這麽一問,他日必然刊登在八卦小報上,就皇上透露的這些信息,不愁京城內外的女子競相購買來看,甚至按此作打扮。

對李璃來說簡直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另外張作賢并不覺得燕帝今日在敷衍李璃,要不然到時候選秀出來清一色這樣的姑娘,為難的依舊是燕帝自己。

他打了個拐暫時離了禦前,讓徒弟張伴伴進來伺候,自己則遞了消息出去。

等他一走,燕帝便問:“阿璃,你這是要做什麽?”

李璃瞥了張伴伴一眼,便道:“皇兄可知道你口中喜歡的女子形象,在這次選秀之中最像誰?”

“誰?”

“周家二房的次女,聞名京城的大才女,周敏兒。她就是個長相清純漂亮,活潑愛笑,眼睛大帶梨渦的姑娘。身材小巧玲珑,讓人一見就特別想保護的那種,而且琴棋書畫樣樣都精通。周家在貴妃一直懷不上子嗣的時候,就一直重點培養了。”

李璃一口氣說完,卻見燕帝皺起眉來:“阿璃,可朕并不喜歡她,你知道……”

“噓,聽我說,我考慮過了,就目前的狀況,愉姐姐到皇兄身邊不難,可想要安穩地留下來,她必定要在皇後和貴妃之間選一位做靠山,不然母後早就将人送給你了。皇兄要想保護她,便需要另外一個靶子,這位周才女便剛剛正好。”

李璃說完,燕帝頓時沉默了下來。

他明白李璃的計劃,只是……實在太委屈施愉。

燕帝緊了緊拳頭,忽然平靜地說:“阿璃,你将阿愉送走吧,朕不能留下她。”

後宮陰私陰暗,他根本護不了,如何讓心愛之人留在這種危險的地方。

然而李璃又何曾沒有想到,聞言嘆息一聲道:“那也要她自己願意走才行。人說了,此生此世,至死相守,哪怕只有一日相伴,也好過日日相思。”

李璃從明正殿出來,又去了慈壽宮。

正好不管是皇後還是貴妃都在陪太後挑着畫像。

李璃一踏進去見着那些畫像,就下意識地要退出來,不過兩旁的內侍眼尖,早就一嗓子将他給喊進去了。

太後見着李璃沒什麽好脾氣,瞪了他一眼道:“這些又不是指給你的,跑什麽?”

李璃嘿嘿笑兩聲,乖乖進來一一行了禮。

皇後瞧着便問:“今日怎麽進宮來了?”

貴妃也問:“你手上拿着是什麽?”

“我剛從皇兄那兒來呢,做了一個選秀專訪。”李璃回答。

專訪是什麽個意思?這幾位不懂,不過不妨礙讓李璃把那份帝王喜好的調查問卷給交出來。

可打開一看,不管是皇後和貴妃都齊齊臉上一滞。

哪怕這兩位是家族特意送進宮來,皆有私心,可看到燕帝的真正喜好,心頭不免帶了幾分酸澀。

不管如何,燕帝都是她們的丈夫,然而單從外貌來說,她們都不是燕帝所偏好的。

太後瞧了,便不悅道:“你又在胡鬧什麽?”

“沒胡鬧呢,正想辦法挽救小報的銷量。”李璃小聲道。

見兩位嫂嫂的心情皆不好,他就不多說了,只是道:“娘,秀女大選的時候姑娘們要注意些啥,什麽樣的女孩子你們才看得上,會納進皇兄的後宮啊?”

李璃拿着太後給的指點趕緊溜出了慈壽宮。

過了一會兒,皇後和貴妃也相繼辭別離去。

只是分道揚镳之時,皇後不免感慨了一聲:“還是周妹妹好福氣,娘家妹妹這模樣可是對着皇上心長的,将來不寵愛都難。”

這話聽着像是恭賀,然而貴妃垂在身側的手卻驟然握緊了,她笑意盈盈卻不達眼底道:“姐姐說的是,将來指不定我還得靠着她呢。”

周敏兒其實是周家為李璃準備的,然而李璃這個荒唐人,一心吊死在樊之遠身上,壓根沒想着娶妻,自然這次選秀就得送進宮了。

誰讓貴妃她不得聖寵,還沒有子嗣呢?

李璃心滿意足地帶着采訪稿回家,準備抽個時間整理出了一份名為《你不得不看的秀女大選一二件事》的文章。

而這一期的八卦小報,那篇女屍案赫然在頭條位置。

這個時代,哪怕同在京城,城西發生的大事,十天後城東也不一定知道,即使聽說了,也是一傳十,十傳百,離真相相去甚遠,實在是消息傳播的途徑慢且容易失真。

作為京城唯一的媒體,八卦小報雖然以家裏長短的狗血娛樂大衆為主,不過不會無中生有,皆是說出的地點,給得出時間,有名有姓的事實。

女屍案在刊登出來之後,頓時引起了衆人關注。

既然是報道,自是有個來龍去脈。

這名女子名叫王珍,原本住在城南衛平坊,一家四口,有個弟弟,月前嫁到城西康下坊錢家,丈夫名叫錢同,獨子,父親早死,只有一母。

這門親是很早就定下了,王珍年輕貌美,嘴甜愛笑,錢同勤快能幹,憨厚直爽,兩邊都滿意,兩月前成親,辦得還熱熱鬧鬧。

就街坊領居的話說,小夫妻倆蜜裏調油,見面露笑,感情非常好,是以不存在夫妻矛盾。

錢母又是出了名的溫和人,婆媳之間也是相處融洽。

錢家做着釀酒生意,不大,平時就供應邊上的街坊和附近的飯館。

前段日子,因為手藝好,接了一家大酒樓的生意,本該是越過越好的日子。

不過這幾天,據街坊回憶,向來夫妻倆一同出去送酒,變成了錢同獨自一個人,王珍不怎麽出門,像是躲着人。

直到出了事,八卦小報的記者找到了悲痛欲絕的錢母,後者掙紮着告知:早幾天前,王珍郁郁寡歡,心裏仿佛藏着事,還有些害怕。她問了兩句,兩夫妻為了怕她擔心沒有告訴。之後四日前錢同送酒久不歸,王珍不放心出去尋,到了晚上便是錢同滿身傷地被人擡回家中,奄奄一息,大夫匆忙看了傷,卻性命難熬。

記者瞧見傷口,又詢問了給錢同治傷的大夫,乃是造人棍棒所致,而且是往死裏打,極為觸目驚心。

送來的街坊說是遇到強人,可王珍卻不知所蹤,再過三日,康下坊的一條窄河道邊便發現了王珍的屍體。

消息傳回錢家,錢同當場沒熬住,一命嗚呼。

一瞬間,好好的一家人家破人亡,徒留錢母痛不欲生。

這報道的是女子一家人情況,消息來源街坊領居和錢母口述,記者也親自到了錢家求證,所以屬實。

而報道這裏,所有的讀者都會問一句,究竟發生了什麽,讓錢同滿身傷,王珍不幸身亡?是碰上了什麽歹人了嗎?可光天化日之下,皇城根中,是誰如此狠毒蠻橫?

于是文章一轉,從衙門的仵作驗傷開始。

王珍脖子上除了清晰的勒痕外,仵作驗出身上還有不少的淤傷,可見生前遭受過淩辱。

至于是自殺還是他殺,如今還不能斷定,只知那勒痕是由繩索布條所致,最終窒息而亡,死後才被扔進河中。

八卦小報記者無孔不入,到處蹲點,京城百姓們早就已經習慣,不然誰家後院偷了人是怎麽知道的?

府尹衙門往來衆多,能夠調查出這點線索來也正常。

如今官府正在盤問錢家夫婦常常接觸的人,從鄰居到客人,特別是當日錢同送酒的沿路路線,尋找知情人和目擊者。

記者一路跟随,到處打聽,終于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線索。

錢同在送酒的酒樓裏與幾位客人有過沖突,據不願透露性命的知情人暗示,這幾位客人很尊貴……

至此第一篇報道就此結束,留下了耐人尋味的留白和意有所指。

最後報道在報紙中呼籲,若是有線索之人,可以投稿八卦小報,助官府破案。

平民百姓都是卑微而安分地活着,與後世不同,公平和公正離他們有些遠,他們很清楚處在底層之人上面還有各方權貴,招惹不起,一旦沾上,便是禍家。

天子腳下亦是如此。

然而心中真的沒有一絲憤慨嗎?

怎麽會?

這篇案子其實報道有些平平無奇,若只是平民之間一起糾紛的謀殺案,人們看到之後也不過同情錢家的遭遇,希望官府早日将兇手繩之以法,給死者安慰罷了。

然而報道的最後一句,牽扯到了尊貴二字,這起案子的性質立刻就變了。

八卦小報二十文一份,不貴,要知道外頭的燒餅也得兩文錢一個,李璃就沒指望着這賺錢。

既然便宜,這就意味着只要稍微不那麽拮據之人都能買得起,看得到。

京城乃文化和商業的中心,是所有讀書人和生意人向往的聖地,八卦小報的購買者也多是這些人。

有點規模的飯館和酒樓會提供小報,或者幹脆請說書人來講報紙。

他們早就已經适應了八卦小報的發行時間間隔,基本上是一上市就會在各個書鋪購買。

像那種全年預定的,都是直接從作坊免費定時送到家中。

而這則謀殺案就是借着這股東風快速傳開,報紙發行的第二天,估計大半個京城都知道了。

誰都想知道那位權貴是誰?

八卦小報不報不實的消息,這是近四年的時間裏,小報給人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既然特意提到了那位尊貴的客人,讀者不由地就會猜測是否真的是這位權貴下的手?

直接暴打致人死去,擄走人妻淩辱,如此惡劣,簡直目無王法!

官府是否已經查出了真想?可會不會因為身份而将此事不了了之?

人們太擔心了,就怕錢家夫婦白死。

扪心自問,對上權貴,升鬥小民是不是只能自認倒黴?

官官相護,誰能替他們伸冤?

這樣的事情實在發生太多次,百姓們其實有些麻木,甚至這案子若無下文,被按了下去,也不會令人意外。

只是這次登上了八卦小報,衆所皆知,那麽人們是不是能夠期待有那麽點正義,将人繩之以法呢?

一時間所有的目光都往京兆府看來,京兆府尹的壓力瞬間變得極大。

同類推薦